三大经济区农村经济发展的分析与思考_经济论文

三大经济区农村经济发展的分析与思考_经济论文

对三大经济地带农村经济发展状况的分析与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三大论文,农村经济发展论文,状况论文,地带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已成为越来越突出的问题,引起了党政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拟对80年代以来我国不同经济地带农村经济的状况作出分析,以便为深入研究这一问题提供可靠的实证基础。

一、三种经济地带的概念及基本状况

我国目前依据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将全国重新大致划分为三个经济地带,即东部发达地带、中部欠发达地带、西部不发达地带。东部发达地带,包括北京、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海南等9个省市。该地带经济比较发达,人口密度高,但自然资源不够丰富。中部欠发达地带,包括河北、辽宁、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山西、河南、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等11个省、区。该地带自然资源比较丰富,但开发利用不够,经济发展的潜力很大。西部不发达地带,包括四川、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西藏、云南、贵州、广西等10个省、区。该地带地广人稀,经济落后,但自然资源丰富,远期看也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1995年末,全国耕地面积为94971千公顷(国家统计局公布数字)。其中,东部经济地带为17828千公顷,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8.8%;中部经济地带为52005千公顷,占54.7%;西部经济地带为25138千公顷,占26.5%。

在全国12.1亿人口中,东部地带为3.45亿人,中部地带5.35亿人,西部地带3.22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分别为28.7%、44.5%和26.8%;乡村劳动力占全国拥有量的比重,三个经济地带分别为28.6%、41.5%和29.9%。

二、各地带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比较

进入80年代以来,国家对东部地区采取“差别发展”战略和“地区倾斜”政策,经济发展重心逐步东移。到1987年底,国家进一步提出并实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对东部地区从财政、税收、信贷、投资等方面提供优惠。东部地区则借助地缘优势和政策优势,迅速跃上经济发展的快车道,东西部经济增长速度的差距越来越大,以至东部无锡一个县的产值抵得上西部一个省区。

1、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比较。改革开放以前,我国东部与中西部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别甚微。据统计,1949-1979年的30年间,以现行价计算的GDP(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之比为6.81∶6.78∶7.2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获得长足发展,1995年GDP为58261亿元,是1978年3624亿元的15倍,年平均增长9.9%,发展速度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伴随经济的快速增长,各经济地带的经济发展不平衡也愈益突出。1980-1994年的15年间,GDP年平均增长速度,东、中、西部之比为19.9∶16.2∶15.9,差距明显拉大,东部地区高出中部地区3.68个百分点,高出西部地区4.10个百分点。1995年东部地带GDP比1988年增长3.6倍,高于全国平均2.9倍的增长速度,占全国GDP的比重由41.4%上升到45.7%;同期中部地区增长2.8倍,占全国比重由40.6%降到37.3%;西部地区增长2.9倍,比重由18%下降到16.9%。仅占国土面积约10%的东部地区所创造的GDP,却是占国土总面积约60%的西部地区的2.7倍。

2、农村生活质量的比较。在区域经济差距拉大的同时,农民收入水平的差距也在不断扩大。1980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91.33元,东、中、西部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之比为1.39∶1.11∶1,差别甚微。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地区乡镇企业崛起,非农产业的收入高于农业,东部农民人均纯收入来自乡镇企业的比重已达80%,因此东西部农民收入差距拉大,1993年东西部差别扩大为2.25倍,199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除上海达3437元外,浙江省和广东省最高,达2225元和2182元,而西部地区尚不足千元,贵州、甘肃只有787元和724元。

从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看,全国平均为1017元,上海最高为2715元,广东1882元,西部在500-900元之间,广东比西藏高2.3倍。农村家庭每百户耐用消费品的拥有量,1994年全国平均有电视机75台,其中彩电13.5台,东部地区除了海南外,已拥有电视机81-117台,而西部地区只有34-77台,西藏只有7台。

农民人均居住面积除四川较高外,西部地区其他省份只有15-18平方米,大大低于东部地区20平方米以上的水平,浙江已达33平方米,比甘肃的14.5平方米高1.3倍,而且房屋的质量差别也很大,江浙一带砖木结构的楼房已占较大比重。人均生活用电量能综合反映照明及家用电器的普及状况,广东已高达150千瓦小时,而川、贵、云只有40千瓦小时,相差3.8倍。全国28个无电县、1269个无电乡、5.5万个无电村,约有1.2亿农民,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农村饮用清洁水占农村人口比例反映了农民饮水卫生条件的改善,东部已达90%以上,而西部地区只有50-70%,西藏则不足10%。

农村社会保障是稳定农业生产,提高农民生活安全感的重要措施,也是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方面。以往很长一段时期,农民由于“身份”不同,享受不到城镇职工的“高福利、高补贴”,而缺乏生活安全感。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社会保障虽受到政府重视,农村经济的发展也使农民迫切企盼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但由于资金不足,农民收入增长还不够快,致使农村社会保障发展滞后,水平低,与城镇劳动者相比,差距很大。如1994年城镇社会保障覆盖面(享受社会保障劳动者占农村全社会劳动者的比例)达90%,而农村只有2.8%;劳动社会保障费,城镇为农村的11倍。而且,由于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又使农村社会保障覆盖面相差悬殊,如上海高达13.7%,辽宁达4.8%,而河南、广西、云南、贵州只有1.5-1.9%;乡办敬老院覆盖率,发达地区达90%左右,而广西、西藏只有18%和10%;农村社会保障网络(指建立敬老院、社会福利工厂、社会保障基金会,优待五保乡镇统筹为主干的乡镇数),1994年全国已有1.49万个乡镇,占全国乡镇总数的30.8%,大部分地区已达50%以上,但西部地区基本没有开展;农村养老保险除山东、江苏开展较好外,大部分地区参加人数不多,西部地区只有269万人参加,仅占全国参加人数3477万人的8%,到1994年底,全国累计的农村养老保险金只有27亿元,平均每一参加者只有70多元,西部地区更少,还保障不了农村养老问题。此外,农村缺医少药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全国还有11.2%的村没有医疗点,贵州有1/3、西藏有2/3的村没有医疗点,西部地区每村的乡村医生大多低于全国平均1.8人的水平,贵州、新疆只有1.1人和1.3人,西藏只有0.6人。这说明农村社会保障的发展是受经济发展制约的,中西部贫困地区社会保障项目主要是扶贫、社会救助和优抚,使贫困人口摆脱贫困走向温饱,还无力开展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养老问题主要依靠传统的家庭赡养和发展互助互济式的社区保障来解决。

3、农村产业结构的比较。东部与中西部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从产业结构的角度来考虑,也很说明问题。全国以1995年GDP为例,第一产业(农业)仅占20.6%,第二产业占48.3%,第三产业占31.1%。而在第二产业的增加值中,约有90%是由工业制造业提供的。因此,工业发展速度的快慢,对于整个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东、中、西部地区工业生产增长速度存在着显著差距,其中1985-1994年的10年中,平均增长速度比例为1.42∶1.06∶1。这就使东部地区的工业总产值在全国的比重,由1985年的46.3%提高到1993年的66.5%,西部地区则相应地由12.8%降为11.3%,于是出现了第一产业的比重西高东低,二、三产业的比重东高西低的现象。西部地区第一产业的比重高于东部地区12.8个百分点,二、三产业的比重分别低于东部地区10.4和2.4个百分点。东部与中西部乡镇企业发展的差距也很明显。1993年,全国乡镇企业产值达2.9万亿元,其中,东部地区占65.8%,西部地区仅占7.6%,东部地区是西部地区的9倍。整个西部地区乡镇企业产值只及浙江一省的规模,而仅仅山东、江苏这两省中的一个省就已分别占到全国的15%以上。中西部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2/3,而1994年乡镇企业产值则只占全国总量的28%。1993年东部发达地区在乡镇企业就业的劳动力已占农村劳动力总量的70%以上,中部地区占19.8%,西部地区仅占8%。在乡镇企业发展速度上,东、中、西部地区也相差悬殊。从1990-1994年的5年来看,东部地区年平均发展速度达48%,中部地区为29.2%,西部地区为16.5%。

4、贫困县和贫困人口集中在中西部。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重点扶持的592个贫困县中,西部有307个,中部208个,共计515个,占全部贫困县的87%。7000万贫困人口约有80%以上集中在资源贫乏、交通不便的“贫困死角”地区,脱贫难度大。中西部自然灾害频繁,需救济的困难户数量大。据民政部统计,1994年全社会需要社会救济的困难户有8455万人,其中西部有2996万人,占总数的35.4%;中部有2994万人,占35.4%。1994年西部地区需扶贫的户数为229万户,占全国扶贫户数的1/3,而脱贫率只有23.9%,低于全国平均脱贫率27.6%的水平,形成每年旧的扶贫户脱了贫,新的扶贫户又增加230万户。有的贫困地区缺乏基本生活条件,如贵州省有贫困县49个,全省有364万人饮水困难,235个乡不通公路,70个村不通电,脱贫任务十分艰巨。

三、各地带农村经济发展差距形成的原因

造成各经济地带经济发展不协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以说是自然条件、历史因素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综合作用的结果。

1、地理位置不同、气候条件的差异是各地带农村经济发展不协调的首要客观因素,这是自然条件作用的突出表现。东部地区背负大陆,面临海洋,地势平缓;中部地区位于内陆地区,北有高原,南有丘陵,众多的平原分布其中;西部地区幅员辽阔,地势较高,地形复杂,高原、盆地、沙漠、草原相间,气候条件恶劣,大部分地区高寒缺水。这一客观现实带来的结果是:东部雨水充足,土地肥沃,中西部则雨水少、土地贫瘠;东部面临海洋,有较优越的出口通道,交通条件便利,而中西部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差。这就造成中西部经济发展的自然环境较差,既不利于吸引外资,又不利于人才资源的开发和保持。以利用外资为例,至1994年底累计,全国共批准外商投资企业合同(章程)22.2万个、合同(章程)外资金额2993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金额912.67亿美元,这些外资的近89%分布在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占7%,西部地区占4%,差距相当大。东部虽然资源比较缺乏,但加工工业发达,而中西部虽然有着较丰富的地上地下资源,但加工工业比较落后。由于各种原因,当前我国原材料的价格还非常低,因此资源丰富的中西部,在加工工业较东部落后的情况下,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东部,中西部与东部在经济发展上的差距逐步加大。

2、改革以来政策的倾斜是各地带农村经济以至整个经济发展不协调的直接原因,这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经济发展不可避免的结果。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把工作的重点转移到以发展经济为主的轨道上来,一方面实行区域发展战略,对沿海地区在投资、财税、外贸、外汇、价格等方面实行政策性的倾斜,有力地促进了东部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基本建设投资国家预算内资金的占有量为例,1993年,东部为162.95亿元,中部为105.33亿元,西部为74亿元,东部分别比中西部高54.7%和1.20倍。这说明国家在东部的投资强度要远远大于在中西部的投资强度,这就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东部在经济发展上对资金的需求,促进了东部经济的迅速发展。另一方面,建立深圳、珠海、厦门、汕头经济特区,对外开放了14个沿海城市,使东部的经济发展更为迅速,同时也加大了东部与中西部经济发展的不协调程度。

3、科技水平的差异是各地带农村经济发展不协调的重要原因。从历史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东部和中西部的科技文化水平差距较大,东部的科技水平远远高于中西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今世界各国都把经济的发展建立在科技的高速发展之上,以科技的发展带动经济的发展。东部正是在这样的国际大环境下,利用自身的科技优势抓住历史赋予的契机,积极发展经济,保持了较高的经济发展速度,令世人瞩目。而中西部却由于科技水平落后,在发展上与东部拉开了较大的距离。因此,科技水平的严重落后是东中西部经济发展不协调的重要原因。

4、陈旧、保守的思想观念与革新、开放的思想观念的较大差距加剧了各地带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协调。中西部地区由于地理、历史的原因,加之受多年来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旧观念的束缚,思想观念较东部落后,风险承受能力低。这与改革开放中所需要的开放、进步的思想观念和较强的风险承受能力不相协调,因而改革开放的程度以至经济发展程度落后于东部地区。这也是导致中西部经济发展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对我国各地带农村经济发展不协调的评价

对各地带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协调,社会各界的看法不尽一致,有些甚至是截然相反的。一种观点认为,各地带农村经济发展不协调是正常的,是经济快速增长难以避免的;另一种观点认为,各地带农村经济发展不协调是极其危险的,是威胁经济稳定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对各地带农村经济发展不协调的评价直接关系到宏观经济政策的取向,因此需要对这一问题进行认真研究、分析,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评价。

1、各地带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协调,对调动部分地区农业生产积极性,活跃整个经济、促进整体经济发展,起了重要的积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地区优先发展是我国的一项战略性措施,也是我国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加速发展整体经济的必然选择。东部的优先发展对中西部的经济发展起到了辐射和带动作用,对调动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生产积极性起了重要作用。东部农村地区的快速发展以及广大中西部农村地区的努力跟进,促进了我国农村整体经济的发展,使我国农村的整体经济实力得以迅速提高。

2、各地带经济发展的不协调,形成需求的地区不协调,影响到全国整体经济的发展。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东部的需求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满足,需求潜力相对来说已有所缓解,而中西部却不然,需求潜力仍然较大。如1993年东部每百户电冰箱拥有量为78.9台,中、西部分别为52.3台和49.6台,中西部地区需求潜力明显大于东部地区。需求的这种不协调,某种程度上已制约着整体经济的发展。

3、各地带农村经济发展不协调,影响到了农村社会的稳定以至经济的稳定。地区农村经济发展不协调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地区间农村居民收入、消费水平的差距。而中西部农村地区的居民对其生活水平的关心要远远超过对经济发展水平的关心。地区农村经济发展不协调的不断扩大,就意味着地区间农村居民收入以及消费水平差距的不断扩大,这势必会引起中西部地区农民的不满。特别是,我国是农业大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中西部地区有相当部分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区,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协调极不利于民族团结局面的维护,更不利于我国社会稳定局面的长期保持。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协调对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和协调发展也有相当不利的影响。

4、各地带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协调仍将会持续一个时期。各地带农村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的差距,特别是东中西部农村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差距,由来已久,而且在短时间内不会消除。从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来看,东中西部差距的扩大趋势还会持续一段较长的时间,比如到本世纪末或者更长时间。究其原因,是与中西部相比,东部所固有的经济发展优势仍将在长时间内发挥作用。东部经济基础较强,科技文化水平和劳动者素质比较高,对外开放起步早,吸收和利用外资较多,地理位置更靠近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而中西部资源丰富和对外开放前景良好等优势要转化为经济发展的优势还需要一段时间。因此对各区域农村经济发展不协调的问题在思想上要有所准备,应有充分估计。

五、促进我国各地带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促进各地带农村经济协调发展,总体目标是要确保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发展,但在推进全国经济协调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把握住以下几条原则:一是防止将加强各区域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理解为各区域农村经济的平均发展,“步调一致”地发展。二是防止人为加强各区域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走回计划经济的老路,阻碍市场经济的发育。三是要树立起为促进各区域农村经济协调发展必须加强宏观经济调控的思想。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从‘九五’开始,要更加重视支持内地的发展,实施有利于缓解差距扩大趋势的政策,并逐步加大工作力度,积极朝着缩小差距的方向努力”。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我们对未来宏观经济政策在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取向方面有如下建议:

1、加强中西部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通讯建设以及水利设施的基础建设,以消除地理及气候的不同对各区域农村经济发展不协调的影响。这是改善投资环境的重要措施,也是促进中西部地区农村经济起飞的基础条件。加强中西部的资源建设,并积极理顺资源性产品的价格体系,加快中西部地区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同时,各地区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发展适合本地区特点的经济,增强自身的造血机能,以促进经济的迅速发展。

2、调整产业政策,实行产业政策从东部向中西部的逐步转移。《建议》指出:“从战略上看,沿海地区先发展起来并继续发挥优势,这是一个大局,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发展到一定时候沿海多做一些贡献支持内地发展,这也是大局,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因此,东部要优先发展,就要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生产能耗低、技术附加值高的产品,建立高技术密集型产业,而将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向自然资源和劳动力丰富的中西部转移。在这个过程中,东部要帮助中西部做好技术和人员培训,以实现产业政策的顺利转移,尽力发挥各地区的优势,促进全国经济的协调发展。

3、加强对东部地区发展农村经济的好经验好方法的宣传,进一步发挥东部的辐射和带头作用。加强东部与中西部的经济技术合作、人才交流,加强中西部的科技文化建设,提高科技文化水平,引导中西部地区观念的更新和开放思想的形成,以消除科技文化水平的差异和思想观念的不同对各地带农村经济发展不协调的影响。

4、加大中央政府的转移支付份量和力度,逐步调整各地带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协调。这样,一可以解决中西部农村地区资金不足的难题,二可以解决中西部农村地区与东部发达农村地区的收入水平差距过大问题,从而缓解社会潜在的不稳定的压力。

注:本文数字来源于《中国统计提要——1996》。

标签:;  ;  ;  ;  ;  ;  ;  

三大经济区农村经济发展的分析与思考_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