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肺纤维化治疗进展和肿瘤标志物的关系论文_李超1,冯玉婷 2

特发性肺纤维化治疗进展和肿瘤标志物的关系论文_李超1,冯玉婷 2

(1新疆医科大学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

(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一济困医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7)

【摘要】 特发性肺纤维化是一种病因不明的复杂性疾病,死亡率较高,预后较差,西医治疗疗效不理想,且存在许多合并症及并发症。主要包括弥漫性肺泡炎等,但其发病原因不明,病情迁延,由肺泡损伤修复机制障碍最终发展为肺纤维化。IPF的主要治疗手段仍选用传统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但治疗效果欠佳,近年来运用新型抗纤维化药物、受体抑制剂、基因干细胞、肺移植治疗,现综述如下。

【关键词】 特发性肺纤维化;肿瘤标志物;治疗进展;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R7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34-0006-02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ogression of 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and tumor markers Li Chao 1,Feng Yuting 2.

1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urumqi, Xinjiang Urumqi 830011,China;

2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first aid hospital urumqi, Xinjiang Urumqi 830017,China

【Abstract】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ipf) is a complex disease with unknown etiology, with high mortality and poor prognosis. It mainly includes diffuse alveolar inflammation and so on, but its pathogenesis is unknown, the disease is delayed, and the dysfunction of alveolar injury repair mechanism eventually develops into pulmonary fibrosis. The main treatment methods of IPF still use traditional hormone and immunosuppressive agents, but the treatment effect is not good. In recent years, new anti-fibrotic drugs, receptor inhibitors, gene stem cells and lung transplantation are applied to treat IPF. The review is as follows.

【Key words】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Tumor markers; Therapeutic progress; The correlation

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局限于肺部的慢性进行性纤维化性间质性肺炎的一种特殊形式。其病因不明,主要发生于老年人,组织学和(或)影像学表现为为常型间质性肺炎。既往研究认为特发性肺纤维化的病理机制为机体在受到内外界致伤信号刺激后发生的一系列病变,即炎症反应持续过度的表达,但近些年临床研究认为是由肺泡上皮细胞持续损害等使得成纤维细胞大量增殖,在过度修复等因素下导致过度分泌的胶原蛋白沉积,最终在持续的病理因素影响下表现为纤维化反应[1]。为此,本次研究对特发性肺纤维化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肿瘤标志物与IPF相关性进行综述,分析肿瘤标志物在特发性肺纤维化中的作用以及价值。

1.特发性肺纤维化治疗进展

(1)糖皮质激素以及免疫抑制剂。大量研究已证实特发性肺纤维化的病理基础为机体的胶原形成堆积、组织纤维化瘢痕形成,因此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即要阻断成纤维细胞增生和胶原产生,糖皮质激素以及免疫抑制剂联合应用对阻断成纤维细胞增生和胶原产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7]。糖皮质激素因其特异性、高效性近年已成为特发性肺纤维化治疗研究中一种有力的工具。近年国内外也有研究报道,利用糖皮质激素中的泼尼松等可使结缔组织中的胶原蛋白的合成及分泌均受到抑制。临床研究表明热休克蛋白可诱发自身免疫反应,与特发性肺纤维化免疫异常有着重要关联,且热休克蛋白47基因的活化是是由感染所致炎症反应所刺激,而糖皮质激素可有效阻断炎症反应调控热休克蛋白47的作用机制,进而抑制瘢痕形成作用[8]。利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进一步证实了免疫异常是导致特发性肺纤维化的重要风险因素。免疫抑制剂可影响纤维细胞的增殖及细胞胶原的合成,其以硫唑嘌呤、环磷酸胺等药物为主,有利于减少肌成纤维的形成,糖皮质激素联合硫唑嘌呤、环磷酸胺用于特发性肺纤维化可有效抑制肺泡上皮细胞分泌细胞因子,临床疗效显著[9]。

(2)N-乙酰半胱氨酸。其中谷胱甘肽主要存在于肺泡上皮细胞,通常情况下含量不足,利用谷胱甘肽的前体物质N-乙酰半胱氨酸可有效保护肺泡上皮细胞,发挥谷胱甘肽避免肺泡上皮细胞受损的作用机制,进而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10]。

(3)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临床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有效药物,其中常用的为阿奇霉素以及红霉素等药物,红霉素、第二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作用机制即为抑制中性粒细胞等功能,进而抑制核因子kB活性,并阻断巨噬细胞p65表达,有利于改善肺泡炎以及纤维化[11]。阿奇霉素是一种新型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其对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作用值得临床关注,并且其在原有药物研发的基础上增强了蛋白质合成的抑制作用,有利于发挥抗纤维化作用,并且其具有经济适用性好以及肺组织药学浓度较高等特点,在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临床治疗中广受关注[12]。

(4)低分子肝素。低分子肝素可减轻肺泡炎程度,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13]。

(5)肺移植。肺移植适用于治疗终末期特发性肺纤维化,其具体效果仍不稳定[14]。

(6)新型抗纤维化药物:吡非尼酮可以特异性地抑制转化因子β通道,具有抗炎、抗纤维化、抗氧化多重功效,现已被ATS/ERS推荐应用于IPF治疗。吡非尼酮用药后使肺活量(FVC)及其余指标如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等改善,有研究表明国产吡非尼酮片治疗IPF仍需进一步证实,但目前来看其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有研究严密观察吡非尼酮治疗肺间质纤维化患者发现,吡非尼酮是可使肺间质纤维化患者CD62P、CD63上升、血小板逐渐恢复正常,并且随着肺间质纤维化病情逐渐好转,CD62P、CD63上升越加显著,肺活量越来越佳[16]。尼达尼布是一种新型抗纤维化药,可通过抑制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成纤维生长因子,从而抑制IPF病情发展。这主要是吡非尼酮的自身性质,其不但具有良好的生物利用度,同样又是重要的拮抗转化生长因子表达的药物,在其功能激活后可通过减少转化生长因子参与到肺间质纤维化中去,有利于阻断凝血系统的一系列复杂变化。此外临床研究表明在新型药物尼达尼布的影响下,有利于改善肺间质纤维化,有利于避免肺间质纤维化导致的多脏器功能衰竭[17]。有关研究证实,凝血系统活化会进一步加重感染,而在尼达尼布的影响下血液内环境因子可回归正常,减少内源性或者外源性毒物,纠正体内水、电解质以酸碱紊乱,对于肺间质纤维化患者而言,尼达尼布以及吡非尼酮均有重要意义,但有待临床进一步证实其疗效与安全性[18]。

(7)基因干细胞的应用是利用多能干细胞修复肺损伤,其可重建肺实质的大部分细胞,其与趋化因子CXCL12的作用机制相关,对改善肺纤维化有良好作用。

2.特发性肺纤维化与肿瘤标志物的关系

随着特发性肺纤维化病情进展,其会发生过度纤维化会导致肺部功能受损。在病情迁延过程中造成相关组织和器官的功能受到严重影响,而组织多肽抗原以及糖链抗原等诸多肿瘤标志物在机体的创伤修复过程中表达增强。其与肺泡上皮细胞增生有着密切关联,机体的创伤修复过程是通过组织多肽抗原以及糖链抗原合成和降解等,诸多肿瘤标志物对创伤组织愈合进行的改建有重要作用。作为可表达肺泡上皮细胞凋亡的诸多肿瘤标志物,组织多肽抗原以及糖链抗原在端粒酶活性减低、端粒缩短的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有大量研究者观察到,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的组织多肽抗原以及糖链抗原阳性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有研究显示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的肿瘤发生率相较于普通人群明显升高,这主要是因为肺腺癌等疾病与特发性肺纤维化的病理机制相同[19]。有研究表明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检测肿瘤标志物CEA(癌胚抗原)、CA19-9(糖链抗原)、CA125(癌抗原125)、CA15-3(癌抗原15-3)水平等明显升高,其中CA19-9明显高于CA19-9正常水平者,其生存期会有下降的趋势,CEA明显高于CEA正常水平者,其生存期未有显著变化,但总体呈下降的趋势;其研究结果表明癌胚抗原、糖链抗原、癌抗原等升高与患者病情程度无明显关联,但与患者预后时间呈明显关联[20]。此外研究中表示CA19-9与肺功能呈明显负相关,即随着CA19-9水平升高患者肺功能也不断恶化。此外还有诸多研究表明CA19-9可能反映了肺纤维化进展,但并不反映病情的活动度[21~23]。有研究表明癌胚抗原、糖链抗原、癌抗原等均与中性粒细胞水平相关,其中CA19-9可通过反映肺纤维化进展进而有效评估病情严重程度[24~25]。

3.结语

综上所述,特发性肺纤维化是一种病因不明的复杂性疾病,死亡率较高,预后较差,西医治疗疗效不理想,且存在许多合并症及并发症。目前糖皮质激素以及免疫抑制剂是目前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基础药物,癌胚抗原、糖链抗原、癌抗原等肿瘤标志物对评价患者预后有良好作用,其中CA19-9可有效反映肺纤维化进展。

【参考文献】

[1]孙启蓉,翁帮琼,曹辉.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关系[J].现代仪器与医疗,2017,23(3):84-86.

[2]沈瓅,李惠萍.特发性肺纤维化的治疗进展[J].国际呼吸杂志,2016,36(15):1187-1191.

[3]聂利平,刘桂桃.特发性肺纤维化的治疗新进展[J].临床肺科杂志,2016,21(4):743-745.

[4]杨丹丹,张杰.特发性肺纤维化中西治疗药物研究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34):3874-3876.

[5]刘静莎,陈献,高红梅,等.肿瘤标志物与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相关性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6,26(8):51-55.

[6]赵存刚,黄文海,王尊元,等.转化生长因子-β在特发性肺纤维化中的研究新进展[J].中国药学杂志,2016,51(5):341-345.

[7]孙诚,刘学军,孙素雅.DNA甲基化在特发性肺纤维化中的研究进展[J].国际呼吸杂志,2016,36(18):1432-1435.

[8]赵文清,郑敏宇.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中西医治疗进展[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6(2):402-405.

[9]夏婷婷,张丽婷,陈芳,等.特发性肺纤维化的细胞学研究进展[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6,29(3):314-318.

[10]袁殷茹,张敏.特发性肺纤维化预后相关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导报,2017,14(5):31-34.

[11]顾阳阳,李和权.转化生长因子β在特发性肺纤维化发病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J].国际呼吸杂志,2017,37(18):1425-1428.

[12]宋润旭,周颖,第伍丹琲,等.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临床研究进展[J].国际呼吸杂志,2017,37(4):317-320.

[13]刘晓艳,苏凤哲,刘真.补肾通络方治疗老年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临床体会[J].环球中医药,2017,10(9):1012-1013.

[14]李小龙,王荣丽.特发性肺纤维化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山东医药,2017,57(32):110-113.

[15]陈永春,王天轶.特发性肺纤维化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现状[J].临床误诊误治,2017,30(8):105-109.

[16]李炯.特发性肺纤维化病情评估和预后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J].重庆医学,2017,46(25):3591-3594.

[17]彭守春,李学任.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临床和肺生理指标的变化及其与预后关联性的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6,19(35):4338-4345.

[18]赵庆波,吴洪军,迟铁汉,等.特发性肺纤维化中西医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河北医学,2016,22(11):1910-1912.

[19]岳中正,李娟,暴磊,等.特发性肺纤维化发生发展过程中miR-29的作用及上下游信号通路研究进展[J].山东医药,2017,57(11):111-114.

[20]赵春阳,杨立超,蔡佳怡,等.ACEI及ARB类药物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有效性的Meta分析[J].天津医药,2017,45(8):889-896.

[21]辛丽丽,姜淼,张赓,等.丹红注射液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J].中国中药杂志,2016,41(20):3859-3865.

[22]张楠,雷伟,曾辉,等.特发性肺纤维化合并肺癌37例临床分析[J].实用癌症杂志,2016,31(9):1473-1475.

[23]鲁未,赵卉,魏红.血清KL-6、SP-A、SP-D及MMP-7对特发性肺纤维化的诊断意义及与肺功能的关系[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6,51(6):868-872.

[24]仇美华,陈钰清,叶俏.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治疗进展[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16,34(9):711-714.

[25]刘静莎,陈献,高红梅,等.肿瘤标志物与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相关性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6,26(8):51-55.

论文作者:李超1,冯玉婷 2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2

标签:;  ;  ;  ;  ;  ;  ;  ;  

特发性肺纤维化治疗进展和肿瘤标志物的关系论文_李超1,冯玉婷 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