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 观察、分析和探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在2017年03月至2019年03月期间来我院住院治疗的8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此次观察研究的对象,将这些患者按照就诊的顺序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的单纯西医治疗方案,研究组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连续治疗4周,观察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方案的总有效率为92.50%(37例),对照组的为70.00%(28例),研究组治疗方案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方案的总有效率,且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冠心病患者来说,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比单纯的西医治疗方案更加有效,其能较为明显的改善患者冠心病的临床症状以及心电图的变化。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冠心病;临床疗效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多简称为冠心病,是患者的冠状动脉出现了粥样硬化病变的疾病,此种情况易引起冠状动脉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坏死等情况的出现。冠心病作为一种远期致死率较高的慢性疾病,其患病的人群主要为中老年人。其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一旦病情出现恶化,极有可能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多年来,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治疗冠心病的方法也日益增多,单纯的西医治疗方式已不再是唯一的方式,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也日益凸显出较为明显的疗效。本文为进一步探究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方法,对单纯的西医治疗方法和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在临床上的实际观察到的疗效进行了对比,取得了令人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现将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03月至2019年03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8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主体,上述病例均符合《中国中医急症》的诊断标准[1],患者入选前的相关检查结果均无严重的精神疾病,对研究中使用的药物均不过敏。
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40例,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在45至80岁之间,平均年龄(50.46±3.54)岁,病程在5个月至36个月之间,平均病程(20.25±4.32)个月;研究组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在43至81岁之间,平均年龄(50.75±3.22)岁,病程在5个月至36个月之间,平均病程(20.14±4.11)个月。
将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具体资料进行对比,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良好的可比性。两组患者均自愿参与该观察研究项目,并签署相关的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的患者全部仅采用纯西医的治疗方法。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规格:0.1g/片,国药准字J20171021)100mg每次,每日1次;服用降脂药阿托伐他汀钙片(规格:10mg/片,国药准字H20051408)10mg每次,每日1次;服用硝酸异山梨酯片(规格:5mg/片,国药准字H37022795)10mg每次,每日3次;服用酒石酸美托洛尔片(规格:25mg/片,国药准字H32025391)12.5mg每次,每日2次。研究组的患者全部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口服西药与对照组的相同,同时服用中药饮片水煎剂补阳还五汤合枳实薤白桂枝汤加减进行治疗,具体药方为:瓜蒌皮30g、薤白20g、黄芪60g、赤芍30g、川芎20g、丹参30g、当归尾12g、桃仁15g、肉桂6g、红花10g。水煎服,每日服用3次。两组均是4周为一疗程。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电图检查报告心肌缺血图像的改善情况和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观察有无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等情况[2]。
1.4 数据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中文版)进行统计学数据处理,计数资料均以百分率(%)表示,同时进行卡方检验比较。p<0.05,则样本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研究组患者治疗方案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方案的总有效率,两者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具体样本数据详见表1。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表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数(%)]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对照组 40 11(27.50) 17(42.50) 12(30.00) 28(70.00)
研究组 40 24(60.00) 13(32.50) 3(7.50) 37(92.50)
卡方值 6.646
P 0.00994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2.2研究组患者心电图检查心肌缺血图像有较为明显改善的为35例(87.50%),对照组的为26例(65.00%),卡方值=5.591,P=0.01805。研究组心电图的改善率高于对照组的改善率,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当今社会,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自身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经济水平的提高,使很多人养成了各种不良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导致各种与不良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疾病的发病率也迅速升高[3],冠心病便是其中之一。对于冠心病的治疗,历史上也有着多种不同的办法。目前,临床上常规采用的治疗冠心病的方式多为单纯的西医治疗方法,即服用硝酸异山梨酯片、阿司匹林肠溶片、酒石酸美托洛尔片以及阿托伐他汀钙片等等类似的药物,这些药物能帮助患者松弛血管平滑肌、减轻心脏负荷、降低心肌耗氧量等[4]。但临床实践表明,单纯西医治疗的方式效果尚有待进一步提升,因此近年来,临床上多有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冠心病,且达到了较为理想的效果。在中医学理论上,冠心病多属于“胸痹”“心痛”“厥心痛”的范畴,其多由脉络瘀阻、胸阳不振、痰湿阻滞等导致,从而引起患者出现胸闷、心悸、心前区绞痛等症状。鉴于此,笔者临床上多在单纯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以中医方剂治疗,方法即为煎服补阳还五汤合枳实薤白桂枝汤加减,方中瓜蒌皮、薤白、黄芪、赤芍、川芎、丹参、当归尾、桃仁、肉桂及红花多有补气、补血、活血化瘀等作用。中西药结合使用可产生协同作用,达到祛瘀生新的效果,还可消肿止痛。用于临床上冠心病的治疗,多能产生较为显著的疗效[5]。相关的本草古籍中提到,肉桂等药材能“宜导百药”“通血脉”,意为有祛瘀通络、益气活血之效,通过益气活血化瘀通脉的方式治疗冠心病。因此,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的方法可较为有效的改善患者心电图心肌缺血图像以及临床症状,效果较为显著,且未见有不良反应,可保证安全。
本研究结果表明:单纯的西医治疗冠心病的方法与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的方法均可取得一定的临床疗效,而其中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的总有效率为92.50%(37例/40例),P<0.05,有统计学意义,与单纯的西医治疗方法相比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且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志英.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探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25):57.
[2]杨春宝.探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23):125,127.
[3]丁丽.心脉通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患者疗效及对血压、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28(7):751-754.
[4]石长兰.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J].健康大视野,2019,(9):201. DOI:10.3969/j.issn.1005-0019.2019.09.320.
[5]江承书.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合并血脂异常的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0):2223-2224.
论文作者:安宇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9年第0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9
标签:冠心病论文; 患者论文; 中西医结合论文; 疗效论文; 西医论文; 对照组论文; 统计学论文; 《中西医结合护理》2019年第0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