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集体企业投资情况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集体企业论文,乡镇论文,情况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湖北省乡镇企业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和各部门支持下,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全省农村经济的主体力量和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1998年全省乡镇企业实现增加值1287亿元,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34.75%;实现税收62亿元,占全省财政收入的21%; 安排农村富余劳动力630万人,占全省农村劳动力的35.6%。今年上半年, 全省乡镇企业实现增加值748亿元,税收28.69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4.1%和16.42%。乡镇企业的发展为我省社会稳定、 农民增收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乡镇企业的迅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靠固定资产投资拉动。近几年我省乡镇企业投资的主体发生了一些变化,投资总量相对减少,给企业发展带来一定影响。现对乡镇企业中集体企业的投资情况简要分析如下:
一、投资特点
1.投资总量逐年减少。近年来,我省乡镇集体业新增投资总量逐年减少:1997年新增投资112.38亿元,比上年减少4.86亿元,下降4.1 %。新增固定资产82.27亿元,比上年减少6.51亿元,下降7.33%; 1998年新增投资99.84亿元,比上年减少12.54亿元,下降11.16%。 新增固定资产66.94亿元,比上年减少13.33亿元,下降16.20%; 今年上半年集体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为28.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0.51亿元,增长1.83个百分点,出现微弱回升迹象。
2.企业引进、自筹资金占主体地位。随着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乡镇企业贷款的大幅减少,发展乡镇企业所需资金主要依靠向外引进和向内自筹,企业引进、自筹资金在新增资金中的比重逐年提高,已占据主体地位。1998年全省乡镇集体企业引进资金2.52亿元,占新增投资的29.6%,比上年增加9.7个百分点;自筹资金34.94亿元,占新增投资的34.9%,比上年提高了1.5个百分点。1999 年上半年引进、 自筹资金合计25.27亿元,占新增投资的51.95%,与去年同期持平。
3.投资主体多元化。在乡村集体企业实收资本中,国家资本金、集体资本金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法人资本金、个人资本金和外商资本金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1998年这三部分所占比重由上年的28.3%上升到29.23%,提高了1.63个百分点。可见,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 集体企业内部也必然出现多元化投资主体,国家资本金和集体资本金以外的其它资本金必然增加。
4.投资结构调整力度加大。一是工业投资锐减。全省乡镇集体企业投资1997年比上年减少4.86亿元,下降4.15%,而工业投资减少7.81亿元,下降8.21%;乡镇集体企业投资1998年比上年减少12.54 亿元,下降11.56%,而工业投资减少18.75亿元,下降21.48%。 工业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由1996年的81.1%下降到1998年的69.1%,年均下降6 个百分点。二是商品流通、旅游饮食服务业投资剧增。1998 年投资14.14亿元,比上年增加4.13亿元,增长41.26 %;占全部乡镇集体企业投资的14.2%,比上年增加5.3 个百分点。三是建筑业投资波动大。1996年乡村集体企业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5.39亿元,比上年增加1.74亿元,增长47.67%;1997年为3.57亿元,比上年减少1.82亿元,下降33.77%;1998年为4.84亿元,比上年增加1.27亿元,增长35.57%。
二、投资逐年下降的主要原因
全省乡镇企业新增投资逐年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1.政府投资创办企业的机制正在消失。现在的乡村集体企业大多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乡(镇)政府或村民委员会动用乡(镇)村积累、或向银行(信用社)贷款、或向农民集资创办的。现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政府出资创办企业出现的问题日益突出,加上乡镇财政大部分人不敷出,政府投资创办企业正在萎缩,走向消失。
2.银行贷款下降。近两年来,一些地方乡镇企业在银行的贷款迅速减少,导致一批技术改造、新产品投资项目无资金起动,不能如期投产,形成规模生产能力。全省乡镇企业银行贷款净增额1997年比1996年下降59.54%、1998年比1997年下降29.81%、1999年上半年比1998年同期下降4.67%。银行贷款占新增投资的比重,1997年为25.04%、1998 年为15.62%,分别比上年下降19.1个百分点和9.42个百分点。 今年上半年银行贷款占新增投资的比重为11.78%,比去年同期下降2.12 个百分点。银行贷款减少的趋势仍然没有根本扭转。
3.投资预期收益普遍不高。由于形成买方市场,投资项目难于选择,风险增大,收益率下降,导致投资意向减弱。1998年乡村集体企业对外投资额为17.3亿元,投资收益为0.3亿元,投资收益率仅为1.73%, 比1997年降低0.25个百分点,导致资本收益率、 资本保值增值率下降。1998年乡村集体企业资本收益率为41.77%,比上年下降8.48 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为116.23%,比上年下降2.57 个百分点, 与标准值120%相差3.77个百分点,影响投资者的投资信心。
4.企业效益下降,创新能力弱。1998年全省乡村集体企业营业收入增长率仅为5.07%,营业收入利润率为5.03%,净利润增长率为-2.5%;1999年上半年乡村集体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仅为4.73%,都反映成本升高,效益下滑。目前在买方市场条件下,企业亟待通过淘汰老产品,开发名、优、新、特产品来开拓市场,而大量中小乡镇企业人才缺乏,技术落后,创新能力弱,很难争取外来投资。
三、若干对策
企业要发展,关键在投入。投入不足是制约乡镇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当前应着重解决如下主要问题:
1.积极引导,合理选择投资方向。要努力选择那些市场潜力大、产业关联度高、经济效益好、有利于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的行业和项目。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和结构优化、效益优化的原则,把有限资金投向效益最佳项目,避免重复建设、盲目铺新摊子,为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创造条件,打好基础。
2.多渠道融资,扩大直接融资的范围和规模。一是积极争取财政资金和贷款贴息;二是积极合理引进外资,并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利用多种形式吸收社会闲散资金;三是鼓励广大农民以集资入股、合资、合作、合伙等形式直接融资;四是有条件的企业应主动争取,通过直接上市、“捆绑”上市、借“壳”上市或发行有价债券等形式,直接面向社会融资,或将资金投放于股票债券等,实现资产经营向资本经营转化。
3.不断创新,提高乡镇企业自我发展能力。提高企业获利能力是提高企业自我发展能力的根本所在,企业只有不断创新才能生存和发展。一是制度创新。根据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结构的变化,不断进行以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为主要内容的企业制度创新,是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二是技术创新。通过技术改造和专业化生产,提高资本的有机构成,努力改变乡镇企业设备陈旧,技术、工艺落后的状况。与此相适应,加强各类人才的引进和培训,全面提高企业职工素质;三是市场创新。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保持和扩大市场份额,必须不断创新市场营销策略,同时不断开发新产品挖掘潜在市场,创造新的市场,既会“分蛋糕”,也要会“做蛋糕”;四是管理创新。管理创新的立足点应放在如何降低成本,增加效益上来。在企业的研发、供应、生产、销售、服务各环节,要对人力、财力、物力各生产要素进行全面系统的成本控制,学习“邯钢”经验,采取“模拟市场核算,实行倒逼成本法”,切实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为扩大投资积累资金。
4.转变政府职能,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乡镇政府从竞争性投资领域和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退出后,在为企业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方面仍然大有可为。政府投资应主要在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工业小区和小城镇建设方面,起基础性和引导性作用;政府通过制定和实施投资政策,积极鼓励和引导投资;政府以公正的立场协调和处理投资活动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政府以集体资产所有者代表的身份对集体资产进行必要的管理和监督,以实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政府应对重点企业进行必要的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