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时代的发展,信息传播速度、途径的增多,使得人们对园林绿化工程的了解越来越多,因而其在这方面的要求也就越来越苛刻,所以园林工作人员要不断地学习外国先进的、成熟的园林绿化工程施工技术和经验。
关键词:园林绿化种植;技术分析;养护工作;必要性
引言:园林从广义上来讲,包含公园、花园、动物园、植物园以及家庭宅园等等,随着现代学科的衍生,那些风景区、休养胜地以及各个自然保护区也被划分为园林的范畴。具体的来说,园林就是在一片空地上让工程技术建设运用艺术化的手段进行各种加工、装饰和改造,种植花草树木,布置优雅路径,做好绿化设计,创作成自然优美的旅游及休憩场所。
一、园林绿化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以及社会经济的不断深入与发展,城市建设步伐日益加快,各大厂矿、企业拔地而起,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当下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再加上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的综合素质越来越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升,所以在城市建设中园林绿化种植及养护就成了改善城市生活环境,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主流,而保证植被的成活率就成为绿化主流中的主打。
当然,园林建设的作用不仅仅是为了人们旅游和享受,更大的作用在于它能改善环境,净化空气。根据植物的光合作用,它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和生活中的一些尘埃及有害的气体,然后释放出氧气,起到减少污染、净化空气的作用。另外,园林绿化还可以调节空气的湿度,改善风沙、扬尘等等恶劣气候,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起到防风、防火以及减小噪音的作用。当代人的生活节奏非常的快,工作压力很大,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处于时刻紧绷的状态,园林的另一个作用就是可以缓解人们因为长时间的工作所带来的疲惫与紧张,使精神得到放松,精力得到恢复,生活更加多彩。
二、园林绿化种植过程及技术分析
1、定点放线的种植方法
园林绿化种植是非常讲究的,它必须要按照设计图纸规范的进行地点的确定,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美的效果,而且不同植物定点的方法不同,比如说,乔木比较高大,它的定点要用长木棍来标明,而灌木可以用白灰划出它的区域来进行种植,花卉的种植就更为严格,它不但要定出区域,而且还要在区域放线定点,这样种植出来的效果才更具有艺术感。
2、挖坑的方法
完成定点放线以后,就可以进行各个植物坑穴的准备工作了,在园林绿化中植物坑的挖掘不同于我们普通的种植,要想保证其成活率,就必须做到种植坑的规范合格度,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更不能像我们平常所常见的“圆锥坑”、“锅底坑”,它需要根据植物根部所带土球的大小而定,一般情况下,树木的种植坑要比土球大200mm,花草的种植坑比土球大150mm即可,但要注意,在坑底一定要留一部分翻松过的土壤,而且要保证种植的垂直度。
3、严格选择苗木
苗木的准备就相当于农村插秧时所选择的秧苗一样,一定要选择根系发达、无损伤、无病害、长相健壮的苗木,而且要做到苗木随起随栽,长时搁置,就会造成苗木根部水分流失,影响其成活率,而且苗木的挖掘也有一定的技巧,首先要找到苗木的主根与侧根,进行切断,其次要保证根部所带土球的完整度,必要时可以用塑料布包紧,最后,为了方便运输可以对苗木进行简单的修剪。如果在挖掘过程中有损伤的苗木一定要及时淘汰,以免造成后期成本的浪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种植苗木
苗木的种植是最后的步骤,也是苗木成活率的关键,种植过程中要保证它的垂直度,尤其是一些乔木等高大的植物,必要时可以用支架进行固定,种植完毕后要进行浇水,因为土壤疏松可能会出现塌陷现象,这时要再次填土,踩实。如果是花卉的种植就要按照园林图纸设计的要求,保证花卉种植的疏密度及整齐度。而草坪的种植重点要控制的就是其土地的平整度,保证良好的排水,一般要采用中间高,四周低的方法进行草坪坡度的设计。特殊情况下的草坪会采用播种的方式,这时对草籽的选择一定要认真,要其保证籽粒的均匀、饱满度,而且土壤的干湿程度也要控制好。
三、园林绿化的养护工作
当前某些园林的状况是这样的,初期绿化建设做的非常的好,非常到位,景观使人心旷神怡,布置优雅美观,实用性与欣赏性兼具,但却对后期的护理工作疏于管理,苗木成活率低,修剪不到位,这样不仅浪费了人力、物力、财力,更失去了园林景观的艺术性,所以对园林植被后期养护工作的加强是十分有必要的。
1、浇水的重要性
浇水,看似一个非常简单的工序,但做起来却不一定得心应手,浇水的次数及数量不能想当然,它需要根据不同的土质特点,不同的植物需求来确定水量的大小及干湿程度。一般的草坪都有一定的坡度,浇水时要控制水的流速,以免侵蚀土壤;沙地比较吸水,所以浇水的数量要少,次数要多;干热的夏季,除了要增加浇水次数外,对于新生的小苗及树冠要进行适量的喷水,浇水的时间不能在正午,尽量选择早晨或傍晚,这些都是浇水过程需要严格遵守和掌握的。
2、不能盲目施肥
有些园艺师认为,肥料越多植物越旺盛,这种想法是错误的,肥料多也不一定对植物的生长有利,而且有时还会对植物造成伤害,一般来讲,园林植物一年施肥两次就可以满足植物生长的需求量,施肥的时机把握也是关键,一般采用“春早冬晚”的原则,也就是说,春天因为是植物的发芽、生长期,所以施肥尽量要提早,而到了冬季,植物进入休眠状态,过多的肥料反而不利于植物越冬。
3、及时除草
杂草会吸收土壤中大量的养分,而且杂草的生命力强,直接影响着苗木的正常生长,所以及时的除掉杂草是十分有必要的,而且除草的过程还可以对植物进行松土,有效的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促进植物的快速成长。除草的时间一般选择在夏天,因为天气炎热,除掉的草就会直接被晒死。
4、预防病虫害的必要性
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很多,可以喷洒农药,也可以在土壤里施药等等,预防病虫害的原则是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而且要善于在日常工作中掌握病虫害发生的规律,抓住预防和治疗的最佳时机,减少对植物的破坏。
四、结束语
园林的绿化工作,种植是基础,养护是关键,只有掌握园林的气候环境、土质特点以及苗木的生存条件,在实际操作中加以合理的运用,就一定能使园林绿化发挥出它的最大效用,给人们创造一个干净、优雅的生活环境,早日实现人们的碧海蓝天梦。
参考文献:
[1]朱青峰. 园林绿化种植与养护管理[J]. 林业实用技术,2008,03:40-42.
[2]陈圣清. 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与养护技术探讨[J]. 现代园艺,2015,15:166-167.
[3]杨雪. 园林绿化种植施工与养护管理[J]. 现代园艺,2014,12:190.
论文作者:王媛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4
标签:苗木论文; 植物论文; 园林绿化论文; 园林论文; 成活率论文; 土壤论文; 病虫害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