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应用亚砷酸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郭秀辉,朱业军,林爱军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应用亚砷酸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郭秀辉,朱业军,林爱军

郭秀辉 朱业军 林爱军

平度市人民医院

摘要:目的:观察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采用亚砷酸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56例APL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8例,采用维甲酸联合化疗方案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亚砷酸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中,完全缓解率为85.7%(24/28),治疗总有效率为96.4%(27/28),对照组的完全缓解率为57.1%(16/28),治疗总有效率为78.6%(22/28),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DIC、高白细胞综合征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相比,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在APL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亚砷酸进行治疗,能够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并发症的发生率低,具有推广的价值。

关键词: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亚硝酸;临床疗效;高白细胞综合征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是指白血病细胞在骨髓等造血组织中大量增生,并侵入外周血液系统中,对其他正常血细胞的生长发育进行抑制的白血病[1]。APL是一种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特殊亚型,与其他白血病相比,APL并发DIC的可能性更高,且颅内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极易造成死亡。采用维甲酸进行治疗,能够使APL的缓解率得到明显提高,但复发率也较高,且高白细胞综合征的发生率也较高,从而降低临床疗效。本次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56例APL患者,采用亚砷酸进行治疗,取得满意的疗效,现进行如下分析与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56例APL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8例。对照组中,男16例,女12例;年龄10-56岁,平均年龄(30.28±5.17)岁。观察组中,男15例,女13例;年龄9-57岁,平均年龄(31.62±5.34)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维甲酸联合化疗治疗方案进行治疗,治疗前期给予维甲酸口服,每日3次,每次10~15mg,期间对白细胞水平进行检测,白细胞计数高于10×109/L,即可进行联合化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亚砷酸进行治疗,用法用量:患者为成人者,给予0.1%亚砷酸注射液10ml+5%葡萄糖注射液500ml或0.9%Nacl注射液500ml中进行静脉滴注,滴注时间维持在3~4左右,每日一次;患者为儿童者,根据患儿的体表面积进行给药,以6.0mg/m2的剂量给药,将药物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500ml或0.9%Nacl注射液500ml中进行静脉滴注,每日1次,输液速度宜慢,持续用药至患者完全缓解。治疗期间,定期监测患者的骨髓象、血常规、肝肾功能、出凝血指标等,骨髓象每周监测一次,血常规为每2周监测一次。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临床表现,适当给予新鲜冰冻血浆、血小板、血小板等,给予对症处理。

1.3评定方式

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比较两组的完全缓解率及治疗总有效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完全缓解[2]: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血小板计数≥100×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5×109/L,早幼粒+骨髓M3型原粒≤5%,未出现Auer小体;部分缓解: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血小板计数为80-100×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为1.2-1.5×109/L,未出现Auer小体。治疗总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总例数×100%。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DIC、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高白细胞综合征等。

1.4统计分析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所有数据的分析及处理,采用率(%)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进行两组间的差异比较,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的比较

观察组中,完全缓解的例数为24例,部分缓解的例数为3例,治疗无效的例数为1例,本组的完全缓解率为85.7%(24/28),治疗总有效率为96.4%(27/28);对照组中,完全缓解的例数为16例,部分缓解的例数为6例,治疗无效的例数为6例,本组的完全缓解率为57.1%(16/28),治疗总有效率为78.6%(22/28),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

2.2两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的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出现DIC的例数为5例(17.8%),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发生例数为3例(10.7%),高白细胞综合征的发生例数为17例(60.7%);对照组中,DIC的发生例数为9例(32.1%),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发生例数为5例(17.8%),高白细胞综合征的发生例数为24例(85.7%)。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观察组明显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3.讨论

ALP是一种造血组织的恶性疾病,是由于大量白血病细胞在骨髓及其他造成组织中无限制增殖,并扩散至外周血液中,导致正常血细胞的生长发育受到抑制。本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并伴有贫血、感染、淋巴结及肝脾肿大、骨痛等白血病细胞浸润。除此之外,其临床主要特点为出血倾向,该病可诱发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或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从而引发严重出血,造成颅内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对患者的生命造成严重威胁。ALP的发病原因目前尚未明确,病毒可能使其发病的主要致病因子,苯等有毒化学物质、放射、遗传、药物等可能是引起本病的辅因子[3]。

临床治疗方法上,针对本病的初治标准方案为维甲酸与蒽环类药物联合化疗的治疗方案。维甲酸能够有效提高ALP患者的完全缓解率,但其早期死亡率并未得到明显降低。因此,研究探讨新型有效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近年来,许多研究结果显示,亚砷酸在ALP中的治疗效果较为显著。

亚砷酸是一种有毒金属化合物,俗称砒霜,该药物对人体内的氨基酸及蛋白质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并能够结合巯基等多种酶,形成巯基化合物,从而影响线粒体酶,并在细胞的氧化及呼吸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参与作用,对细胞代谢异常具有促进作用,从而出现氧化磷酸化障碍,抑制谷胱甘肽放的氧化,使细胞毒性得到有效发挥,从而使白血病细胞迅速死亡[4]。另外,还有文献报道,亚砷酸应用于ALP的治疗中,不仅能够使白血病细胞迅速凋亡,还能诱导细胞分化,用药后,患者体内的早幼粒细胞数量降低,而外周血液及骨骼中的数量相应增多,从而使其临床疗效得到明显有提高,使完全缓解时间得到有效缩短[5]。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采用亚砷酸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后,患者的完全缓解率、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治疗效果值得肯定。可见,针对ALP患者采用亚砷酸进行治疗,能够使患者的临床疗效得到显著提高,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王洁,李叶青,牛兆青.维甲酸与亚砷酸双诱导结合化疗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5,18(26):1138-1140.

[2]余为旺,杨军,许惠.亚砷酸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治疗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28(13):251,263.

[3]廖志义,丁忠奇,李毅,等.亚砷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J].当代医学,2015,25(8):710-711.

[4]田秋生.维甲酸、亚砷酸双诱导联合化疗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31(20):13-14.

[5]罗保安.亚砷酸联合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观察[J].河北医药,2012,26(15):324-325.

作者简介:郭秀辉 出生年月:1975.12 性别:女 籍贯:山东省平度市 民族:汉 学历:大学 职称:主治医师 科室:血液肿瘤治疗中心

论文作者:郭秀辉,朱业军,林爱军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8

标签:;  ;  ;  ;  ;  ;  ;  ;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应用亚砷酸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郭秀辉,朱业军,林爱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