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工业职业学院,256414)
摘要:近些年,我国经济取得快速发展,国家加大了对高校贫困生补贴扶持力度。虽然补贴扶持政策趋于完善,但是还是存在很多问题。为了使扶持更加准确合理,在2015年教育部提出了“精准资助”的概念和内涵,为我们实现提高资金的效率和有效性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同时为了使高校密切关注国家扶贫工作的总体战略部署,以及做好“精确的扶贫”的工作,本文从高校和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对高校受助大学生的精准培养方式进行探索。
关键词:补贴扶持政策;总体战略部署;精准培养方式;精准资助;探索;
背景
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工作是高校工作的一项重点工作,而精准资助和资助育人成为新时期资助工作的重点。资助育人目标就是培养青年学生全面发展,资助育人工作就是建立起解困、育人、成才、回馈这样一条良性通道。培养受助学生的科学精神、思想品德、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最终实现成长成才。教育的灵魂在于对人的价值观的塑造近些年,党和国家接连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就是为了确保国家补贴、奖励等优惠政策真正能够落实到每一个需要帮助的高校学生身上,让他们不会因为各种费用导致学业荒废。
第一,从2015年开始,各个省份、直辖市开始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逐步推进“精准资助”的进程,同时建立贫困生身份识别系统和档案存储制度。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准确确定到每一个贫困学生;第二,建立奖励分级制度,对优等生和贫困生的成绩进行量化处理,对于不同层次的贫困生给予不同的奖励金额。
大学生精准资助是一种针对不同贫困生的地域环境和实际情况来进行准确识别、准确扶持、准确管理的政策。精准的资助对于当代大学生的资助工作具有深远的意义,它可以有效地提高大学生资助工作的效率和有效性,同时能够让真正的贫困生享受到国家的补贴,感受到国家对于他们的关爱。本文在国家精准扶贫的基础上进行拓展,重点研究了对高校受助大学生精准培养方式。
2.受助大学生精准培养工作的重新定位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扶贫工作要始终坚持“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的方针。为保障贫困学生真正能够享受到国家的政策补贴,各个高校学生补助工作必须在认真落实国家有关资金政策的前提下,采取“点群”结合的方法,通过这种方法能准确地识别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只有在“准确识别”的前提之下,才能进一步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从而实现“精准扶贫”的目标。
目前,中国的扶贫救助工作已经进入了冲刺阶段,为此党中央也提出了更加针对性的要求。在未来,学生资助在宏观上应该服务于两个大局。一个是服务国家摆脱贫困的方针政策,整体解决学生上学困难情况;二是为党的教育政策服务,为全面落实这一形势,学生资助应充分发挥树德立人的重要作用。在以“精准扶贫”为核心的新形势下,高校作为教育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重新定位学生的财政援助工作,从以往的经济援助重点转向对教育补助的重视。逐渐完善资金目标识别、融资标准、筹资等资金制度等,从而实现准确的救助补贴。
3.对高校受助大学生精准培养方式的必要性
3.1体现了教育的公平性
精准资助是指利用科学有效的程序,对资助领域的对象进行精准的识别、精确的援助和精准的管理的过程。精准识别是实施精准扶助的重要保障。如果扶持的对象目标都没有办法确定的话,那么谈论扶贫的工作和计划就失去了实际意义。但是有些高校在贫困学生的认定上开展的工作不是很好,没有做到真正的精准识别,缺乏对学生贫困程度的认识。从而导致资助工作的目标性不强,最终影响资金的有效性和效率。因此,在这一阶段实施精准资助具有十分深远的现实意义。它能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从源头上确保资助工作的正确方向,真正体现教育的公平性。
3.2提高资助工作的效率
首先,这样建立了一个完整的系统。从精确识别到精确扶持,从精确扶持到精确管理,思路清晰,措施有效,既保证了正确的方向,又使资金使用落到实处,能够真正扶持了那些家庭困难的学生;第二,精准扶持的核心重点是“精准”。它需要能够把握精准扶贫的细节,细节是成功的关键。因此,精准扶贫是保证资助工作成功的必要途径;同时加大了对于资助工作者工作的要求,也加大了开展资助工作的难度和工作量,但是可以从根本上提高了大学生资助工作的的效率和准确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
首先可以通过对被资助对象的准确识别,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伪穷人”滥竽充数,骗取国家的补助,从而缩小资助的范围。通过精准识别的措施可以提高资助工作的针对性,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对真正贫困学生的资助。精准扶贫和精准管理可以有效的优化资源的使用,从而提高资金资源的配置效率。最后,通过实施精准管理,进一步规范和形成资助工作的相关政策和制度,从而建立出科学合理的资助体系,更方便后续开展工作。
4.高校受助大学生精准培养方式的几点建议
4.1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扶持
贫困学生所在地的县政府应当按照规模控制、分级责任、准确识别、动态管理的原则,优先考虑贫困户,同时需要提供贫困户的信息。然后将贫困家庭信息纳入国家扶贫信息网络系统。换句话说,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的学生已被各级地方政府准确识别。因此,高校只需要将这些贫困生认定为“贫困点”,在补助的时候优先考虑这些学生,从而做好“帮扶”工作,有利于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4.2做好“绿色通道”入学工作
国家始终开展“绿色通道”的制度,杜绝由于家庭困难导致辍学的现象发生。因此在每年的新生入学阶段,各个高校应认真做好“绿色通道”招生工作,在入学的时候将这些贫困生化为“真正的贫困点”。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工作,充分了解这些学生家庭的具体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资助方案,使他们顺利完成大学学业。
4.3加强对于贫困生的心理教育
目前,我国高校贫困生普遍存在较严重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自卑感强,缺乏道德和情感。如果只给贫困学生提供经济援助,贫困学生就很难走出自卑的心理阴影。因此,在为贫困生提供经济资助的同时,还必须加强对贫困生的心理教育工作和精神安慰,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只有这样,贫困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能不断得到加强,让他们变得积极向上,使他们意识到只要通过不懈努力就可以摆脱贫困的现状。另一方面,在资助资源的约束下,我国现有的资助制度和资金还远未达到让贫困学生完全摆脱贫困的程度。因此,我们可以采取其他方式进行弥补,比如可以利用班级管理为学生创造互动的机会,从而增加学生之间的互动,让贫困学生感受到班级的温暖。
5.实行动态的精准管理
各个高校和相关部门需要建立大学资助的信息网络系统,将每个贫困生的基本信息输入系统,动态管理贫困生的贫困状况。其次,要做好帮助贫困学生的工作的同时,高校要建立专门的资助中心。把这些特殊的信息保护,设置特殊的资金账户,记录每一个贫困学生的帮助情况和效果,并及时输入资助信息系统,以便有关部门能够及时掌握支持贫困学生的情况,这样相关部门可以开展更有针对性的扶持计划;最后,要做好贫困生动态管理工作,这需要每一位高校相关工作者要有一定的责任心和爱心。
6.结语
综上所示,对于高校受助大学生精准培养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本文首先说明了党和国家对于这项工作的重视程度以及做出的重要指示,再者,阐述高校资助的重点工作发生的转移情况。然后论文论证了高校受助大学生精准培养方式的重要性,最后结
合自己的经验和目前资助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针对受助大学生精准培养方式切实可行的建议意见。希望这些意见对于相关工作者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R/OL].(2016-12-26)[2018-03-13].http://www . ndrc . gov . cn / fzgggz / fzgh / ghwb / gjjgh /201706/t20170619_851192.html.
[2]人民日报评论员.贵在精准,重在精准[N].人民日报,2015-06-26(003).
[3]刘晓杰“. 精准扶贫”思想下的大学生“精准资助”[J].教育教学论坛,2017(1):56.
[4]宋海.关于精准扶贫战略思想的认识[J].全球化,2016(10):17-19.
[5]林文贵.助困扶志,把高校贫困生的资助与教育工作落到实处[J].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2004(3):135.
作者简介:高群(1979年2月—),女,山东淄博人,学历本科(在职研究生),山东工业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美术教育。
论文作者:高群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8
标签:精准论文; 工作论文; 高校论文; 贫困生论文; 贫困学生论文; 大学生论文; 学生论文; 《知识-力量》2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