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护理管理在眼科白内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论文_苏艺红

个性化护理管理在眼科白内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论文_苏艺红

(广西平南县第二人民医院五官科 广西贵港 537307)

【摘要】目的:观察眼科白内障手术患者中应用个性化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采用手术治疗的白内障患者130例,随机抽取其中65例作为研究组,给予个性化护理管理,另65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对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眼科白内障手术患者应用个性化护理管理后,可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眼部功能的恢复。

【关键词】个性化护理管理;眼科;白内障;手术

【中图分类号】R473.7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0-0199-02

白内障为眼科临床中常见病,多采用手术治疗,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眼部功能,但术后较易发生并发症,影响患者术后恢复效果。研究表明,给予眼科白内障患者个性化护理管理时,可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住院舒适度,促进患者康复。本院以采用手术治疗的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个性化护理管理,取得满意的护理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期间采用手术治疗的白内障患者130例,男76例,女54例;年龄37~77岁,平均(53.1±2.2)岁;病程1~8年,平均(3.2±0.9)年;单纯性白内障83例,青光眼并发白内障31例,外伤性白内障10例,糖尿病性白内障6例。随机抽取其中65例作为研究组,另65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性别、年龄、病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过程中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给予常规护理管理,护理措施以患者的需求为主。研究组患者给予个性化护理管理,具体方法如下:

1.2.1个性化知识宣传 患者并不了解自身的疾病及病情,发病后会形成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护理人员应在患者入院后了解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情况,给予患者个性化的知识宣传,增加患者对白内障及其治疗的了解,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状况,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1]。

1.2.2基础护理 病房内的温度及湿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提高患者在病房中休息的舒适度,嘱咐患者充分休息,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手术治疗,告知患者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不可食用,同时,护理人员还应给予患者监督,提高患者饮食及休息的依从性。

1.2.3术前护理 术前1d,护理人员访视患者,将手术治疗的相关情况告知患者,包含麻醉方法、手术方法、手术的安全性等,缓解患者的紧张状态。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手术室护士热情接待患者,认真核对患者身份信息及手术类型后,给予患者心理护理,指导患者深呼吸,放松心情,缓解紧张情绪,避免患者过度紧张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

1.2.4术后护理 术后,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密切观察,护理巡查按照规定开展,对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时刻注意,将术后感染的预防方法、相关的注意事项等告知患者及家属,提高其预防意识,减少术后感染[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严密观察眼部情况,如眼部出现分泌物、充血等症状时,立即告知医生,及时对症处理,减少并发症。指导患者术后正确咳嗽,避免受伤切口受到影响,促进切口愈合。

1.3 观察指标

观察术后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记录患者的住院时间,出院时利用自制问卷调查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的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利用t检验,计数资料利用χ2检验,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术后,研究组65例患者中,发生并发症4例,发生率6.1%,其中,切口感染1例,持续眼压升高2例,出血1例;对照组65例患者中,发生并发症12例,发生率18.5%,其中,切口感染3例,持续眼压升高7例,出血2例。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 研究组与对照组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比较(x-±s)

组别(n=65)住院时间(d)护理满意度(分)

研究组 2.4±0.7 95.7±3.8

对照组 4.8±0.6* 88.2±3.4*

注:与研究组比较,*P<0.05。

3.讨论

眼科临床中,白内障属于多发病,具有比较高的致盲率,主要采用手术治疗,术后,患者双眼视力可有效改善,但由于手术会导致患者眼部受到机械性损伤,术后较易发生并发症,影响患者的术后恢复,因此,应十分重视白内障手术患者的护理工作[3]。个性化护理是护理服务中的一种类型,具备深层次、全方位、个性化、优质的特点。白内障患者发病后,由于双眼视力受到严重影响,患者心理或产生一系列负性的变化,表现为紧张、恐惧等,如患者术前负性情绪过于严重,会影响手术的顺利开展,也不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给予患者个性化护理后,针对患者的负性心理表现,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的心理状况,促使患者积极面对手术治疗,并在术后时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主动预防感染、眼压持续升高等并发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使患者术后良好的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4]。

综上所述,眼科白内障手术患者应用个性化护理管理后,可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状况,促使患者良好的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减轻术后痛苦程度,促使患者尽早康复,提高双眼视力水平,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小燕,李勇,姚霞.个性化护理在白内障手术患者中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23(04):205-207.

[2]陈皑皑.疾病管理模式在眼科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34(07):42-43.

[3]张小娟,郝琼,郭亚琴等.老年性白内障手术的护理教育[J].中国医药科学,2012,17(03):161-162.

[4]冼倩红.个性化健康教育在眼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20(08):132-133.

论文作者:苏艺红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

标签:;  ;  ;  ;  ;  ;  ;  ;  

个性化护理管理在眼科白内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论文_苏艺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