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工会:工会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微观载体,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工会论文,微观论文,载体论文,管理创新论文,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4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375(2012)01-0012-06
适应于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实要求,我国社会结构正在发生转型。有学者认为:我国已经从一个“整体性的社会”转变为一个“多样化的社会”,并将其归纳为“四个多样化”,即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格局多样化、社会生活多样化、社会经济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形式多样化。[1]笔者认为,在这种“多样化的社会”里,所产生的社会矛盾一定是多样化的,因此解决矛盾的方式和方法也必然是多样化的。传统的社会管理体制、以政府为主体的单一管理模式显然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结构转型及其变化,更不能适应解决多样化社会矛盾的要求,亟待寻求新的社会管理路径,以不断创新社会管理方式。这就要求社会管理创新应当是全方位的,参与社会管理主体也应当是多元化的,其中包括工会组织,它作为重要主体之一,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本文结合对南京市社区工会组织的相关调研结果,深入探讨城市社区工会在参与社会管理创新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一、工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基本依据和实践基础
党中央十分重视社会管理创新问题,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党的十七大报告则进一步提出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
加强社会管理虽然是一个老话题,但是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创新社会管理,却是一个新课题,尤其是工会组织如何参与并实现社会管理创新,更是一个亟待从理论到实践上认真加以研究和解决的新课题。在后危机时代,在世情国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的历史条件下,我国面临深化改革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所带来的一系列严峻挑战,其中包括以劳动关系矛盾为主的社会利益矛盾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严重影响。协调劳动关系矛盾,进而保持社会稳定,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创造有利条件,已成为我国工会组织必须承担的重大社会责任。
笔者认为,工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其理论依据主要有以下三点:其一,工会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二,工会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是工会履行社会责任、发挥社会作用的题中之义。工会作为工人阶级群众组织,充分发挥其国家政权重要社会支柱作用,是法律明确赋予其神圣的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第五条明确规定:“工会组织和教育职工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行使民主权利,发挥国家主人翁的作用,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业,协助人民政府开展工作,维护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政权”。①工会法的这一规定,将工会参与国家及社会事务管理,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其三,工会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是工会“两个维护”的必然要求。坚持将维护全国人民总体利益同更好地代表和维护职工群众的具体利益高度统一起来,一直是我国工会组织开展工作所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全国人民总体利益是指国家和社会的大局利益和公共利益,它关涉国家的发展和繁荣,社会的稳定和进步,同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工会维护全国人民总体利益是通过履行自己承担的社会职责,通过维护职工群众具体利益实现的,亦即工会在维护职工具体利益过程中,协调劳动关系矛盾,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如果只关注职工具体利益,而置全国人民总体利益于不顾,看不到总体利益与职工具体利益之间的辩证关系,必然使工会工作走入歧途。
工会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具有自身优势和实践基础。主要体现在工会组织的系统优势上。所谓系统优势,按照笔者理解,是指我国工会组织所具有的各种资源优势的总和,包括我国工会独具的政治优势,组织资源优势,以及由此决定的其他资源优势。工会应充分利用其系统优势,在党政主导下,通过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全面履行自身承担的社会责任,实现其社会管理创新的目标。
首先,我国工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统一工会组织,具有内在的组织架构和紧密联系的组织网络。从全国总工会到省、市、县级工会,以及城市街道工会、社区工会,农村乡镇工会,产业工会和企业工会,都是按照一定的组织规则组建的;在全国总工会依法普遍建立工会组织的要求下,遵循哪里有职工,哪里就建立工会组织,最大限度地将工会组织覆盖所有的职工群众。
其次,工会作为职工自愿结合的群众组织,作为职工利益及合法权益的代表者、维护者,与职工具有天然的联系。由此决定了工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基本方向,就是代表和维护好职工权益,通过深入贯彻落实“两个普遍”工作方针,最大限度地协调好劳动关系,使之和谐发展,消除劳资之间发生大规模矛盾冲突的隐患,从而维护社会稳定。工会组织在加强同职工群众的密切联系中,在做好维护其利益及合法权益工作的同时,做好正确引导工作,将职工争取和维护自身权益的行为引导到法律框架和制度框架内,通过平等协商和签订集体合同,共同营造“双赢”局面。
再次,工会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应根据本地区或本企业的实际情况,抓住主要矛盾,突出工作重点。所谓抓主要矛盾,就是要深入了解劳动关系现实状况,把握劳动关系矛盾有可能引发集体行动的关节点,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化解有可能爆发的劳动关系矛盾,切实维护好职工利益。
最后,各级工会组织应充分利用文化宣传阵地,通过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宣传和教育职工,在促进企业文化建设的同时,推动职工文化建设,营造劳动关系和谐氛围。
工会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应当面向企业、面向社区,将工作重心下移。王兆国主席最近强调指出,各级工会要扎根基层、夯实基础,推动各项重点工作的深化和落实,更加积极主动、深入细致地做好职工群众工作,面对面地与职工交流,心贴心地做思想工作,实打实地维权服务。②这也是做好工会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它要求一方面应关注和加强企业工会工作,因为企业是劳动关系及其矛盾比较集中的地方;一方面应重视和加强城市社区工会工作,因为社区是社会矛盾易于发生的地方,其中包括劳动关系矛盾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矛盾。因此,社区工会在创新社会管理过程中,与工会其他工作同等重要,是实现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承担者和微观载体。
总之,工会工作重心下移,紧贴职工群众实际,是工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基本方向。工会组织参与并实现社会管理创新,充分发挥社会协调作用,不仅需要从源头参与,从工会所承担的社会职能方面参与,而且还应从社会基层单位入手,通过履行工会社会职能实现社会管理创新的目的,其基本方向就是深入企业基层,尤其是深入到城市社区,实现同职工群众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地沟通,更好地服务于职工群众。
二、社区工会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中的地位和作用
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城市社会管理经历了由单位制管理为主、社区管理为辅向社区管理为主、单位制管理为辅的深刻转变。正如齐凌云指出的那样:“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单位体制逐步解体”[2],“对于城市的管理也开始走向以社区管理为主”。[3]
社区管理成为城市社会管理的主要领域。作为社区管理的重要主体之一,社区工会被赋予了重要的职责。
社区工会是工会组织结构中的最小单位,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为适应我国劳动关系变化,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而应运而生的一级工会组织。工会维权实践证明,工会组织的优势在于同职工的密切联系,而工会面临最大的现实危险,则在于脱离职工群众。社区工会以其紧贴职工群众日常生活实际的固有优势和紧密联系职工群众的组织特点,在发现和协调解决社会矛盾,保持社会稳定和有序运转,以及维护职工权益等方面,正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社会管理创新、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探讨社区工会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不仅具有重要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城市失业或待业职工离开企业或工作场所之后,绝大多数沉淀于社区之中,是社区工会时刻面对的复杂社会群体。社区工会做好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工作、帮扶困难职工群众以及培训失业人员以提高其就业能力,对于维护这部分职工群众的切身利益,进而维护社区稳定、创建和谐社区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在城市社区中分布的各种企业,大多没有建立党组织和工会,在一些私营企业,企业主一人说了算,尤其是一些家族式企业,其权力主要掌控在家族内部,其经营发展、工人工资收入及其享有的其他权益都是由企业单方决定,企业单决制极易对职工的切身利益造成损害,进而引发劳资纠纷和冲突,引起社会震荡。处于社会基层的社区工会,可以通过调查了解这类企业及职工之间的利益矛盾,及时做好劳动争议的协调工作。
3.城市社区就业人员,除了城市下岗再就业者以外,大多为来自农村的农民工,其职业大多为保安、城市清洁工人、餐馆酒店服务员、理发美发从业人员,以及其他一些非正规职业岗位从业人员,其工资收入较低,社会福利以及应当享有的合法权益没有保障,其权益亟待得到维护。社区工会维护这部分职工权益,不仅直接面对,而且更加便捷,能够及时将劳资矛盾化解在社区里,消弭于萌芽状态。
4.外来农民工一般居住在城市社区里,其业余接受教育或业余文化生活得不到保证。社区工会将农民工组织起来,并利用自身资源开展各种活动,对其进行城市文明教育、职业技能教育,帮助他们切实解决实际问题,有助于使其提高技能和文明程度,丰富其业余文化生活,提高其对城市的认同感,从而使农民工能够尽早地融入城市生活,避免被边缘化,有利于加快城市化建设进程。
5.困难职工、困难家庭主要分布在城市社区之中,因此工会组织帮扶困难职工的工作领域,也主要集中在城市社区之中。困难职工群体如果得不到关注,容易引发各种社会矛盾,其中包括一些非直接利益冲突事件。工会开展的“送温暖活动”、“金秋助学活动”等帮扶工作作为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不能浮在表面,而应下放到基层,深入到社区里,应由社区工会主要承担这项工作。因为社区工会通过调查,建立困难职工家庭档案,能够全面掌握城市困难职工的实际情况,使工会的帮扶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
6.离退休职工大多居住在城市社区里,他们虽然已经离开工作岗位,但是曾经具有的工会会员身份,使其仍然保留工会情结和被组织起来的强烈愿望。积极动员离退休职工,吸引他们参加社区工会活动,利用其特长和技能,服务于社区居民,有利于提高社区工会活动档次,有利于营造和推动和谐社区建设,有利于其身心健康,更有利于提高社区幸福指数。
7.在一些大型国有企业所在地,其社区工会维权工作具有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这种社区,聚居着大量同一企业的下岗职工,他们很容易以自发的形式组织行动起来,进行自我维权。这种突发行动常常会引发社区动荡,并在社会上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因此,社区工会不仅要维护其利益,尽力做好其思想工作,帮助他们解决具体困难,纾缓和平复激动情绪,而且还要做好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及时发现不稳定因素,及时上报有关部门,提前采取应对措施,预防突发行动的发生,尽量将不稳定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
三、社区工会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社区工会作为城市工会工作的重要基础,肩负着维护职工权益、营造和谐劳动关系、维护社会稳定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重任。社区工会创新社会管理实践中,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实事求是原则
社区工会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一定要立足于本社区的实际,全面深入地了解社区内部极易引发社会矛盾的热点问题和敏感问题,应注意掌握以下必要信息,诸如社区小微企业分布及经营状况、企业内部劳动关系状况、工会组建状况、工资集体协商进展情况、农民工的现实利益诉求、沉淀于社区的下岗失业人员基本情况、困难职工状况,等等。只有充分掌握这些情况,社区工会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提高维权的时效性。
2.党政工联动原则
社区作为城市管理最基层单位,在实现社会管理创新过程中,实行党政主导,党政工联动,既有分工,又有协作,共同为构建和谐社区发挥作用。
3.发动和依靠创新主体原则
工会要将社区职工作为创新主体,作为实现社会管理创新必须全心全意依靠的重要力量,而不是作为创新的对象。这就要求社区工会要相信职工群众、依靠职工群众,充分做好动员和发动职工群众的工作,利用蕴藏于职工群众之中的资源和力量,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将创新的意义赋予平时的工作与活动之中。
4.寓教于乐原则
社区工会要将创新工作寓于所开展的活动之中,通过开展有意义的社区活动,包括文艺活动、体育活动以及其他主题活动,吸引职工群众积极参与,通过开展活动宣传教育职工,团结和凝聚职工,以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四、社区工会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应切实解决的问题
(一)社区工会创新社会管理应重点解决好以下问题
社区工会开展工作一定要同上级工会工作方式相区别。在参与社会管理创新过程中,笔者认为,社区工会的工作性质是维护职工权益过程中,实现对社区稳定的维护;社区工会开展工作的方式选择上,应在维护职工权益为主的前提下,一方面,通过调查研究,及时发现矛盾和问题,并采取积极对策予以解决;另一方面,社区工会应主要采取引导方式,做好职工的心理疏导和思想工作,树立依法维权意识。同时,社区工会应采取有效措施,对权益受损害的职工进行必要的法律援助,帮助他们维护和实现自己的合法权益。
鉴于城市社区工会组织所处的重要地位,在其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实践中,各级工会组织应根据社区工会工作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其组织建设,并注意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关于社区工会组织建设问题。笔者在调研中,深感社区工会由于资源有限,所以在部门设置上,不必求大、求全,不必套用现有的工会组织体制,那种“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组织架构是不可取的,社区工会组织应当突出人员精干、维权工作细腻、维权效果明显等特点。与此相应,社区工会工作策略也要适应社区特点,在坚持维护职工权益和保持社区稳定的原则下,采取主动、积极和灵活的工作方式,及时发现问题苗头,及时处理解决问题。如果问题比较复杂且难于解决,社区工会应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和上级工会发出预警信号,避免引发更大规模的社会震荡。
其次,社区工会开展工作对象是在社区中就业的人员,多为农民工,离退休职工以及大量下岗失业人员,所以开展活动应当因地制宜,开展活动不必面面俱到,应当突出活动主题的针对性、活动形式的多样性、活动内容的鲜活性、活动结果的时效性等。
再次,社区工会的功能定位,不能面面俱到。笔者认为,根据社区工会的作用,宜将其功能定位于以维护职工权益、协调劳动关系矛盾为重点,以建设和谐社区为目标,突出其在维护社区稳定方面的作用。根据笔者的调查,一些社区工会将维权与维稳高度统一起来,在维权中实现维稳目标;在维稳过程中,实现维权目的。
最后,社区工会社会职能的选择上,除了突出其维护和代表职能以外,应主要以履行教育职能为主,重点做好社区内相关人员的思想工作,以打造和谐社区,进而构建和谐社会为其工作奋斗目标。
(二)社区工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应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1.宏观与微观的关系。相对于社会,社区如同构成社会的细胞组织。如果微观出现了问题,势必对大局造成严重影响。因此,社区工会开展工作,首先要在思想意识层面,牢固树立以下观念。
一是树立“小社区与大社会”观念。社区工会干部应当摆正小社区与大社会的辩证关系,全面树立起大局意识。应使每一名社区工会干部明确,社区虽小,其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安定与团结、经济的繁荣与发展和政治稳定与昌明。建设和谐社区、维护社区稳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因此社区和谐与否同整个社会和谐是息息相关的,是密不可分的。
二是树立“小工会与大责任”观念。应使社区工会干部明确,社区工会虽然是城市工会最基层的组织,同时也是工会维权和维稳的第一线,担负着重大的社会责任;社区工会干部级别虽低,但是肩上的责任却十分重大,而且是不可替代的。
三是树立“小工会与大作为”观念。应使社区工会干部明确社区工会虽小,但是在维护职工权益、维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却能够发挥重要作用。亦即社区工会虽小,但是在预防或解决劳动关系矛盾乃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大有可为,而且大有作为。
2.兼职与专职的关系。工会干部兼职化问题普遍存在于企业工会当中,社区工会干部的兼职化问题则更加严重。根据笔者对南京市社区工会实际状况的调查显示:城市社区工会几乎没有专职干部,大多由社区党组织或行政负责人承担,这也是困扰社区工会工作的难题之一。在现有的工会体制中,除了个别社区工会配备极少数专职干部,其他社区工会基本上不配备专职工会干部,这就形成了工会干部配备上的兼职和专职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路径,首先在于上级工会组织对社区工会工作的重视程度,为此上级工会应加强对社区工会工作的具体情况、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论证配备专职工会干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其次,社区工会也要经常向上级工会反映工作情况和所遇到的困难,争取配备专职干部;最后,在现有情况下,社区工会应当充分发挥兼职工会干部的作用,加强对兼职干部的专业培训,不断提高其工会工作能力和水平。
3.社区工会资源贫乏与开展社区活动的关系。笔者在对南京市一些社区工会实际调查中了解到:目前,制约社区工会工作最大瓶颈是缺少活动经费,除了街道工会每年拨给社区工会少量的经费以外,几乎没有任何其他经费来源,社区工会开展活动困难重重。为解决经费短缺问题,一些社区工会将工会活动同社区其他活动合并开展;有些社区工会在筹措工会经费上下功夫,等等。但是,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还需得到上级党政部门和上级工会的大力支持。上级党政部门应将一些维权维稳的各种资源通过上级工会组织,赋予社区工会,以解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现实窘境,助其发挥更大的社会作用。此外,由于社区工会干部多为兼职,有的甚至身兼数职,除了做工会工作以外,还要处理其他事物,精力有限,开展活动常因人手缺乏而感到捉襟见肘。为解决这一矛盾,一些社区工会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努力在挖掘社区丰富的人力资源上下功夫,积极组织工会志愿者队伍帮助工会组织和开展各种活动,取得明显效果。一些社区工会还利用本社区的文艺人才、体育人才等人才资源,开展各种文体活动,极大地丰富和活跃了社区的文化生活,密切了工会与职工群众的关系。
社区工会组织处于城市社会的基层,同时也处于协调劳动关系、处理社会矛盾的最前沿,由此决定,社区工会是工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基础和重要载体,既不可替代,也不可或缺。因此,工会组织在参与社会管理创新过程中,必须重视和发挥城市社区工会作为微观载体的作用,通过社区工会职能的全面履行,实现其维权与维稳的社会责任目标。
[收稿日期]2011-12-20
注释:
①参见法规出版中心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
②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王兆国2011年11月16日至23日在安徽考察工作,并出席全总在皖召开的部分省市工会工作座谈会。他强调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地开展职工群众工作,引导职工为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贡献。参见詹婷婷.王兆国: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地开展职工群众工作[Z].新华网,2011-11-23.
标签:管理创新论文; 劳动关系论文; 社会管理论文; 企业工会论文; 社区功能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 工作管理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