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浪费”探析_教育论文

“教育浪费”探析_教育论文

“教育浪费”论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论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浪费”乃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呈现于各种形式的社会生活中。从根本的意义上说,浪费的形式表现在三种社会过程中:一为生产过程中(包括生产要素的分配过程)的浪费;二为交换和流通过程中的浪费;三为消费过程中的浪费。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性和消费性投资形式,从投资的立场分析,必然会衍生出种种浪费问题;教育作为生产教育产品(人才)的主要机构,从教育产品的分配和流通环节、消费环节的立场分析,也必然会反馈出浪费现象。概言之,“教育浪费”(Educational wastage)是一种社会存在,体现于教育的各个方面。然而迄今为止,此类现象似未引起充分重视,尤其未注重从教育系统本身的角度加以论述。“人才浪费”虽已成为今日的时髦名词,但仅偏重于社会使用人才的角度予以分析,无法涵盖教育浪费。教育经济学及相关理论更是偏于积极的意义,讨论了教育投资及其效益问题,而对教育浪费疏于分析。研究教育浪费的重要性,首先在于有必要从负面的角度批判地检视教育系统,以助对系统运作状况的全面了解;次在通过全面梳理教育浪费的诸形式,以利对系统的变革和整合提供突破口;再次从新的视角探析教育,也有益于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契合。

本文首先从概念上界说教育浪费,次就教育浪费的成因作一些探讨,最后分析教育浪费可能千万的后果。

一、教育浪费之界说

研究教育浪费现象,首先宜从概念上作出界说。在日常观念中,此概念可能存在很大的歧义。例如,人们可能指代“人才浪费”、“才能储备”、“教育投资的单位成本高、效益低”等等。在不同学科中,学者们的认识也有很大差异。从教育哲学的意义上,杜威指出教育中最根本的浪费是“人类生命的浪费,儿童就学期间生命的浪费和后来由于不适当和谬误的准备所造成的浪费”①;在比较教育学中(有时也表现在教育学中),教育浪费主要是用辍学者(含留级者)在同一学级学生总体中所占比例来表示;在教育社会学中,日本学者新堀通也把教育浪费定义为教育目标未能充公实现的状态。

教育浪费不啻是一客观存在,而且其外延甚广。那么,其内涵究竟指什么呢?“浪费”一词的原语义学含义是指“人力、财物、时间等用得不当或没有节制”②。据此,我们可以把教育浪费界说为:教育领域的投入,即人力、财力、物力、时间等未产生应有效益的现象。在这里,所谓“应有效益”实际上涉及教育浪费的判断标准,这一标准是十分模糊且较难识别的。它可以指既定的目的或目标,也可以指某一特定的结构应该履行的功能,同时,它还涉及整体效益和局部效益、社会效益和个人效益。尽管教育浪费的判断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但是,对教育浪费是什么和怎么样作出认识是一项首要的任务,这也是本文的主要任务。因此,我们接着对其外延进行分析。

教育浪费的外延涉及分类标准。在此,我们尝试提出一种两维的分类标准:内部──外部的浪费;显性──隐性的浪费(并非在默顿的意义上使用)。内部的浪费是指教育系统内部投入没有带来效益的现象,它或因缺乏组织或因教育本身的功能所致,因而主要表现为两大类:生产性浪费与功能性浪费。前者是因教育体制的不完善(如目标制订失误、重复生产等)带来的浪费,具体表现为人才的供需失调(供非所需、供过于求)等;后者是因教育系统在履行功能的过程中造成的浪费,具体表现为辍学、重读、才能储备等。外部的浪费是指教育系统的外部输出没有产生效益的现象,它往往与社会的就业制度、用人制度等密切相关,其主要表现也可分为两大类:分配性浪费与使用性浪费。前者是指教育产品(人才)在流通和分配环节中造成的浪费,具体表现为学非所用、高才低用等;后者是指教育产品在消费环节中造成的浪费,具体表现为知识闲置和知识淘汰等。显性的浪费是指那些易被识别的缺乏效益或效率的现象,如上文所述的形式;隐性的浪费是指那些较难被识别的缺乏效益或效率的现象,此类状况往往表现为师生生命的浪费和时间的浪费以及某些教育病态。据此,我们可以把教育浪费的分类图示如下:

教育浪费的主要形式

显性 隐性

内部生产性浪费师生生命的浪费

功能性浪费才能储备

外部分配性浪费毕业生生命的浪费

使用性浪费毕业生工作效率低下

二、教育浪费的成因

上述图示,虽然只是一种十分简单的分析框架,但如果按照两维的分类,逐条分析某种形式浪费的成因,就显得过于累赘。况且,影响教育系统的某一内部或外部的因素,既可能造成显性的浪费,也可能产生隐性的浪费,然而反之则不然。因此,在分析教育浪费成因时,我们仅取一维的分析,即根据影响教育系统的内部─—外部因素加以检视。

1.造成教育系统内部浪费的原因

杜威认为,一切浪费都是缺乏组织的结果。而新堀通也则以另一种表述表达了同样的意思,在他看来,正是“病理性教育”产生了“教育性病理”③。这表明,教育系统本身可能会成为教育浪费之源。在此,我们将择其要者进行分析。

首先是不完善的教育体制。由于教育具有迟效性的特征,以及相对于快速的社会变迁而反映出的保守性特征,因此,如果教育决策者缺乏足够的认识,便容易产生教育与社会需求、个体需求的脱离。在宏观上(就某一地区国家的教育制度而言),表现为目标制订失误、教育结构不合理、专业结构不平衡等;在微观上(如就某一高等教育系统而言),表现为出于功利目的而增设的各种热门专业,从而就整体来说形成重复生产。其结果,一方面导致显性的生产性浪费,即教育产品(人才)的供需失调──供非所需、供过于求,使得一部分毕业生只能选择学非所用或高才低用的职业,这种浪费便具体化为毕业生工作潜能的阻滞和低效。另一方面导致隐性的师生生命的浪费,例如,某些专业受生源的限制致使一些优秀教师难以提高工作效率,并转化为间接的生产力,而那些就读供非所需专业的学生,更可能浪费掉一段宝贵的学习时间。

其次是教育系统本身的功能。教育具的筛选功能,它既能选择出优秀的人才,也能筛选掉不合格的学习者。按照结构──功能论者的观点。一定的功能对应于一定的结构。教育的筛选功能是现代社会的产物,它的存在具有客观实在性,但筛选过程本身却可能导致教育浪费。具体而言,显性的浪费主要表现为重读与辍学。重读直接缘起于筛选过程,辍学虽然有多种多样的原因,但因学习困难引起的辍学则与筛选有关,此类形式的浪费可以称之为“教育失败”。筛选也可能产生隐性的浪费。即“才能储备”。这意味着教育不能充分有效地发现所有的有潜能的学生,此类情况可以称为教育中生产资源的浪费。西方学者对此早已有所认识,而在我国由基本上缺乏认识。事实上,在一个学龄人口基数庞大而教育系统有限的国家,教育的筛选功能可能十分重要,与之相应,由此产生的隐性浪费也可能是惊人的。

2.造成教育系统外部浪费的原因

教育与社会大系统有着密切关系。这种关系不仅体现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家庭等对教育的各方面影响,而且表现于教育对社会大系统的反作用。在这种反作用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效益或效率问题,与此相应,浪费也一样会成为一种客观存在。此类浪费,可以称为教育的外部浪费。在此,着重分析造成外部浪费的两种主要形式──分配性浪费和使用性浪费的原因。

教育产品(毕业生)进入流通和分配领域,就可能产生分配性浪费。其具体表现可能与显性的生产性浪费相似,即学非所用或高才低用现象。但由于此类浪费直接源于分配和流通环节,即在教育系统外部输出的过程中产生,因此,这是一种外部浪费。其原因,既与宏观的国家就业制度、分配制度相关,例如在中国,长期以来采取的是国家包分配的就业制度,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均缺乏选择自由,于是产生了计划分配和实际需求相脱离甚至矛盾的现象,进而造成分配性浪费。同时,又与微观的分配与流通过程相关,例如,当学生面临毕业分配时,往往会千方百计地托门路、换关系,其结果常常是一些优秀的毕业生因缺乏关系而找不到合适的职业,而一些并不优秀的毕业生却能谋到好职业。如果一个社会尚未真正确立起竞争性的人才选拔模式,或者社会关系网没有被彻底破除,那么赞助性流动现象便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优秀人才的浪费也同样会出现。因此,即使取消了国家包分配的政策,分配性浪费仍不可能被彻底消灭。

如同物质产品进入消费领域会产生浪费,教育产品也同样如此。此类状况,我们称为教育的使用性浪费。其具体表现是毕业生的知识闲置和知识淘汰。所谓知识闲置,是指毕业生习得的技能得不到应有的发挥,可得的知识得不到合理使用的状况。换言之,人力资本没有有效地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所谓知识淘汰,是指相对于现代社会的知识爆炸,毕业生习得的知识和技能因长期得不到使用和更新,从而很快缺乏使用价值的状况。换言之,人力资本已难以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这两种形式的浪费,均源于社会各部门对教育产品的使用和消费过程。造成使用性浪费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例如。人们经常从教育系统难以适应社会需求的批评中寻找原因,也有人从教育本身具有迟效性等特征中寻找解释。但这里,笔者所要强调的是教育的外部因素。首先是社会偏见,例如,认为书生只懂理论不懂实践,认为青年只能加以控制不能委以重任。其次是观念误区,人们信赖经验,因而只有当人才表现出可以识别的人才的行动时,才会被视为人才,而所谓“潜在的人才”只生存于个人的意识中,难以成为一种具体的社会意识。对此,我们可以从“人才”概念的演变中找到例证,比如今日社会所普遍认可的人才,往往是直接创造利润的理工类知识分子,而那些创造社会效益或间接利润的社科类知识分子,则可能不被社会所重视。再次是某些社会整合机制,当一个社会过分依赖年长者的智慧时,青年人的才智就可能受到压制,社会同时也必须承受由此所造成的痛苦。教育的使用性浪费即为其中的一例。

三、教育浪费的后果

许多浪费所带来的后果是物质财富的直接损失,而教育浪费的后果不仅如此,也涉及物质财富的间接损失,更包括涉及社会和文化层面的精神财富的损失。它所带来的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负效应非常严重。在此,择其要者作一些阐述。

1.教育经费的间接损耗

教育的发展直接受制于经费。当人们出于对国家和社会长远发展的忧虑而大力呼吁提高教育经费的时候,他们对已有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却关注不多。在这方面,见诸报刊杂志的评论,主要是对行政部门挪用或拖欠教育经费的批评,而对教育各部门内在效率的低下却不见有多少分析。因此,一面是为拯救失学儿童的“百万献爱心”活动,一面是由生产性浪费引起的教育经费损耗,这两者构成了并行的当代教育新现象。如何在有限的教育总经费内,发挥出每一分钱的效益,这恐怕应该成为当代教育研究的新课题。

2.社会生产力的直接浪费

教育浪费的后果之二,是社会生产力的直接浪费。这首先是就科技是生产力的意义上阐述的,若社会不充分重视、依靠和使用掌握科技知识的人才,科技便无法转化为生产力;其次是就社会生产资源(包括仪器、设备、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等)的闲置或损耗的意义上分析的,当出现分配性浪费和使用性浪费时,社会生产资源便不能产生其应有的效益。

3.不利于社会才能的大规模开发,从而间接影响到社会生产力

功能性浪费的存在,一方面造成一大批儿童得不到最基本的文化教育,影响着下一代劳动者整体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造成大量的“才能储备”,致使社会无形中损失了一大批潜在的人力资本。上术两方面均不利于社会才能的规模性开发,从而影响着未来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4.不利于文化的传递和发展

现代社会文化的传递和发展直接依赖教育的普及和提高。然而功能性浪费制约着教育的普及,并限制了文化的推广和传递。同时,某些隐性浪费的存在,例如教师生命的浪费或工作效率低下则影响到文化的发展。尤其是今天,在功利性追求占支配地位的社会心态驱使下,许多基础类或社科类专业往往缺乏生源或只能降格以求,此类状况必然会严重影响到文化的健康发展。

5.造成“读书无用论”,进而引起新的教育浪费

人类是趋利避害的理性动物,往往会根据社会价值观选择各自的行动。当教育浪费体现为分配性和使用性浪费时,人们便会对读书的价值丧失信心,并引发一种新的“读书无用论”,例如,“成绩好不如有个好父母”、“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等等。读书无用论一旦在校园中弥漫,便会造成对教育资源(包括仪器、设备、时间、机会等)的巨大浪费,并且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上述分析虽然仍显简略和粗糙,但是,笔者的主旨在于力图证明教育浪费现象存在的客观性、普遍性及其危害性。至于怎样更完整地分析教育浪费现象,尤其是怎样消除和减少教育浪费,尚有赖于全体学界同仁的共同智慧。

注释:

①杜威:《学校与社会》,见赵祥麟、王承绪编译:《杜威教育论著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5-46页。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668页。

③见吴康宁译、新堀通也著《现代教育的病理─—教育病理学的构造》,瞿葆奎主编,陈桂生等选编:《教育学文集─—教育与社会发展》,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555-556页。

标签:;  ;  

“教育浪费”探析_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