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失败的“十大误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十大论文,误区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我创办实达之前,我已经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这项工作从1985年就开始了。当时主要针对企业产权结构、如何经营企业、如何把握市场等问题进行充电,对一些成功企业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最后我发现,许多企业的成功经验,其实是很难学到手的。因为成功者大多具有一些特殊的背景,比如他本人的成长经验、他的性格的形成、学识的积累、特定的环境、独特的绝招和人际关系等等,都是很难学到手的。但研究了一些企业失败的案例后发现,导致企业失败,企业为什么失败往往是有经验可循的。在创业的过程中,减少失败,就比较容易成功。
我研究失败得出“十大成果”:
第一,如何正确认识自己,在制定目
标时防止大跃进和暴发户心理。我发现许多企业在挖到第一桶金的时候,创业者在企业中享有的威望也是空前的,再加上社会各界的赞扬,这个创业者便会认为自己什么都会做。“巨人”在做到5亿营业额时,就提出3年后要做100亿,为什么要提出这个完全违反经济规律的目标呢?这就是暴发户的心理。
第二,战略的误区。现在许多企业把自己的战略变成形式的、时髦的,而不是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去制定。很多失败的企业都预计了十年二十年的发展,这都是毫无科学根据的吹牛,高技术企业能预计今后三五年的发展就很了不起了。
第三,关于多元化。现在有一种观点在痛批多元化,认为企业要么做领导者,要么做挑者,即不是第一,就是第二。这也是制造噱头。靠单一的产业,风险是巨大的,搞多元化的意义在于减少风险,而有限的多元化可以减少企业的风险。
第四,企业的民主化建设应该与企业成长的阶段相适应。在创业阶段,就不要太民主,用少数人的智慧来决定,用高效率、用权威来使企业快速发展。而当企业发展到很大规模时,就要比较民主。
第五,关于激励机制。激励机制最主要的是解决二次创业的问题。二次创业要解决两个问题,一个要管理规范化;二是如何保持创业热情。要从产权结构的调整入手,建立起新的利益共同体。
第六,很多企业失败是由于重经营、轻管理。新大陆在高速成长的过程中,就注意保持发展的速度,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来做内部管理的调整,建立起管理平台,在新的平台上谋求更快的发展。
第七,企业要和政府保持适当的距离。有时是“成亦政府,败亦政府”。谁产值报得多,就给予重点扶植,这其实是坑企业。我们要依靠政府,因为没有政府的支持,高技术企业的发展是很难想象的,但是要与政府保持一定的距离,保持清醒。
第八,公共关系的重要性。公共关系可以给企业创造机会,应对危机。史玉柱在公共关系上就建设得不好,他说过从来不跟银行打交道。要知道“巨人”的失败,就是在关键时刻缺少几千万资金。
第九,企业的成长是有周期和阶段的。企业的管理、战略等方方面面都要根据企业成长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修正和改进。企业的发展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没有金科玉律可以一直沿用,包括管理方法、经验等。
第十,对职业经理人的认识。我认为,现阶段在中国还不具备职业经理人的条件,不要对职业经理人的空降做太多的希望,应该加强对企业内部现有的职业经理人的培训。
我非常强调要界定一个现阶段。我对现阶段的理解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的过程,好比是黎明前的黑暗,看上去有规则,其实没规则。存在着大量的无序、不择手段的竞争。过了这个阶段,中国的企业就会走上一个好的时期,同时,在这个过程中生存下来的企业,就会成为像样的企业。消长、起伏在企业界随时都在发生,一不小心就会垮台。我相信很多大企业考虑问题跟我们一样,就是如何在现阶段的转变过程中生存下来。
胡钢简介
胡钢,中共党员,1958年生,1982年毕业于福州大学自动化专业,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福建省优秀科技专家。现就任于横跨电子信息、生物制药、环保科技三大领域的福建新大陆科技集团总裁。
标签:创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