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拉莫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贺曼娜

(湖南省邵阳市中心医院 湖南邵阳 422000)

摘要:目的 进一步探究艾拉莫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本研究对象为本院60例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患者,收治时间均在2015年2月至2017年4月期间,将上述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给予实验组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患者的治疗方案为艾拉莫德,给予对照组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患者的治疗方案为甲氨蝶呤。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肿胀指数,C反应蛋白变化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实验组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患者临床的总有效率是90.0%,对照组中的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患者临床上的总有效率是86.7%,较对照组明显高出3.3%,经数据分析,其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患者的组间比较发现,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各项指标的含量水平与对照组中的风湿关节炎疾病患者均没有明显地变化,经数据分析,其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③实验组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对照组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两组数据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拉莫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疾病,其临床治疗效果与甲氨蝶呤的临床治疗效果相当,且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广泛临床推广意义。

关键词:艾拉莫德;甲氨蝶呤;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

类风湿关节炎疾病[1]是一种常见的主要以血管炎、滑膜炎为基本病理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多表现出慢性、进行性的关节炎,如果不及时给予切实有效的治疗方案,严重会导致患者关节畸形甚至功能障碍。本研究对象为本院60例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患者,收治时间均在2015年2月至2017年4月期间,以分析艾拉莫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现作如下报道: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本研究对象为本院60例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患者,收治时间均在2015年2月至2017年4月期间,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0例患者,男性14例,女性16例,年龄31~72岁,平均(43.4±1.8)岁。病程3.8-18.1年,平均(6.2±1.8)年。对照组:30例患者,男性15例,女性15例,年龄31~78岁,平均(43.4±1.8)岁。病程3.8-19.3年,平均(6.2±2.0)年。

所有患者均符合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患者临床诊断标准,且均未并发有其他传染性的或严重性疾病,另外本次研究均不违背伦理学原则。

1.2一般方法

对照组中的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患者口服甲氨蝶呤,7.5-15mg每周;

实验组中的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患者:口服艾拉莫德,每日两次(早晚各一片,25mg);

两组受试对象均以4周为一个治疗周期,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药品用量。

1.3疗效诊断标准

本次实验的临床治疗效果共分为以下四种[2]:即显著性有效,患者经过治疗后,各项指标改变大于等于75%;进步,患者临床症状、指标改善50-75%;改善,各指标改变30-50%;无效,改变小于30%。其中显著有效、改善和进步共同计入总有效率。

1.4临床观察指标

统计患者关节肿胀指数、C-反应蛋白、血沉以及晨僵。

1.5采用统计学法分析数据

将上述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肿胀指数、C-反应蛋白、血沉以及晨僵等指标使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其中,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为计数资料,应采用卡方检验,而肿胀指数、C-反应蛋白、血沉以及晨僵等指标为计量资料,应采用t检验。若两组数据之间P值小于0.05,则代表实验组中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肿胀指数、C-反应蛋白、血沉以及晨僵等指标较对照组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两组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研究发现,对照组中的风湿关节炎疾病患者中,显著有效:进步:改善:无效的比例为9:2:2:2,其临床上的总有效率是86.7%;而实验组中的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患者中,显著有效:进步:改善:无效的比例为20:5:2:3,其临床上的总有效率是90.0%,较对照组明显高出3.3%,经数据分析,其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例数/比例)

2.2两组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患者的临床指标观察比较

分别统计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关节肿胀指数、疼痛指数、C-反应蛋白、血沉以及晨僵,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各项指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但组间比较发现,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各项指标的含量水平与对照组中的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患者均没有明显地变化,经数据分析,其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患者的临床指标观察比较( )

 

2.3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统计发现,实验组采用艾拉莫德治疗方案的30例患者,有2例出现头晕、1例出现皮疹,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治疗方案的30例患者,10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皮疹,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两组数据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疾病,会导致患者关节以及滑膜的病变,严重时候会导致患者关节畸形、功能障碍丧失等,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临床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疾病的宗旨是[3]:及时诊断、及时治疗、最大程度保护关节功能。因而选择一种切实有效的治疗药物已经成为临床研究热门。

艾拉莫德[4]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疾病的一种新型药物,不仅能够抑制炎症细胞,而且还可以起到免疫调节作用,缓解关节损伤。研究资料表明[5],艾拉莫德可以促进骨细胞分化,防止患者骨破坏,减少了患者的致畸率和致残率。

本研究对象为本院60例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患者,收治时间均在2015年2月至2017年4月期间,以分析艾拉莫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实验结果表明,①实验组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患者临床的总有效率是90.0%,对照组中的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患者临床上的总有效率是86.7%,较对照组明显高出3.3%,经数据分析,其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患者的组间比较发现,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各项指标的含量水平与对照组中的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患者均没有明显地变化,经数据分析,其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③实验组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对照组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两组数据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艾拉莫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疾病,其临床治疗效果与甲氨蝶呤的临床治疗效果相当,且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广泛临床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巴哈尔古丽?力提甫.艾拉莫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42例效果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2):58-58.

[2]李永红.艾拉莫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24):43-45.

[3]马培奇.中国批准艾拉莫德治疗活动性类风湿性关节炎[J].上海医药,2013,32(9):467-467.

[4]陈艳霞,苏研,房向东.系统评价艾拉莫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与安全性[J].重庆医学,2015,44(18):2572-2574.

[5]王梦涛,倪丹红,王晓元等.艾拉莫德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疾病患者患者CD3+T细胞IFN-γ及细胞因子IL-6调节作用的研究[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5,1(4):310-312.

论文作者:贺曼娜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30

标签:;  ;  ;  ;  ;  ;  ;  ;  

艾拉莫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贺曼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