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增长模式的转变——大中型企业劳动生产率的非参数生产前沿动态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劳动生产率论文,中国论文,大中型企业论文,参数论文,模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一)增长模式的转变
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的劳动生产率(人均GDP)只有300多美元。经过20多年的发展,在2002年突破了1000美元大关,在2005年更达到1700多美元。中国劳动生产率的快速增长举世瞩目,体现了经济效率、生产力水平、综合国力和国民财富的不断提升。但是,中国领导人及专家学者在很多场合及文件中都再三强调需要通过改变经济增长模式,来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及维持宏观经济的稳定,并将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当作目前经济转型过程中所面临的最紧迫的任务之一。为什么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这么重要?如何科学地定义、衡量经济增长模式?中国目前经济增长模式的现状如何?增长模式有没有开始发生变化?转折点在哪一年?今后的发展趋势怎样?这些问题就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中国需要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自然资源及环境的约束。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已经导致国际矿物和能源等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并对我国的经济安全构成威胁。自1998年以来,能源及原材料消耗高的重化工工业不断扩张,平均每年增长达18.5%,重工业与轻工业之间的比重由1998年的55∶45上升到2004年的65∶35①。在环境与资源的约束日渐严峻的今天,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已经刻不容缓。
中国需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另一个原因是中国的外贸形势,特别是对美国的巨大贸易顺差。中国持续的净出口增长已经引起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贸易保护情绪,认为中国的廉价出口产品威胁到了这些国家工人的就业,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不断。这就提醒我们必须重视产业的升级换代,特别是通过技术进步来提高产品的质量,而不是一味以价取胜。
中国需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保证可持续发展的问题。20世纪60年代前苏联的经济增长速度一直高于美国,但与美国的经济差距并没有缩小,而且在90年代初几乎崩溃,其根源在于其体制及经济增长方式有问题。中国目前虽然经济增长速度很快,但经济增长的质量并不高(吴敬琏,2005a)。因此, 早在1995年,我国就已提出实现两个根本性的转变:体制转轨和增长方式转变。
到底我国当前经济增长方式有何特征?在经济转轨时期增长方式的动态变化趋势如何?对这些最基本的问题,大多数学者和研究机构主要根据一些宏观指标,如能源消耗、污染排放总量、固定资产投资等做出判断。主流观点认为,与工业化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经济是典型的原材料高投入、能源高消耗、资本高积累的增长模式,而不是依靠技术进步和效率改进的增长模式。这些从宏观指标出发对经济增长模式的定义及测度非常重要,但是,却无法用来精确、细致地考察在微观层次企业资源配置效率的动态变化。而企业资源配置效率的高低从根本上决定了整体经济增长的素质。本文从企业生产率的角度考察中国工业的增长方式的特点及转变,填补了在微观层详细、准确地研究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及其动态变化的一个空白,对全面、科学、客观和准确地判断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文献综述
自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以来,衡量财富创造的经济增长理论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外生性增长理论模型的开创者Robert Solow(1957)指出技术进步是经济持久增长的源泉,同时强调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收敛的重要原因;而内生性经济增长理论的代表人物,如Paul Romer(1986),Robert E.Lucas(1988)等人则强调实物资本和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国家或地区间的技术差距是经济收敛出现与否的关键。随着对技术进步测度研究的深入,研究者发现除了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及其变化对经济增长率也有重要的影响。Farrell(1957)在经济学文献中引入技术效率的概念,并将技术效率的测度变成经济增长理论的一个重要领域。Nishinizu和Page(1982)首次采用参数前沿方法,将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增长分解成前沿技术变化和相对前沿的技术效率的变化。而Fare等人(1994)首次采用非参数方法计算并分解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Kumar和Russell(2002)用非参数方法构造了世界生产前沿,并将各国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分解为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变化和资本积累3大贡献,并据此讨论经济增长的收敛性。 这些对生产率增长进行分解的研究方法值得我们借鉴,为深入研究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供了一条崭新途径。
经济增长方式是指推动经济增长的各种生产要素投入及其组合的方式,其实质是依赖什么要素,借助什么手段,通过什么途径,怎样实现经济增长。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教授(2005a,2005b,2005c)指出, 粗放经济增长方式是计划经济的必然产物,与体制关系密切。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影响下,资源配置效率低有4 大原因:政府操控的资源太多、政府官员的政绩考核体制以数量为核心、财政制度则以生产型增值税为主要税种以及主要资源价格体制扭曲。因此,需要从机制、体制和制度这些最根本的源头入手解决中国经济增长方式问题。袁乾培(2005)等学者也指出了现有经济增长方式面临的一系列问题:片面追求经济增长数量、资源短缺、原材料的过度消耗及环境的破坏。蔡昉(2005)从人口角度提出了转变增长方式是可持续发展的源泉。上述研究从历史、社会、制度等宏观面对经济增长方式的现况、根源以及对策做出了非常有价值的理论概括和定性分析。
在实证研究方面,目前对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通过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其分解来做出判断。Kalirajan,Obwona和Zhao(1996)研究了中国各省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及其源泉。胡鞍钢和郑京海(2004)基于固定规模报酬的非参数模型,借助中国省际数据用DEA-malmquist指数方法对TFP的增长率进行了分解。Zhuobao Wei(2002)等人用1993年1036 家特大型工业企业的数据研究了所有制对中国制造业生产率的影响。Yanrui Wu(2000,2003)使用省市的面板数据通过生产率分解研究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颜鹏飞和王兵(2004)采用了非参数方法从技术进步及技术效率角度对中国经济1978~2001年期间生产率增长进行了研究。孙巍和张屹山(2002)采用非参数生产率指数方法,通过对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分解,对中国工业1992~1998年间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程度进行了定量研究。涂正革和肖耿(2005,2006)采用生产率指数增长核算方法,对1995~2002年37个工业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研究,并结合随机前沿模型方法,将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分解为技术进步、技术效率的改善、规模经济性和要素配置效率的改进4个部分。王玲(2003)采用增长核算方法对我国1978~2000年的劳动生产率增长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我国劳动生产率的变动中有45%归因于劳动力在产业间的流动。
上述研究的重点都放在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其分解,从方法体系看,大致可以分为3种方法:生产率指数方法、参数前沿方法和非参数前沿方法。生产率指数方法的特点是简单、易于计算。但是,生产率指数的增长核算方法背后所包含的规模报酬不变以及完全竞争等假设,将全要素生产率都归结于技术进步的贡献,没有考虑生产者技术上与前沿的效率差距。参数前沿方法的缺点是模型的函数形式,包括技术是否中性、技术非效率是否存在、规模报酬、动态变化等等假定可能限制数据与模型的匹配效率。而基于DEA线性规划的非参数方法, 并不利用任何函数形式的假设,是一种数据驱动方法,非常灵活及有效率,缺点是不能解释随机误差,在一定的情况下技术效率估计会产生偏差。但是,在大样本加总数据中该问题会被弱化,因为随机误差在加总过程中随着样本的加大会逐渐消失。因此,非参数前沿方法大量运用于宏观加总数据的分析。
(三)本文研究内容及特点
本文采用非参数前沿方法,寻找劳动生产率增长的源泉,并据此界定、判断经济增长模式的变化。劳动生产率的特点在于概念直观清楚、计算容易。另外,劳动生产率直接关系到社会福利的提高,持续的人均产出的增长是社会长期追求的共同目标之一。一国可持续经济增长速度取决于劳动力的增长速度加上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因而,劳动生产率增长的研究对宏观经济决策非常重要。
本文利用产出型距离函数和Malmquist(1953)指数思想来表达技术前沿结构和行业技术效率的动态变化,将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分解为资本深化、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改善3大成分, 然后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源泉来考察工业各行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及其面临的挑战。
与现有对增长方式的研究相比,本研究具有以下特点:(1)增长方式转轨关键时期的重要经济群体。本文所用样本包括每年2.2万家大中型工业企业,是中国经济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经济群体,其工业增加值占全国GDP的15%~19%, 而1995~2002年是经济转轨的重要时期,研究结论具有重大政策意义。(2)研究方法采用非参数前沿方法,避免了参数方法中模型结构设定等假设可能带来的限制及错误,特别是可以比较可靠地考察增长方式的动态变化。(3)从劳动生产率角度研究,不仅可以补充从全要素生产率角度的研究,更对宏观经济具有实践指导价值。(4)以38个两位数工业行业作为研究单位,信息量更丰富,比起以省市作为基本研究单位,更能发现经济增长方式的制度及行业环境因素。
文章结构安排:第二部分,给出非参数生产前沿理论方法;第三部分是数据及变量说明;第四部分给出了实证分析结果;最后是文章的结论部分。
二、非参数生产前沿理论框架
生产前沿(边界)是判断生产者个体生产效率高低的基准。落在生产前沿上的生产点被称为“最佳实践者”,落在生产前沿“内部”的生产点,称为在技术上存在效率损失。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缩写为DEA)技术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非参数方法,通过数学规划计算生产技术前沿、评价生产者的技术效率。非参数方法的最大优点是不需要设定生产者最优行为目标,诸如成本最小化、利润最大化等,而且也不需要对生产函数的形式作特殊的假定。DEA 技术的概念最初由Farrell(1957)提出,其基本思想是用“最小的”或“匹配最紧密”的凸面球壳包络投入产出数据集,所得到数据集合的边界就代表“最佳实践”的技术前沿。DEA是一种数据驱使(data-driven)方法,依靠投入产出的数据挖掘出两大信息:技术前沿和相对于参照技术的效率评价。
(一)技术前沿的定义
按照Farrell(1957)关于技术结构和技术效率的概念,假定有k=1,…,K个决策单位,每一时期t=1,…,T使用n=1,…,N种要素x[k,t],生产m=1,…,M种产品y[k,t][,m]。每一观察值{(x[k,t])[,N×1],(y[k,t]M×1}都严格为正值。观察的生产者个数每一时期都保持一致。用样本数据集构造第t期规模报酬不变(CRS)的技术前沿S[T]:
(1)
技术S[T]包含了第t期所有投入、产出向量(X[t],Y[t])的可行集合。(1)式所构造参照技术的特征是规模报酬不变,而且投入要素具有可处置性(生产相同的产品,所需投入要素的组合可以改变,比如减少资本,增加劳动力)。变量z[k]是强度变量,既反映决策单元在评价技术效率的权重,同时也是衡量技术结构的参数。构造可变规模报酬的技术,仅仅增加约束∑[k][,k=1]z[k,t]=1。固定规模报酬技术下的技术效率可以分解为可变规模报酬技术下的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从构造参照技术的约束条件看,固定规模报酬的技术包括可变规模报酬和非递增规模报酬的技术特征(Fare等人,1997)。图1说明了可变规模报酬、非递增规模报酬和固定规模报酬的参考技术示意图。
图1 参考技术的构造示意图
图1描述了单一要素投入、单一产出的简单生产,根据式(1)定义的技术结构S[T]。假定只有3个生产单位:A、B、C。如果增加约束条件,限定强度变量∑[k][,k=1]z[k,t]=1,即考虑了非递增(nonincreasing)(递减、固定)规模报酬的技术结构。图中可以看出直线oA代表了规模报酬不变的技术结构,但是oAB则表示非递增的规模报酬参考技术,而x[t]AB则表示可变规模报酬的技术结构。从约束的逻辑上看,固定规模报酬的技术结构包括其他两种技术结构,因为其对强度变量的约束条件最少。
(二)距离函数与技术效率
距离函数被引入到生产率研究领域是因为,距离函数不仅可以描述多产出—多要素投入的生产前沿技术,也可以对不同生产者、不同时期生产活动的生产效率进行比较评价。距离函数分为产出型和投入型距离函数。产出型距离函数衡量了给定投入下,实际产出向量相对于所参照的技术前沿能够扩张的最大比例。
根据Farrell(1957)对产出型技术效率的定义, 在给定技术结构特征和要素投入,实际产出于最大产出的比例。同期产出距离函数(t期的生产{x[t],y[t] }属于t期的生产可行集S[T])的倒数正好是产出型技术效率。Farrell定义的技术效率有两大局限:一是不能用基期(或当期)的技术前沿评价当期(基期)生产的技术效率;二是其技术效率的取值在{0,1}之间。用距离函数评价生产效率就不受这两大约束限制。为了表达方便,下面计算的距离函数的口径与产出技术效率一致。按照Shephard(1970),相对于参照技术S[T],生产者在t期的产出距离函数可以定义为:
这里产出距离函数定义了在给定投入x[t],产出向量y[t]在技术S[T]范围内能够扩张的最大比例的倒数。求解(2)式中最小化所得到的目标函数值k表示,给定投入x[t]下实际产出与最大产出的比率。这正是产出技术效率的概念。(2)式中求解最大化所得到的目标函数值θ,表示实际产出向量相对于所参照的技术前沿能够扩张的最大比例,其倒数正是技术效率值。产出距离函数D[T][,O](x[t],y[t])≤1,与产出技术效率的取值范围一致。D[T][,O](x[t],y[t] )一方面衡量生产个体的技术效率,另一方面暗含了技术前沿S[T]的特征,即对于每一种投入组合,都对应着一组最优的产出组合(对于多产出)。当(x[t],y[t])∈S[T],距离函数值等于1表明该生产者为最佳实践者。(2)式定义了t期生产参照于t期技术前沿的距离函数。
为了利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思想②,下面定义用t期的生产技术作为参照衡量t+1期生产可能落在第t期生产前沿面的外部,那么该距离函数衡量的技术效率值就大于1。同样,可以考察t期的生产(x[t],y[t])参照于t+1期技术的距离函数D[,0][T+1](x[t],y[t])。下面讨论距离函数的具体测算方法。
(三)产出距离函数值的测度
Caves、Christensen和Diewert(1982,简称CCD)提出了投入型、产出型和生产率malmquist指数的经济理论。Fare等人(1994)在CCD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非参数线性规划方法测算距离函数。
基于固定规模报酬的技术前沿定义,接下来用数学规划来求解4 个与生产率变化有关的产出型距离函数值:
(4)
距离函数D[,O][T+1](x[t+1],y[t+1])的计算与此完全相同,仅仅将t换成t+1。跨期距离函数稍微复杂一点,参照技术与生产活动不属于同一时期。用t期的参照技术评价t+1期生产的效率,其距离函数为:
(5)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距离函数的计算涉及了t期和t+1期的观察值,用t期的技术作为参照去评价t+1期生产(x[t+1],y[t+1])的技术效率。因为(x[t+1] ,y[t+1])并不一定属于技术S[T]的生产可行集,所以在技术进步情况下D[,O][T](x[k,t+1],y[k,t+1])的取值可能大于1。用t+1的技术S[T+1]作为参照衡量t期的生产(x[k,t],y[k,t])的效率,其距离函数为:
(6)
上面我们讨论了非参数方法构造生产技术前沿及距离函数的计算。下面,本文将讨论非参数前沿方法下劳动生产率增长的分解路径。
(四)劳动生产率增长的因素分解
前面讨论了固定规模报酬技术下的距离函数的测度,本节利用固定规模报酬假设分解影响劳动生产率变化的因素。考虑两种要素投入(K,L)生产一种产品Y,在规模报酬不变假设下,参照技术可以简化成两维空间来描述:(y,x);这里y=Y/L=劳动生产率,x=K/L=资本深化,K,L分别表示资本与劳动投入。 值得强调的是,规模报酬不变假设仅仅提供了一个分析基准,并不妨碍进一步分析经济中可能存在的可变规模报酬的情况,规模报酬不变的参照技术下所得到的技术效率可以分解为可变规模报酬参照技术下的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图2说明了在规模报酬不变下,从t期(y[t],x[t])到t+1期(y[t+1],x[t+1])资本深化及劳动生产率的变化。据此,我们可以讨论劳动生产率与资本深化、技术结构变化及技术效率各因素之间的关系。
图2 技术结构、效率和产出距离函数
距离函数既衡量了生产者的技术效率,同时也暗含给定投入的前沿技术结构,即给定一个组投入,在前沿技术结构下就可以得到相对应的潜在最大产出。
在产出距离函数框架下,生产者t+1期与t期劳动生产率的比率可以用距离函数衡量的效率值和潜在产出来表达(以下生产者角标k省略):
(7)
这样,劳动生产率的比率变成了两个时期生产效率比率与潜在最大产出比率的乘积。对(7)式右边上下同乘[,T](x[t+1])。[,T](x[ t+1] )表示在t期参照技术S[T]下,x[t+1]投入所能够达到的最大潜在产出。于是,
(8)
这样,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就分解为3部分:第一部分,D[,O][T+1](x[t+1],y[t+1])/D[,O][T](x[t],y[t]),表示技术效率变化对劳动生产率增长的效应,衡量了技术落后者追赶先进的速度。如果该比率大于1,说明生产者在逐渐靠近前沿;相反,表示与前沿的距离越来越远。第二部分,[,T+1](x[t+1])/[,T](x[t+1]),以t+1期的投入x[t+1]作为基准,衡量了技术前沿的进步对劳动生产率增长的效应。第三部分,[,T](x[t+1])/[,T](x[t]),衡量了沿着t期的技术前沿S[T],要素投入(人均资本)的变化对劳动生产率变化的贡献,本文称为资本深化效应。
显然,我们也可以t期的投入x[t]作为基准,衡量技术进步,以t+1期的技术前沿S[t+1]作为参照衡量要素投入变化对劳动生产率增长的效应。于是,对(7)式右边上下同乘[,T+1](x[t]),得到:
(9)
(9)式的解释与(8)式基本上相同,唯一的区别是参照基准不同。用基期的投入x[t]来衡量技术前沿变化对劳动生产率增长的贡献,以t+1期的技术作为参照来衡量要素投入的增长对劳动生产率增长的贡献。因此,劳动生产率变化的分解存在路径依赖问题。为避免分解路径选择的随意性,我们根据Fisher(1922)的指数理论思想,也参照Caves等人(1982)以及Fare等人(1994)指数方法,取两种分解路径所得指数的几何平均值。于是,
(10)
利用[,T](x[t+1])=y[t+1]/D[,O][T](x[t+1],y[t+1]),[,T+1](x[t])=y[t]/D[,O][T+1](x[t],y[t]),并对(10)式两边取自然对数,于是将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分解为经济意义不同但可以相加的3个部分:
(11)
这里,=ln(y[t+1])-ln(y[t]),是劳动生产率增长率的近似值;(11)式将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分解为技术效率的追赶速度()、技术进步率()及资本深化率()之和。
(五)劳动生产率增长的“丹尼尔效应”
本文的分析是以38个两位数工业行业为基本研究单位,因此,行业结构的变化对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到底起到多大的作用,也是我们所关心的问题。本文工业增加值作为权重,对各行业的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予以加权平均。一方面,我们要了解纯粹的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因素,另一方面,要了解结构变化是否导致资源流向了生产率更高的行业,即所谓的“丹尼尔效应”。为此,我们对劳动生产率的平均增长率进行下列的分解:
(12)
这里,j表示行业,j=1,...,38,表示t时期劳动生产率的平均增长率,w[,jt]表示行业j的权重,衡量了工业的行业结构特征, 本文中以工业增加值作为权重指标。(12)式右边的第一项,衡量了行业结构的变化对工业整体劳动生产率增长的“丹尼尔效应”,该项大于0, 则表示行业结构的调整有利于总体劳动生产率水平的提高;第二项,,是以基年的行业结构权重计算的行业平均劳动生产率水平变化,表示纯劳动生产率增长率。同样,本文对技术进步率、技术效率也进行了行业结构变化效应的分析。
三、数据及变量说明
本文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大中型工业企业1995~2002年的年度统计数据,原始数据每年约22000家企业。清除数据不完整、工业增加值为负值、有错误或开工不足等企业后,每年大约有21000家企业,8年共177086个观察样本。我们对38个两位数行业中的每个行业单独计算劳动生产率增长③。
大中型工业企业在整个工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从企业数量上看,占全部国有及销售收入规模在500 万元人民币以上非国有企业总数的比例,大约每年为12%左右。以从业人数看,占整个工业从业人数的16.7%。从每年创造的工业增加值来看,占整个工业40%以上,占国家总GDP的15%~19%。因此,代表了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大中型工业企业,其经济增长方式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我国工业乃至整个经济的增长方式特点,这是我们以大中型工业企业为研究对象的意义所在④。
价格因素是生产率研究所必须面对的挑战。尽管1995~2002年期间中国零售物价波动不大,但是各行业的产出及投入要素价格变动的差异却不容忽视。总体上看,能源及原材料价格上涨较快,而加工业产品价格下跌。工业增加值和固定资产净值都是采用1990年不变价。对价格的处理方法,我们参照了涂正革和肖耿(2006)的方法⑤。
本文采用非参数前沿方法对行业加总数据进行分析,分解劳动生产率所涉及的变量主要包括经价格调整后的工业增加值(Y=avalue)、 固定资产净值年平均余额(K=nvfixa)、从业人员年均人数(L=labor)。我们构造的工业技术前沿,是以工业2位数行业为基本单位。没有以单个企业作为生产前沿的基本单位, 是因为企业样本的不平衡性。由于破产、兼并、新企业、企业的法人代码变化等原因,每年约有10%的企业退出样本,又约有10%企业进入样本。大中型工业企业的行业总体数据相对稳定。若对每个企业计算增长率,就会导致样本数据的大量丢失,从而使得研究结论可能出现偏差。另外,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中国工业劳动生产率的动态特征及其增长源泉,样本的非平衡性对行业平均劳动生产率增长的计算有一定影响,但不会影响我们对中国工业增长方式总体变化特征的判断⑥。
四、主要实证结果
(一)转轨时期劳动生产率增长势头迅猛
按1990年不变价计算,大中型工业企业的行业加权平均的劳动生产率(人均工业增加值)从1995年的1.6万元,增加到2002年的4.5万元,增幅达1.8倍。若按照现价工业增加值计算,则劳动生产率从1995年的2.7万元,增加到2002年的7.9万元,增幅为1.9倍;若采用现价工业产值,则相应的数据分别为8万元和24.2万元,增幅为2倍。因此,采用不同的指标都没有掩盖中国工业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增长。但是,工业总产值是经济活动总量指标,其中很大部分是中间投入,而工业增加值是企业在会计年度创造的价值,更能体现实际的财富创造。
1996~2002年大中型工业企业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的行业加权平均(工业增加值为权重)为15.9%。1996~2002年劳动生产率的行业平均增长率分别为:8.7%、6.3%、14%、16.7%、24.6%、15.4%和19%。可见,劳动生产率增长势头迅猛。
从行业分布看,劳动生产率增长最快的行业分别是交通设备制造业24.8%、石油天然气开采22.5%、仪器仪表21.1%、印刷及记录媒介20.6%和造纸业20.5%。增长最慢的5个行业分别是自来水1.7%、木竹材采运4.1%、电力5.5%、煤炭采选8.2%和文体用品8.4%。汽车和能源的巨大现实需求对于拉动行业生产率的大幅提高不可低估。
用工业增加值作为权重,考察劳动生产率增长的行业结构变化。本文发现交通设备、烟草、钢铁、油气开采、电子通讯、化学制品、石油加工及电力八大行业劳动生产率增长占整个大中型工业经济增长的份额,从1996年的53.33%, 升至2002年的65.79%。在整个大中型工业的经济增长中,八大行业约占了2/3的份额, 无疑已成为中国工业的主导产业,也是当前中国经济成长的主力军。表1b给出了行业结构变化对总体劳动生产率增长的“丹尼尔效应”。
劳动生产率增长的“丹尼尔效应”都显著为正值。1996年工业结构的调整对工业的劳动生产率增长的贡献率为12.23%,1997~2002年分别为14.96%、5.2%、1.85%、9.93%、10.32%和1.94%。大中型工业结构的变化对工业总体生产率的增长具有积极的意义。
表1a 劳动生产率平均增长速度最快和最慢的5个行业(上年=1.00)
行业及代码 1996
199719981999200020012002加权平均
(37)交通设备制造0.063 0.129
0.230
0.185
0.183
0.317
0.392
0.248
(07)石油天然气开采 0.274 0.106
0.115
0.122
0.817
-0.168 0.145
0.225
(42)仪器仪表0.152 0.075
0.415
0.211
0.221
0.205
0.189
0.211
(23)印刷、记录媒介 0.296 0.185
0.232
0.244
0.085
0.277
0.150
0.206
(22)造纸业 0.108 0.080
0.127
0.271
0.224
0.284
0.239
0.205
平均(增加值为权重) 0.087 0.063
0.140
0.167
0.246
0.154
0.190
0.159
(24)文体用品0.220 -0.040 0.203
0.048
0.067
0.051
0.071
0.084
(06)煤炭采选业 0.018 -0.027 0.002
0.064
0.144
0.161
0.167
0.082
(44)电力、蒸汽热水 -0.030 -0.066 0.047
0.049
0.086
0.105
0.088
0.055
(12)木、竹材采运0.037 -0.017 0.136
-0.088 0.081
0.021
0.119
0.041
(46)自来水生产与供应0.076 -0.067 0.082
-0.004 -0.057 0.030
0.063
0.017
表1b 劳动生产率增长的“丹尼尔结构效应”
1996 19971998
1999200020012002
纯生产率增长效应 0.0768
0.0608 0.133 0.1641 0.2213 0.1382 0.1867
丹尼尔结构效应
0.0107
0.0107 0.0073 0.0031 0.0244 0.0159 0.0037
丹尼尔效应的比重(%) 12.229
14.965 5.2031 1.8541 9.9308 10.318 1.9433
总之,大中型工业劳动生产率的总体增长速度不断提升,从行业结构分析发现,交通设备、烟草、钢铁等8大行业在整个工业、 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增长中的主导地位日渐巩固,行业结构的变化对整个工业经济增长的作用不可低估。因此,政府应鼓励市场化的、以效率与竞争为主导的行业结构调整。
(二)资本深化作为劳动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动力逐渐减弱
我们将人均资本拥有量的不断增长现象,称作资本深化。按不变价格计算,大中型工业企业38个工业行业的固定资产净值平均从1995年的25.7(10亿元)增长到2002年的63.2(10亿元),固定资产净值年平均增长率为12.3%。人均固定资产净值由1995年的3万元增长到2002年的9.4万元,增幅超过2倍。但是,固定资产净值的行业平均增长速度从1996年的22.3%,下降到2002年的7.7%, 可以推测人均资本拥有量的增长幅度也呈逐年下降。
资本深化对劳动生产率增长的贡献到底有多大呢?根据第二节我们导出的公式,资本深化(或资本积累)对劳动生产率增长的贡献,1996~2002年行业加权平均为12.9个百分点,折算成贡献率为81%。1996~2002年资本深化对劳动生产率增长的贡献分别为23.2个百分点、14.5个百分点、18.1个百分点、12.5个百分点、12.6个百分点、9.7个百分点和6.9个百分点,相应的贡献率分别为267%、230%、129%、74%、51%、63%和36%⑦。
从总体平均而言,研究结论表明中国经济增长的源泉仍然是依赖资本推动的粗放型增长模式,但值得注意的是,资本积累的贡献率逐年下降,这意味资本深化的作用在逐渐减弱⑧。
表2 资本积累对劳动生产率增长贡献最大、最小的5个行业(上年=1.00)
行业及代码
1996
199719981999200020012002
平均
(22)造纸业
0.255 0.260.303
0.155
0.229
0.437
0.106 0.245
(10)非金属矿采选业
0.218 0.108
0.177
0.274
0.482
0.104
0.065 0.201
(29)橡胶制品 0.354 0.202
0.119
0.214
0.133
0.353
0.04
0.197
(26)化学原料化学制品 0.225 0.262
0.263
0.177
0.112
0.195
0.147 0.19
(07)石油天然气开采
0.259 0.128
0.167
0.175
0.471
0
0.081 0.188
平均(增加值为权重)
0.232 0.145
0.181
0.125
0.126
0.097
0.069 0.129
(24)文体用品 0.147 0.032
0.392
-0.141 0.016
-0.028 0.063 0.059
(46)自来水生产与供应 0.113 0.028
0.057
-0.04
0.117
0.006
0.137 0.059
(25)石油加工、炼焦业 0.134 0.075
0.086
0.087
-0.018 -0.008 0.006 0.043
(44)电力、蒸汽热水
0.021 -0.012 -0.021 -0.006 0.03-0.006 -0.004 0.001
(19)皮革、皮毛
0.065 0.150.267
-0.148 0.013
-0.173 -0.024 -0.001
从行业分布看,1996~2002年资本深化对劳动生产率增长平均贡献最大的5个行业分别是造纸业24.5个百分点(贡献率为119%)、非金属矿采选业20.1个百分点(183%)、橡胶制品19.7个百分点(105%)、化学原料、化学制品19个百分点(116%)、石油开采18.8个百分点(84%)。因此,无论从绝对数还是相对数看,除了石油开采业,其他4个行业的增长完全是依靠资本推动的粗放型增长模式。
资本积累对劳动生产率增长贡献最小的5个行业分别是皮革业-0.1个百分点(贡献率-1%)、电力0.1个百分点(1.8%)、石油加工4.3个百分点(50%)、自来水5.9个百分点(347%)和文体制品5.9个百分点。
从行业分布看,电力、石油加工、自来水等垄断行业的资本积累对劳动生产率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小。从动态角度观察,资本积累对劳动生产率增长的贡献逐年下降,而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却逐年上升,不难发现其他两大效率因素对生产率的贡献逐年增大。
(三)技术进步刚刚开始对劳动生产率增长有明显贡献
技术进步率是指保持投入组合不变的情况下,产出的额外增长率。这里的技术进步是一个广泛的概念,不仅包括技术、工艺的创新和引进,还包括制度改革所带来的红利。技术进步表现为生产前沿面向上移动。从总体来看,技术进步对大中型工业企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的贡献,1996~2002年行业加权平均为7个百分点,换算成贡献率为44%。1996~2002年技术进步对劳动生产率增长的贡献分别为-19.3百分点、9.9百分点、-0.8百分点、9百分点、-1.4百分点、19.8百分点和29百分点。可见,技术进步对劳动生产率增长的贡献率在2001年和2002年都超过了100%。这些统计分析指标说明中国工业的增长模式在世纪之交正发生显著的变化。
从行业分布看,电力、石油加工、烟草、化学原料和电子通讯5 个行业技术进步对劳动生产率的贡献7年平均超过8个百分点,电力更高达17 个百分点, 特别是2002年上述5个行业的技术进步对劳动生产率的贡献高达29个百分点。但是, 木材采运几乎没有技术进步,专用设备、纺织业、非金属矿采选业和有色金属矿采选业技术进步对劳动生产率的贡献平均仅为2个百分点。
技术进步在劳动生产增长中的贡献率平均达到44%,但在2001年以前的贡献并不显著,只是到了2001、2002年技术进步才呈现强劲增长的势头。这是否说明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开始发生根本性的转变?我们认为还有待进一步观察。另外,值得注意的是2001年和2002年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技术进步对劳动生产率的贡献率超过100%,这说明其他因素在减慢劳动生产率的增长,这就是行业间技术效率的差距变化。
(四)行业间技术效率差距拉大已经严重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增长
技术效率指数是相对于技术前沿的效率指数,前沿技术进步固然值得称道,但如果大多数行业跟不上前沿技术的推进,就会导致行业间的技术效率差距拉大,工业整体的技术效率水平下降。相反,若前沿技术向前大幅推进的同时,大多数行业都及时跟进,这样整体技术效率水平就会上升,生产率因此得到提高。行业间技术效率到底在怎样变化呢?从总体情况看,1996~2002年技术效率对劳动生产率增长的贡献平均为-4个百分点,特别是在2001年和2002年,技术效率差距拉大导致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分别减慢14.0和16.8个百分点,已经成为劳动生产率增长所面临的严重障碍和挑战⑨。
从行业分布看,技术效率改善对劳动生产率增长有积极贡献的5 个行业为:皮革业4个百分点、食品加工业2.3个百分点、金属制品业1.3个百分点、 交通设备制造业1.2百分点,以及纺织业0.6个百分点;但是自来水导致劳动生产率下降13.5百分点、电力下降12.2百分点、非金属矿采选下降11.3百分点、造纸业下降9.4百分点、以及煤炭采选业下降9.1百分点⑩。
表3 技术进步对劳动生产率增长的贡献最大和最小的5个行业
行业及代码 19961997
19981999200020012002平均
(44)电力、蒸汽热水 0.234
0.08
0.196
0.068
0.094
0.204
0.294
0.17
(25)石油加工、炼焦业
0.023
0.09
0.108
-0.012 0.092
0.209
0.287
0.12
(16)烟草加工
-0.021 0.092 0.073
-0.028 0.021
0.2 0.288
0.1
(28)化学化纤制造业 -0.011 0.103 0.058
-0.029 0.037
0.197
0.288
0.09
(41)电子及通讯设备 -0.275 0.103 -0.052 -0.121 -0.051 0.194
0.288
0.08
平均(增加值为权重) -0.193 0.099 -0.008 -0.09
-0.014 0.198
0.290.07
(09)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0.278 0.103 -0.05
-0.119 -0.052 0.196
0.289
0.02
(10)非金属矿采选业 -0.276 0.105 -0.05
-0.118 -0.05
0.195
0.286
0.02
(17)纺织业 -0.276 0.102 -0.049 -0.12
-0.051 0.195
0.287
0.02
(36)专用设备制造
-0.275 0.101 -0.052 -0.122 -0.051 0.195
0.288
0.02
(12)木、竹材采运
-0.275 0.101 -0.051 -0.12
-0.053 0.196
0.288
0
表4 技术效率对劳动生产率增长的贡献最大和最小的5个行业
行业及代码 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平均
(19)皮革、皮毛、羽绒
0.443
-0.186 -0.16
0.284
0.149
0.076
-0.169 0.04
(13)食品加工
0.158
-0.228 -0.082 0.367
0.193
-0.003 -0.178 0.023
(34)金属制品
0.109
-0.17
0.061
0.176
0.204
-0.141 -0.057 0.013
(37)交通设备制造
0.017
-0.293 0.022
0.153
0.14-0.011 0
0.012
(17)纺织业 0.232
-0.136 -0.052 0.253
0.177
-0.177 -0.184 0.006
平均(增加值为权重) 0.049
-0.18
-0.033 0.132
0.134
-0.14
-0.168 -0.04
(06)煤炭采选业 0.033
-0.277 -0.053 -0.018 0.08-0.071 -0.249 -0.091
(22)造纸业 0.128
-0.282 -0.126 0.238
0.047
-0.347 -0.154 -0.094
(10)非金属矿采选业 0.15-0.15
-0.067 0.041
-0.354 -0.221 -0.166 -0.113
(44)电力、蒸汽热水 -0.284 -0.125 -0.137 -0.012 -0.038 -0.094 -0.202 -0.122
(46)自来水生产与供应
-0.151 -0.178 -0.102 0.156
-0.126 -0.179 -0.362 -0.135
总体而言,在技术前沿大幅推动生产率增长的同时, 行业间的技术效率差距对劳动生产率的增长构成了严重的挑战。因此,各行业在引进先进设备、强调技术工艺创新的同时,还必须通过竞争、制度改革、利用资本市场、学习国际国内成功经验来提高技术效率,缩小与技术前沿的差距,来发掘劳动生产率增长潜力。
(五)世纪之交也是中国工业增长模式发生变化的转折点
区分技术前沿进步和相对前沿的技术效率变化对劳动生产率增长的贡献具有其独特的经济和政策含义。前者反映了最高技术水平的变化,前沿技术水平的提高往往依赖于先进技术、工艺的创新和引进,需要大量的投入;而后者反映了与最高技术水平的差距状况,缩短与前沿技术水平的差距往往更注重企业内部的管理、经营体制的转变和企业的治理结构等等因素。两者关系紧密不可分割。将技术进步率与技术效率增长率结合在一起就是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全要素生产率是衡量资源配置效率的最重要的单一指标。
本文根据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对劳动生产率增长的贡献大小来判断增长模式的特征及其转变。综合考察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行业动态变化特点,我们发现1999年是大中型工业经济增长模式发生变化的转折点。1996~1998年劳动生产率增长率分别为8.7%、6.3%和14%,但是在这期间的资本积累效应分别为23%、14.4%和18%,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技术进步率和技术效率增长率之和)都为负数:-14.4%、-8.1%和-4.0%。显然,在这期间,中国工业的增长模式是典型的粗放型增长。
但是,这种情况在1999年发生了变化,1999~2002年劳动生产率仍然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增长率分别为16.7%、24.5%、15.4%和19%。与此同时,资本深化效应逐年下降,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贡献由1999年的4.2%,上升到2002年的12.2%,这是增长模式发生变化的表现。图3给出劳动生产率增长的综合分解图。图4则勾勒出了劳动生产率、资本积累以及全要素生产率的动态变化。
图3 劳动生产率增长的综合分解图
图4 劳动生产率增长、资本积累效应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动态变化
如果劳动生产率增长中超过50%的贡献来自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那么定义该行业为高度集约型增长模式;如果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率在0~50%之间,我们定义为一般集约型增长模式;如果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率在-50%~0之间, 定义为一般粗放型增长模式;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小于-50%,定义为高度粗放型增长模式。根据本文对增长模式的定量界定,我们发现1996年38个行业中30个行业属于粗放型增长,其中21个严重粗放型增长,但是2002年,集约型增长的行业为33个,高粗放型增长的行业仅有5个,而且高集约型增长的行业数量增加到18个。 不同增长模式的行业分布清楚地表明了1999年是工业增长模式的转折点。表5 给出了1996~2002年不同工业增长模式的行业数量分布变化状况。
表5 不同增长模式的行业数量分布变化
增长类型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高粗放增长(<-50%)
2126216 4 5 5
粗放增长(-50%~0)
9 9 5 5 4 2 0
集约增长(0~50%)7 1 10139 1815
高集约增长(>50%)1 2 2 14211318
(六)哪些行业主导各个时期的中国工业增长方式
上面根据全要素生产率对劳动生产率增长的贡献率来判断行业的增长模式,但是,决定整个工业的增长方式必须还要看行业在整个工业中的份额大小。本文通过分析各行业对整个工业增长模式转变的贡献,来确定哪些行业在主导中国工业增长模式的变化。两大因素决定行业的贡献大小:行业的工业增加值比重以及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由于市场、制度、国际贸易、资源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这两大因素存在动态变化。综合技术进步率和技术效率的分析结果,我们发现主导中国工业增长方式的行业:1999年为黑色金属冶炼、电力、纺织、食品加工和电气机械与器材,这5大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占全部行业的65.8%;2000年为石油天然气开采、黑色金属冶炼、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电力、交通设备以及纺织业,这6大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占全部行业的66.8%;2001年为交通设备、烟草、电力、石油加工和食品加工,这5大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占全部行业的81.6%;2002年为交通设备、烟草、电力、石油加工、电子通讯和黑色金属冶炼,这6大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占全部行业的64.1%。可见,这些创造工业增加值大户的生产效率的提高对整个工业增长模式的改变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五、结论
本文以1995~2002年中国经济中的一个重要微观群体——大中型工业企业为样本数据,采用距离函数构造非参数生产前沿,将38个工业行业的劳动生产率增长分解为3个成分:资本深化效应、技术前沿的进步、技术效率的追赶效应,发现:
(1)大中型工业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平均每年为15.9%, 超过同期工业增加值每年11.5%的增长速度。1996~2002年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分别为8.7%、6.3%、14%、16.7%、24.6%、15.4%和19%。1998年以后劳动生产率都保持两位数的速度增长,而且呈现出加速增长的趋势,体现了我国经济效率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快速提升。
(2)资本深化(人均固定资产净值)对劳动生产率增长的贡献平均每年12.9个百分点,但是资本积累效应明显放缓,对劳动生产率增长的贡献从1996年的23.2%、1997年14.9%、1998年18.1%、1999年的12.5%、2000年的12.6%、2001年的9.7%,下降到2002年的6.5%,在劳动生产率快速增长的同时,资本积累效应的下降说明经济增长的模式开始转变。
(3)前沿技术进步对劳动生产率增长的贡献为平均每年7个百分点,2001、2002年技术进步贡献分别为19.8、29个百分点,显著超过资本积累效应。技术进步逐渐成为劳动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力量。
(4)行业间技术效率的差距拉大导致劳动生产率增长平均每年减慢4个百分点,2001年和2002年尤为突出,导致生产率减慢14和16.8个百分点。
(5)1999年是中国大中型工业增长方式转变的拐点。 本文根据劳动生产率增长中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大小判断行业增长模式。38个行业中,1999年集约型行业的数量为27个、2000年30个、2001年31个、2002年33个。另外,本文发现电力、交通设备、钢铁、电子通讯等工业增加值比重较大、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较快的行业是大中型工业增长方式转变的主力军。
综合上述分析,中国大中型工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已经由20世纪90年代中主要依靠资本积累的单一动力推动,发展到世纪之交以技术进步为主、资本积累为辅的多引擎驱动,表明中国工业增长方式已经出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迹象。但是,行业间技术效率的差距拉大,也成为劳动生产率增长的一个障碍,是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必须面对的一个挑战。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采用非参数技术前沿方法对大中型工业的增长模式,特别是前沿技术进步和相对前沿的技术效率进行了分析,并得出了一些结论。但是,作者认为有必要澄清下列几个问题,以便于更好地理解本文所得出的结论:
(1)构造工业总的技术前沿会忽略了单个行业的技术前沿特征。 本文构造整个工业的前沿生产模型来衡量单个行业的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带来的问题是,将行业的技术前沿、资源、地理位置、竞争性等特征所导致的效率差异都归咎到了技术效率的不同。
(2)技术进步是前沿技术的进步率。 前沿技术是整个工业中投入产出比最高的行业技术结构,或者说,前沿技术进步代表了效率最高的行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各行业计算前沿技术进步率时假定行业的技术效率保持不变,仅仅只有投入水平的不同。因此,技术进步是具有共性的“前沿”技术进步。
(3)本文使用的数据样本仅仅是每年22000多家大中型工业企业,相比每年约20万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仅占其中的12%左右,因此,不能完全将本文的结论作为对整个工业生产效率状况的判断。
(4)资本、劳动力要素的异质性。不同行业资本的新旧程度不同, 而且劳动力素质肯定有很大的差异,但是本文的研究由于数据资料的缺乏,不能够给予区分。这样带来的后果是将所有这些差异都归咎于生产效率的差异。因此,今后进一步的研究将要考虑人力资本、企业用于技术创新、技术引进的无形资本,对劳动生产率增长作更深入的研究。另外,可以考虑用非参数的成本前沿来对经济效率进行衡量。非参数的成本前沿不仅要用到投入产出的数据,而且要用到要素的价格信息,利用反映企业多方面信息的数据肯定会得出更有价值的结论。
注释:
① 《2005中国工业发展报告——资源与环境约束下的中国工业发展》, 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年。
② malmquist指数思想是比较两个生产函数、投入与产出都不相同经济体的生产率的差异,这与跨期生产生产率评价类似。
③ 由于篇幅限制,大中型工业行业数据本文没有给出,有兴趣的读者可向作者索取。
④ 由于篇幅限制,数据表格本文没有给出,有兴趣的读者可向作者索取。
⑤ 由于篇幅限制,两位数行业的产出以及固定资产的价格指数本文没有给出,有兴趣的读者可向作者索取。
⑥ 由于篇幅限制, 行业产出及投入要素的加总数据及其平均增长率本文没有给出,有兴趣的读者可向作者索取。
⑦ 资本深化对劳动生产率的贡献率为资本深化的贡献除以劳动生产率增长率。
⑧ 这个研究结论与涂正革和肖耿(2005)用随机前沿模型的方法所得出的结论基本一致。
⑨ 非参数生产前沿方法与涂正革和肖耿(2005)的随机前沿模型的参数方法所得出研究结论基本一致,所不同的是参数方法得出的技术效率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的贡献为-7个百分点。
⑩ 本文用非参数方法构造一个整个工业生产的技术前沿,来评价其中的每一个行业的生产效率。涂正革和肖耿(2005)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估计每一行业的生产前沿,然后对行业内的每一企业的技术效率予以评价。显然,两者方法有一定的差异。由于评价尺度不一样,所以企业或行业的技术效率的得分会不一样。参数模型方法采用小尺子对微观企业的效率进行衡量,而非参数生产前沿方法却是用大尺子对每一行业的总体效率水平进行评估。因此,两者计算出的数值有些差异。
标签:劳动生产率论文; 经济增长方式论文; 生产率论文; 规模报酬论文; 规模报酬递增论文; 经济指数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工业生产论文; 全要素生产率论文; 中国模式论文; 工业增加值论文; 投入资本论文; 宏观经济学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