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实证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甘肃论文,实证论文,劳动力转移论文,剩余论文,农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一直是经济发展进程中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从实证的角度对甘肃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成因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探讨了甘肃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不力的原因,提出了甘肃中短期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思路。
一、甘肃农村就业结构变动与农业劳动力剩余状况分析
影响劳动力就业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经济因素,二是政策因素。1978年以前,经济规律在经济中的作用被忽视,在农村长期片面推行“以粮为纲”政策,使大批农村劳动力被禁锢在狭小的耕地上,从事种植业,而其中又有90%以上从事粮食生产,从而造成了甘肃农村单一的经济结构,大量闲置的农业劳动力以隐性剩余而存在。1978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行,一方面大批隐性剩余逐渐表现为显性剩余,增加了劳动力转移的压力;另一方面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使得农村非农就业的份额也有了较快增长。表1列出了1985年以来甘肃农村劳动力构成的变化情况。可以看出,从1985-1992年的7年中,甘肃共有7.4万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为非农业劳动者,劳动力转移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为0.71%。同样,改革开放之后,森严的劳动力流动的城乡壁垒已被冲破,城镇工业的发展也较大地吸收了一部分农业剩余劳动力(见表2)。
然而,从总体情况看,甘肃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和速度均不及全国平均水平,甘肃农业产业就业份额仍然偏高。经测算,在1985-1992年之间,全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为5.6%,比甘肃多出4.8个百分点。到1992年底,甘肃农村非农产业就业份额仅为17.9%,而同期全国平均水平为22.3%。事实上,1992年甘肃农业就业人数占全社会劳动者人数的比重高达63.7%,处于全国各省区第9位(见表3)。
以上直观地分析了甘肃农村剩余劳动力及其转移情况,下面再对目前甘肃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定量测算。
我们把剩余劳动力看成是在一定的物质技术水平下,社会可能提供的劳动力与生产一定的使用价值所需劳动力之间的差。农村剩余劳动力应从以下三个层次来测评:从狭义农业来看,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表现在种植业上的剩余;从广义农业来看,农村剩余劳动力则指农、林、牧、副、渔各业中容纳不了的剩余劳动力;第三个层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则是指农村其它各行业从广义农业剩余劳动力中吸收一定数量之后的剩余劳动力。我们认为,只有从狭义农业、广义农业和农村三个层次上分析劳动力的剩余,才能从总量上和结构上认识甘肃省、农村劳动力的供求状况,并为农村就业提供正确途径。
从供给方面看,1992年甘肃农村劳动力为848.5万人,在农业与非农业之间的分布是:大农业696.6万人,非农产业151.9万人,而在大农业中,种植业占614.85万人。
表1 甘肃农村劳动力结构变化情况
资料来源:《甘肃统计年鉴》(1991、1993)。
表2 甘肃每年转移到城镇就业的农村劳动力 人
年份 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
转移劳动力
16469
21456
47589
17159
13238
19043
22416
19966
资料来源:《甘肃统计年鉴》(1987、1991、1993)。
表3 1992年全国各地区农业劳动者占全社会劳动者比重%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3)。
从需求方面看,首先种植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受到耕地面积和农业生产技术水平这两大因素的影响。有关研究表明,1985年劳均负担的耕地,全国平均为6亩,到2000年预计达到8.8亩①。在测算甘肃种植业劳动力需求量时,我们考虑到了如下具体情况:甘肃1992年耕地面积为5223.54万亩,但其中川地仅有1450.42万亩,占耕地面积的27.67%,其余72.22%的耕地均为山地和塬地。对占甘肃耕地面积72.22%的山地而言,雨水等自然条件对其收获情况仍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从目前来看,还无法对其投入较多的劳动力,以靠精耕细作来提高产量。因此,耕种山地所需劳动力的投入相对来说要比川地少。为了更符合实际,我们将耕地分为川地和山地(包括塬地)两级来进行测算,共设计了四个方案:川地分别以劳均耕地为7亩、7.5亩、8亩和8.5亩计,与之对应,山地分别以11亩、12亩、13亩、14亩计,测算结果见(表4)。
表4 甘肃农村劳动力剩余量与剩余率(1992年)
方案1
方案2
方案3
方案4
种植业劳动力需求量(万人)550.21 507.81 471.54 440.15
种植业劳动力剩余量(万人) 64.64 107.04 143.31 174.70
第一层次剩余量(%)
10.51
27.41
23.31
28.41
第二层次剩余量(%)9.28
15.37
20.57
25.08
第三层次剩余量(%)7.62
12.62
16.89
20.59
四种方案中,第三种方案比较合理地反映了甘肃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实际情况,即目前甘肃农村劳动力剩余的绝对量在100-200万人。剩余率,第一层次为20%-30%,第二层次为15%-25%,第三层次为10%-20%。
二、甘肃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分析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和速度,取决于二个方面的力量:一是农业本身对劳动力转移的推动力,二是非农产业对劳动力的吸收能力。
大量的研究表明,农业劳动力转移要以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基础上的农业剩余产品持续增加为前提,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又是以农业技术进步,即农业现代化为根本保证的。
首先,甘肃作为典型的农业省区,农业生产仍然处于较落后的状态,这一点可从甘肃种植业结构的变化得到说明。表5的资料表明,1978年,甘肃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所占比重高达85.5%,全国平均为80.3%,到1992年,甘肃该项指标为79.02%,比全国平均水平74.2%仍高出近5个百分点。粮食作物体现了基础食物消费级别,经济作物及蔬菜、瓜果、饲料作物等体现了比基础食物为高的消费级别。因此,改革开放以来,甘肃农业发展缓慢,农业生产仍然停留在解决温饱的水平之上。事实上,1992年甘肃按人口平均的主要农产品产量中,粮食为305.4公斤/人,是全国平均值的80.4%;棉花为0.77公斤/人,不足全国平均值的20%,油料为15.98公斤/人,与全国平均值持平。
其次,从农业技术进步状况来看,甘肃也不及全国平均水平。表6的资料表明,从1986年到1992年,甘肃农业劳动者人均所拥有的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平均为767.5元/人,比全国同期的917.1元/人少149.6元/人,而且从动态的角度看,甘肃农业劳动者人均技术装备水平较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还在拉大。从1986年到1992年的6年中,甘肃该指标值增长了0.61倍,而全国却增长了1.06倍。两者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9.3%和12.8%。对于农业劳动者人均农机总动力和亩均农机总动力也有类似的情况(见表7)。
表5 甘肃与全国农业种植业结构比较 %
资料来源:《甘肃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1991,1993)
表6 甘肃及全国农业人均固定资产原值比较 元/人
资料来源:《甘肃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1991、1993)
表7 甘肃及全国农业机构装备程度比较
资料来源:《甘肃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1991、1993)
由此看来,在我国农业机械化过程刚刚起步阶段,甘肃农业仍在传统的手工生产力时代徘徊。事实上,从表8可进一步看出甘肃农业现代化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
总之,甘肃农业在这样低的技术水平下,其生产发展受到了极大程度的制约。1992年甘肃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仅为1761.4元/人,比全国平均水平的2669.0元/人低907.6元/人,因此甘肃还不可能出现农业劳动力大规模转移的客观趋势。甘肃农业对劳动力转移的推动作用较弱,导致了农业劳动力的大量剩余。
从非农产业对劳动力吸收能力方面看,甘肃的情况也不是很好。
表8 甘肃及全国农业现代化水平比较(1992年)
资料来源:《甘肃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1993)。
首先,甘肃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起步较迟,总体规模不大,对劳动力的吸收作用还未充分发挥出来。1992年非农就业人数只占劳动力的17.9%,比全国22.3%的平均水平低4.4个百分点。从农村乡镇企业情况看,尽管甘肃乡镇企业发展速度较快,但总体规模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较大。1992年,甘肃乡镇企业从业人数占农村劳动力的比重仅为1.69%,而全国同期该指标值为24.61%。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农村劳动力剩余较严重的情况下,乡镇企业吸收劳动力的速度在减慢。从1985年到1990年的5年中,甘肃乡镇企业劳动力年均递增13.6%,而从1990年到1992年,该指标值仅为2.1%。事实上,从就业弹性指标②来看,1985-1992年甘肃乡镇企业就业弹性为0.58,而全国同期平均水平达到4.49。
其次,农业劳动力转移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国民经济结构的影响。这种国民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工业结构、技术结构和资金有机构成。
从产业结构来看,工业发展的结果将扩大要素的需求和产品的销量,从而进一步引发为生产、生活服务的第三产业的扩展。如果第二产业过度扩大,第三产业相对萎缩,那么工业的就业弹性相对比第三产业低,就会减少吸纳农业劳动力的数量。由于历史等方面的原因,甘肃产业结构呈“畸工型”,工业比重相对偏高,第三产业比重相对较低。在这种环境下产生出来的农村非农产业,其产业结构与国民经济非农业结构有着很强的相似性。1992年甘肃农村工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商业与全省国民经济四大部门总产值结构的相似系数高达0.9667③。因此,与城镇产业同结构性的结果,使得乡村产业与城市产业没有组成一个相互补充的有机生产网络,形成不了合理分工,从资源的争夺到市场的占有都受到内部和外部的强大竞争。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农村非农产业的就业弹性,消弱了非农产业吸纳农业劳动力的能力。
从工业结构来说,轻工业比重工业有更大的就业弹性。如果重工业过度扩张,轻工业得不到应有的发展,则较大程度地抑制着工业部门吸收农业劳动力的数量。甘肃长期以来的“畸重型”工业结构没有得到较大改观。表9的资料说明,1992年甘肃轻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24.22%,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2.94个百分点。而且在轻工业中,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比重也偏低,仅占工业总产值的17.33%。由此可见,甘肃工业的发展不可能很好地起到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作用,而且与农村、农业的联系较少,对农业生产本身的刺激程度较低。
资金有机构成与技术类型的结构紧密相联。高的资金有机构成以及在资本密集型技术进步场合,直接限制了非农产业吸纳农业劳动力的数量。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甘肃非农产业,特别是工业的资金有机构成较高。从表10的资料看,80年代以来,甘肃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劳动者装备率始终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资本密集型技术进步场合,劳动对产量的贡献相对于资本而言明显下降。根据我们的测算,甘肃工业1978-1991年劳动投入对产值的贡献平均为36.30%,而资金投入的贡献平均达到41.41%。事实上,在1978-1991年间,甘肃工业资金投入年均增长率高达8.78%,而劳动力投入的年均增长率仅为3.30%④。
表9 甘肃及全国轻重工业总产值结构比较(1992年) %
资料来源:《甘肃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1993)
表10 甘肃及全国国有工业劳动者装备比较 元/人
1980年1985年1990年1991年1992年
甘肃
20602.97 23744.16 31938.16 33850.78 39091.73
全国
11188.06 15612.58 26604.72 30314.48 34657.68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3)。
总之,从总体上看,甘肃的经济结构具有偏重工业,尤其是偏重重工业,偏重资金密集型技术进步和偏重高资金有机构成的特征。而且由于农村非农产业自身发展的缺陷,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相对不足。
三、甘肃中短期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思路
从长期看,以创新为基础的传统农业的改造和以创新为基础的现代非农产业的扩展,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根本出路。然而,就甘肃目前的情况看,我们主张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在农业内部消化农村过剩劳动力而不宜采取向现有城市大规模转移人口的做法。理由是:
其一,80年代以来,甘肃城镇化速度一直偏高⑤,而且结构失调,大城市比例过大,小城镇发展不足,如果放任农村人口进入现有大中城市,会加剧这种结构失调;
其二,现有城市的吸纳能力有限,如果在目前业已偏高的城镇化速度下再加速城市建设,势必对政府财政造成难以负担的压力,而且,现有城市有较多的待业人员,企业内部隐性失业也较严重。同时,由于甘肃目前的“偏重型”工业结构、高资金有机构成以及生产要素(主要指资本与劳动力)低替代弹性的生产技术条件一时无法得到较大改观,极大地限制了现有城市吸纳劳动力的能力;
其三,甘肃农村非农就业的潜力还很大,我们业已做了初步预测研究,甘肃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以及由此引起的就业结构的调整,可以成为甘肃中短期稳定地使农业过剩劳动力转移出来的主要途径。关于这一研究成果将另外撰文详述。
注释:
①《人民日报》,1986年9月28日。
②就业弹性以总收入年均递增速度与劳动力年均递增速度之比计算。
③相似系数以下式计算:
S[,ij]代表相似系数,X[,in],X[,jn]为部门n在i种结构和j种结构中所占的比重。S[,ij]一般在0与1之间,该值越大,说明相似性越强。
④测算模型采用Solow增长速度方程,资金和劳动投入的年均增长率由回归方法得到。
⑤城市化速度以下式计算
其中,U代表不同时期城市化指数(市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n为间隔年数。测算结果表明,甘肃城市化指数从1978年的14.41上升到1992年的41.43,城市化速度高达1.92,而全国平均水平的城市化指数,在1978年为17.92,1992年为27.63,14年间的城市化速度为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