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绿色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策略
1.绿色建筑与绿色建筑施工概述
绿色建筑是指建造生命周期,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能源、土地、水及材料),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应用和有效利用空间,与自然和谐的建筑。绿色建筑施工则是通过采用绿色节能施工、加以对可持续发展思想贯彻落实,它逐渐成为了实现绿色节能建筑的必备方法,同时在项目建设中它也更加关注了对环境的有效保护,以及对资源和能源的高效节约,对加快我国建筑行业的前进步伐和将技术水平提高到一个台阶有着不一般的意义。
2.绿色建筑施工现状分析
纵观我国的建筑行业,由于近十年来房地产在我国的过快发展,很多建筑施工过程中更多的追求的是工期和利益的最大化,在绿色建筑施工方面国内的建筑行业与国外还存在很大的差别。面对这种情况,在国内大力推行绿色建筑施工管理已经势在必行,绿色施工已经进入到快速发展时期,绿色建筑施工代表着未来建筑施工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现阶段的开发商一般会选择开发传统的建筑项目。实际上绿色建筑会因为其在建设的过程中采用了各种各样的环保生态建设项目,充分地利用自然资源,减少了很多建筑的成本,使得它在被使用的过程中,降低了各种能源的消耗与浪费,也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从而保护了各种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同时对人类的健康也起到了很大的保护作用。这是传统的建筑所不能有的优势。我们已经意识到现代建筑产业必须逐步改变大量的使用和消耗自然资源来获得巨额经济收益的发展现状。绿色建筑施工管理逐步成为推动建筑行业发展的主要方式,绿色建筑施工管理正在日趋完善。在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社会发展的基本战略之一,绿色建筑工管理正是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下逐步建立起来的,我国政府在绿色施工方面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和标准。
3.绿色建筑施工现场的科学管理策略
3.1绿色材料管理
在工程建筑管理中,不仅要注重建筑物安全的管理,更要注重建筑材料绿色换号的重要性。不仅要关注建筑材料的耐用性、外观性、性价比,更要注重考虑材料组成物质对人体的伤害,比如材料中的甲醛、苯等有害化学物质的挥发,这会对人体的健康造成严重的甚至是不可逆的伤害。而对建筑材料采用绿色的管理方式,就必须控制材料的有害物质对人的影响,具体有两方面:
3.1.1选择标准、合格的绿色建筑材料,严格控制材料中甲醛、苯等有害物质的含量,尽量避免其对人体健康的损害。
3.1.2严格按照绿色标准来施工,比如,在选择稀释剂时不能使用有机溶剂,在涂料选择方面应该选取水溶性涂料而非溶剂型涂料。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有效的提高施工的质量,而且还能降低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水资源的管理
水资源是建筑工程中的必备资源。因此,必须要合理安排施工过程中水资源的使用和管理,杜绝资源浪费,保护生态环境。为防止施工过程中各类跑、滴、冒、漏的情况,减少施工过程中的水资源浪费,建议考虑购置节水型的流水节能设备,并定期对施工现场的各种水管进行检查,一旦发现浪费情况,应该及时予以维修或调整,从源头上减少水资源的浪费。而且,还应该在施工场地建立污水处理池,雨水收集池,充分节约用水、合理用水。在污水处理后,应该将水运至其他需要的地方,坚决杜绝浪费。其实很多水资源的浪费,都可以通过相关管理人员节约意识而杜绝,而且在施工现场应该加大节水节能的大力宣传,强调绿色环保节能意识,促进所有人员都自觉节约用水,保护环境。
3.3施工技术管理
结合“四节一环保”制定绿色施工技术管理措施,建筑企业要建立创新激励机制,要加大科技投资力度,大力推进绿色施工技术的开发和研究,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大型企业要逐步更新机械设备,发展施工图纸设计,把设计与施工紧密结合起来,形成具有企业特色的专利技术。中小型企业也要积极跟进新技术的步伐,应用先进技术管理经验。
另外,应用信息化技术也是提高绿色施工管理水平的重要因素。施工中的工作量是动态变化的,施工资源的投入也随之发生变化。要适应这样的变化,必须采用信息化技术,依靠动态参数,实施定量、动态的施工管理,以最少的资源投入完成工程任务,达到高效、低耗、环保的目的。
3.4建筑施工的污染防治
3.4.1施工泥浆的控制
泥浆污染主要来自基础和土方工程。污染防治一是通过具体工艺避免,其次,可通过人工措施及时固结泥浆,以避免泥浆流出场外,污染道路和市政工程。由于城市环境卫生的要求,对进出现场车辆,为防止携带泥浆上路,应在场地出口设立冲洗处,以维护市容。
3.4.2施工扬尘的控制
扬尘是施工现场较易发生的问题,尤其在干旱和大风的日子。施工现场的主要扬尘源包括:拆迁、土方施工扬尘、现场搅拌站、裸露场地、易散落和易飞扬的细颗粒散体材料运输与存放;建筑垃圾的存放、运输;锅炉、茶炉、厨灶。针对上述扬尘,现场可采用设置围档,实施淋水降尘.场内道路硬化,垃圾封闭,使用清洁燃料等措施进行控制。另外在场地内要做好水泥、石灰、细砂等散装材料的保管,合理安排堆放位置,以避免风吹尘扬污染环境又造成浪费。
3.4.3光污染的控治
消除和减少电器焊等发出的亮光,可以靠施工时的围护来解决。比如在工作区周边做围护,以拦截光线,或选择在白天阳光下工作等。
3.5施工噪声的控制
建筑施工噪声主要来源于建筑施工中的建筑机械和运输车辆,建筑施工噪声发生在施工期间,其特点是时间集中,位置多变。另外,建筑设备陈旧,安装不当,且缺少必要降噪手段,造成施工工地的附近居民生活受不同程度的干扰。有的施工单位为了赶工程进度进行夜间施工,这也是建筑施工扰民的一个主要原因。其防治措施包括:加强环境宣传,扩大公众影响;从严审批夜间施工;选用低噪音设备和机械,对噪音进行监测等。
结束语:
人类在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越来越重视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保护和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建筑施工具有周期长,资源和能源消耗量大,废弃物产生多等特点。因此,提倡以节约能源、降低消耗、减少污染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为基本宗旨的“清洁生产”,这对于减少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意义重大。我们应尽量减少废物和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促进现场施工与环境相协调,才能为城市营造绿色建筑,为国家、为社会、为人类的环保事业做出一份贡献。
参考文献
[1]王敏.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现状分析及推进建议[J].山西建筑.2014.
[2]杨丽军.探讨建筑工程之绿色施工管理[J].商品与质量.2011.
[3]杨扬.浅谈建筑施工管理及绿色建筑施工管理[J].华章.2013.
论文作者:甘文武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7
标签:建筑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施工现场论文; 扬尘论文; 材料论文; 水资源论文; 过程中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