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西良[1]2016年在《羊草对长期过度放牧的矮小化响应与作用机理》文中研究指明长期过度放牧是造成草原生产力降低的首要原因,迄今,学术界对草原初级生产力形成的基础——植物个体及性状水平对放牧的响应机制,认知尚且有限。因此,本论文以欧亚温带草原东缘优势植物羊草(Leymus chinensis)为对象,研究了羊草茎叶性状对长期过度放牧与围封的差异化响应特征,分析了羊草植株茎叶性状异速生长关系的影响因素,研究了矮小化羊草植株表型性状与不同器官的养分浓度、分配模式及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关系,并基于草原植物主要依靠芽繁殖的生物学原理,通过室内根茎芽培养的方法,分析了长期过度放牧诱发羊草植株矮小化的影响机制。基于“羊草矮化特征—植物胁迫记忆—矮化形成机制”的“叁点一线”研究思路,本文主要发现如下:(1)羊草对长期过度放牧的矮小化响应长期过度放牧的影响下,羊草个体发生显着的矮小化现象,不同的表型性状之间可塑性指数有着极大的差异,叶性状相对较为稳定,而茎秆性状具有更强的可塑性变化。叶片表型性状与茎秆表型性状之间呈现显着的非线性变化关系,茎叶之间表现为显着的异速生长关系,且长期过度放牧处理显着影响了其异速生长斜率。随着长期过度放牧下羊草植株的矮小化,叶片、茎秆的N、P含量显着增高,K含量有微弱增加,与植株茎叶表型性状之间呈现显着的负相关关系,各种养分浓度在羊草植株不同部位之间均具有很强的协同变化特征,在对放牧的响应中,N、P具有更强的相似性。随着放牧引发植物个体的矮小化,氮素、磷素、碳素朝着叶片分配增强的方向发展,茎秆分配减弱。(2)放牧诱导羊草矮化的胁迫记忆在原位观测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根茎芽培养的方法,进行室内繁殖,发现放牧与围封样地来源的芽培植株之间仍然保持显着的差异,仍呈现出一定的矮小化特征,然而相比于原位条件,芽培羊草主要性状对放牧的可塑性大小显着降低,能够解释一部分原位条件下的植物矮小化特征。与原位结果一致的是,比较而言,茎秆性状比叶性状有更大的可塑性变化,叶片与茎秆性状之间呈现显着的异速生长特征。在根茎芽培养下,相比于对照,矮化植株中生长抑制性因子脱落酸、茉莉酸含量上升,而生长促进性因子赤霉素、细胞分裂素、油菜素内酯出现一定的下降趋势,可溶性糖含量受放牧影响表现为增加趋势,但可溶性蛋白、单宁、总酚等在两组间无显着差异,总的来看,生理可塑性与矮小化有着重要关联。放牧引发的植物胁迫记忆、土壤特性改变之间的正交互作用对羊草生长速率有着显着的影响,是导致羊草矮小化的重要因素。(3)矮化羊草的茎秆伸长受阻机制基于前面的发现,以对放牧响应最为敏感的茎秆性状为对象,研究发现在原位条件下,尽管放牧均显着降低了羊草植株节间数及所有节间的节间长、节间粗,但不同次序节间的节间长与节间粗的可塑性指数存在很大差异,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羊草节间长与节间粗之间均符合异速生长特征,放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它们之间异速生长斜率,随着自下而上节间次序的增加,它们从异速生长逐渐转换为等速增长模式。与原位结果相似,在室内根茎芽培养下,茎秆伸长受阻仍然是羊草矮小化的关键特征,我们对矮化与正常羊草植株茎秆组织进行了microRNA测序分析,发现了矮化羊草茎秆中显着下调、上调表达micro RNA分别45个、35个,其作用的靶基因主要与激素信号转导、油菜素内酯的合成等生物学过程有关,这说明通过microRNA调控矮小化植株茎秆伸长受阻,可能是羊草矮化跨世代传递可塑性的一种重要机制。
刘俊霞[2]2016年在《五味子藤茎化学成分及其杀虫活性研究》文中认为五味子科Schisandraceae隶属于双子叶植物门木兰亚纲Magnoliidae八角目Illiciales,包括两个属:南五味子属Kadsura Kaempf.ex Juss.和五味子属Schisandra Michx.。该科植物为木质藤本,间断分布于亚洲东南部和北美东南部。我国是世界上五味子科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两属均产,主要分布于中南部和西南部。对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藤茎的90%乙醇提取物进行了研究,采用系统溶剂提取法、溶剂分步萃取法、硅胶柱色谱、聚酰胺柱色谱、制备薄层色谱、C18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半制备色谱、高效液相色谱,以及重结晶等分离纯化手段,得到了37个化合物,综合运用现代波谱学技术鉴定了35个化合物,其中包括4个叁萜类化合物:24-Methylenecycloart-3-one(24-甲叉基环阿尔廷-3-酮)(1)、Schizandronic acid(2)、Kadsuric acid(南五味子酸)(3),Oleanolic acid(齐墩果酸)(4);15个木脂素类:Gomisin A(5)、Gomisin M1(6)、Gomisin M2(7)、Gomisin D(8)、Schisantherin B(9)、Schisanhenol(10)、Gomisin J(11)、Gomisin N(12)、Gomisin G(13)、Schisandrin B(五味子乙素)(14)、Schisandrin C(五味子丙素)(15)、Deoxyschisandrin(五味子甲素)(16)、Gomisin C(五味子酯甲)(17)、Gomisin K3(18)、Schizandrin(五味子醇甲)(19);9个黄酮类化合物:槲皮素(20)、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21)、槲皮素-3-O-β-D-吡喃木糖苷(22)、槲皮素-3-O-芸香糖苷(23)、芹菜素(24)、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25)、异鼠李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26)、染料木素-7-O-β-D-葡萄糖苷(27)、儿茶素-7-O-β-D-葡萄糖苷(28);3个有机酚酸化合物:绿原酸(29)、阿魏酸(30)、咖啡酸(31);4个其他类化合物:β-谷甾醇(32)、胡萝卜苷(33)、正二十四烷酸(34)、正二十八烷酸(35);其中22、26、27、28首次从五味子藤茎中分离得到。研究系统测定五味子油、果实和藤茎提取物的不同萃取物对桃蚜和小菜蛾的毒杀活性和趋避效果。结果表明,所有的提取物和萃取物在在2000 mg/L对小菜蛾都有杀虫活性和趋避效果,其中五味子油正丁醇萃取物(OB)、五味子果实正丁醇萃取物(FBU)、五味子果实水层萃取物(FW)、五味子藤茎乙酸乙酯部位萃取物(SET),五味子藤茎正丁醇部位萃取物(SBU)杀虫活性达80%以上;趋避效果达80%以上的初提取物为:五味子油正丁醇萃取物(OB)、五味子果实提取物(F)、五味子藤茎石油醚萃取物(SPE)、五味子藤茎乙酸乙酯部位萃取物(SET)和五味子藤茎水层萃取物(SW)。所有的提取物和萃取物在在2000 mg/L对桃蚜杀虫活性较差,只有五味子果实石油醚萃取物(SPE)杀虫效果达到时60%以上。所有的提取物和萃取物对桃蚜都有驱避效果,达到时60%以上的初提取物为:五味子油乳化层(OL)、五味子果实水层萃取物(FW)和五味子藤茎正丁醇萃取物(SBU),其余初提取物的杀虫效果和驱避效果较差。Schisandrol A(五味子醇甲)处理桃蚜48小时杀虫效果达到了80.5%,Schisantherin B、Gomisin J、(+)-anwulignan、Schisantherin和Schisandrol A驱避效果达80%以上。处理小菜蛾72小时,Schisandrin B(五味子乙素)的杀虫效果为100%;所有的单体化合的驱避效果较差。后续试验中测定了Schisandrin B对小菜蛾的LC50值为586.22 mg/L,显着低于毒死蜱的杀虫效果211.16mg/L。schisandrol A对桃蚜的LC50值为295.62 mg/L,显着低于植物源农药藜芦碱35.29 mg/L的杀虫效果。表明只有在浓度较高时,其杀虫效果较好,与其他植物源农药相比,毒杀效果总体不高。选用了八种吸附材料,硅藻土、凹凸棒土、钙质膨润土、高岭土、氧化镁(轻烧化氧镁)、活性白土、活性炭和活性氧化铝(r-Al2O3),根据脱色率和对五味子中的总木脂素及总叁萜的保留率进行比较,凹凸棒土对五味子果实脱色效果较好,而活性炭对五味子藤茎具有较好的脱色效果,并且对木脂素和总叁萜都有较高保留率。本文还选取了离子交换树脂D296R、D152、D280、122、001×16和D941对五味子果实提取液进行脱色处理,根据树脂对色素吸附率和对五味子醇甲的保留率的进行比较,选择D941型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对象。
丁巧玲, 刘忠成, 王蕾, 蔡松辰, 石祥刚[3]2016年在《湖南桃源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方铁杉种群结构与生存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采用样方法对桃源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牛石坪南方铁杉(Tsuga chinensis)群落和梨树洲南方铁杉群落进行调查,分析群落种类组成和结构特征;采用Shannon-Wei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研究群落各层的物种多样性;依据径级频率分布分析2个南方铁杉群落中南方铁杉种群的年龄结构和更新状况。结果表明:(1)桃源洞的2个南方铁杉群落中常绿植物占优势,群落有一定的季相变化,夏季呈暗绿色,秋冬淡黄绿色。(2)牛石坪南方铁杉群落共有维管植物13科21属26种,梨树洲南方铁杉群落共有维管植物22科30属36种;地理成分分析表明温带成分明显高于热带成分,表现为亚热带山地性质。(3)群落垂直结构可分为乔木层(进一步分为乔木上层、乔木中层、乔木下层3个亚层)、灌木层和草本层。(4)2个群落的Shannon-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均为乔木下层>乔木中层>灌木层>乔木上层,Pielou均匀度指数为乔木中层和乔木下层>乔木上层和灌木层。(5)牛石坪南方铁杉群落的优势种群为马银花(Rhododendron ovatum)、南方铁杉、尖连蕊茶(Camellia cuspidata)和鹿角杜鹃(Rhododendron latoucheae),梨树洲南方铁杉群落的优势种群为银木荷(Schima argentea)、南方铁杉、鹿角杜鹃和背绒杜鹃(Rhododendron hypoblematosum)。(6)根据年龄结构和生存分析,牛石坪的南方铁杉种群为衰退型,低龄级个体和种群数量都严重不足,难以实现自然更新;梨树洲的南方铁杉种群为增长型,低龄级个体数较丰富,年龄结构分布基本连续,惟其群落郁闭度较高,自我更新还存在一定的挑战。根据以上结果建议对牛石坪的南方铁杉群落进行就地保护和适当人为干扰,对梨树洲群落加强后续监测工作。
陈斌, 赵家豪, 关庆伟, 薛建辉, 郭英荣[4]2018年在《江西武夷山中亚热带南方铁杉针阔混交林群落组成与结构》文中研究说明长期监测型固定样地是研究物种分布格局、群落动态和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等森林生态系统特征、过程与机理的重要平台。我国亚热带地区已建立的森林固定样地多为阔叶林类型,而针叶(阔叶混交)林类型十分有限。按照巴拿马Barro Colorado Island大型森林固定样地的建设规范,于2014年在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海拔1800 m左右的南方铁杉(Tsuga chinensis var. tchekiangensis)天然种群分布区域建立中亚热带针阔混交林6.4 hm~2固定样地。木本植物调查结果表明:(1)样地内胸径≥1 cm的木本植物共有29科53属89种,显着低于我国亚热带阔叶林样地平均水平,但显着高于温带针叶(阔叶混交)林样地平均水平;(2)在区系组成上,科以热带成分为主,而属以温带成分为主;(3)样地内独立个体数密度为2252株/hm~2,与温带针叶(阔叶混交)林平均水平相当,但显着低于亚热带阔叶林平均水平;(4)胸高断面积为37.89 m~2/hm~2,与亚热带阔叶林样地平均水平相当,但显着低于温带针叶(阔叶混交)林平均水平;(5)群落成层现象显着,优势种明显,多度排名前4位的物种的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55%,而排名后40的物种仅占1%;(6)群落总径级结构呈倒"J"型分布,其中胸径≤10 cm的小径木占总个体数的76.9%,而胸径>30 cm的大径木仅占5.3%;(7)主要树种的径级结构有偏正态分布和"L"型分布等类型,但它们的种群在空间上均呈现显着的聚集分布特征;(8)南方铁杉虽然是群落现阶段最重要的优势种,但它的种群更新缓慢。研究结果充分显示该样地对中国森林多样性监测以及南方铁杉种群保育的重要意义。
陈伟[5]2016年在《藤梨根对人脑胶质瘤细胞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脑胶质瘤约占各种颅内肿瘤的50%,其发病原因尚不十分清楚。各级别胶质瘤的中位生存时间差别很大,其中低级别胶质瘤(WHO Ⅰ、Ⅱ级)的中位生存时间为5-8年;高级别胶质瘤(WHOⅢ、Ⅳ级)又称为恶性胶质瘤,星形胶质细胞瘤(WHO Ⅲ级)的中位生存时间为3年;Ⅳ级的中位生存时间仅有12~18个月,高龄(60岁以上)患者中位生存期更短。目前对于胶质瘤的起源有两种学说:1、肿瘤细胞由正常神经胶质细胞起源:当其分化失调后变成不成熟的胶质细胞;2、肿瘤细胞起源于神经干细胞。1992年,Reynolds[3]等首次在成年小鼠纹状体中分离得到神经干细胞,神经肿瘤干细胞的学说逐渐引起学术界科研人员重视。后来的研究发现人类成熟或发育中的中枢神经组织中存在部分休眠状态的神经干细胞,这类细胞同样具有无限增殖、自我更新和分化潜能,这就决定着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复发和对各种治疗敏感性等。当中枢神经受损时,这些休眠状态下的神经干细胞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增殖分化,但却不能完全修复损伤,其具体机制不明。事实上,对于胶质瘤的真正起源,目前还没有定论,在脑的胶质瘤动物模型研究中发现,经过特定基因改造处理的成熟的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胶质祖细胞(星形胶质细胞的前体细胞)均有可能发展成为胶质瘤。肿瘤细胞一旦发生,其就具有了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死亡率和低治愈率的特点。几乎所有胶质瘤都具备侵袭和转移的内在特性。肿瘤细胞能够经血管和有髓纤维路径向周围或者更远的地方迁徙。胶质瘤的生物学特性使得绝大部分手术患者的术后生存期极为短暂。现在,虽然显微手术技术已经极大改善了胶质瘤患者的预后,但目前的手术方式还只能达到影像学意义上的肿瘤全切,但无法彻底清除肿瘤细胞,手术后放化疗仍是最为普遍接受的治疗方式。然而肿瘤细胞对放疗的耐受性很可能造成残余病灶再复发。此外,由于常规化疗药物效果不佳,免疫疗法、基因疗法等治疗新策略仍处于实验阶段等原因,临床仍然缺乏满意的治疗手段。如何提高胶质瘤的综合治疗效果,降低肿瘤复发率,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是当前胶质瘤研究的关键问题。中药在肿瘤发生、发展等多个环节具有显着作用,具有多靶点、多环节、多效应等特点,它在抑制、杀伤肿瘤细胞、改善患者症状与体征,以及减轻患者放化疗不良反应、延长患者生存期等方面表现出重要的作用,同时,还具有不良反应少,改善机体免疫力,不易产生耐药性等特点,中药的抗肿瘤作用研究已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重视。近年来,从细胞增殖抑制和凋亡等角度来探讨中药抗肿瘤的作用机制已成为研究的热点。藤梨根是临床上治疗大肠癌的常用中药,有较确切的抗癌症效果,其抗肿瘤活性倍受人们关注,对肝癌、食管癌、胃癌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对脑胶质瘤的作用目前研究较少,因此开展藤梨根对脑胶质瘤细胞影响的研究,并阐明其作用机制,可以为藤梨根在抗脑胶质瘤方面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由于藤梨根分布广泛、易于种植、资源丰富、价格低廉,研究开发其抗肿瘤新药生产成本较低,故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本课题进行藤梨根对人脑胶质瘤U251及U87细胞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本课题分为叁部分进行研究:1)体内外实验研究藤梨根对人脑胶质瘤U251及U87细胞凋亡的作用; 2)藤梨根对人脑胶质瘤U251细胞细胞周期的作用;3)藤梨根对人脑胶质瘤U251及U87细胞STAT3信号通路的作用。第一部分藤梨根提取物对胶质瘤的抑制作用目的:探讨藤梨根提取物对人脑胶质瘤的作用。方法:1)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不同浓度藤梨根提取物对培养孔内的脑胶质瘤U251及U87细胞形态结构变化的影响,并采用Hoechst33258荧光染色观察细胞核内染色质改变、核固缩、细胞膜皱缩、凋亡小体等。2)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藤梨根提取物对脑胶质瘤U251及U87细胞的抑制作用。3)采用CCK-8法检测经不同浓度藤梨根提取物作用48小时后的脑胶质瘤U251及U87细胞活性改变。4)体内实验研究藤梨根提取物对胶质瘤的抑制作用。结果:1、藤梨根提取物对胶质瘤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在U251及U87细胞中,使用藤梨根组细胞增殖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藤梨根提取物对胶质瘤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具有浓度依赖性藤梨根提取物在单位时间内处理胶质瘤细胞后细胞增殖率明显降低,且随着药物浓度增加,增殖率逐渐降低(P<0.05)。3、藤梨根提取物对胶质瘤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无时间依赖性同一浓度藤梨根提取物作用胶质瘤细胞24h、48h、72h后,细胞增殖率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4、藤梨根提取物对胶质瘤生长有抑制作用接种U251细胞于裸鼠脑内,使用藤梨根提取物及对照治疗小鼠,使用藤梨根提取物组肿瘤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藤梨根提取物可以抑制胶质瘤细胞增殖及肿瘤生长。第二部分藤梨根提取物通过调节胶质瘤细胞周期调节胶质瘤细胞增殖目的:探讨藤梨根提取物对脑胶质瘤U251细胞周期的作用。方法:藤梨根提取物处理脑胶质瘤U251细胞24h,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藤梨根提取物对胶质瘤细胞周期的影响。免疫印迹技术检测BCL-2和BAX表达量的改变。结果:1、不同浓度藤梨根提取物处理胶质瘤细胞24h对细胞周期的作用藤梨根提取物处理胶质瘤细胞24h后细胞周期发生改变,细胞被阻滞在G1期,且随着藤梨根提取物浓度增加,阻滞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不同浓度藤梨根提取物处理胶质瘤细胞24h对BCL-2及BAX的作用不同浓度藤梨根提取物处理胶质瘤细胞24h后BCL-2表达量降低,BAX表达量升高,且随着药物浓度增加,BCL-2/BAX比值变小(P<0.05)。3、BCL-2及BAX可以调节胶质瘤细胞的增殖调节胶质瘤细胞中BCL-2及BAX表达量,可以调节胶质瘤细胞增殖。4、在藤梨根提取物处理的U251细胞中高表达BCL-2或者低表达BAX,可以逆转藤梨根提取物对胶质瘤的作用使用myc-BCL-2高表达BCL-2或者siBAX敲低BAX后,藤梨根提取物对胶质瘤细胞增殖的作用消失了。结论:藤梨根提取物通过调控BCL-2和BAX调控胶质瘤细胞周期,使其阻滞于G1期。第叁部分藤梨根提取物通过调节STAT3信号通路调节胶质瘤细胞周期目的:探讨藤梨根提取物调控脑胶质瘤U251及U87细胞增殖的机制。方法:免疫印迹技术检测不同浓度藤梨根提取物处理脑胶质瘤U251及U87细胞后STAT3及P-STAT3蛋白表达量变化。荧光定量PCR检测不同浓度藤梨根提取物处理脑胶质瘤U251细胞后STAT3的mRNA表达量变化。结果:1、不同浓度藤梨根提取物处理胶质瘤细胞24h后STAT3及P-STAT3蛋白表达量变化藤梨根提取物处理胶质瘤细胞24h后,细胞的STAT3及P-STAT3蛋白表达量降低,且随着药物浓度增加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不同浓度藤梨根提取物处理胶质瘤细胞24h后STAT3的mRNA表达量变化藤梨根提取物处理胶质瘤细胞24h后,细胞的STAT3的mRNA表达量降低,且随着药物浓度增加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STAT3可以调节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及BCL-2和BAX表达量高表达STAT3,胶质瘤细胞的增殖能力增强,低表达STAT3,胶质瘤细胞的增殖能力减弱4、在藤梨根提取物处理的U251细胞中高表达STAT3可以逆转藤梨根提取物对胶质瘤细胞增殖及BCL-2和BAX的作用使用Flag-STAT3高表达STAT3后,藤梨根提取物对胶质瘤细胞的增殖作用及对BCL-2和BAX的作用消失了。结论:藤梨根提取物通过调控STAT3磷酸化及STAT3mRNA表达调控胶质瘤细胞周期,进而调控细胞增殖。
赵鹤[6]2008年在《羊草对奶牛营养价值及其日粮组合效应的研究》文中指出针对大庆地区羊草干草质量差、利用率低,缺乏有针对性的羊草营养价值参数等问题,本试验对不同生长期羊草营养成分含量进行动态分析,并应用装有永久瘤胃瘘管奶牛,系统地研究了适宜收获期羊草主要营养成分的瘤胃降解率、表观消化率及其对瘤胃内环境影响,并对不同比例羊草与玉米青贮产生组合效应进行评定,为构建系统的羊草营养评价体系,科学利用羊草配制日粮,保证奶牛安全、健康和高产提供参考依据。1.不同生长期羊草营养含量变化规律本试验根据羊草七个不同生长期(返青期、分蘖期、拔节期、抽穗期、开花期、结实期、干枯期)于2006年4月5日至2006年9月15日在大庆地区进行分批采样,经实验室常规营养成分分析后得知,羊草在抽穗期~开花期,DM和CP含量较高,NDF、ADF和木质素含量相对较低,钙磷比约为2.5:1,有利于奶牛对钙和磷的吸收。因此,此时期羊草能较好被奶牛利用。另外,此时期羊草草场的产草量也较高,水分含量适中,刈割后对羊草的安全越冬及草场的再次利用的影响较小,适合调制优质干草。2.奶牛日粮中不同比例羊草的主要营养成分瘤胃降解率、消化率及其对瘤胃内环境影响以3头安装永久瘤胃瘘管奶牛作为试验动物,采用3×3拉丁方试验设计和尼龙袋法,将适宜收获期羊草与玉米青贮以不同比例(100:0,0:100,20:80,70:30,60:40,50:50)组成粗饲料,并以精粗比30:70组成日粮(Ⅰ、Ⅱ、Ⅲ、Ⅳ、Ⅴ、Ⅵ)进行饲养试验,测定羊草主要营养成分瘤胃降解率、表观消化率及瘤胃内环境。试验结果表明,各组羊草主要营养物质(DM、CP、NDF、ADF)在瘤胃的有效降解率为CP〉DM〉NDF〉ADF,差异显着(P<0.05)。Ⅵ羊草CP、NDF、ADF有效降解率显着高于其它日粮组(P﹤0.05),但DM有效降解率Ⅴ最高,Ⅵ次之。不同日粮(Ⅰ、Ⅱ、Ⅲ、Ⅳ、Ⅴ、Ⅵ)主要营养成分表观消化率均为CP〉DM〉NDF〉ADF。ⅥDM、CP、NDF、ADF表观消化率均高于其它各组,其中CP消化率显着高于Ⅰ、Ⅱ、Ⅲ,但DM、NDF、ADF表观消化率与其它组比较无显着差异。不同日粮饲喂奶牛后瘤胃PH值变动范围为6.16~6.89,NH3-N浓度为9.78~27.39mg/dl,均属正常变动范围,且乙酸/丙酸(C2/C3)变动范围为3.64~4.67,瘤胃发酵均属于乙酸发酵类型,表明六组日粮均能较好的保持瘤胃内环境的稳定,有利于奶牛瘤胃正常发酵。3.奶牛日粮中羊草与玉米青贮间的组合效应羊草与玉米青贮以20:80、70:30、60:40、50:50四种比例组合进行的饲养试验证实,各组DM和NDF的瘤胃降解率其加权估计值均低于实测值,产生正组合效应,且50:50组的组合效应值高于其他叁组。60:40和50:50组的CP有效降解率组合效应值为正,20:80、70:30组为负组合效应。70:30组ADF有效降解率组合效应值为负,其他叁组产生正组合效应。各种组合的主要营养成分表观消化率的加权估计值均低于实测值,产生正组合效应,且50:50组效应值高于其他叁组。羊草与玉米青贮以60:40比例组合时,NH3-N浓度实测值大于估测值,产生负组合效应,其他比例组合后实测值低于估测值,产生正组合效应,TVFA浓度在四种组合后均产生正组合效应,且羊草与玉米青贮以50:50组效应值高于其他各组。表明该组合正组合效应程度最大,在本次试验中效果最好。
李同建[7]2016年在《禺毛茛多倍体复合体杂交带和网状进化研究》文中指出多倍化是影响植物进化最普遍和最具特色的细胞遗传学过程,多倍化与杂交同时发生会对植物进化产生更大的影响,杂交能够形成新的遗传组合,而多倍化可以通过减少遗传分离和消除杂种不育稳定新的遗传组合,杂交和多倍化最终导致杂种物种形成、物种覆没和杂交带等进化结果,因此多倍化和杂交也是植物进化生物学研究的热点问题。现已证明在基因流存在下,歧化选择(Disruption selection)可以造成选型交配(Assortative mating),从而产生生殖隔离导致同域物种形成。然而,在物种形成过程中的基因流动态变化如何,基因流对适应性进化产生什么影响等问题依然存在较多争论。自然界中存在的天然杂交带为探讨种间基因流动态、物种完整性维持(Species cohesive)和杂合子适应性进化提供了天然的实验室。位于杂交带同域分布的近缘物种为研究同域物种形成和遗传分歧机制提供了关键性模型,因此研究杂交带基因流造成的重组和适应性基因渐渗,可以进一步阐明物种形成的过程,丰富杂种物种形成理论。禺毛茛多倍体复合体及其近缘种主要包含茴茴蒜Ranunculus chinensis(2x)、棱喙毛茛R.trigonus(2x)、卷喙毛茛R.silerifolius var.silerifolius(2x)、长花毛茛R.silerifolius var.dolichanthus(2x)、禺毛茛R.cantoniensis(4x)、铺散毛茛R.diffusus(4x)、褐鞘毛茛R.vaginatus(5x)和扬子毛茛R.sieboldii(6x,8x)八个类群,广布于热带亚热带亚洲地区,该复合体各类群间仍存在较多的同域分布区,其仍处于多倍体复合体发展的初期阶段,野外调查及核型分析发现同域分布区可能存在较多杂交个体,如在云南普洱地区发现4个二倍体类群混生的区域。禺毛茛多倍体复合体各类群生长周期短,约6-7个月,而且呈现出完整的从低倍性到高倍性进化的过程,是研究杂交和多倍化的理想材料。本研究将禺毛茛多倍体复合体作为研究杂交和多倍化的模式材料,利用多种分子标记、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和转录组方法,阐明该多倍体复合体的网状进化关系,并检测混生居群是否有杂交存在,通过分析其杂交带的基因流和遗传结构,探讨杂交带的杂交模式和进化结果,利用转录组测序获得大量基因数据,并尝试利用转录组数据进行系统发育分析,检测种间是否有基因渐渗存在以及适应性进化基因是否能够通过基因流在不同种内散播等问题。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禺毛茛多倍体网状进化关系。利用核糖体转录间隔区its和fish,对禺毛茛多倍体复合体及其近缘种10个类群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基于its系统发育网络显示水城毛茛和匍枝毛茛有各自独特的基因型,与禺毛茛多倍体复合体其他类群亲缘关系较远,其它8个类群亲缘关系十分密切,8个类群中有6个含有r.chinensis的its基因型,因此我们认为,禺毛茛多倍体复合体及近缘类群主要包含着以上8个类群,而r.chinensis可能在该复合体中起到枢纽基因组(pivotalgenome)的作用,其它类群通过与r.chinensis杂交将整个复合体绑定在一起。另外fish和its系统发育网络都显示r.vaginatus(5x)可能是由r.diffusus(4x)和r.sieboldii(6x)杂交而来,根据以上结果我们绘制了该复合体的网状进化关系图。2.多物种杂交带的发现及其杂交模式。我们利用its和2个叶绿体基因片段对云南普洱的多物种混生区进行了研究,发现its的pcr产物直接测序结果中存在大量的杂合位点,遂克隆以上序列并测序,进行系统发育网络分析。网络分析显示来自多物种混生区的少数个体包含不同类型的its,而且叶绿体和its数据存在显着的冲突,并且以上个体的花粉可育性也显着降低,证明该区域存在大量的杂交现象。同时发现r.trigonus和r.silerifoliusvar.dolichanthus的生殖隔离相对较弱,导致较高的杂交率,并且基因流的方向很可能是不对称的。四个二倍体类群可以相互杂交,共形成了7种不同的杂种基因型,其中包括杂种f1、回交类型和一个叁个亲本杂交形成的杂种,证明了该区域是四个二倍体类群同域共存的杂交带,可以形成异常丰富的杂种池,增加该地区的基因型多样性。3.微卫星引物开发。本研究利用磁珠富集法进行了6次富集,共获得174个可设计引物的微卫星位点。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筛选出13对扩增稳定性好的多态引物,并利用4个二倍体类群对以上引物分别进行了引物通用性检测,证明了其在4个二倍体类群中有较好的通用性。本次研究也发现多数引物显着偏离哈迪温伯格平衡,可能因为禺毛茛多倍体复合体主要以自交为主。4.杂交带的遗传结构。本研究利用开发的微卫星引物对杂交带和非杂交带居群进行遗传结构分析,结果发现杂交在整个重迭分布区都非常普遍,无论是杂交带采集的居群还是非杂交带采集的参考居群都检测到了杂合个体,因此推测多倍体复合体的同域分布区存在广泛的基因流,使得适应性基因在同域分布区能够跨越物种的界限散播,导致一种集体进化(Collective evolution)的现象。结果也进一步证明了杂交带内的基因流是不对称的,主要以R.trigonus作为母本,甚至出现了基因渐渗的极端现象——叶绿体捕获。5.杂交带二倍体类群的比较转录组研究。采集了杂交带的4个个体进行转录组测序,经过组装、基因注释后发现毛茛转录组与葡萄基因组相似程度最高。本研究利用最近发表的直系同源基因推导方法,获得4个类群共有的直系同源基因1687条,并尝试利用以上直系同源基因构建系统树。为了检测杂交带内种间是否存在基因渐渗,本研究检测R.trigonus、R.chinensis和R.silerifolius var.dolichanthus的Patterson’s D-statistic值,进一步证实了R.trigonus-R.chinensis和R.trigonus–R.silerifolius var.dolichanthus间存在明显的基因渐渗。为了检测不同类群间的正向选择基因,本文计算了每条直系同源基因的Ka/Ks值,并利用Blast2go对筛选出的正向选择基因进行注释,发现以上基因主要为结合功能,参与代谢和细胞代谢过程,进一步分析表明有些基因直接与抗逆和生殖隔离形成相关,因此推测这些基因与适应性进化直接相关,对以上基因进行两两比对发现有些基因在R.trigonusR.chinensis和R.trigonus–R.silerifolius var.dolichanthus间完全一致,因此认为种间基因渐渗导致这些适应性基因的散播。综上所述,本研究利用FISH和分子标记初步解析了禺毛茛多倍体复合体的网状进化关系,开发了适用于禺毛茛多倍体复合体的微卫星标记;发现了一个多物种杂交带,并证明了杂交带内基因流的不对称性和杂种基因型的多样性;利用转录组测序获得了该复合体大量的基因数据,为后期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尝试利用新的直系同源基因推导方法获得直系同源基因,并证明基于转录组的系统发育有更高的分辨率,通过分析直系同源基因的SNP变异确定多物种杂交带内不同物种间的基因渐渗情况,提出适应性基因在杂交带内可以突破物种的界限散播到其他物种内。以上研究表明低倍性类群间的相互杂交和适应性基因渐渗在多倍体复合体中非常普遍,由此使多倍体复合体各类群间产生集体进化的现象,该研究进一步丰富了杂种物种形成理论。
WENG, Hong-Bo, HAN, Wen-Ke, XIONG, Yan-Wen, JIN, Zhou-Hui, LAN, Zhen[8]2018年在《Taxus chinensis ameliorates diabetic nephropathy through down-regulating TGF-β1/Smad pathway》文中研究说明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南方铁杉(Tsuga chinensis var.tchekiangensis(Flous)Cheng)菌根系统研究
朱金方[9]2016年在《渤海海岸贝壳堤湿地灌木水分生态位时空分异研究》文中提出海岸湿地是首当其冲受到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的生态系统。本文以黄河叁角洲贝壳堤海岸湿地为例,对研究区内3种优势灌木(柽柳(Tamarix chinensis L.)、酸枣(Ziziphus jujuba var.spinosa Hu)、杠柳(Periploca sepium Bge.))的水分生态位时空分异特征及其机制进行了研究。稳定同位素技术与野外定位观测、室内分析测定等传统方法相结合,分析了不同灌丛下土壤颗粒分布特征、土壤盐分的空间差异,研究了不同降雨脉冲对黄河叁角洲海岸贝壳堤湿地内3种优势灌木木质部水、灌丛下土壤水和地下水氧稳定同位素的影响;探讨了各潜在水源和植物木质部水氧稳定同位素的时空变化,运用Iso-Source软件模型计算各潜在水源对植物木质部水分贡献比例,揭示生长季不同阶段和不同水分条件(干季、湿季)3种优势灌木的水分利用策略;利用Levins公式和Shannon-Wiener公式计算不同灌木水分生态位宽度,并结合Levins重迭度模型,研究不同灌木水分生态位宽度时空异质性,探讨同一生境下物种之间水分生态位分异特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降雨对贝壳堤湿地土壤和植物木质部水稳定同位素组成的影响不同深度土壤水?18O对不同降雨脉冲响应程度不同。不同灌丛下0-40cm土壤水?18O值对中雨反应较为敏感,而柽柳-酸枣混合灌丛40-100cm土壤水的?18O值的反应时间滞后;柽柳灌丛、低地和高地酸枣灌丛60-100cm土壤水的?18O值受中雨影响较小;杠柳灌丛的各层土壤水?18O值在降雨后均能立即响应。两次小雨(3.0mm和6.6mm)主要对0-20cm土壤水的?18O值产生短暂影响。柽柳-酸枣混合灌丛、柽柳灌丛、低地酸枣灌丛及杠柳灌丛样地内的植物木质部水?18O值对20.4mm降雨较为敏感,降雨后均迅速降低,而高地酸枣灌丛样地内的酸枣木质部水分的?18O值几乎没有响应;小雨对植物木质部水?18O值没有显着影响。不同灌木的水分利用方式在降雨前后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贝壳堤湿地3种优势灌木在降雨前均以土壤水为主,但吸收土壤水的主要深度不同。中雨后,混合灌丛、柽柳灌丛和低地酸枣灌丛样地内的柽柳和酸枣均以雨水为主,杠柳对雨水的利用比例较低,仍以上层土壤水为主,而高地酸枣水源仍以60-100cm土壤水为主。随着时间延后,混合灌丛中的柽柳和酸枣的水分来源深度差异较大;柽柳灌丛样地内柽柳的水分来源始终在0-40cm土层之间;高地酸枣在降雨前后都主要以60-100cm土壤水为主。小雨对植物的水分利用策略没有显着影响。2.贝壳堤湿地优势灌木水分利用策略土壤水和地下水?18O值在不同生长季之间差异显着。各灌丛下土壤水?18O值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受季节影响程度逐渐减弱。0-40cm土壤水?18O值对季节变化反应最为敏感,变化幅度较大,40-100cm土壤水?18O值变化幅度相对较小,稳定氧同位素在表层的富集程度最高。一般在7月和10月土壤水稳定氧同位素富集程度较高,9月份稳定氧同位素最为贫化。柽柳灌丛下,土壤水?18o值变化趋势与其它样地不同,40-100cm土壤水的稳定氧同位素富集程度较上层土壤水的富集程度高,柽柳灌丛下土壤水氧稳定同位素的在各灌丛中富集程度最高。地下水?18o值相对土壤水的波动幅度较小。3种优势灌木的主要水分来源表现出显着的时空差异性。柽柳-酸枣混合灌丛内的酸枣在6、7、8月水分主要来源于0-60cm土壤水,9月份水分主要来源于20-40cm土壤水,10月份83.8%水分来源于0-20cm土壤水;混合灌丛内柽柳的水分来源较酸枣的水分来源深,6月份柽柳的水分主要来源于60-100cm土壤水,7、8月份主要水源转为浅层地下水,9月份柽柳水分的主要来源为20-40cm土壤水,10月份70.4%的水分来源于60-100cm土壤水。柽柳灌丛内柽柳在6、8月以吸收利用20-40cm土壤水为主,7月份水分主要来源于20-60cm土层,9月份以0-40cm土壤水为主,10月份水分主要来源于0-20cm土壤水。低地和高地酸枣灌丛中酸枣在6、7、8、10月份均以吸收利用60-100cm土壤水为主,9月份低地酸枣灌丛中的酸枣70.1%的水分来源于0-60cm土壤水,而高地酸枣灌丛的酸枣仍以60-100cm土壤水为主。在6月份,杠柳83.3%的水分来源于0-60cm土壤水,7月份以40-100cm的土壤水为主,8月份主要水源为0-20cm土壤水,9月份主要以20-100cm土壤水为主,10月份对20-40cm土壤水的利用比例相对较高。3.干湿季贝壳堤湿地灌木水分利用机制干季土壤水?18o值显着高于湿季,且干季土壤水?18o值垂直变化范围较湿季大。随着土壤深度增加,干、湿季土壤水?18o值之间的差异逐渐减小,尤其是低地酸枣灌丛和杠柳灌丛下60-100cm土壤水?18o值在干湿季之间均无显着差异。干、湿季向海侧柽柳灌丛土壤水18o富集程度均高于滩脊上各个灌丛。浅层地下水?18o值干季明显高于湿季,而向海侧柽柳灌丛浅层地下水?18o值则显着高于滩脊浅层地下水。植物木质部水分?18o值也表现出显着的时空差异和物种间差异。干、湿季,各灌丛下植物的水分利用策略各有不同。在湿季,柽柳-酸枣混合灌丛内柽柳以60-100cm土壤水和浅层地下水为主要水源,而酸枣则是以60-100cm土壤水为主;在干季,柽柳的主要水源转变为浅层地下水,酸枣以20-100cm土壤水为主。在湿季,向海侧柽柳灌丛内柽柳以吸收利用20-40cm土壤水为主,干季转变为20-100cm土壤水。低地酸枣在湿季以40-60cm土壤水为主,在干季则转变为60-100cm土壤水;高地酸枣在干季和湿季均以吸收利用60-100cm土壤水为主要水分来源。杠柳在湿季的水分主要来源为0-20cm土壤水,而在干季则为40-100cm土壤水。总体比较,3个物种按照水分来源主要深度排序为柽柳>酸枣>杠柳。4.优势灌木水分生态位时空异质性灌木的水分生态位宽度表现出明显的时空差异性。柽柳-酸枣混合灌丛内酸枣的水分生态位宽度在6、7、8月份较大且变化较小,9月份开始降低,10月份降低至最低;低地酸枣灌丛下酸枣在6、7、8、10月份水分生态位宽度较低,9月份水分生态位宽度相对较高;高地酸枣灌丛下酸枣的水分生态位宽度明显小于其它灌丛的酸枣,受生长季变化影响较小。柽柳-酸枣混合灌丛下柽柳水分生态位宽度在6月份最高,在7、8月份逐渐降低,9月份有所增大,而10月水分生态位宽度再次减小;向海侧柽柳在6月、8月、10月的水分生态位宽度较小,7月份柽柳的水分生态位宽度最大。杠柳灌丛内,杠柳的水分生态位宽度在整个生长季基本保持稳定,6、7、9、10月份杠柳的水分生态位宽度较大且无明显差异,而8月份水分生态位宽度值最小。干湿季不同灌丛下植物的水分生态位宽度变化不同。柽柳-酸枣混合灌丛内,酸枣在湿季的水分生态位宽度较小,干季水分生态位宽度明显变大,而柽柳的水分生态宽度干湿季变化和酸枣相反。低地和高地酸枣灌丛下酸枣的水分生态位宽度干、湿季变化不大,尤其是高地酸枣灌丛下几乎没有改变,且该样地内酸枣水分生态位宽度显着低于其它两类灌丛内酸枣的水分生态位宽度。向海侧柽柳灌丛内,柽柳的水分生态位宽度湿季小于干季。杠柳的水分生态位宽度呈现湿季较低而干季较高的趋势。同一灌丛下柽柳和酸枣的水分生态位重迭在不同生长季和干湿季有一定差异。柽柳和酸枣水分生态位重迭度在10月份最低,9月份最高,水分生态位重迭度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9月>6月>8月>7月>10月,表明柽柳和酸枣在水分充足且植物耗水量少的生长季水分来源较为相似,而在土壤水分较低的生长季两者之间表现出明显的水分生态位分化。柽柳和酸枣在湿季水分生态位重迭度较高,而在干季土壤水分含量降低,为避免物种间的水分竞争,两物种的水分生态位重迭度明显低于湿季。
金岳[10]2018年在《基于硬组织的中国近海枪乌贼渔业生物学研究》文中提出枪乌贼(Loliginid)是中国东海和南海重要的经济头足类,由于几种常见枪乌贼外形极为相似,难以区分,因此其种类鉴定和各海区的群体划分是科研工作者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对于形态极为相似的种类,其种类鉴定的形态特征描述不清。目前,关于枪乌贼年龄与生长的研究仅局限于利用耳石对其进行研究,利用其它组织进行年龄生长的研究相对较少,且不同组织及耳石不同位置的轮纹数量存在差异,需找出适于年龄鉴定的组织及其位置。关于枪乌贼硬组织微量元素的组成与含量的研究也相对较少,南海北部区域枪乌贼耳石微量元素与环境的关系尚不明确。本研究根据2015-2016年中国东海和南海北部海域采集的枪乌贼样品,首先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中国枪乌贼(Uroteuthis chinensis)和剑尖枪乌贼(U.edulis)进行种类鉴定,并对两种鉴定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对中国枪乌贼和剑尖枪乌贼角质颚的形态特征进行比较,分析在不同胴长阶段两种枪乌贼角质颚形态特征的异同;利用外形轮廓法和逐步判别分析法对不同种类枪乌贼耳石和角质颚进行分类,以此达到种类判别的目的;比较中国枪乌贼耳石、角质颚和眼球的轮纹微结构,建立其与胴长的关系;建立中国枪乌贼和剑尖枪乌贼胴长与年龄的关系,推算孵化日期,比较两个种类存在的异同;描述中国枪乌贼和剑尖枪乌贼耳石、角质颚和眼球微量元素组成及含量的差异,分析不同生长阶段各硬组织微量元素存在的差别,利用各组织微量元素的含量进行种类判别;利用耳石微量元素的Sr/Ca和Ba/Ca,并结合已有研究,推测南海北部中国枪乌贼和剑尖枪乌贼的洄游路径。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基于形态学和分子方法的中国枪乌贼及剑尖枪乌贼的种类鉴定。本研究利用形态学(腕吸盘角质齿环)和分子方法(COⅠ)对中国近海不同海域的341尾个体(210尾中国枪乌贼;131尾剑尖枪乌贼)进行种类鉴定。结果表明,两种鉴定方法的结果存在14%的差异。腕吸盘角质齿环鉴定结果与COⅠ结果高度一致,因此腕吸盘角质齿环被认为是较为理想的鉴定方法。胴宽/胴长(Mantle Width/Mantle length,MW/ML)在两个种类中高度重迭,因此并不适合进行种类鉴定。MW/ML在不同胴长组中变化显着,表明两个种类中均存在异速生长。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逐步判别分析(Step-wise Discriminant Analysis,SDA)认为,同一区域两个种类间的形态相似性比同一种类不同区域间的大。SDA结果表明,叁组样本(东海剑尖枪乌贼;南海剑尖枪乌贼;南海中国枪乌贼)的判别正确率均高于75%。COⅠ结果表明,剑尖枪乌贼形成了两个分支,而中国枪乌贼仅形成了一个分支。本文中国枪乌贼样本仅在25°N以南发现,这可能是中国枪乌贼分布的北界限,这一推断需要东海大量的采样来验证。(2)中国枪乌贼和剑尖枪乌贼角质颚的传统形态差异。与中国枪乌贼相比,剑尖枪乌贼形态参数上头盖长(upper hood length,UHL)、上脊突长(upper crest length,UCL)、上侧壁长(upper lateral wall length,ULWL)、下脊突长(lower crest length,LCL)和下侧壁长(lower lateral wall length,LLWL)具有较大值。主成分分析认为,UHL/ML,UCL/ML,ULWL/ML,LCL/ML,LLWL/ML和LWL/ML可代表中国枪乌贼角质颚特征,而UHL/ML,UCL/ML,ULWL/ML,LHL/ML,LCL/ML和LLWL/ML可代表剑尖枪乌贼角质颚特征。根据赤池信息量准则(Akaike's information criterion,AIC),在胴长与角质颚参数的关系中,中国枪乌贼的最适模型为幂函数,而剑尖枪乌贼的最适模型为线性函数。角质颚形态参数与胴长比率随胴长的增加而减小,且在生活史早期下降迅速。中国枪乌贼在胴长达到140 mm后比率变化明显,而剑尖枪乌贼在胴长达到170 mm后比率变化明显。两个种类角质颚从性成熟度Ⅰ期到Ⅱ期经历的变化比其它时期显着。(3)基于几何形态学方法的叁种常见枪乌贼的种类鉴定。本研究利用耳石和角质颚两种硬组织对南海的杜氏枪乌贼(U.duvaucelii)、火枪乌贼(Loliolus beka)和剑尖枪乌贼进行鉴定。由于叁个种类栖息环境的高度重迭且形态特征相近,本研究利用四种方式对其进行鉴定,包括耳石、上角质颚、下角质颚及耳石与角质颚的组合。利用外形轮廓法和逐步判别分析评估并选择最优鉴定方式。研究发现,耳石和角质颚的组合的判别正确率最高,杜氏枪乌贼为75.0%,火枪乌贼为87.5%,剑尖枪乌贼为88.7%;其次为耳石,杜氏枪乌贼为72.2%,火枪乌贼为80.0%,剑尖枪乌贼为87.7%。结果表明,当个体的耳石和角质颚完整时,应使用两者组合进行种类鉴定;当其中一种硬组织缺失时,可能会导致较大的种类鉴定误差。(4)中国枪乌贼硬组织微结构的比较研究。本研究使用耳石、角质颚和眼球来揭示其微结构、说明个体大小与轮纹的关系及并验证角质颚和眼球轮纹的周期性。本研究对耳石叁个区域(背区、侧区和吻区)的轮纹进行了观察,侧区的轮纹比其它区域稳定。本研究对上角质颚喙部矢状切面头盖一侧的轮纹进行了观察,并在眼球微结构中观察到了同心生长纹。不同硬组织轮纹的数量有所差异:耳石侧区和背区具有相近的生长纹,而角质颚的轮纹数量稍低于耳石。眼球的轮纹数量则是耳石和角质颚的数倍,而耳石吻区的生长纹因分辨率较低无法读取。在各硬组织轮纹与胴长关系中,拟合最好的为角质颚,其次为耳石侧区和眼球。其中,耳石侧区轮纹与胴长的关系由两个方程式表达,这可能说明中国枪乌贼有两个群体组成。由于耳石侧区轮纹的日周期性已被证实,本研究选其作为有效日龄。因此,本研究中国枪乌贼的最大日龄为169天。在耳石侧区轮纹与角质颚轮纹关系中,方程斜率为0.97,表明角质颚是中国枪乌贼年龄鉴定的潜在材料。(5)基于中国枪乌贼和剑尖枪乌贼耳石的年龄与生长的比较研究。中国枪乌贼和剑尖枪乌贼具有相近的寿命,约为200天。种类间的胴长体重差异大于不同海域同一种类的差异。两个种类具有相似的孵化期,即采集于春季的两个种类孵化期为10月至1月,采集于夏季的剑尖枪乌贼和秋季的中国枪乌贼的孵化期为3月至6月。同时,建立了胴长与年龄关系的指数方程和逻辑斯蒂曲线,均发现中国枪乌贼生长快于剑尖枪乌贼。本研究关于两个种类寿命的结果与部分已有研究有较大不同,这与年龄鉴定时使用的耳石区域不同有关。另外,本研究中剑尖枪乌贼的个体大小的局限性较大。(6)枪乌贼硬组织微化学组成的比较研究。本研究选择83尾枪乌贼样品进行微量元素分析,其中,耳石、角质颚和眼球各59个。研究结果表明,耳石中达到检测限的元素有9种,分别为~(11)B、~(23)Na、~(25)Mg、~(31)P、~(39)K、~(42)Ca、~(57)Fe、~(88)Sr和~(137)Ba;角质颚有13种,分别为~(11)B、~(23)Na、~(25)Mg、~(31)P、~(39)K、~(42)Ca、~(63)Cu、~(66)Zn、~(85)Rb、~(88)Sr、~(97)Mo、~(207)Pb和~(238)U;眼球为8种,分别为分别为~(23)Na、~(25)Mg、~(31)P、~(39)K、~(49)Ti、~(63)Cu、~(66)Zn和~(88)Sr。根据t-检验结果可知,各元素在中国枪乌贼和剑尖枪乌贼间均不存在显着差异(P>0.05),这与其栖息环境存在较大重迭有关。ANOVA分析结果认为,不同种类各生长阶段元素与Ca(或P)比值的变化趋势有所不同,并发现耳石的Na、Mg、P、K、Sr和Ba与Ca元素的比值有一致的变化趋势,角质颚的B、Mg、K、Cu、Sr和Pb与Ca元素的比值有一致的变化趋势,眼球的Na、Mg、K和Sr与P元素的比值有一致的变化趋势。两个种类其它各组织元素与Ca(或P)比值的变化趋势均有所不同。判别分析结果表明,利用耳石微量元素进行种群判别时,成鱼期的判别正确率最高;利用角质颚微量元素进行种群判别时,亚成鱼期的判别正确率最高;利用眼球微量元素进行种群判别时,成鱼期的判别正确率最高。(7)利用枪乌贼耳石Sr/Ca和Ba/Ca推测枪乌贼洄游路线。在微量元素测定样品中,中国枪乌贼孵化月份为2015年10月至2016年1月,剑尖枪乌贼孵化月份为2015年11月至2016年2月。对不同孵化月份的枪乌贼各生长阶段的Sr/Ca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发现,Sr/Ca在孵化期有最大值,在稚鱼期或亚成鱼期有最小值。对Ba/Ca的发展趋势分析发现,Ba/Ca在孵化期和仔鱼期有较大值,亚成鱼期有最小值。根据假设生活水温,10-2月孵化的两种枪乌贼的生活水温均在21℃以上,最高温度为27℃。1月份孵化的中国枪乌贼的Sr/Ca与水温呈负相关,而其它月份孵化个体则呈正相关;所有月份孵化剑尖枪乌贼个体的Sr/Ca均与水温呈负相关。对于1月孵化的中国枪乌贼和11月至翌年2月孵化的剑尖枪乌贼,其推测的洄游为:10月至翌年2月,枪乌贼在30-100 m水深的海底孵化;孵化后至3月,向南洄游,在底层水深为200 m的海域附近过冬;3月底至6月,向北洄游,在中国大陆近岸索饵;7月至9月,向南洄游,在底层水深为100-200 m的海域聚集交配;交配后雌性向北移动,下潜至30-100 m的海底进行产卵。本研究认为,为准确鉴定中国枪乌贼和剑尖枪乌贼,利用角质齿环对每一尾样品进行鉴定。已经完全区分开来的中国枪乌贼和剑尖枪乌贼,对其进行年龄鉴定和生长研究,根据耳石侧区轮纹数量,发现中国枪乌贼和剑尖枪乌贼的寿命约为200天。不同海区的剑尖枪乌贼的生长率有显着不同,与之相比,同一海区的中国枪乌贼和剑尖枪乌贼生长率差异较小。根据各硬组织的轮纹微结构与年龄的关系,对各硬组织进行微量元素研究。研究认为耳石、角质颚和眼球间的微量元素组成和含量存在差异,可能于不同硬组织的形成机理不同有关。根据本研究样品,对1月孵化中国枪乌贼和11月至翌年2月孵化剑尖枪乌贼的洄游路径进行推断,认为其在中国南海沿岸与底深为200 m的海域之间作南北洄游,兼作深水与浅水洄游。
参考文献:
[1]. 羊草对长期过度放牧的矮小化响应与作用机理[D]. 李西良.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6
[2]. 五味子藤茎化学成分及其杀虫活性研究[D]. 刘俊霞.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6
[3]. 湖南桃源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方铁杉种群结构与生存分析[J]. 丁巧玲, 刘忠成, 王蕾, 蔡松辰, 石祥刚. 西北植物学报. 2016
[4]. 江西武夷山中亚热带南方铁杉针阔混交林群落组成与结构[J]. 陈斌, 赵家豪, 关庆伟, 薛建辉, 郭英荣. 生态学报. 2018
[5]. 藤梨根对人脑胶质瘤细胞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D]. 陈伟. 武汉大学. 2016
[6]. 羊草对奶牛营养价值及其日粮组合效应的研究[D]. 赵鹤.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08
[7]. 禺毛茛多倍体复合体杂交带和网状进化研究[D]. 李同建. 西南大学. 2016
[8]. Taxus chinensis ameliorates diabetic nephropathy through down-regulating TGF-β1/Smad pathway[J]. WENG, Hong-Bo, HAN, Wen-Ke, XIONG, Yan-Wen, JIN, Zhou-Hui, LAN, Zhen. Chinese Journal of Natural Medicines. 2018
[9]. 渤海海岸贝壳堤湿地灌木水分生态位时空分异研究[D]. 朱金方.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6
[10]. 基于硬组织的中国近海枪乌贼渔业生物学研究[D]. 金岳. 上海海洋大学. 2018
标签:生物学论文; 神经胶质瘤论文; 藤梨根论文; 土壤结构论文; 基因合成论文; 杂交动物论文; 植物论文; 群落结构论文; 土壤检测论文; 五味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