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环境监测现状与解决对策的探究论文_陈锋

水环境监测现状与解决对策的探究论文_陈锋

陈锋

连州市环境监测站

摘要:水资源是人们日常生活和社会生产发展都离不开的重要能源资源,但是当前我国水资源紧张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水资源的污染和浪费不断加剧。在这种情况下,做好水环境监测工作比不可少,对于改善我国当前的水环境资源现状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本文对我国水环境监测现存问题及对策进行了相应思考,以期能为相关人员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水环境监测;现存问题;有效对策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产发展水平都在逐渐提高,工业的发展速度也在不断加快。从某种角度来说,工业的发展是以污染环境为代价,而水环境污染的加重则给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威胁,制约了经济的发展。水环境在生态环境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我国在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并没有加强对水环境的监测,监测现状不容客观,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1、我国水环境现状及产生原因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提供的资料表明,近10年来我国的水污染成分发生了显著变化:无机污染减少,有机污染上升;工业污染下降,生活污染和面源污染增加。城市污水与农业面源污染相当严重。

从1998年起,全国600多个城市的生活污水排放量超过工业污水,而生活污水处理厂建设缓慢,远低于规划要求。按照规划,到2000年底前太湖流域应建96座污水处理厂,而目前仅建成30多座;淮河目前只建成4座,而规划是52座。同时,由于配套管网没有跟上,许多治污工程在“晒太阳”。致使目前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只有20%左右,数量惊人的有机污染物进人河流湖海。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速度之所以如此缓慢,除了重视程度不够外,缺乏适应市场经济的管理、运行机制是重要原因。由于主要是以政府投资、政府管理、政府负担运行费用为主,而收取的污水处理费只有实际费用的50%左右,所以地方政府和企业都没有积极性。

除城市污水外,农业面源污染也越来越重。以太湖为例,流域内的农田每亩使用化肥40多吨,而利用率平均只有35%左右,大量肥分随地面径流进入河流湖泊。数以千计的畜禽养殖场排放的总磷、总氮,远远超过工业污染源的排放量。据1994年环保部门测算,太湖农业面源污染排放的总磷和总氮分别占太湖地区排放总量的28%和55%。

淮河、太湖、滇池和巢湖的水质之所以改善不大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和农业污染治理滞后,还有少数工业污染源偷排废水也不容忽视。因此,就目前而言,加强水环境监测工作,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更有力的依据,是非常重要的。

2、我国水环境管理现状

2.1 水环境区划

我国早期的水环境管理,是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对水体进行研究的,在管理上主要是使用自然区划,只是根据水生态系统的特性和要素来制定自然区划的方案,没有对水功能生态进行真正意义上的规划。在进入八十年代后,我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即生态区划、土地生态区划的阶段,其中水资源进行了重要的考量,但是没有以水生态特征来对其进行表征,不能作为具体的水管理单元进行管理,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很多问题。目前我国水环境管理的不断深入,基于先前的生态功能区划,将水生态特征和水文特征相结合,我国水文区划方案的提出标志着生态区划整朝着水生态区划的方向发展。应科学合理的对水生态功能进行区划,所以,选择表征指标就显得尤为重要,可以真正的反映出水生态功能的特性,并且要保证指标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并且可以进行量化。

2.2 总量控制

目前,我国在进行环境管理时常用的方式是总量控制,其主要的内容包括,行业总量控制、容量总量控制和目标总量控制。行业总量控制是指从行业的生产工艺进行考虑,通过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过程的控制对工业生产中的污染物的排放进行控制,将污染物排放总量限制在规定的管理限额目标之内,而“总量”是在能源和资源的用量和降低废弃物工艺发展水平基础之上的。容量总量控制指的是对许可排放的污染物的总量进行,水质标准的范围应控制在收纳环境功能体所确定的范围内,也就是应对水体内污染物的指标控制在标准的范围内。目标总量控制指的是将可以排入到水体内的污染物的总量控制在管理的标准范围内,保证污染物的排放总量不超过管理目标的允许范围,这项管理技术操作起来比较简单方便,并且比较容易执行,同时可以在短期内得到较好的效果。

2.3 管理体制

我国的水环境管理体制类似于其它自然资源管理体制,其管理模式也是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中的一种。在这样的模式下衍生出了很多横向管理部门,这样就使事权被划分的过细。目前我国在对水资源进行管理时所使用的体制是,统一管理也分级管理、分部门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在规定中,其主体是以国务院为主体对全国的水资源先进统一的管理,国务院各下属部门进行职责分工。各级政府部门以及环保部门应根据水污染的具体情况建立起统一的防治部门并制定相关的措施,各相关部门应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做好水资源防治、监管、治理工作。

2.4 水环境监控及评价

为了控制水污染,防止水环境的恶化,水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是水环境质量评价的基本手段。水环境质量监测主要包括水文的特征、水质的理化指标和沉积物的指标、水生生物的数量和污染源等方面的相关指标。指标的获取需要通过人工监测、连续自动监测和卫星遥感监测获取数据。建立水环境信息平台,实现水环境质量的评价和预警,为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的依据。当前水环境监测的主要趋势是注重水环境系统的完整性。监测数据不仅包括水质指标,还包括整个水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变化。虽然我国已经建立了四级环境监测系统,从在国家、省、市到县,但是,我国与发达国家在水环境监测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随着水资源的严重短缺和水污染的加剧,人们对环境监测和评价的要求越来越高。

3、我国水环境监测现存的主要问题

(1)监测部门分工不明确。监测部门分工不明确是水环境监测工作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同时也是影响我国水环境监测质量的重要因素。在监测工作过程中,我国实行多头管理的水环境监测管理体制,根据水体的不同由各部门分别负责相应的监测工作。但是在实际的分工过程中,各部门之间职能交叉、分工不明等现象普遍存在。一方面各部门实行不同的监测方案,导致在工作过程中对中监测方案并行,难以做到统一监管,各部门的管理工作过程中管理资源浪费的现象严重存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一方面各个部门之间职权交叉现象严重[1],例如:我国的地表水既受到环保部门的监测,同时又属于水利部的职能范围;地下水监测受到国土资源部门、水利部门以及城市建设部门等多个部门的管理。导致在实际的水环境监测管理工作过程中,管理混乱的现象普遍存在,而且各部门的监测方案不一,导致相应的管理质量和效率低下。

(2)水质分析法与水环境检测不匹配。当前我国存在着水质分析法与水环境检测不匹配的现象普遍存在,在水质分析法中所提出的各项污染物指标与实际的水环境检测具有一定的出入,导致水质标准缺乏严肃性,为水环境检测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水质分析是水环境检测工作过程中的重要内容,需要有相应的水质分析法作为工作指导,但是当前我国的水质分析法还不够严谨,对于重点控制的迹象污染物缺乏简单快捷的现场分析方法,导致在实际的水环境检测工作过程中,无法及时判断出水污染的原因,难以及时制定出针对的应急措施。

(3)有机物污染重视不足。在我国的水环境检测工作过程中,还存在着对有机物污染的重视程度不足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其检测质量和效率。有机物污染是城市河流以及其他相应水洗的主要污染,但是在相应的水环境检测工作过程中,一些专家和部门没有意识到有机物污染的严峻形势,并且还存在着有机污染物指标不合理的现象。在实际工作时,由于缺少相应的有机污染物控制指标,无法准确分析出有机物对水质的污染情况,导致部分有机污染物被排水到城市河流以及水质之中,不仅影响了水环境检测工作质量和效率,同时还影响城市水质,不利于城市的未来发展。

4 改善我国水环境监测的对策

4.1 构建水环境监测技术方法体系

针对因标准监测方法落后、缺失造成对数据可靠性的影响,并由此产生的环境管理决策困难,我国应不断完善配套监测方法和典型水污染源的监测方法,增加覆盖污染物的种类;创新和完善可量化的水环境有机物监测质控指标和合格评判限值,这些限值应覆盖不同种类的有机物;不断提高监测方法的灵敏度,积极引进先进技术突破多个项目同时监测的难题,实现水资源中一种污染物能够应用多种监测方法进行监测;构建流域水环境突发污染事故应急监测技术体系,填补我国水环境应急监测规范的缺陷。

我国现行水环境监测仍以理化分析为主,很难有效地说明日益复杂的水体有毒污染物生态与健康效应问题,应构建水环境污染的综合毒性和生物监测技术方法体系,例如我国构建的生物种“藻类—浮游 / 底栖无脊椎动物—鱼类”多层次营养级生物测试技术[3],将我国水环境监测中对活体生物监测的技术空白完善清晰,能够真实反映出流域水环境质量,为后期书污染防治和环境管理部门的决策提供依据。

4.2 构建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系统

我国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缺乏科学合理的设计和较强的系统性,要构建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构架,创新质量监管方法和设施设备,保障水环境监测工作的科学性和精准性。监测质量管理系统主要包括制度、技术、评价指标、物质和网络等构成要素[4],指导我国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还要严格水环境监测人员的管理,监测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为保障水环境的科学监测提供管理手段。将水环境监测体系中的人力资源和设备资源相结合,明确各类人才的岗位职责,建立以质量为最终目标的管理体系,为水环境的监测、预警、考核等打下基础。

4.3 提升水环境监测系统的监测能力

(1)应加强水环境监测系统的动态性,通过加强对先进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水环境传感器等先进设备的应用,实现水样采集、分析处理、评价反馈一体化的目的,实现水环境监测的动态性和持续性。

(2)要深入研究水环境预测方面的内容,整合监测系统的监测和预测功能,运用科学合理的监测手段对水资源进行分析和评价,发挥出水环境监测系统在预测方面的功能。

(3)要不断提高监测系统的兼容性,加强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在水环境监测方面的沟通与合作,例如建立统一的水环境监测标准,实施实验室的共同研究机制,加强信息数据的统一管理等。

4.4 加强水环境监测人员的综合素质

(1)要建立水环境监测的专职队伍,促进水环境监测人员的专业水平与工作能力的提高。要重视水环境监测专业人员后备人才的选拔和培训,严格制定水环境监测人员的聘用机制,坚持“公开、公平、择优”的聘用原则,选用具有较高文化水平、综合素质的专业人才。

(2)要加强对水环境监测人员的培训力度,加强对严格监测、规范操作等方面的培训和教育;加强对水环境监测人员的岗前培训,熟悉各项水法律法规和监测工作流程,在工作过程中避免因业务不熟造成的矛盾和冲突。

(3)水政府机构要积极利用媒体宣传水环境监测的重要性,转变对水环境监测工作的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认识,在社会上形成良好的水环境保护氛围,使社会各个领域配合水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

5、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水资源日益紧缺,水资源配置不合理,目前我国水环境仍处于不断恶化的形势,相应的监测任务越来越重要。水资源危机日益严重,严重的影响了人民的生活和经济发展。水环境监测在水污染防治和水环境标准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水环境监测质量和水资源利用效率,我们要加强分析水环境监测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积极的对策,对我国水环境监测和水环境保护的发展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监测流域水环境数据中心设计研究[J]. 郑雯倩. 价值工程. 2015(35)

[2]基于ZigBee网络的水环境无线监测系统设计[J]. 徐兴,岳学军,林涛.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3(04)

[3]遥感技术在水环境和大气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刘红,张清海,林绍霞,赵璐玥,林昌虎. 贵州农业科学. 2013(01)

[4]环境监测在我国目前的现状及发展对策探讨[J]. 郎加卓玛,晏启昌,格桑达瓦. 农技服务. 2014(11)

[5]我国水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J]. 周旺. 环境与生活. 2014(08)

[6]我国环境监测能力建设的现状及建议[J]. 席俊清,吴怀民,蒋火华,迟郢.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01(06)

[7]水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控制的探讨[J]. 赵雪松.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15(05)

[8]质谱检测技术在水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及发展[J]. 闭凤丽,刘波,张凌云,张德明,曲莹,谭美凌,刘嘉祺. 供水技术. 2016(06)

[9]当前我国水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探讨[J]. 齐珊珊. 科技风. 2012(06)

论文作者:陈锋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31

标签:;  ;  ;  ;  ;  ;  ;  ;  

水环境监测现状与解决对策的探究论文_陈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