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经济积重难返,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积重难返论文,欧盟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欧盟经济周期性回升不到两年,自去年下半年起便又复苏乏力,步履蹒跚,困难增多。如何摆脱这种困境,恢复经济景气,已成为欧盟及其成员国亟待解决的问题。
增速滑坡,困难重重
经济增速回落,已由复苏步入临界停滞。德国去年第四季度国民生产总值比第三季度下降0.5%,今年首季再降1%。法国去年末季经济下降0.3%,今年首季有所反弹,但仍未走出停滞状态。英、意、葡、西等进行“货币贬值竞争”的国家经济增长情况稍好,但增速也有所放慢。据经合组织估计,该组织中的欧洲国家今年上半年的平均增速已由去年同期的3%降至1.5%,其中,德、法、意、英四国增速分别为0.3%、1.3%、1.7%、2.1%。据联合国《1996年世界经济与社会调查》报告预测,1996年西欧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可能只有1%到1.5%。
国内需求疲软,投资不振。据经合组织估计,该组织中的欧洲国家今年上半年内需平均增长1.2%,低于去年同期的2.9%。其中德国上半年国内需求甚至下降了0.7%。国内需求不旺导致企业投资动力不足,据估计,今年欧盟各国投资平均增长将只有4%左右,大大低于去年的11%。
失业率居高不下。4月份,欧盟国家失业总数已逾1820万人,各国平均失业率升至10.9%。法国国家统计局提出的报告说,法国今年5月份的失业率从4月份的12.3%上升为12.4%,预计6月份再上升到12.5%,平二战后的最高纪录。欧洲经济火车头的德国今年2月份的失业率为11.1%,同样为战后最高纪录,5月略有下降。但仍在10%以上。欧盟成员国中失业率最高的西班牙甚至高达22.1%。欧盟各国青年失业率高达21.6%。失业危机深重导致贫困现象发展,目前西欧已有15%的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财政赤字、公共债务居高难下。经合组织预测,今年法、德、意、英公共赤字将分别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1%、4.3%、6.7%、4.8%,大大超出马约规定的3%的经济趋同标准,而今年欧盟各国公共债务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将由去年的71%上升到72%,亦大大超过马约规定的60%的标准。在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的双重压力下,许多国家大幅增税。目前欧盟各国税收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已高达41%。
结构性问题是主要症结
欧盟经济陷于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去年初以来,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定,美元汇率下跌,德、法等国货币大幅升值。这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贸易经济秩序,对欧盟整个经济的滞后影响今年初日益显现出来。欧盟各国政府目前在为欧洲货币联盟作准备,采取紧缩银根政策,也使其经济难以强劲回升。但欧盟经济一年多来迟迟不能走出困境的主要症结在于欧盟本身的结构性问题。
压缩高赤字、高债务造成经济有气无力。90年代初,为了克服经济衰退,欧盟各国采取了财政扩张政策,导致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膨胀。高赤字和高债务造成利率长期居高不下,不但加重了债务利息负担,而且使投资萎缩。为了创造增长条件,特别是为了如期达到货币联盟的经济趋同标准,欧盟各国纷纷制定了经济趋同计划,把重点放在压缩财政赤字上,以使赤字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马约规定的3%的标准。德国今年的赤字率预计为3.9%,明年计划降到2.9%;法国去年为5%,今年的目标是4%,明年再压到3%。为了搭上欧元的头班车,法、德等多数国家从去年起加大力度,通过冻结工资、信贷等手段来削减开支,校正赤字结构。但新的政策调整又造成企业投资步伐放慢,私人消费不旺,家庭储蓄增加,国内需求疲软不振,给复苏不久的经济带来诸多消极影响。
社会福利过高严重制约着经济发展。80年代以来,由于西欧经济增长放慢,人口老化,失业上升等结构性原因,西欧社会开支日益庞大,目前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28.7%,德国则高达33%。法国社会保障体系开支每年达1.8万亿法郎,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40%,比政府预算还高。西欧多数国家的工资水平在工业国家中居高,德国工资水平指数为133,法国为100,美国仅为74。高工资、高福利不仅使劳动市场僵化,企业缺乏活力,而且使欧盟在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中竞争力下降。目前欧盟已陷于两难的境地,不改革这种结构,将在国际竞争中落伍,而改革又与保持社会经济稳定发生矛盾,弄不好会引起严重的社会动荡。
产业结构不合理,使欧盟经济增长底气不足。西欧产业结构调整方面明显落后于美国,美国在许多传统工业部门重新取得优先地位,使西欧的产业结构调整难度相对增大。德国在传统工业方面虽有某些优势,但竞争力下降,面临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问题。法国军工和公共服务部门亏损严重,铁路公司债务是年营业额的4倍,急待整顿。产业结构调整缓慢,使欧盟经济增长缺乏坚实的基础。
另外,居高不下的失业率也是欧盟经济增长乏力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欧盟有1830万失业大军靠领取救济金度日,而且四成是长期失业者。这不但使政府和企业不堪重负,难以扩大用于再生产的投资,而且使可支出的消费增长缓慢,拖了经济增长的后腿。
前景不容乐观
为了摆脱经济增长停滞不前、萎靡不振的局面,欧盟及其成员国可谓绞尽脑汁,机关算尽。今年1月底,法德两国同时宣布了反危机措施:法国试图以刺激消费拉动回升,其措施急功近利,难有持效;德国着眼长远,刺激供应,倾向治本,但效应迟缓。前不久,欧盟委员会提出了稳定财政、稳定经济、稳定汇率、加强经济政策协调的宏观经济政策指导方针,建议其成员国在此前提下制定具体措施,鼓励创新、强化竞争、完善大市场;实行更为灵活的价格机制,促进商品和服务更好地流通;改革劳务市场,保证社会保障制度公正有效,运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扩大就业,减少失业和社会排斥。
尽管如此,对于如何整治病态的经济,欧盟各国仍苦无良方,采取的措施也收效不大。欧盟经济虽不致重陷衰退,但已露出种种疲态。欧盟目前的经济发展趋势不仅同“战后30年繁荣重新回来”的预言难以吻合,而且面临许多新问题:社会问题重新突出,贫富分化,社会裂痕加深;在日益激化的国际竞争中竞争力下降;各国内顾前置,彼此经济政策更难协调,难以制定有效的复兴经济的共同政策。这反映出西欧资本主义制度的深层次危机,其传统的“福利国家”的政策已经不能适应自身经济发展和现代国际经济竞争的需要,结构性问题已经成为其经济发展的致命障碍,短期内难以克服。所以,欧盟在短期内也很难摆脱目前面临的经济困境。今年年中联合国发表关于世界经济和社会调查的报告,预计今年西欧的经济不会强劲回升,“1996年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可能只有1%到3%,然后在1997年速度会略有加快。这反映出今年年初经济活动乏力。”并指出,出口不大可能成为促进法、德和欧洲其他主要国家经济增长的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