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消防总队延边支队和龙大队 吉林 延边 133500)
【摘 要】现代化城市建设虽然为人们带来了诸多便捷的生活服务,但是也同样增加了各类安全隐患发生的概率。随着城市人口密度的增加,各类原有城市服务设施的老化,火灾隐患成为威胁城市居民最大的安全问题。并且随着城市设施越来越复杂多变,增加了公共场所的消防难度,并且火灾的危险程度以及整改难度也随之增加。消防电源是确保在正常情况下、电网停电或发生火情后断电等情况下建筑物内各类消防用电设施都能有可靠的电源,可以可靠运行,有效控制火势,从而保障人员和财产的安全。所以,高层建筑消防电源的设计工作极其重要。
【关键词】高层建筑;消防供电;电源安全
【中图分类号】TU8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544(2017)06-0200-02
我国近代的高层建筑始建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以上海、广州、北京等一线城市居多。时至今日,全国各地高层建筑如树木林立,非常之多,无论是一线、二线大城市,还是部分发达的县镇、农村都有高层建筑,可以说高层建筑已经完全融入我们的社会生活。实践证明,高层建筑用地大幅缩小,节省了大量的占地空间,带来了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但是,因高层建筑的结构和功能特点,一层着火可能殃及整体建筑,高层建筑火灾已经成为重大的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损失。如何解决高层建筑的火灾防范问题是当今社会的难点,也是政府和建设部门的头等大事。
1.高层住宅建筑的火灾特点
高层住宅建筑层数多,容纳住户数量大,人员相对密集,生活用品较多,火灾载荷大,因而高层住宅建筑比低层建筑火灾风险大且损失更严重,其火灾特点主要有如下几点。
(1)火势蔓延途径多、速度快。高层住宅建筑的内部常设有管道井、电梯井、楼梯间等竖向管道井。由于功能的需要,这些井道通常贯穿了若干甚至整个楼层,如果在设计阶段没有设置防火隔层设施或者防火隔层设施不够完善,发生火灾时,易形成“烟囱”效应,极易形成立体火灾,助长烟火从而为火势蔓延提供途径。
(2)救援难度大。高层建筑有别于其他普通的建筑,消防扑救过程中存在许多不利因素。一是由于装修材料的使用,火灾时产生大量的浓烟。烟雾的蔓延极易误导救援人员迷失或掉进竖井中,且烟雾中含有大量有毒气体,对消防人员也是致命的。二是在高层建筑火灾中,消防人员长时间地身穿防护装备处在高温封闭的状态下,由于楼层高、装备笨重,导致身体中积累的热量越来越多难以散发,致使人筋疲力尽,甚至晕倒。
(3)安全疏散难度大,疏散方式单一。高层住宅都在10层以上,层数较多,垂直疏散的距离大,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使人员疏散到安全地点。高层住宅发生火灾时居民主要靠楼梯间进行疏散,如果楼梯间阻烟火能力差,烟气会很快弥漫在楼梯间,严重阻碍居民的疏散。而居民为了出行方便、通风等原因将常闭式防火门处于常开状态,又增大了烟气进入防烟疏散楼梯间内的可能性。
2.高层建筑消防安全隐患分析
2.1 建筑防火设计先天不足
虽然我国在1995年出台了《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以下简称《高规》),又于2014年出台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但是,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制约,高层建筑在防火分区、分隔措施、隐蔽工程和材料使用等方面存在先天性火灾隐患的现象屡见不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主要表现为:有的电缆井、管道井、空调系统设置防火阀和孔洞处的封堵措施不到位;有的帷幕式大楼各楼层地板与帷幕墙间常留有空隙,未采用不燃填充材料填补;有的防火分隔不到位,导致在火灾情况下,烟和热气流扩散迅速;有的任意改变使用性质,提高装修标准,破坏建筑结构和防火分区;有的大量使用可燃性材料装修,严重影响灭火救援行动的展开。
2.2 消防基础设施薄弱
棚户区、老旧小区、城中村、城乡接合部等火灾高危区域形成的时间较早,无消防规划,对防火间距、消防水源和消防车通道未作合理设置。由于建设初期没有充分考虑消防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规划问题,区域内的建筑大多数为居民自建建筑,未办理相关行政审批手续,没有经过规划设计、施工许可和竣工验收等把关程序,因而在消防隐患的排查、消防安全的保证上存在诸多漏洞,例如在防火间距、消防车通道、消防设施、消防水源、安全疏散、耐火等级等方面存在先天缺陷,有的甚至无市政消火栓,进入区域内的道路狭窄,消防车无法通行,一旦发生火灾、消防水源不足,消防车辆无法进入等,一旦这些区域发生火灾,那么消防人员以及设备无法及时奔赴火灾现场,火灾扑救难度极大。
3.高层建筑消防供电电源安全控制和管理措施
3.1 加强高层建筑防火管理措施
(1)做好消防宣传,普及消防科学知识,教育居民注意家庭火灾隐患,加强对家中可燃物品、火源及电源的管理。(2)消防通道一定要保持通畅,不乱堆杂物,防火门使用后应及时关闭。(3)物业应加强对消防设备的维护保养,确保火灾探测报警设备、消火栓、灭火器等设备完整有效。(4)合理设置疏散通道并设置符合国家规定的消防安全疏散标志和应急照明设施,以帮助被困人员及时逃生。(5)物业公司应注重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的培养,提高其消防安全管理水平。
3.2 从消防源头上进行管控
消防部门要从建筑设计审核上严把源头关,从严把握,加强对高层建筑使用或者其内部营业场所开业前的消防安全检查。在进行高层建筑设计过程中,必须结合建筑的各种功能要求,认真考虑防火安全,做好防火设计。设计单位的各级负责人应对工程的防火设计负责,凡不符合设计防火规范的工程设计,不得上报审批或交付使用。建设单位应当将消防设计图纸及有关资料送当地公安消防机构进行审核,经审核同意后方可施工;竣工后应经消防机构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消防部门要加强对辖区高层建筑特别是带有商业网点的高层建筑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内部进行装修、改造的工程,督促相关单位进行设计审核或者备案。
3.3 消防用电设备的配电方式
常用的配电方式有四种,分别为放射式、树干式、混合式和链式。在一般的配电系统,一般采用接线组合的几种形式,而在消防配电系统,主要采用放射式供电,如高层建筑的消防控制室、消防泵、消防电梯、排烟风机和电源,应采用辐射功率,并应设置双电源自动切换装置在配电线路配电箱的结束。除此之外,如自动灭火系统,电动的防火门、窗、卷帘、阀门等设备可依据据工程现场情况,可按楼层或者防火分区为其设置一台总的双电源自动切换装置统一供电,并应满足下列要求:(1)该箱应安装于所在楼层或防火分区。(2)由末端配电箱引出引至各相应设备,宜采用放射式供电。对于作用相同、性质相同且容量较小的消防设备,可视为一组设备,可采用链式配电,采用一个分支回路供电。
3.4 消防电源问题解决方式
一级负荷和二级负荷可以源有三种供电方式,第一种是来自不同的上级变电站引来的二路专用电源;第二种是来自同一变电站不同的变压器母线段引来的二路专用电源,该不同的变压器由不同的高压电网供电;第二种是一路电源从电网引来,另一路由自备发电机组或EPS提供。一般来说,对建筑工程及供电可靠性的基础上,急救电源系统是一个综合的急救电源的几种方案,如上述两种方案可以基于添加EPS或柴油发电机和其他急救电源的具体情况。总之,在消防电源配置、火灾负荷等级、供电条件、当地条件等要求以后,对电力负荷进行综合考虑,确定合理的消防供电方案。
综上所述,在选择消防电源及其消防用电设备的配电方式时,应能保证消防用电设备在发生火灾时能够可靠运行并有效控制火势,保证人员有充足的时间疏散和财产安全。总之,消防配电应严格根据规范、用电负荷等级、配电方式和环境特征等进行设计。
参考文献
[1]蔡丽敏.高层建筑消防供电照明防火设计与研究[D].长安大学,2014.
[2]雷露发.试论高层建筑消防及其供电电源安全问题[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10:60-61+63.
[3]王勇.对高层建筑消防供电安全的几点探讨[J].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11,04:76-78.
论文作者:浦永久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知识》2017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19
标签:高层建筑论文; 火灾论文; 电源论文; 建筑论文; 楼梯间论文; 设备论文; 人员论文; 《建筑知识》2017年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