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说:培养智力人才的重要途径_口才论文

多说:培养智力人才的重要途径_口才论文

多说——培养智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多说论文,重要途径论文,人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巴金有句名言:“只有写,你才真正会写。”同理,只有说,你才真正会说。多写重要,多说同样重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之间的各种形式的横向联系越来越多,交际活动日益广泛。这就要求人们思维敏捷,能言善辩。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它要求教师要时刻想到自己在为21世纪培养开拓型、智能型建设者。因此,我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十分注意培养学生的口才。一年来的实践证明,采取多种形式不拘一格地培养学生的口才,是培养智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一、“小狗也要大声叫”课前一分钟演讲

“记得蔡老师介绍过契诃夫小说中的一句话:‘小狗不能因大狗的存在而消失了自己的声音’。小狗也要大声叫!我们是90年代的中学生,首先要敢大胆‘叫’。你老是不‘叫’,就越发不敢‘叫’,那怎么能提高自己呢?如果我们这些‘小狗’都发出自己的‘叫’声,那么,地球也会颤抖的。”

“哗——”陈镝飞同学精彩的演讲被同学们热烈的掌声打断了。

我在班上开设了课前一分钟演讲,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当众说话的勇气和能力。刚开始,有些同学怕“出洋相”,金口难开。于是,我采取了“三步走”措施。

第一步,老师“下水”,做示范。刚开学,我利用课前的读报时间,向学生作了《小狗也要大声叫》《爪哇人之悲剧》等短篇演讲,激发了学生对演讲的兴趣。

第二步:明确提出要求。内容可丰富多彩,但必须思想健康;可以不写讲稿,但必须有演讲提纲;要讲普通话;时间不得少于半分钟,不得超过三分钟。

第三步:让全班学生按座号轮流演讲。每次语文课讲课前,都有两位同学发表演讲。

一年来,全班进行课前一分钟演讲三百多人次,内容相当广泛。

有的演讲颇具鼓动性。比如针对少数同学不敢大胆发言问题,一位同学发表了《老是注意别人的眼光很累》的演说:“老师说过,小狗也要大声叫!当你很想发言,正脸红心跳地坐在那里害怕别人的眼光时,你知道吗?这些眼光恰恰在真切在期待着,期待着你站出来发出自己的‘叫声’啊!”

大部分演讲做到了与课文的有机结合。比如学《察今》之前,张洪同学在《愚蠢的驴子》的演讲中,巧用伊索寓言《驮盐的驴》,形象地阐释了《察今》中提倡的不死搬教条、要研究事物变化的深刻道理,开启了同学们的思路。

此外,像《敲门的学问》、《笑的艺术》、《脚步》、《愿我们都来“反弹琵琶”》等演讲,既有生活情趣,又寓人生哲理。

短短的“一分钟演讲”,使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得到了综合性训练。既长了知识,练了口才,又陶治了情操,可谓“一石数鸟”。

二、解放学生的嘴巴:“茶馆”式教学

培养学生口才,仅靠课前“一分钟演讲”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在课堂教学中“解放学生的嘴巴”(叶圣陶语),让他们敢说、爱说、多说、会说。而传统的教学方式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板书,学生记;老师问、学生答。一个人牵着几十个人的鼻子走,而且重书面表达,轻口语训练。为了改变这种单向传递的封闭型课堂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我采用了段力佩先生提出的“有领导的茶馆式”教学形式。

每学新课前,我给每个学生发一张提问卡片,引导他们认真地预习课文。同学们把难点、疑点记在卡片上,由我汇总,拟出一组或两组既能体现课文重点,又颇有吸引力的讨论题,把学生分成四人(或八人)讨论小组,七嘴八舌地议论。他们相互切磋,兴趣很浓,充分进行了“智力互补”。倘若还有疑难,向老师提出,最后由我重点解惑。由于大部分问题的答案,,是他们讨论出来的,因而印象较深。

“茶馆式”教学为学生创造了“说”的最佳条件。说的内容来自教材——有话可说;听的对象是同窗学友——无拘束感且每个人都有说的机会。学生们说得轻松,听得愉快,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就在这种七嘴八舌地你教我,我教你的过程中,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不知不觉得到了提高。

不仅如此,它还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中学生争强好胜,为了吸引“听众”,他们必须反应敏捷,判断准确,谈锋犀利。每一次讨论,都有创造性思维在闪光。

三、让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课后即兴演讲

为了检验学生对一堂课的内容是否理解了,能否展开联想,灵活运用,我在课后搞了即兴演说。学完思想性、艺术性和现实意义较强的文章后,我就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联系社会实际发表演说。如学了《五人墓碑记》以后,我向学生介绍了巴金主张建立“‘文革’博物馆”的消息,还朗诵了悼念张志新烈士的长诗《小草在歌唱》。有的同学在演讲中说:课文中的五位志士“激昂大义、蹈死不顾”值得学习:张志新烈士为捍卫真理英勇不屈,更值得纪念和学习;明末魏阉大乱的历史教训值得记取,“文革”十年浩劫的惨痛教训更值得记取,建立“‘文革’博物馆”是教育子孙后代的明智之举……

四、开辟“第二课堂”:信息汇报课及其他

课堂学习的时间毕竟有限,为了真正使学生“多说”,必须广泛开辟“第二课堂”。我先后组织了“信息汇报课”“竞选演说”“朗诵会”“演讲比赛”等课外活动,让学生练口才,比着“叫”。请听——

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走上讲台,在短短的40多分钟时间里,有31人发布了近40条消息。政治经济、天文地理、身边新事、世界大事,几乎无所不有。这样的信息汇报课不仅能培养学生的信息观念,还能激发学生广泛的兴趣和爱好,对学生大有好处。现在就有些同学注意积累素材,做知识卡片,并留心观察,记载各类信息。

一年来,我的课堂教学堂堂有练口才活动,参加各种形式演讲的学生有四百多人次。班上成立了五人评议小组,从演讲内容、技术、表情姿态、语音等方面评议打分。为了提高同学们演讲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我组织他们收看了解放军英模《保边疆献青春》演讲的电视节目,让两个学生轮读了《塑造美的心灵》(李燕杰演讲集)和《全国青年演讲获奖作品选》。我又利用课外时间,给他们讲了邵守义先生的《实用演讲学》。同学们收益很大,演讲水平正在不断提高。

标签:;  

多说:培养智力人才的重要途径_口才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