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世纪选拔优秀青年干部的障碍与对策_人才选拔机制论文

跨世纪选拔优秀青年干部的障碍与对策_人才选拔机制论文

选用跨世纪优秀年轻干部的障碍与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对策论文,跨世纪论文,障碍论文,干部论文,优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按照干部“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培养、选拔、使用跨世纪优秀年轻干部是当前党的建设中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也是由领导计划经济到领导市场经济这一重大变革和迎接21世纪的客观需要。长期以来,我们在选人用人方面受传统观念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至深,虽有十几年的改革推进并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但至今在选拔使用优秀年轻干部的工作中还存在着种种障碍,迫切需要我们站在“选贤任能也是革命”的高度,进一步变革不合时宜的用人观念和用人制度,建立、健全和完善干部选拔使用的有效竞争机制,大胆起用德才兼备且具有驾驭市场经济本领的优秀年轻干部,以保障我们党的干部队伍充满生机和活力。

一、障碍及成因

当前,在一些地方、一些部门和单位存在的不利于选拔使用跨世纪优秀年轻干部的障碍,主要表现为:

(一)观念性障碍

行动的差别来自于观念的差别。不少地方和单位对中央关于“必须进一步培养和锻炼数以万计的党的中高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培养和选拔大批德才兼备的年轻干部,形成坚定地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善于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干炼而充满活力的领导层”(《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认识不足,思想上、行动上还停留于选年轻干部当领导是“点缀班子年轻化的需要”,没有认识到是继往开来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实现现代化宏伟目标的战略举措,因而在选人用人的观念上存在着“三重三轻”倾向。

——重资历而轻标准。选拔物色一个年轻干部,过于看重他资历和没有棱角的“成熟”,而不是看重他是否具备干部“四化”标准和德才兼备条件,有无突出的实绩和跨世纪承担重任的能力。长此以往,“按着资历往下排,一茬顺着一茬来”,就成为论资排辈选拔干部的先决条件和不成文的规矩。特别是人才相对集中的部门或单位,资历常常成为阻挡优秀年轻干部进入领导层的“高门槛”。

——重求全用人而轻用人所长,有的领导同志习惯用求全责备的眼光看待年轻干部,对敢闯敢干而实绩突出但有争议的优秀年轻干部不敢起用,或者不能用其所长委以重任。有的对年轻干部存在的不足过于苛求,而对一些资深干部的缺点却能宽容理解。还有的用了少数几个年轻干部后出了点问题就畏首畏尾,对优秀年轻干部提拔慎之又慎,而不敢放“有棱角”、“有争议”者“出人头地”。以致一些有专长而并非“完人”的优秀年轻干部不能脱颖而出。

——重“任人唯亲”而轻“任人唯贤”。这实质上是观念和行为的腐败,突出表现是把商品交换原则引入选干工作中,按个人利益得失和凭个人好恶取人。有的不择手段提拔子女、亲友,有的以个人意志代替集体决定,“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还有的甚至搞“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公然拿职位循私情,搞权权交易,权钱交易,甚至权色交易。这类消极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诱发了堪称当今社会一大顽症的“跑官”、“要官”,亟待重点加以清除。

(二)制度性障碍

主要来自于尚未彻底变革的、只适应计划经济体制的干部人事制度。其弊端主要是:

——长期实行的干部统管统配制度,缺乏竞争活力和激励机制。在统管统配的影响下,宏观与微观相互冲突,干部编制胀满和领导职数超配比比皆是,优秀年轻干部缺乏合理的流动和提拔、晋升。在一方面出现职级待遇相互攀升的同时,另一方面又出现干部“调不出,派不进”的现象。随着职别的变化,干部管理范围的权限不胜调整变换,全社会都在比照行政级别待遇,连和尚、尼姑也要待遇县处级。讲级别就要讲资历,论资排辈在这里找到了制度的依托。

——管人与管事相脱离,缺乏对干部结构的优化调整与管理规范。旧的铁板一块的干部人事制度受到改革的初步冲击后,围绕干部管理放权、争权、收权的矛盾交替出现,在一收一放中,行政机构和干部队出现臃肿,人才的“窝积浪费”越来越突出,无暇顾及结构优化和合理配置,一些优秀年轻干部因此受到交替时期不健全制度的习惯性排斥,出现“二十七八无望提拔,三十七八等待提拔,四十七八误了提拔”的现象。

——选用干部受一些与干部素质无关的因素制约,缺乏“唯贤是举”“唯才是任”的灵活性。选用干部常常受身份、所有制、行业甚至地域的限制。“干部”这个称号,成为附加于德才兼备之外的条件,有的甚至作为对非全民所有制单位或企业优秀人才的奖励,如所谓“优先转干”等。好象只要罩上了“干部”这个“美丽的光环”,仕途就一路光明,反之再优秀的人才也会因为不具备这个身份而“黯然失色”。

——最大障碍还在于对选拔使用优秀年轻干部缺乏健全配套的公平竞争机制和有效评估手段。现行不少班子存在着“三多三少”状况,即班子内党政型干部多,专业型干部少;来自机关的多,来自基层和经济建设主战场的少;按论资排辈照顾性提拔的多,靠突出实绩破格提拔的少。存在这种状况的一个原因就在于没有一整套适合发展市场经济需要的、保障人才有效竞争的机制和政策、法律、制度,包括健全的科学、规范、有效的人才竞争市场,抑制不正当竞争如“跑官”、“要官”的具体措施,以及对现行领导班子包括培养、选拔跨世纪优秀年轻领导干部的监督、评估制度。没有制度的保障和执行的保障、培养、选拔、使用优秀年轻干部的工作就难以顺利开展并持之以恒。

(三)操作性障碍

主要存在着以下几种情况:

——重视“关系”而忽视公众舆论。选用干部常常受制于照顾“方方面面的关系”。尤其是看来自上层领导的“关系”,提拔提拔,成了“上面有人提”,下面就可以“拔官授长”。极少数地方还“以人划线”,“以关系划线”,在选用干部工作中“划地为牢”。存在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选干工作民主化程度低,缺乏科学规范的干部选择程序,选干权力过于集中在领导机关甚至个别领导干部手中,没有群众的广泛参与,缺乏社会的监督制约,以致形成“靠少数选干,在少数人中选干”或“由上层领导者直接选下级被领导者,由领导身边人提拔当领导”的弊端。

——重视选配主要领导个体而忽视合理配备整体。计划经济条件下,干部配备制主张选好“一把手”,而市场经济条件下,既要求选好“一把手”,更注重班子每一个成员在整体中的合理配备和优化组合。在民主不够和集中不够同时并存的情况下,配备了“一把手”,而副手配置不当,常常导致核心层难以发挥作用,或形成“一把手”孤掌难鸣,处处被掣肘;或形成“副手争职”甚而诱发“内耗”。这种状况极不利于领导班子按照“合理搭配、优化分工、主动授权、整体统一”的原则运行和工作,也不利于优秀年轻干部挑重担当“一把手”。

——重视领导班子配备相同的“类”,而忽视配备综合的“群”。选配班子过分地看重成员相类同的个性、气质和业务能力,以防止“扯皮”;对各级班子都不加区别地按同一个模式去选配。殊不知领导班子的最大有效性恰在于群体结构的优化和组合的综合性,是“总和大于各子和的简单相加”;否则,一旦决策失当,班子成员就会犯同类型错误。由于配“类”的阻碍,优秀年轻干部因年轻、知识等不同,一时难以取得“同类项”的认同,在很难得到配“群”的机遇时,就会被闲置或即使起用也“授职不授权”,被“晾起阴干”,不能在最佳工作时期发挥最大效益。

年轻干部迎接时代的挑选时也要注意克服自身性障碍,主要有——心理准备不足,一些优秀年轻干部囿于传统影响不愿当“出头鸟”,担心经不起“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打击;——知识技能准备不足,面对社会对领导者综合能力的需求,因缺乏“一专多能”而感到捉襟见肘,反而抱怨社会不能用其所长,荒废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素质准备不足,有的年轻干部容易自我满足,一旦被推上领导岗位就“船到码头车到站”而不思进取,极少数经不起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考验,“昙花一现”就折戟沉沙。这些,都是年轻干部在成长过程中值得注意防止的,也需各级领导和干部人事部门在培养、选拔、使用跨世纪领导人才时加以重视和预防。

二、变革思路及对策

早在80年代初期,邓小平同志就尖锐提出:“目前的问题是,现行的组织制度和为数不少的干部的思想方法,不利于选拔和使用四个现代化所急需的人才。希望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在这个问题上来个大转变,坚决解放思想,克服重重障碍,打破老框框,勇于改革不合时宜的组织制度、人事制度,大力培养、发现和破格使用优秀人才,坚决同一切压制和摧残人才的现象作斗争。”特别是对于选拔优秀年轻干部,邓小平同志强调:“要进一步找年轻人进班子”,“一定要真正把优秀的中青年干部提拔起来,快点提拔起来。”江泽民同志在十四大报告中说:“选拔大批优秀年轻干部进入各级领导班子,是当前一项紧迫而又重要的任务。”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决定进一步提出:“必须全面提高现有领导干部的素质,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决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具有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坚强领导集体;必须抓紧培养和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努力造就大批能够跨世纪担当重任的领导人才。”这些,无疑为我们进一步更新观念、变革不合时宜的用人制度,树立健全完善人才选用的公平竞争机制指明了方向。

(一)更新观念,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用人思想

一是摈弃选人用人论资排辈的陈腐观念和迁就照顾的思想,树立“以德才选干部,凭实绩用干部”的观念和“无功就是过,平庸就是错”的意识。要从思想上、组织上充分认识“论资排辈是一种习惯势力,是一种落后的习惯势力”,坚决“打破那些关于台阶的过时的观念,创造一些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台阶,这才能大胆破格提拔。”把那些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的优秀年轻干部提拔上来,放到重要领导岗位上。

二是破除求全责备和求德怕乱的旧观念,树立选用干部看主流、扬长处、观发展的新观念。对优秀年轻干部要“不以小眚掩其大德”,敢于大胆起用有争议、有缺点、有失误,但坚持改革创新且实绩突出、有发展后劲的优秀人才,要创造一种环境,使拔尖人才能够脱颖而出。

三是坚决纠正“任人唯亲”的错误观念,树立“任人唯贤”观念和“人才就是效益”、“人才浪费是最大的浪费”以及“耽误人才就是过错”的思想。在选拔使用干部时,坚持按照党的干部选拔使用原则、制度和纪律办事,坚决反对选人用人上的消极腐败行为和不正之风,大力推行“能者上,平者让,庸者降”的干部任用竞争机制,防止“以关系给位子,以亲疏组班子”的现象发生。

(二)强化育人机制,努力提高年轻干部的思想素质和实践才干

育人是用人的基础。要根据领导干部的成长规律,进一步加强对年轻干部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教育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现代科技、领导科学等实用知识、技能的教育,提高其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自觉性。要鼓励、引导年轻干部到实践中去增加阅历、增长才干,继续搞好下派任职、上挂锻炼、外派提高、易岗轮换等多种形式的培养,让年轻干部到条件艰苦、情况复杂的基层磨炼意志,砥砺本领,夯实基础;到上级机关和综合部去增强宏观决策能力和组织指挥能力;到发展快的地区去转换脑筋增长见识;到贫困山区去体察民情,陶冶情操,把握社会;到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去适应角色,多维塑造领导才能和领导艺术,多层次增长知识技术能,由专才变通才。从而增强工作中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提高领导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和水平,成为跨世纪承担重任的领导人才。

(三)坚持干部“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建立选拔使用干部的公平竞争机制

一是建立按实绩、论德才、讲民主的公平选用机制。要向社会公开选拔优秀年轻领导干部的条件、选拔的程序和结果及被选拔者的素质条件,改变过去那种封闭式、神秘化的选人方法,扩大民主化程序,改“伯乐相马”为“赛场竞马”,使民主推荐、民意测验、民主评议与组织考察、考核有机结合起来。

二是建立与推行公务员制度相适应的干部择优机制。要在坚持干部“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的总前提下,制定出选拔使用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干部的具体标准,进一步打破身份、所有制、行业、地域等人为的界限。选干部要不唯年龄看实绩,不唯文凭看水平,不看资历看贡献、不看唱功看做功,不拘小节看发展,让优秀人才展开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和择优就业、就职。

三是建立起选拔任用干部的风险机制。一方面要敢于打破常规,不拘一格选用人才,有敢于选好人才、用好人才的勇气,不要怕选错人担风险而因噎废食。人无“完人”,年轻干部更不容易当“完人”,选干的干部也不是“完人”,不可能把每一个干部都选得“十全十美”。即使没有选准,那就按邓小平同志所讲“如果选错了,那就换嘛”。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对选干工作的科学规范,制定适当的选干工作风险责任制,防止选干者不是出于公心而错选错用不合格者当干部,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重大损失。

四是要处理好班子配备的两个关系,即处理好择优配备“一把手”与综合配好副手和其他成员的关系,处理好班子成员个体素质与整体素质相照应相促进的关系。要为优秀年轻干部担当重任创造有利环境,班子的成员之间的知识、技能、性格、素质应相互补充,各展所长,共同优化,达到意志、智慧的凝聚和行动的一致。

(四)规范主体行为,健全完善既切实可行又便于操作的干部管理措施

选好干部是用好干部的基础,管好干部则是选好用好干部工作的继续和保障。

一要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不断改进党管干部的方法。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用一个制度或一样的制度去规范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干部行为的方法必须加以改进。要按照分类优化管理的原则,确立以干部为主体、管理制度为客体的意识和围绕以人为中心的干部需求选择来研究、制定、规范其行为的管理方法。要进一步提高管干工作的透明度,坚持选用干部的民主程序,坚持群众路线和党委集体讨论决定干部,全面考核干部的德、能、勤、绩。要继续完善选举、考任、委任、聘任制度。确保从制度上把德才兼备、事业心强、识大体、顾全局、懂经济、会管理、能开拓工作新局面的优秀年轻干部及时选择到各级领导岗位,特别是放在“一把手”岗位上锻炼提高。要有计划、有重点地推进干部异地交流任职,增强在不同环境中发挥才干的适应力和打开工作局面的主动性,防止领导干部在一个地方工作太久而失去威信和工作活力。

二要切实加强对选用干部工作的党内监督和社会监督,防止和纠正用人问题上的腐败行为和不正之风。要建立、健全和配套、完善干部考察、培养、选择、使用和管理的各项制度,特别是完善对领导干部的科学考核体系和监督体系,使干部工作和被选用的干部自觉置身于党和人民的监督之下。

三要加快干部管理制度的改革,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干部管理工作的新思想、新措施。要进一步树立干部管理工作必须制度化、法制化的观念,增强干部管理工作的纪律约束和法制建设,防止因制度不善而给管干工作造成被动,以实现靠完备的制度和健全的法律法规来保障干部工作选拔民方化、使用科学化、管理效益化、监督社会化。

应当指出,选拔使用优秀年轻干部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也是一个关涉社会各个方面的敏感问题,没有也不可能有一个尽善尽美、“受用终身”的制度或模式。必须不断地探索和创造选拔使用干部特别是优秀年轻干部的新路子,新方法。只有这样,选出的干部才能符合时代的需要和成为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受群众拥戴、能承担跨世纪重任的公仆,最终也才有可能成长为忠诚于马克思主义、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会治党治国的政治家。

标签:;  ;  ;  

跨世纪选拔优秀青年干部的障碍与对策_人才选拔机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