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政府经济调控的框架构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条件下论文,市场经济论文,框架论文,政府论文,城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建国46年来,在国家计划指导下逐步开发了一批新的城市,而且对旧中国留下来的城市进行了改造和建设,使它们有了新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城市的中心地位和作用日益加强,几乎所有的城市都是一定地区、一定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尤其是充分利用各方面的有利条件,继续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的今天,城市的中心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探索城市政府经济调控体系,寻找一种有效的管理经济的体制,不仅对城市本身的发展和成长有益,而且对我国整个现代化建设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一
我国经济体制正经历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们的战略任务,既要积极发展和完善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又要转变政府职能,形成以间接方式为主的宏观调控体系。然而,城市政府经济调控与国家宏观调控是有所不同的,表现在调控范围、对象、方式上有其自身的特点。究其原因,主要有:
其一、城市政府经济调控与国家宏观调控(中央宏观调控)处于不同的层面。城市政府属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不是一个完整的独立体系,经济调控一般不把地区的经济总平衡作为基本和调控的目标。从某种意义上说,地方需要而且运用非均衡的方式,突出本地区资源、产业、技术等强项,在与全局协调的前提下,实现局部的快速高效的发展,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而在这一点上,国家宏观调控则主要表现为引导地区经济协调发展,促进全国经济布局合理化。因此,城市政府经济调控要从城市实情出发避免计划切块、基数包干等比率下达指标等僵硬做法,有所倾斜,有所侧重,达到增强实力,集聚优势的目的。
其二,城市政府相对更贴近市场和企业。城市是工业生产的基础,是贸易中心、金融中心、信息中心、是最大的商品集散地。国家宏观调控需要制定原则、方针和政策,城市经济调控需要由原则、方针、规范导入具体贯彻实施。因此,城市政府必须有效运用规划、计划、经济政策来调节要素的市场流动和企业的市场营运,调控的方式也相应要求现实可操作性。当然,这必须坚持政企职责分开的原则,坚持间接方式管理企业,运用经济手段调控市场。
其三,城市政府不具备完整的税收、金融和经济立法职能,而且我国不同城市在这方面的职能也不完全相同。如,直辖市、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有权制定地方性法规,这些城市的人民政府有权制定地方行政规章,而其它城市则无这两项立法权,当然,我国所有城市都有规定行政措施、发布决定和命令的权力。因此,在经济调控的实施上,不能简单搬用国外财政调控,银行调控的现成办法,而要运用城市能够运作的多重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借助基础设施,产业和市场体系的综合配套,组织区域范围内经济能量的集聚辐射,更好地促进本地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二
对经济运行的调控有两种方式:一是市场机制本身,一是宏观调控。十四届三中全会要求,围绕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十四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指出,实现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的有机结合,把各方面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因此,在构想城市政府经济调控的框架时,有必要对市场机制作阐述。
市场机制是指构成市场的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它包涵了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和风险机制等内容。其中价格机制,供求机制主要表现在市场客体的相互联系方面,是各种有形或无形商品在市场实现过程中所形成的相互关联的机制,是市场运行状态的表层反映。竞争机制和风险机制,主要是市场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市场主体进行市场活动同对手之间的关系和所要经受的风险损益关系,它是市场运行状态的深层机制。
市场机制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调节机制,它有多方面的积极作用。它可以合理配置资源,自动调节供求,奖优罚劣,因此市场机制是市场的灵魂,它是我国经济运行的主要调节手段,在社会资源的配置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然而,市场机制也非万能之物,它有其自身的弱点或缺陷。
其一,单纯依靠市场机制的调节,有可能出现供求总量严重失衡,导致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因为市场机制调节具有自发性、事后性。其二,单纯依靠市场机制的调节难以完全做到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因为利用市场机制合理配置资源有两个重要的前提条件,这就是价格合理化和完全竞争,但这两点是难以完全做到的。其三,市场机制调节作用难以应付生态平衡、环境和资源保护等未来的重大问题的挑战。其四,市场机制调节不能实现社会分配收入的公正性。市场信号只反映供求状况,并不反映收入分配是否合理,同时,市场的作用只讲求等价交换和平等竞争,价格形成不会由于存在社会分配不公而对高收入者实行高价和对低收入者实行优惠价格。相反市场机制的调节,在一定条件下会带来两极分化。其五,市场机制调节对经营垄断的产品和行业,发挥作用会有一定的局限。
正因为市场机制有其自身的弱点或缺限,所以计划调节就不可少。计划调节主要作用于市场机制不能发挥作用的领域,用以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纠正市场的失误。具体来说,计划调节主要用以调控宏观经济总量,调整重大比例关系和产业结构,合理确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集中必要资金进行基础性的重点建设,合理调节收入分配,保持社会公平等。
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发育不完善,市场体系不健全,市场竞争在客观上受到限制,市场调节力量薄弱,而且处于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计划调节,宏观调控就显得尤为必要。
三
城市政府调控经济运行的实施涉及诸多方面,比如,组织体制健全、监控设施配备、法规政策体系完善、市场体系建设、企业机制转换、政府职能转变等,要根据中央的部署,从实际出发,审慎地构造城市经济调控系统。
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对企业管得过宽过死,企业成为政府行政部门的附属物,行政干预的指令性计划使企业的发展陷入一只眼睛看“市场”,一只眼睛看“市长”的两难困境。在新的体制下,政企分开,各自的职责已基本明确(《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已作出规定)。十四大报告指出:政府对社会和经济活动的管理职能,主要是“统筹规划,掌握政策,信息引导,组织协调,提供服务和检查监督”。因此,城市政府经济调控系统应强调以下几方面:
导向系统。这是经济调控的正馈系统,即城市政府通过制定发展战略,中长期发展规划、建设总体规划以及经济年度计划,提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对经济发展进行先期导向。制定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既向市民展示一幅灿烂图景,同时让市民“看得见,摸得着”,以期共同奋斗。这是关键的一环,因此,规划和计划的编制要科学,同时与规划计划相配套,还要制定相关的经济政策和行政规章,特别是可操作性的产业政策、规章。这一系统应以计划、规划等部门为主。
支撑系统。这主要是指地方的筹资、融资、投资系统。宏观调控主要采取经济办法,建立计划、金融、财政之间相互配合和制约的机制,加强对经济运行的综合协调。财政运用预算和税收手段,着重调节经济结构和社会分配。竞争性项目投资由企业自主决策,自担风险,所需贷款由商业银行自主决定,自负盈亏。基础性项目建设要鼓励吸引各方投资参与。社会公益性项目建设要广泛吸收社会各界资金,根据中央和地方事权划分,由政策通过财政统筹安排。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按照统一规划由国家开发银行等政策性银行,通过财政投融资和金融债券等渠道筹资,采取控股、参股和政策性优惠贷款等多种形式进行;企业法人对筹划、筹资、建设直至生产经营、归还贷款本息,以及资产保值增值全过程负责。城市政府通过地方税收和预算,调节本地区的经济活动;充分运用地方自然资源,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支撑系统的建设应以计划、财政、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以及中央人民银行地方分支行为主。
运行系统。这一系统是指综合运用各种经济杠杆,调节消费积累、生产流通和社会分配,贯彻政府正馈调控和根据反馈修正调控的工作系统。这一系统应以市场为基础,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同时又维护独立的市场主体之间的公平、有序竞争,纠正市场运行的偏差。这一系统应包括:(1)以价格为杠杆,调节生产要素的需求和供给,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实现资源配置的良好组合;(2)同时也运用财政补贴、税收等杠杆,调节商品物资的生产、流转、储备,保持价格水平的基本稳定;(3)借助利率、汇率、贴现率的变动和债券的发行、回收,调控资金的供应量,从而调节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4)运用税费征收、财政返还、转移支付等办法调节投资和分配,促进产业结构、布局的优化和经济的良性循环。这一运行系统,涉及城市政府众多职能部门,特别是财政、税务、物价、劳动、土地管理、工商等部门,因此需要有个综合协调部门,形成具有整体功能的调控运作系统。
监测系统。这是由计划、统计、信息、决策、咨询研究等部门组成对经济运行和调控实施情况进行反馈的工作系统。负责对经济的日常运行进行调查、统计、监视,随时搞好经济的预测报警,在经济运动速率、总量平衡、比例协调、资源衔接、效益核算以及长远发展的条件变动等方面,及时作出科学的分析和判断,提出调控运作的参考意见,为调控决策服务。
城市政府经济调控的有效实施,既取决于调控系统的健全、决策的正确和贯彻的得力,还依赖于一套经济环境和经济体制条件,特别是经济的微观基础。因此,城市政府经济调控系统的建立,还必须与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市场体系的完善相同步,要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转变城市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并辅以必要的行政手段。
标签:市场机制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经济论文; 市场调节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 宏观调控论文; 调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