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郊区农业结构调整应增强入世的竞争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结构调整论文,竞争力论文,北京郊区论文,农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中国入世后对北京农业的影响
世界国际贸易组织(WTO)的宗旨是市场准入,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反倾销,反补贴,贸易自由化,全球经济一体化。中国是农产品国际贸易大国,入世后,对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贸易必将产生深刻的影响。
据多方面研究入世对北京农业的影响既有不利的,也有有利的。世贸组织《农业协议》规定,我国将提高外国农产品市场准入机会,不低于基期(1986~1988年)国内消费总量的3%,在关税减让期后扩大到5%,将非关税措施关税化,并在6年内将农产品进口关税在基期平均水平基础上平均降低36%。从已签署的《中美农业合作协议》看,规定中国要平均减少农产品降低关税:牛肉由45%降到12%,猪肉由20%降到12%,禽肉由20%降到10%,柑橘和葡萄由40%降到12%和13%,葡萄酒由65%降到20%,干酪由50%降到12%,冰激凌由45%降到19%。同时还规定了关税配额(TRQ),豆油TRQ开始170万吨,2005年增加到330万吨;小麦TRQ由730万吨增加到930万吨(当前中国小麦进口水平还不到200万吨);玉米TRQ由450万吨增加到720万吨,大米TRQ由260万吨增加到530万吨;棉花TRQ由74万吨增加到89万吨。中国将取消涉及美国7个州的小麦矮腥黑穗病(TCK)的小麦出口限制;解除涉及美国4个州的柑橘进口禁令等。同时,要减少国内对农产品的价格支持,包括种子、化肥、农产品出口的补贴、营销贷款等。
仅从《中美农业合作协议》内容分析,其中一是规定中国降低关税;二是增加关税率配额;三是取消小麦、柑橘和肉类的非正规的卫生和植物检疫(SPS)限制。这样,一些农产品(如小麦、玉米、大豆等)在较高关税下进入我国市场后其价格还低于国内这些同类产品的价格。这种比较价格低廉的同等产品对于消费者(不论是工业消费还是食物消费)来讲是具有吸引力的。再加上大幅度增加的关税率配额,外国这类农产品将不可避免地涌入并冲击中国市场。“卖粮难”问题将会加剧,也将促使国内粮食如小麦、玉米、大豆等价格下跌,使农民收入减少,挫伤生产积极性。中国人靠自己养活自己(主要指粮食生产与供给而言)的根基势必受到影响。取消某些农产品的非正规的卫生和植物检疫限制,一些农畜病虫害在中国就有传播发生与为害的可能。另外,我国农产品产后处理尚为落后,北京郊区农产品缺乏分类分级标准,包装水平低,加工水平差。产销组织化程度低等,入世后在一定时期内缺乏竞争力。
一旦加入WTO似乎我国农业将面临十分危险的局面,其实世贸组织为了保护成员国的农业利益,在《农业协议》中设立了专门的保护条款,即“绿箱”政策,只要我们利用好“绿箱”政策,适时调整好我国的农业政策,加强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入世还会有利于我国农业的发展。
据业内专家分析,加入WTO对中国农业的不利影响可能比对非农业部门的不利影响要小。其理由有:一是我国农业的自给自足性较强,走“自己养活自己”之路。而自给性农业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不易受到明显的冲击;二是中国人口多,进口相对数量不大的农产品世界市场价格就会大大提高,从而可抑制进口;三是近年来由于走私已使大量农产品,如食用油、食糖、畜禽肉等流入,入世后,进口关税下调,这些走私可能转为正常进口数量,它对国内农业生产的影响同近年相比不会有太大变化。
业内专家普遍认为入世后对中国农业的发展是利大于弊,其利主要表现在:一是可以享受缔约国降低关税和贸易最惠国待遇,可以更方便地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尽快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二是可以在WTO内行使职权发挥作用营造有利的贸易环境,结识更多的贸易伙伴,有效利用国际农业资源与市场;有利于增加农产品出口,拓展国际市场,特别是有利于发展和扩大北京市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的出口贸易;三是直面国际农产品市场准入和竞争,有利于促进北京市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总体改造和提高,向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发展,压低不合理的成本,降低价格;四是直面竞争,有利于启迪人们依靠科技,提高农业科技含量、科技兴农意识。
总之,加入WTO后,将促进我国及北京市农业的现代化、科学化、规模化,集约经营降低生产成本,加强竞争,提高经济效益。
2 趋利造势
加入WTO,按照乌拉圭农业谈判,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主张各国降低关税,取消农产品补贴。农业保护减少将导致世界农业生产布局重新调整,农业贸易自由化的结果是,各国趋向按比较效益的原则安排农业生产,发达国家必将减少不具备比较优势的农产品生产。如日本因蔬菜生产机械化程度低,劳动成本高,加之劳动强度大,工效低,农民开始转向从事机械化程度高、规模效益高的农产品生产,让出蔬菜等劳动比较密集的农产品市场份额。也正是这种机遇给我国蔬菜出口日本带来越来越大的份额。
从国际贸易市场看,不同农产品间存在明显的反差。据有关资料,1996年江苏连云港如意公司出口蔬菜平均每吨1315.3美元;山东莱阳县出口蔬菜平均每吨1250美元;当年度日本进口中国蔬菜81.81万吨,平均每吨价1509.3美元。1997年,我国国内玉米、小麦、大豆等每吨价格分别为1160元、1240元和3200元人民币,比同期国际市场价格分别高35.67%,4.82%和57.02%,而蔬菜平均每吨出口价格折合人民币7800元,是国内价格的8倍,国内水果价格大都低于国际市场价格。如苹果、鸭梨、柑橘的国内市场价格低于国际市场四至七成。国内肉类产品除禽肉外,价格均低于国际市场。其中猪肉价格低60%左右,牛肉价格低80%左右,羊肉价格低50%左右。西方发达国家如美国是世界农副产品最大出口国,其粮、棉、油的价格也较低,而其蔬菜价格很高。以1996年为例,美国每磅蔬菜的零售价是:番茄3.5美元,马铃薯2.5美元,平菇2.75美元,韭菜1.69美元,而棉花价格仅为0.87美元。
有关专家指出,在外部低成本的粮食市场竞争下,土地和劳动力密集型的粮食生产将受到冲击,并预言入世后中国的初级农产品进口将大大增加,在2010年,中国有可能超过日本成为最重要的初级农产品进口国。然而,在农业中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养殖、畜禽、水产、园艺等将发挥比较优势,食品出口能力将扩大到120亿~130亿美元,顺差可达60亿~70亿美元。
北京是全国的首善之区,北京农业从建国以来一直被定位为首都服务——成为副食品生产基地和绿色屏障。北京郊区农民特别是城近郊区农民富有副食品生产经验,只是在改革开放之前由于农产品短缺,其突出矛盾是解决粮食问题,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北京农业也不得不以粮食生产为主,因而粮食生产经验丰富。在北纬40°地区能实现一批“吨粮田”,小麦单产350kg左右,高的可达500kg;玉米单产达400多kg,高的可达600~700kg。但由于粮食生产现代化程度较高,基础设施投入较大,而经营规模较小,农民的劳动生产率较低,种粮成本高而实际收入较低。在与进口粮食价位比较中,人们发现种粮不如进口粮便宜。据有关业内人士讲,北京郊区玉米生产成本比从美国进口到岸价还高。从经济效益上看,粮食生产已不是北京农业的优势。在加速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中,北京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加大农业结构调整的力度,以市场为导向,发展高效农业。用3年时间使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包括果品)种植比例由1999年的7:3调整为3:7,用5年左右时间使畜牧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由1999年的50%提高到60%以上。这符合全球经济一体化中按比较优势来发展农业的原则。只有这样,北京农业才能营造自己的产业优势,才有可能在入世后抢占竞争的制高点。
北京农业在园艺业、养殖业等方面的强势是比较突出的。
第一,北京郊区农民从事园艺业、养殖业历史悠久,既有经验,又有名特优精品物产。
据1956年和1965年两次在宣武门豁口两侧到和平门一带发现的200余座汉代陶井,考古学家分析认为“这些密集的陶井不似单纯为了饮水之用,很可能也是为了灌溉田地和园圃而开凿的。”北京古为北方重镇,辽金以后为都,农民发展园艺当是必然,元代即出现了“治蔬千畦,可当万户之禄。”到了明清时期蔬菜生产已成为一业。明代已利用温室栽培蔬菜,时称“暖洞子”,《学圃余疏》中讲道:“五瓜出燕京者最佳,种之火室中,逼生花叶,二月初即结子实”。如今又“洋为中用”发展起一批现代温室设施,在原本四季分明的北纬40°地区实现蔬菜周年生产。不仅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培育出大批蔬菜良种,还通过引种选育出数百个国内外新品种。目前,可供生产应用又具市场份额的蔬菜品种达200多种。
果品生产自古以来十分兴盛。门头沟地区的核桃已有上千年的栽培历史。它同板栗是北京市传统的出口产品。大兴县庞各庄西瓜早在明代万历年间即为“贡瓜”,誉满京城,花卉从元代盛行至今。畜牧业从西周即已兴旺,北京鸭、北京油鸡是禽中珍品;现在饲养的奶牛和猪,其良种荟萃世界之优;特种皮毛动物、药用动植物以及佳肴有数十种;观赏金鱼种类多……。表明北京农业在入世后具有发展比较优势的物质资源和经验;只要顺势利导,便有作为。
第二,具有生产和经营农产品出口的实践。
建国以后,北京郊区农民一直在从事板栗、核桃、杏仁、北京鸭、猪肉、肉牛、大白菜等的出口产品生产,改革开放以来,郊区逐步发展起创汇农业。1999年,农产品出口总值19.4亿元,出口创汇额连续3年以50%以上的幅度增长,出口创汇农业企业由1996年的十几家增加到140家。
第三,有较好的基础条件。
出口农产品讲究优质、无污染、均衡供给、营运便捷等,北京是具备这些基础条件的。在郊区农产品中除了本地区自产的名特优种养业品种外,还有通过引进汇集而来的国内外流行的种养业优良品种;农业环境不断改善,延庆、顺义、怀柔、密云、平谷、房山等县(区)被列为生态农业县或可持续发展示范区,“绿色食品”生产及其基地建设已具相当规模。目前,全市有150个产品获得生产“绿色食品”证书,有94个产品取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全市“绿色食品”耕地面积达到16万亩,产品总量为1.5亿kg。今后会有更大的发展;本地区四季分明,地形类别多样,平原、山地、河湖齐全,农业的分类开发、区域布局已逐渐成势,又有现代园艺和工程设施配套,已可以做到周年生产,排开上市;首都具有区位优势,国外驻京商社多,是国际经贸中枢,又是空港集散地,距天津港近,世贸交往和营运方便;还有着得天独厚的科技人才优势。市场竞争在科技、在人才,只要政策对头,尊重人才,依靠科技,劣势可以变优势,优势可以转化为市场竞争中的强势。
第四,北京郊区农民已迈出国门闯市场。
近些年来,北京郊区农民不断扩大创汇农业生产领域,发展传统农业出口产品,如北京鸭、良乡板栗、古城大白菜、门头沟核桃、怀柔等地杏仁等,同时开发了平谷大桃、泰华果汁、怀柔盐渍菜、大发肉鸡、房山磨盘柿、小汤山鲟鱼、密云池沼公鱼、延庆特菜、通州乌鸡、朝阳金鱼、白薯芝麻球、顺义特菜、猪肉等;出国或上网寻求市场,虽规模、数量有限,但势头可佳。
4 把握机遇、再创优势
入世后带来的机遇:一是成员国之间消除了关贸壁垒,只要有实力就能参与竞争;二是入世后能更好地了解各成员国的农业资源、农产品生产、流通及其价位等情况,有利于在比较中瞄准国际市场,扬长避短,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中找准我们的位置,发展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三是我们正在大力调整农业内部结构,调整的方向就是面对首都市场、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除劳动成本较高外,北京农业是最有条件面对国际市场的。即便劳动成本高,亦可通过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来降低物耗和提升价位来相对降低。调整的内容正好与发达国家相补,只需因势利导,便可迎头赶上;四是入世后技术贸易或交流更为方便,为加速郊区农业现代化创造了宽松的国际环境,只有抓住机遇,不失时机地按照国际比较优势加大郊区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快步伐,再创优势,北京农业完全可以走出国门,抢占大市场。所谓再创优势,就是基于北京在国内比较中占有优势的行业或产业,再按照入世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格局,通过比较确认北京农业今后发展的优势领域,并采取保障措施和采用先进技术发展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和商品。从上述分析看,北京农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是发展科技含量较高的蔬菜、果品、花奔和养殖业产品等。但是,目前有些人认为目前这些产品出口并不火爆,疑虑种菜、种果、养猪、养牛、养禽等能否进入国际贸易。这种疑虑是基于下面几方面因素产生的:一是我国尚未进入WTO,还受到关贸壁垒的限制;二是我们的产品尚未按照WTO缔约标准生产,产品质量达不到进口方的要求;三是贮运、包装及装潢水平低,商品竞争力差;四是对外贸易渠道有限,农民网上商务尚未形成,产销(商)之间信息尚欠灵通等。
再造优势,就农业生产者而言,首先要认准种菜、种果、养猪、养牛、养禽等在国内虽是传统产业,市场价位也不太高,但入世后按优势互补的国际分工原则,只要有实力就是优势产业。其次是按照国际间通行标准或进口方要求进行生产,特别要讲究产品的规格标准及安全卫生标准,即保证商品内在质量达标。同时,要做好产品的贮藏保险(质)和包装、装潢,创立商品品牌,保证商业信誉。再就是精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在对外贸易体制改革中,农民应勇于参与,努力开拓对外交往和贸易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