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同的视角看“更多的钱”_银行论文

从不同的视角看“更多的钱”_银行论文

不同视角看“钱多”,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视角论文,钱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研究货币供给问题,总量、结构分析要学理指导,学理分析要联系总量、结构实际,两方面是分不开的

今年上半年银行投放了7.37万亿元信贷资金,加上7月、8月、9月三个月增加的供给预计将达到8.6万亿元。这些钱流出银行是大家关注的焦点,不少人问钱到哪里去了?起到了什么作用?在此,笔者仅提几点一孔之见。

总量分析

为什么要这么大量投放?总的来说,是为了应对危机。进一步说,是为了增强信心,改善预期和带动民企。信心比黄金更重要,预期关系着兴衰成败,民企则是不可或缺的经济成分。

有人说大量投放是为了“保8”(GDP增速8%),一些人研究说,我国经济低于8%,失业人员就要增加,这就是说“保8”也是为了保就业。但实际上,就业与产业结构相关度高,而与经济增速相关度低。在我国,就业容量大的是第三产业、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如果投资偏重于重工业,热衷于搞基础设施建设,则对就业的拉动有限。

凭什么说信贷资金供给过多?有人说,2008年10月份以来,货币政策不是适度宽松,而是过度宽松,钱供给过多。为什么说供给过多?无非是与历年比、与GDP比、与国外比、与原定的目标比。这样比有没有道理?科不科学?与历史比,要注意到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有非常时期;与GDP比,要知道货币不仅是作为支付手段、流通手段,还会作为金融资产存在,它的运动有一定的独立性;与国外比,一些国家的发展已经历了一两百年,有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而我国改革开放才三十年;与原来目标比,目标是人制定的,如果原定的目标不科学,比较就没有意义。

货币多了会出什么问题?人们担心货币多了,会出问题:一是发生通货膨胀;二是不良资产增加。还有人担心,货币多了为腐败创造条件,导致收入分配恶化等。这样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现在大家还知道,如果联系我国实际,货币多了不一定通货膨胀,还会导致通货紧缩。对银行不良资产也要辩证地看:能收回来的贷款,不一定就是优良资产;不能收回来的贷款,就一定是不良资产;优良资产与不良资产会相互转化;银行资产与非银行资产也会相互转化。至于说导致腐败和分配恶化,这已经是不属于货币多与少的问题了。

货币多了会起什么作用?实际表明:货币多了,金融资产随之增加,问题是怎样让人们持有的金融资产保值、增值;货币多了,会使原来难挣钱的人容易挣钱,也会使原来就有钱的人更有钱;货币多了,在我国现有条件下,会产生资产泡沫,但什么是泡沫,什么不是泡沫,在定性、定量上也有分歧。

结构分析

供给主体的排序

今年上半年和7月、8月、9月,谁提供的信贷资金最多?总的说来,最多的是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在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中,有的多,有的少,相互关联此消彼长,因此就某一家银行来说,在一定时期考察这种多与少意义不大。不同的金融机构有不同的市场定位、产业取向、顾客构成、历史轨迹,多与少应当说与这些因素相关,这是战略因素。作为战术分析应当主要分析它们的行为、决策、价值取向。

现在有一种现象值得注意,即银行不乐意承认自己过多地放款,顾客不乐意承认自己过多地借款。有的地区有关部门出面调查,召开企业家座谈会,问借了多少款,结果存在缺口,上千亿元的贷款不知到了哪里去了?产生这种状况,也许是不便说、也许是不合规、也许是怕遭非议等。

供给对象的选择

联系我国实际,今年大量的信贷资产供给于有政府背景的项目,主要是用来搞基本建设,究竟有多大,需要调查。从一些情况能够旁证:中小企业融资依然困难;第三产业不是供给重点;民营经济融资仍然受限;就业问题仍然突出。这些情况都表明,这些领域没有成为信贷资金投放重点。是否主要贷给了大企业呢?有媒体报道,在近2000家上市公司中,今年上半年向银行借款的很少,只占7.37万亿元的4%,即不到3000亿元。这种状况,是否属实,需要进一步求证。

供给方式的区分和供给性质的认定

不能认为上半年商业银行增加的7.37万亿元资金供给都是贷款,其中相当部分是票据贴现。比如元月份增加了1.62万亿元供给,其中6000亿元便是票据贴现,占37%。要知道,以贷款方式供给的资金与以贴现方式供给资金是有不同性质的:以贷款方式供给的资金,相当长的时期内成为借款者的资金存量;而以贴现方式供给的资金,仅在较短的时期中成为贴现者的资金流量。贷款是解决资金不足问题,贴现是解决头寸短缺问题。所以笼统地说上半年增加了7.37万亿元贷款,是不准确的,会误导人。在贷款中,还要分析有多少是中长期贷款,有多少是短期贷款;还要分析有多少是信用贷款,有多少是担保贷款;还要特别注重担保品的变现能力。

供给的行业和地区

根据上述分析,供给更多的是第二产业、加工业;从地区说,恐怕更多地集中在大中城市。

学理分析

银行供给的货币是对社会的负债

在信用货币制度下,货币都是由银行供给的。银行凭信用供给货币,供给的货币都是对社会的负债。供给货币的银行是债务人,货币的持有者是债权人。以7月末数据为例,M[,2]为57.3万亿元,M[,1]为19.588万亿元,M[,0]为3.37万亿元。M[,0]为现金,M[,1]为现金+活期存款,把现金除去,则活期存款为16.22万亿元,M[,2]为定期存款加M[,1],把现金和活期存款除去,则定期存款为37.7万亿元。这表明:银行巨量的信贷资金供给,仍然以大量的定期存款存在银行,成为银行对社会公众的负债。

银行对社会公众的负债,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不还。可以不还意味着银行的长期负债,意味着社会公众的长期持有,而这种持有取决于社会公众对银行的信任度。

银行供给的货币有货币与准货币之分

从货币供给的程序上说,先有贷款后有存款,先有活期存款,后有现金和定期存款。教科书上讲原始存款和派生存款货币。原始存款是中央银行供给的,表现为中央银行给商业银行提供的现金和准备金存款,商业银行有央行的基础货币支持,才能派生存款。商业银行派生的存款都是活期存款,活期存款中可以提的现金,也能够转为定期存款。但必须明白:从活期存款中提取现金只是货币形态的变化,把活期存款转为定期存款则是货币性质的变化。现金和活期存款是货币,定期存款是准货币。准货币是不能作为现实的货币进行流通的,只能作为金融资产存在。按这个道理,当前,准货币是货币的1.92倍(37.7/19.58)。这种状况表明:银行供给的货币只有约1/3在流通,发挥着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的职能。约2/3的货币作为定期存款形式的金融资产存在,在银行吃利差。

银行供给的信贷资金形成企业再生产过程中的货币资金有个过程,作为企业的货币资金转化为生产要素也有个过程。这就是说银行供给的信贷资金是企业可能的货币资金。可不可能转化为现实,要有条件,重要的条件是投资方向,要有生意可做,有项目可投。再者说,企业有了货币资金要转化为生产要素也需要条件,重要的条件是市场。市场取决于供求,有了供求,货币资金才能转化为生产要素。

银行供给的货币,重在如何收回

银行供给的货币是要收回的,途径有:收回贷款、征收赋税、出卖国债、兑换黄金以及通货膨胀等。收回贷款和征收赋税能减少和消除债权债务关系;出卖国债是由一种债权债务关系转换成另一种债权债务关系;兑换黄金是以价值物换取价值符号;通货膨胀则是使货币贬值,有利于债务人,不利于债权人。

如果货币供给多了,能有效地利用这几种办法使过多的货币流回,则银行可无忧无虑。

还要关注货币资金的流向流量

各地好多金融机构都存大于贷出现巨额存差,给人们提出了一个问题“钱流到哪里去了”?从现实分析:巨额存差,会流向政策性银行,会流向国企,会流向政府,会流向资本市场,会转向国外(如出售外汇、收回本币)等。学理分析要关注钱的流动中“玩的是什么游戏”?

当前,值得关注的是银行供给的信贷资金流向各级政府的融资平台。据报道,今年上半年地方政府增加的融资平台1万多个,多数是在县一级,有人说70%为县级政府所有。增加融资平台与发展地方经济相关,与考核官员绩效相关,与中央政策相关。现阶段提出发展县域经济,不仅地方自己发展经济建设了一些项目,而且中央下达项目要地方配套资金建设。在这种情况下,地方没有钱自然找银行。有关统计表明,今年上半年银行信贷资金的投放量40%在县一级。

经过以上的分析,可以认为今年银行大量的信贷资金投放主要集中在各级政府的融资平台。概括地说其根据是:中小企业融资仍然困难;重要资源包括金融资源为政府掌握、分配;上市公司向银行的借贷只占4%,不到3000亿元,原因是一些大型企业大量盈利,而另外一些企业想选择其他方式融资;住房贷款上半年才4662亿元,只占6.32%;有人说20%进入股市,即使这样,才不到1.5万亿元。

给商业银行带来的影响

减少商业银行利息收入

今年上半年工行增加贷款8600亿元,利息收入157亿元,比年初下降11.9%;建行增加贷款7314亿元,利息收入86.12亿元,比年初下降7.75%。为什么下降?因为贷款的对象主要是有政府背景的项目,这样的贷款,利率浮动只能下降,不能上调。

现在有一个情况值得注意,把应收利息变为中间收入,名叫财务状况咨询费。这种财务状况咨询费,实际上是利息的一部分。假设企业向银行借款要支付10%的利息,现在银行不要企业支付10%,我只要你支付8%。剩下2个百分点,以“财务状况咨询费”名称支付。这样的好处是可以避税,可以增加职工的收入,可改变盈利构成。这种状况合不合理、严不严重需要调查研究。

带来资本、资产重组压力

资本重组压力,源于资产扩张。因为资产要靠资本支撑,资产大量扩张,资本够不够?现在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和引进外资后充实了资本,一般都在10%以上,但资产膨胀的速度比资本增长的速度快,所以面临压力。资本又分为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核心资本是相对固定的,附属资本是有弹性的。要充实资本,更多的是在附属资本上做文章,或者发债,或者自我积累。自我积累要有利润,要合理分配。这些都是将要面临的问题。

资产重组压力,源于流动性是否充足。商业银行的资产通常分三类:贷款、证券、在央行及同业存款,贷款占绝大部分,现在贷款中中长期贷款占绝大部分。中长期贷款年限长,流动性弱,而且中长期贷款一般是投资于大项目,大项目建设周期长,只有投入,没有产出,没有效益,还要继续追加资金才能完成。这样,银行不仅收不回来贷款,还要追加贷款。有人说今年银行的资金供给下不了10万亿元,明年也下不了8万亿元,原因就是已有的贷款倒逼银行追加贷款。这样的两重压力,在明后年就要显现。

推动信贷的非良性循环

这样的循环呈现为“泡沫—贷款—泡沫”。怎么回事呢?货币增加,资产泡沫增加,在泡沫没有破裂以前,同时资产的价值也增加。增加了价值的资产可用于贷款抵押,抵押品即资产更值钱,贷款似乎又有保障,因此贷款增加。

这次金融危机中,美国次级住房贷款就有这种状况:放低条件贷款给你买房,你买的房子价格涨了,银行追加贷款。这就是典型的经济泡沫推动银行贷款,呈现为金融资源分配的非良性循环。

宽松的货币政策填补积极的财政政策

积极财政应当是减轻税负,直补收入,就是说应减轻人们的负担,增加人们的收入。可是我国积极的财政政策,主要是增大投资,而且投资规模庞大。某地年财政收入80个亿,而计划投资1200个亿,是财政收入的15倍,这种状况,根本不是靠财政收入保障投资,而是靠银行保障投资。

热钱与股市

在我国还有一种舆论,即认为股市是外来资金“热钱”炒起来的,“热钱”简单地说就是“游资”,在金融市场上操作的带有投机性的货币资金。这样的资金有多少,有人认为外汇储备增加值减去贸易顺差,再减外商直接投资,剩下的便是“热钱”。有人算了账,截至今年上半年,外汇储备净增长1778亿美元,其中贸易顺差384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FDI)183亿美元,其余1247亿美元,便是“热钱”。这么多的钱进入股市,股市便暴涨,如果撤出股市,股市便暴跌。

这样的分析,有没有依据和道理,可以研究。在我看来,“热钱”是存在的,但用这种方法测算未必科学。作为外币的“热钱”,要炒A股,必须换成人民币,但未必转化成“外汇储备”。再说外贸顺差和外商直接投资未必都是现金,特别是未必都是当期的现金,因为外贸交易有预付、有延期支付,外商直接投资还会有实物。所以,这种计算方法是不准确的。在此,笔者提出另一个办法做参考,即按我国多年来的经验,银行储蓄存款与证券公司开户的保证金,有此消彼长的关系:股市看涨时,储蓄存款增加,保证金下降。根据这样的逻辑,如果保证金的增加大于存款的下降,其差额我们可以视为“热钱”,而且是进入股市的实实在在的“热钱”。

商业银行亲周期理论和亲政府倾向

亲周期理论

在西方,有人提出商业银行亲周期理论。简单地说,这一理论认为:当商业银行认为经济处于繁荣时期、信用风险小、违约率低时,将着力扩张信用;相反时,则着力收紧信用。这一理论,从经济决定金融的角度,从单个银行即微观的角度看,无可非议,顺理成章。但如果从宏观的角度说,从银行业的角度看,就会有问题,因为各家商业银行都这样认为,都这样选择,大家争着放款,势必造成信用膨胀。这样的结果,一方面推动经济的发展,推动周期的形成,另一方面也会加快周期的波动。

亲政府倾向

在我国,商业银行的行为有没有受“亲周期理论”的影响值得研究,但我认为商业银行存在着“亲政府倾向”。这是笔者多年观察得出的结论。“亲政府倾向”的含义,简单地说,抓存款,首选财政;放贷款,瞄准政府项目(或者有政府背景的项目)。因为财政存款、财政性存款,成本低,稳定增长;因为政府项目数额大、风险小,即使出了问题,也好交代。

产生“亲政府”倾向的原因是什么?我认为主要有二:一是仍然存在“政企不分”,二是商业银行的机制雷同。

政企分开是讲了多年的,但就是分不开,主要原因是政府掌握着资源特别是主要资源,再说企业家也要依靠政府取得资源。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公有制主要是国有制,国有制就是政府所有制。

我国商业银行不仅垄断而且雷同:组织结构雷同——大部分都是股份制;经营对象雷同——都是选择大体相同的客户;经营模式雷同——拉存款、放贷款、避风险、改名做大;考核业绩雷同——考核指标大体相同;监管模式雷同——都是看重几个约束指标。雷同就抹杀了特色,加大了运营成本。值得思考的问题是:不同的金融机构,有没有分工的问题;相同的金融机构,有没有办出特色的问题。

标签:;  ;  ;  ;  ;  ;  ;  ;  ;  ;  ;  ;  ;  ;  

从不同的视角看“更多的钱”_银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