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文山州砚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663100
摘要:目的 了解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传染源,为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及早扑灭疫情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进行调查,采取病例的血样和肛拭子进行细菌分离培养、药敏试验。结果 在3份血样及1份肛拭样本检出甲型副伤寒沙门菌。结论 此为1起因村民举办婚宴,食物受污染引起的1起甲型副伤寒暴发疫情。
关键词:婚宴;副伤寒;流行病学
2014年2月28日至3月14日砚山县维摩乡东瓜村发生一起发热、头痛、乏力及腹部不适等症状的暴发疫情,共发生病例40例,现将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1材料和方法
1.1 病例定义
⑴疑似病例:在伤寒、副伤寒流行地区,不明原因持续发热或反复发热3 天或以上,体温≥38℃,伴头痛、乏力、腹部不适等症状,但实验室检验结果尚未明确的病例。⑵临床诊断病例:不明原因持续发热或反复发热5 天或以上,体温≥39℃,头痛、全身乏力、表情淡漠、相对缓脉、伴消化道症状或皮肤充血或多系统受累表现,白细胞总数低或正常。⑶确诊病例:①血、骨髓、粪便、尿等任一种标本分离到伤寒或副伤寒沙门菌;②血清特异性抗体阳性:肥达氏反应“O”抗体凝集效价≥1:80,伤寒或副伤寒鞭毛抗体凝集效价≥1:160,恢复期血清效价4 倍以上增高。
1.2 流行病学调查
使用伤寒、副伤寒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对搜索到的所有符合疑似病例的患者逐一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患者一般情况、发病情况、临床特征及流行病学资料等;将收集到的数据录入Excel表,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采集部分患者的静脉血及肛拭子等样本,立即送实验室进行病原学检测。
1.3实验室检测
根据患者的临床特征,首先考虑沙门氏菌。样本检测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卫生行业标准WS280-2008伤寒和副伤寒诊断标准进行。
1.3.1 样本采集、分离培养:①血液样本:无菌采集患者静脉血5ml按1:10加入葡萄糖胆盐肉汤培养基,置于37℃孵育,分别于1d、2d、7d转种血琼脂平板,置于37℃培养24h;②粪便样本:取患者肛拭子接种亚硒酸氢钠增菌培养基,置于37℃培养24h后,接种到SS和MC琼脂平板上,置于37℃培养24h。
1.3.2 鉴定:在血平板、SS和MC培养基上有中等大小、无色半透明、表面光滑、边缘整齐的菌落生长;经革兰氏染色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挑取可疑菌落分别转种到三糖铁斜面和动力-靛基质-尿素半固体各一支,置于37℃培养24h,观察生化反应,斜面不产酸(红色)、底层产酸(黄色)产气、动力+;挑取三糖铁斜面培养基上的菌苔进行血清玻片凝集,既与O多价血清凝集,又与O2因子血清凝集;挑取菌落再进行系统生化鉴定。
1.3.3药敏试验:对分离出的细菌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将含有定量抗菌药物的滤纸片贴在已接种了测试菌的琼脂表面上,纸片中的药物在琼脂中扩散,随着扩散距离的增加,抗菌药物的浓度呈对数减少,从而在纸片的周围形成浓度梯度。同时,纸片周围抑菌浓度范围内的菌株不能生长,而抑菌范围外的菌株则可以生长,从而在纸片的周围形成透明的抑菌圈,不同的抑菌药物的抑菌圈直径因受药物在琼脂中扩散速度的影响而可能不同,抑菌圈的大小可以反映测试菌对药物的敏感程度,并与该药物对测试菌的MIC呈负相关。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发生疫情的村寨距砚山县城约30公里,为苗族村寨,该村有49户,300余人,居住环境卫生条件差,人畜混居,无集中式厕所,饮用水为水窑水,均来自该村附近的一条河沟。2014年2月24日,该村一村民嫁女,在家举办宴食,具体参宴人数不详(该村民一家外出打工未能联系)。
2.2 流行病学调查
2.2.1 流行时间 2014年2月28日出现首例病例,末例病例发生在3月14日,疫情历时15天,共发生病例40例(其中实验室诊断病例4例,临床诊断病例36例),无重症或死亡病例,病例主要集中在3月3日至9日,共发生27例,占病例总数的67.5%。在首发病例后6天发病达到高峰,当日发生7例,病例在到达高峰前发病呈逐渐增高趋势,3月10日后逐渐下降。见图1。
2.2.2病例分布 病例年龄最小8岁,最大70岁,其中以 30~60岁年龄段的农民发病最多,占病例数的72.5%(29/40)。农民34人,学生6人,女性26例,男性14例,男女性别比为1:1.86。
2.2.3 病例的临床症状 主要为发热(占100%)、头痛(占60%)、乏力(72.5%)、消化系统症状(占70%),少数伴有玫瑰疹(7.5%),肝脾肿大无。
2.3 实验结果
2.3.1细菌分离培养:共采集患者血液样本9份、肛拭子9份。在3份血样和1份肛拭样本中检出4株同一血清型的沙门菌病原体。
2.3.2药敏试验:对头孢噻肟、头孢呱酮、头孢唑啉、氯霉素、环丙沙星、氨苄西林敏感;对诺氟沙星中敏;对阿米卡星、磺胺甲唑、甲基氧苄啶、氧氟沙星耐药。
2.4 病因分析
根据病例的临床表现、流行病学特征及实验室检测结果,可以确定此次疫情为1起由甲型副伤寒杆菌引起的疫情,传播途径最终确定为经受污染的食物传播,依据为:⑴病例发生相对集中,主要发生在本村及周边村寨来该村参与婚宴的人群中,且从发病时间曲线看,只有一个高峰,符合经受污染食物传播暴发的流行曲线特征;⑵所有发病人员均有参与本次婚宴的就餐史;同村及周边村寨同饮相同水源,未参与本次婚宴的人中未发现病例。⑶婚宴餐后第4天发现首例病例,最后一例是餐后19天,发病日期均在最短和最长潜伏期内;⑷从血样和肛拭样本中检出4株同一血清型的沙门菌病原体。
2.5控制措施
为了及早控制疫情,防止疫情蔓延,采取了一系列综合防制措施,包括患者住院隔离治疗、易感者预防性服药、外环境消毒、饮水消毒、餐具消毒;对群众宣传卫生知识;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等。自3月12日接到报告并采取综合性防制措施后,经过一个最长潜伏期发病数明显下降,3月14日后没的新发病例,4月14日所有住院病例全部康复出院,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3 讨论
根据病例的临床表现、流行病学特征及实验室检测结果,证实本起疫情是由于村民举办婚宴,食物受污染引起的1起甲型副伤寒暴发疫情。调查结果显示,100%的病例有参与本次婚宴的就餐史,说明此次疫情的发生与本次婚宴有直接关系。由于举办婚宴的村民全家外出打工,不能进一步调查,无法查明本次婚宴食品是如何受到污染的。
众所周知,肠道传染病的传播方式是“粪—口—粪”,传播因素多样化,水、食物、生活接触以及病媒昆虫(特别是苍蝇)均可单一地或交错地传播此类疾病[1]。此起疫情就是由于办婚宴食品受到污染所致,因此切断传播途径成为防控的主导措施,事实证明采取外环境、餐具消毒、预防性服药等综合性防制措施后,疫情得到控制直至终止。
参考文献:
[1]齐小秋,王宇,痢疾防治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2
作者简介:廖小文(1977-),男,汉族,广西桂林,主管医师,大学本科,主要从事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作者单位:云南省文山州砚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663100
论文作者:廖小文(通讯作者)田永梅,李红媛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7
标签:病例论文; 疫情论文; 副伤寒论文; 婚宴论文; 流行病学论文; 样本论文; 琼脂论文; 《健康世界》2016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