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用文学语言和手法增强新闻生命力
刘建英 云南省保山市广播电视台
摘要: 随着社会与时代的发展和人们审美水平的提高,受众对新闻作品的要求越来越高,平白的叙述方式已不能满足受众的要求,这就要求新闻记者要创新新闻写作方式,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能增加吸引力手法来传递新闻事实。笔者对新闻作品如何恰当地应用文学语言和手法来增强新闻作品的可读性和吸引力,达到增强新闻的宣传效果和生命力的目的进行了分析和思考。
关键词: 文学手法;新闻写作;传播效果
随着社会与时代的发展和人们审美水平的提高,受众对新闻作品的要求越来越高,平白的叙述方式已不能满足受众的要求,这就要求新闻记者要创新新闻写作方式,将新闻事实生动有趣地进行传递。文学语言通过一定的比喻、拟人、拟物、对偶、通假、形容、主宾颠倒等文学手法,强调主题。比如诗歌、散文、小说、戏剧以及民间口头创作中所使用的语言,经过文学家艺术加工,富有感人的艺术魅力。在新闻报道中恰当地应用文学语言和手法,能使新闻更加“吸睛”,新闻作品的亲和力、可看性也会得到增强,也能体现一定的艺术效果。
一、在新闻写作中运用文学语言和手法能够加强新闻的生动性
强调真实是新闻的首要原则,在此基础上,运用好文学语言,使其生动、形象、富于感情的作用发挥出来,可以扩大新闻的表现功能。生动的文学语言能使新闻作品醇香弥久[1]。有人把新闻说成是昙花一现,缺少生命力[2],在科技高速发展、信息“爆炸”的当今,新闻“昙花一现”的现象越来越明显,因此更要放大文学语言和手法的优势来增强新闻作品的生动性和吸引力,让新闻作品能像文学作品一样赋有生命力。
如今,闽商的这种行销网络更是面临进一步升级,开始通过商会等形式探索未来团队合作的新发展模式。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省外投资的福建人已超过250万人,从1995年开始,福建商人已先后在二十多个省份成立了五百多家商会组织。
生动的新闻语言能让新闻作品规避干巴、空洞的不足,让受众在字里行间获得审美的享受。新闻作品《农机千里走中原》标题中“走”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仅从标题上就能让受众对新闻作品产生兴趣,增强新闻的可看性可读性。另一件新闻作品《绥棱:讲卫生成为农民新风尚》中,用“村里路烂泥塘,柴草垛紧挨墙,房前有厕所,屋后关牛羊”,这样一段话来形容部分村庄过去的卫生状态,念起来朗朗上口,像儿歌一样有韵律,容易给受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新闻写作中适当地使用修辞手法、引用诗歌等表达形式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谁是最可爱的人》《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等新闻作品就因其自如地运用文学语言来进行表达,使作品生动、富有感情,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人。
二、在新闻写作中运用文学语言和手法能够加强新闻的亲和力
有亲和力的新闻作品就很“接地气”,这样的新闻能够拉近媒体与受众之间距离,是增强其传播效果的有效方法。
文笔优美是文学作品的特性,通过一些文学作品可以让人们认识生活和社会,也能获得一种审美享受。新闻报道中运用好文学语言,也能增强新闻语言的美感,进而延伸新闻的可看性和可读性。
一个“传神、简约、准确”的标题,一段引人入胜的导语,就能牢牢抓住受众的心,起到“吸睛”的作用。运用文学语言写好标题、导语,一篇新闻也就等于成功了一半。“云南5月飘起罕见大雪 德钦山野大地昨银装素裹”,这一新闻标题,不仅揭示出云南下雪的新闻事实,而且还勾勒出了一幅诗情画意的雪景,无疑更能引起受众的兴趣。保山市广播电视台微信公众号的一篇新闻《昌宁湾甸西瓜提早上市啦,甜到让你“瓜”目相看》,标题中一个“瓜”字运用了谐音双关,借字寓意,在文中围绕“瓜”字,把昌宁县湾甸傣族乡勤劳的傣家人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适宜的气候种植西瓜脱贫致富的场景自然表述出来,也体现出新媒体网络语言的新颖、吸引人的特点。同样是保山市广播电视台的一篇新闻专题《被借走的妈妈》,仅从标题上就以文学创作的手法埋伏笔、留悬念,吸引受众的关注,增强了新闻的吸引力。记者还采用讲故事的方式来呈现新闻事件,使保山市强制隔离戒毒所女子大队民警用真诚感化和温暖学员的事迹自然而然地留在受众心中。
三、在新闻写作中运用文学语言能够加强新闻的吸引力
随着受众获取新闻的渠道的增多,人们对新闻的要求也提高了,不仅要求准确、快速地知晓新闻事件,还要求新闻作品形象生动、引人入胜,产生共鸣。
对随机抽取的77名同学从专业理论知识、岗位技能水平、学习目标的明确性、学习积极性等四个方面的个人水平提高进行了调查,普遍认为有帮助(约58%—66%)或者有很大帮助(约22%—28%),也有少部分同学(约3.8%—8.7%)认为存在问题,以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存在困难为首。可见,课程建设在帮助学生提高个人水平方面满意度情况较好
降脂效果的评定标准[5]:(1)显效。TC与TG降低20%以上,HDL-C增加0.26 mmol/L以上。(2)有效。TC与TG降低10%以上,HDL-C增加0.18 mmol/L以上。(3)无效。未达到上述指标者。(4)总有效=显效+有效。
四、在新闻写作中运用文学语言可以强化新闻的可看性和可读性
每一件新闻素材最基本的特点就是源于真实的生活,新闻的亲和力就是要挖掘发生在群众身边的新闻亮点,在真实的基础上通过巧用文学语言和手法,用通俗易懂的话语消除新闻作品与受众之间的隔阂,提升新闻的表现力和亲和力。获第二十六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的《在这里,找到患者信任的理由》这篇报道中,记者描述上海长征医院肾内科血液透析中心24小时为患者服务的事迹时写道:“有的病人是拎着公文包‘入住’的——做完通宵血透后在病床上多躺1个小时,次日就直接去上班了。”“血透中心的护士们轮上长达近11小时的夜班时,连‘小眯一会儿’也不允许。”通宵做血透比作“入住”,“小眯一会儿”换掉“小憩”这样的书面语,使新闻里的语言生动接地气,把长征医院血透护理技术的细致高超、医患互信的画面自然呈现,拨动了人们的心弦,拉近了与受众的距离,提升了亲和力。保山市广播电视台新闻栏目《保山新闻》中播出的一条人物新闻《张立:用画笔留住乡愁》,记者在描述张立的画室时写道:“这里与普通的农家小院无异,斑驳脱落的墙壁、藏着时光的旧物、恣意生长的花草、悠然怡得的虫鱼,此中意境,犹如清风明月一般的温朗。”“这些故土中熟悉的、亲切的地方,甚至是街边一隅、屋檐一角、村中一巷、墙角一砖,都被他轻醮颜色,浓意刻画。”,对偶、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在这样弥漫着诗歌、散文的字里行里,文艺青年张立和他的画室就仿佛静静呈现在眼前,再配上摄像记者用心抓拍的几组镜头,活灵活现地把身边的人、身边的事“软性”表达,增强了新闻的亲和力,接近了电视新闻与受众的距离。
“新鲜”是受众对新闻的基本需求,也是增强新闻可看性可读性的一个关键点。记者在采写新闻时要抓住“新鲜”两个字,还要运用文学手法,而在标题和内容上让人耳目一新,就能激发受众想要了解的欲望,达到增强新闻可看性可读性的目的。获第二十六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的《2014年正风反腐N个‘没想到’》报道中,记者在标题上就引用了设悬念、埋伏笔的手法和网络语言,“没想到什么?”“N个”到底有多少个?仅凭这些悬念就牢牢吸引住受众的眼睛,抓住受众想要了解真相的心理。在正文中,记者逐一列出这“N个没想到”,条理清晰,娓娓道来,增强了新闻的可看性和可读性。
在新闻写作中引用古诗词也是增强吸引力的一条捷径。引用古诗词来为标题增色,最经典的一个例子就是《新民报》仿宋词佳句“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拟的标题:“物价容易把人抛,薄了烧饼,瘦了油条”,朗朗上口的标题把抗战时期物价飞涨的新闻精彩呈现,不仅幽默风趣,而且辛辣有力,堪称神来之笔,让后人纷纷学习效仿。在当下,信息时代,网络语言层出不穷,像这样仿照古诗词来拟新闻标题的例子不胜枚举,而要准确运用好这样的手法也要求新闻记者要有扎实的文学素养,才能在新闻事件面前把这些古诗词信手拈来加以运用。
总之,新闻作品如果只有新闻事实,却没能生动、艺术地进行表达,那么这样的新闻作品就会失去吸引力,缺乏生命力,也会影响新闻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在新闻作品中恰当地运用好文学语言和手法,能让鲜活的新闻事实更具有吸引力,更流畅协调,也能增加受众观看和阅读的美感,这样才能成为一篇有韵味、能让受众产生共鸣的优秀新闻作品。这也要求我们的新闻记者在熟练掌握新闻采写技能的同时还要培养自己的文学兴趣,提升文学素养,汲取文学精髓,扩大知识面,这样才能在需要的时候,娴熟地运用,做到腹有诗书气自华,信手拈来最从容。
参考文献:
[1]董玉芝.论文学语言在新闻写作中的运用[J].新闻爱好者,2007.
[2]周建华.打造精神与艺术的盛宴--析《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典礼的文学性修辞[D].赣南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07.
标签:文学手法论文; 新闻写作论文; 传播效果论文; 云南省保山市广播电视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