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市恩阳区人民医院 四川巴中 636064
膝关节是人体中非常重要的关节部位,与人的运动直接相关,如果发生膝关节病,将会影响患者正常运动,甚至会导致瘫痪,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临床上需要加深对膝关节病的探究,以便提高治疗效果,降低该疾病对患者生活和身体健康的影响。本文则对膝关节病的类型、原因、临床表现、预防以及治疗方法等进行分析。
1简述膝关节病及其类型
膝关节是人体最大的关节之一,其组成有髌骨、胫骨和股骨,也是人体中负责承受重量的关节。在人体关节中,膝关节是最容易患病的关节,膝关节疼痛不仅有内部病损,还有关节外因素所导致的疼痛。膝关节病的症状通常没有特异性,如关节交锁、打软腿以及疼痛等,其原因可以是髌骨关节异常、半月板损伤、软骨病变以及交叉韧带损伤等[1]。
临床上常见的膝关节病有:1)滑膜炎,是指膝关节慢性劳损或者是急性创伤时导致的滑膜损伤或者破裂。2)骨性关节炎,是以关节软骨破坏、变形以及骨质增生为特点为一种慢性疾病。3)髌骨软化症,在髌骨软骨面由于慢性损伤而出现龟裂、脱落、肿胀等症状,导致与其相对的股骨髁软骨也产生相同的病变。4)半月板损伤,这是最为常见的膝关节病,且青壮年为高发人群,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2膝关节病发病原因及其临床表现
膝关节病发病原因有慢性劳损、骨密度降低、外伤、发育异常、承重过大、手术损伤等。临床上表现有:骨性关节炎,发病比较缓慢、以中老年肥胖女性为高发人群,且通常有劳累史;膝关节活动受限、疼痛加重;活动时有摩擦音、弹响等症状。滑膜炎,急性损伤诱发的疾病有膝关节血肿症状;慢性劳损诱发的疾病多数为老年患者,且患者大多数有体湿症状、或是有骨质增生等症状的患者[2]。髌骨软化症,临床上以青年运动员为常见的患者类型。半月板损伤,伴有功能障碍、疼痛以及膝关节肿胀等。
3膝关节病预防和治疗
3.1预防措施
第一,要注意避免较远距离的行走和长时间站立,以便减少膝关节承受的重力,减缓膝关节退变。第二,如果膝关节有外伤、代谢异常、感染等疾病,则应及时间妥善处理。第三,多食用含钙量较多的食物,利用食品补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应注意营养均衡,多食用酸奶、鲜奶等奶制品;腐竹、豆粉、豆浆等豆制品;小白菜、胡萝卜、小油菜等蔬菜。同时,还应补充维生素D、多晒太阳,促进钙吸收。必要时,可以通过巨能钙、葡萄糖酸钙等钙剂补钙。维生素D是骨髓吸收钙离子的重要载体,在补钙的同时补充维生素D,可提升钙吸收效果。但是,补钙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过量补钙。第四,适当进行体育锻炼,预防骨质疏松。有规律的运动能够加强肌腱、肌肉和韧带的作用,可保护好膝关节,从而预防膝关节病。第五,膝关节要注意保暖。膝关节受凉是发病的关节,故而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暖,降低膝关节病的发生率。第六,在坐下或是站起的过程中,可以轻微的反复扭曲几下膝关节,而后再完成坐下或是站起动作,可保护膝关节,避免受伤,从而预防膝关节病。
3.2治疗措施
治疗膝关节病的方法分为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时可使用的药物有:枝川液,这是疼痛治疗创始人研发的治疗方法,具有疏气通血、改善人体抗病能力的作用,转化病理,恢复膝关节生理功能。枝川液对于轻度和中度膝关节病治疗效果较好,而对重度膝关节病患者的治疗效果不佳。透明质酸钠,这是膝关节腔滑液成分,是软骨基质的组成成分,主要发挥润滑作用,能够减少运动时的摩擦,在注入透明质酸钠时,可改善膝关节的炎性反应,达到关节软骨的目的,从而促进软骨再生和愈合。透明质酸南对于滑膜型膝关节病的治疗效果较好,且有局部皮疹和感染的患者禁用[3]。氨基葡萄糖,这是膝关节软骨基质中非常重要的单糖,具有阻断发病机制的作用,促进软骨细胞合成,并且抑制软骨酶产生,降低软骨细胞损伤。手术治疗方法:该方法针对髌骨脱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等症状严重的膝关节病进行治疗,此类膝关节病使用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是无效,并且严重影响患者生活,故而选择手术治疗。1)关节冲洗术。该方法是指对膝关节内的积液进行引流,降低压力,补充镁钙钾等电解质,改善其渗透性,进而提高膝关节局部免疫能力,促进炎症消退,并且增加软骨所需营养,促进膝关节恢复。但冲洗量需要进行控制,避免出现低钠血症、水中毒等症状。2)关节镜清理术。该方法是临床上治疗骨性关节炎的主要措施,目前使用比较普遍,即在关节镜下对病变组织进行治疗,适合疾病早期患者。此外,还有关节置换术、关内融合术等手术方法,需要结合并且确定治疗方法。
综上所述,临床上根据膝关节病的类型、原因以及病情发展程度,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法,并且通过交流了解患者的日常生活和饮食习惯,帮助患者制定预防措施,降低复发率。将预防与治疗结合起来,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膝关节病的不良影响,从而达到保证患者身体健康、改善其生活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傅佳.应力性膝关节病的临床表现及诊疗方法[J].光明中医,2018,33(11):1618-1620.
[2]陈巧娜.MRI在诊断退行性膝关节病中的应用[J].医疗装备,2018,31(20):24-25.
[3]吴科荣,尚希福,凌晓冬.旋转平台与后稳定固定平台膝关节假体分析[J].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2018,12(05):662-665
论文作者:罗勇均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7
标签:膝关节论文; 软骨论文; 关节论文; 患者论文; 髌骨论文; 损伤论文; 这是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