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的中国民俗学与民俗学_民俗论文

信息时代的中国民俗学与民俗学_民俗论文

信息化时代的中国民俗和民俗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民俗学论文,时代论文,中国民俗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作为现代社会学科的民俗学,在世界各国的发展已经经历了一个半世纪的时光。学术 的发展总是伴随着时代前进。每个时代,社会的变迁总会向民俗学研究提出新的课题, 新的任务。民俗学作为一门现代学科应该适应变化了的时代要求,不断修正自己的研究 领域和方法,有时甚至要对学科概念的界定加以修正,使之具有传统性与现代性的品格 。比如什么是民俗与民俗学?在不同的时代,它的定义总要受到时代的制约,必须要作 出新的阐释。目前中国民俗学学科的发展也面临着这样的课题。新的时代,新的要求, 民俗学学科在经历了一个半世纪的发展之后,终于到达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即由工业 化时代进入信息化时代的时期。社会的进步日新月异,信息化带给世界最大的变化是经 济发展趋势的全球化。尽管人们对经济全球化持有不同的观点,但社会的发展毕竟要全 力维护自己的发展态势并勇往直前。民俗学应该意识到社会的这种变化带来的民俗文化 的巨大变化,这种变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在时代急剧变化的今天,社 会学科的各个领域开始重新思考和审视自身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问题,寻找自己的学科 定位和发展前景,民俗学也不例外。

一、经济转型期的中国民俗与民俗学

中国社会的发展,已经经历了四五千年的历史。上下五千年,从社会发展形态而言, 经历了史前社会、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和社会主义社 会几个阶段;从生产方式和经济发展看,经历了农业社会、准工业社会、工业社会,今 天正在向信息化社会迈进。社会发展的每一阶段,都面临着经济或社会的转型,面临着 思想的飞跃和文化的跟进,不如此社会就不能进步。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由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中国社会的一次巨大的转型。随着社会和经济制度的变革, 中国社会由个体经济变为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经济,这种社会和经济制度的转型, 包括意识形态的变化,深刻地影响了民众的生活和观念,影响了传统民俗文化生存的基 础,即当经济基础变化之后,社会的上层建筑包括民俗文化在内的一切文化,都严密地 控制在政治制度之下,政府行为在某种程度上规范着人们新的生活。原来以私有制为基 础的社会观念和文化,被全民所有制经济和社会文化观念所取代。这就是20世纪50-80 年代中国所经历的社会现实。实际上这种变化中就有传统和现代化的冲突,只不过带有 中国特色而已。

中国在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所面临的经济和社会转型,是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和世 界经济、文化背景中产生的,规模更加庞大。表现在经济发展上,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开 始向市场经济转型,经济制度由过去单一的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向多元经济结构转 化,这又一次激荡了中国民众的心,传统与现代化的冲突也较之以往更加深刻。此时作 为研究民众生活和行为模式的中国民俗学向何处去成为中国民俗学人十分关注的话题。

这里所谓的经济和社会转型,主要是指中国社会在进入20世纪80年代之后的20多年的 变化。此时正值中国的改革开放时期,以往闭关锁国,现在国门大开,西方经济和文化 长驱直入,社会发生了急剧的变化。这种变化是政治的、经济的、生活的、思想的、农 村的、城市的,是多元的和全方位的。西方经济和文化的大潮汹涌而来,顺应世界经济 发展的潮流,中国社会开始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经济的转型已成定势。特别应 该指出的是,在信息时代,各种现代化信息已成为社会的重要资源。经济基础变化了, 作为上层建筑的社会学科,为适应经济基础的变革,不得不调整自己的步伐,民俗学研 究的传统模式必然受到严重地挑战。

新时期中国社会的经济转型,主要表现在由过去的公有制经济向多种经济形态过渡, 由农业社会、工业化社会向信息化社会过渡。这种过渡带给社会的必然结果是生产方式 、生活方式以及与此相关的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民俗文化是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 部分,在社会和经济转型期,这种文化必然以其特有的方式适应社会潮流的变化。那么 ,中国社会经济的转型给民俗文化带来哪些影响和变化呢。

第一、传统与现代化冲突加剧。

中国经济和社会的转型,将中国民众的生活带到传统与现代化的交叉路口。

中国向来是传统的农业社会。虽然在二十世纪末,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 但时至今日农业经济模式并未彻底改变。追溯中国民俗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 民俗文化是在长期的农业经济基础上孕育和发展起来的,无论是物质民俗的居住、饮食 、服饰、生产、交通;社会民俗的家族、村落、岁时节日、人生仪礼,还是精神民俗的 巫术信仰、道德礼仪、游艺竞技等都与农业经济相适应。这种民俗文化影响了中国人几 千年。就民俗文化的特征而言,一种民俗文化一旦形成都有它相对的历史稳定性,并在 社会的发展中影响一个民族和国家民众的心理和性格。但当社会的生产力发生急剧变革 时,民俗文化也随之改变,“俗随时变”是民俗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目前,在中国社 会走向经济多元化和文化多元化时代,现代化与传统的矛盾变得日益尖锐起来,大有现 代化取代传统的趋势。

其实,这种新与旧、传统与现代、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冲突也非自今日始。早 在鸦片战争、辛亥革命乃至“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在将近一个多世纪的漫长岁月中 ,这种冲突就从未停止过。不过那时的中国社会,农业经济基础很强盛,传统文化表现 得十分强劲,所以吸收外来文化的进程相对比较缓慢,因此新的思想和文化并没有对传 统文化构成巨大的威胁。今天的时代则完全不同了,现代交通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使世 界经济和文化的交流变得十分便捷。特别是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西方的先进 生产技术和先进的文化通过各种管道输入中国,在短短的时间里,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 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城市化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传统文化正在失去它的 优势地位。如不重新认识传统文化,整合传统文化,使其和现代化协调起来,传统文化 就有变成现代文化附庸的可能。

第二、新时期民俗文化的变迁。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民俗文化的变迁变得凶猛异常。这种变化是由政治的和经 济的原因造成的。首先是思想上的拨乱反正打破了中国人传统的思维定势,民俗文化被 提升到十分重要的位置。此时,思想解禁,民众的民俗意识回归,各项民俗文化活动生 动活泼地恢复和开展起来,生活开始变得丰富多彩。此时的民俗学的研究也从重视传统 转向关注现代,关注现代化给民俗文化带来的巨大变化。

在民俗特征中,变异是民俗文化发展的动力。以往民俗学的研究常常停留在对传统民 俗的研究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因为以往的民俗变异是建立在农业经济的基础之上, 民俗学研究可以将历史的民俗与变异的民俗压缩在一个平面上进行,作“书斋式”的研 究。现代民俗学的研究则完全不同,它要顾及民俗全新的发展,顾及民俗文化在民众生 活中所起的更新作用,应用民俗学中经济民俗学、都市民俗学的兴起正是顺应了新时期 民俗文化发展变化的要求。

民俗文化本来就是由民众创造和享受的。这种创造、享受决不会放弃对新鲜文化的吸 纳,不会放弃现代化带来的便利。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所体现的是民众思想观念的变化 。比如中国的春节习俗是延续了几千年的文化,它原来的主题是建立在农业社会基础之 上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请神祭祖、合家团圆几乎是延续了几千年的不变的内 容,伴随春节习俗的文化活动更是丰富多彩。传统的春节仪式主要包含三方面的内容: 节前忙年;除夕过年;节日拜年。时间的延续大约在一个月左右。具体活动:忙年一般 从腊月初八过完“腊八”节,年事准备活动开始,到了大年三十(除夕),家家户户贴春 联、门神、窗花、年画;除夕之夜吃年夜饭、守岁、燃放爆竹、请神祭祖;大年初一开 始,亲友互相拜年;社火、花会、庙会活动依次展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后, 年事活动才算结束。传统春节习俗被信仰观念笼罩着,神秘而有趣。今天随着社会现代 化进程的加快,春节仪式和内容发生了重大变化,信仰成分逐渐减弱,娱乐成分逐渐加 大。特别是随着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化传媒的介入,以往春节习俗中的信仰内容 被现代意识所取代。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文艺联欢晚会成了除夕之夜的大餐;电话拜年、 电子贺卡贺岁成为新的时尚……。因此,在现代化的大都市中,人们普遍感觉到年节的 传统意味越来越少,特别是在有些城市颁布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禁令之后,更感到春节 已不是原来的那样,变得索然无味。

实际上春节习俗只是民俗文化变化的一个方面,其它习俗的变化同样深远。物质民俗 中的居住、饮食、服饰,生产交通民俗的变化;社会民俗中家庭、村落、婚姻、丧葬仪 礼的变化;精神民俗中信仰民俗的变化同样体现着民俗与时俱进的特点。人们不难发现 ,中国人的习俗正在融入世界文化潮流之中。就服饰文化而言,中国人传统的服饰在生 活中已经渐渐消失,农民也穿上西装;传统婚礼不复存在,丧葬礼仪加速改革等等。面 对如此神速的变化,民俗学者作何感想。出路有两条:一是顺应时代的发展,赶上时代 前进的步伐,关注民俗的变化,加强对现代新时尚、新民俗的研究,探讨民俗文化发展 变异的规律;一是发掘、抢救、保护传统民俗文化,维护中国民俗文化生存的生态环境 ,保住中国民俗文化的根,使传统与现代化更好地协调发展。面对外来文化(异文化), 中国人不应该失去民族自信心,要相信中国民俗文化的强大的生命力,应该看到民俗文 化中新的成分的加入,能保证中国民俗文化在发展中吐故纳新。

在和平的环境里,民俗文化的传播往往是采取“采借”的方式进行的。一个民族对异 文化的接受从来都是有选择的,不会是盲目的。异文化简单代替民族原有文化的事例是 罕见的。比如佛教是外来文化,在魏晋南北朝以前,它是以印度方式传播的。但在唐代 以后,佛教被中国人改造得世俗化了,具有了中国特色,也更有利于传播,甚至影响到 东亚许多国家。喇叭裤在20世纪70年代末曾经风靡一时,被视为对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 反叛,遭到许多人的非议。但中国人对这种文化的接受不是简单的拒绝,而是最终将其 改造成筒裤的款式流行。此类例子不胜枚举。要懂得,一个时代的时尚往往是在年轻人 中开始流行的,他们的言行举止最能反映时代的潮流。时尚服装、流行音乐、迪斯科、 歌星、影星最受年轻人的欢迎,而代表传统文化的中老年群体则往往显得保守,就是这 个道理。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传统与现代化的冲突。

文化的变迁,包括民俗文化的变异是客观规律。我们现在处于全球信息化时代,从人 类生存的空间环境来看,以往是处在相对封闭的环境里,民俗文化的传播要靠口头和行 为方式进行,传播的速度相当缓慢。今天随着现代化交通和通讯方式的变化,人类生存 的空间明显缩小,环境的改变直接影响着民俗文化的变异,民俗学研究应该直接面对这 种变化,做出新的抉择。

第三、跟进民俗文化的变迁。

民俗学发展到现代,由“历史之学”变为“现代之学”。现在性是民俗学的根本属性 ,所以应该跟进时代和民俗的变迁,应该着眼于现实并和民众生活发生紧密的联系。这 和民俗学的重视传统并不矛盾。传统文化是历史发展的延续,失去传统便没有现代可言 。民俗是文化的积淀。传统,按照民俗学的理解,应该是三代以上的文化的积累。如果 以25年为一代计算的话,民俗学研究的对象,至少应该有70多年到百年的历史,这对民 俗学的研究显然是不现实的。所以应该将传统视为一种文化的延续,这种延续包含了它 的变异。中国社会变化最激烈的时期是在上个世纪的百年之间。辛亥革命推翻清朝政府 是一次巨大的社会变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又一次巨大的社会变革,改革开放带来 的经济转型,不亚于另一次社会变革。这些变革都带来民俗文化的巨大变化,传统在变 革中一次次深化,民俗学应该从实际出发,追溯历史,使民俗学的研究变得鲜活起来, 成为一门新鲜的学问。

跟进、研究民俗文化的变迁是民俗学者的责任。

二、民俗学与信息社会

1、民俗与信息社会

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正在逐步进入信息社会。信息社会的到来,首先归功 于现代大众传媒的发展。以往报纸、图书、广播、电话、电报、电影、录音机、摄像机 曾经是大众传媒的主要工具,在文化传播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民俗学研究中,也早 已采用了这些现代化的工具,将其运用到民俗学研究和田野作业之中。比如:录音机和 摄像机在民俗考察中成为一种利器,被广泛采用,使民俗采风变得科学可行。但是随着 电视的普及,如上传媒变得黯然失色。当世界进入数字化时代时,文化的传播变得越来 越便捷。特别是Internet互联网的出现,不仅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同时也改变了人 们的生活方式。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在同一时空间运行,过去需要人工作为的事情,现 在通过互联网就会轻易实现。此时的民俗学的确受到空前未有的挑战,强烈要求方法论 的突破。

信息社会最大的特点是把各种信息作为资源看待,并提倡这一资源互惠共享。而

Internet(互联网)的出现,为资源互惠共享提供了充分的可能性。

在信息社会中,当民俗文化被作为信息资源对待时,民俗文化的价值得到明显的提高 ,受到社会前所未有的重视。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民俗文化热,就是很好的说明 。

20世纪80年代,中国民俗学进入恢复和发展时期,迎来了它的黄金时代。全国的文科 高等院校普遍开设了民俗学课程;博士学位授予点、博士后流动站建立;硕士学位授予 点逐年增多;学术机构包括民俗学的群众学术团体纷纷建立;民俗学田野考察逐渐深入 ;专题研究包括地域的和民族的民俗研究向纵深发展;民俗刊物和图书大量出版。也就 是说,民俗文化资源被社会充分认识和开发利用。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中国都市化 的进展和旅游业的发展,民俗文化更是被作为旅游资源得到开发,有的地区甚至将民俗 旅游资源的开发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在这种形势下,民俗学的学科地位得到提升,民 俗知识的普及和理论建设显得更加迫切。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民俗学在新时期的发展, 有许多经验和教训是应该很好加以总结的。

中国民俗学正在以新的姿态迎接信息化社会的到来,这是不言的事实。在信息化社会 中,一切资源都可以转化为信息供全社会所享用。最近几年来,在中国掀起抢救和保护 民俗文化的热潮,许多过去不为人知的古村落被发现,在得到媒体的宣传报道后,那里 便形成旅游热点,资源被转化为信息,信息又转化为资源,这就是信息社会的魅力所在 。

2、民俗的大文化概念

按照传统的理解,民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靠口头和行为传承的一种行为模式,这种 模式是用来规范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的。这样的理解当然是不错的。但仔细推敲,这一理 解有许多的局限性。首先是它模糊了民俗的文化内涵。民俗的形成是一种历史过程,民 俗是在不断地传承中演变和发展的,所以民俗既是历史的又是现实的,应该将民俗理解 为一种历史文化的积淀。只有民俗所含有的文化内涵才能体现民俗的本质。因此谈到什 么是民俗时,应该理解为:民俗是千百年来,民众靠口头和行为传承的一种文化模式。 其次,民俗也是人们所创造的文化信息的总汇。民俗包含的内容极其广泛,物质民俗、 社会民俗、精神民俗中的许多事象,都是一种文化符号,均传达着一定的文化信息。文 化信息的积累使民俗文化的内涵变得丰富多彩,并成为一种大文化的格局。

民俗的大文化概念,是指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支柱,是民族文化的根。文化向 来都有文野之分,雅俗之分。无论是雅文化还是俗文化,都是民族的血肉,民族的根本 。雅文化经历千百年的发展,形成民族的精神;俗文化同样经历比雅文化更长时间的发 展形成民族的感情。以往我们对民俗文化的理解太过于狭窄,只是看到了它和民众生活 的联系,而没有看到它在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方面所发挥的巨大作用。今天我们必须 把民俗文化作为一种大文化来看待,加强研究,提升它的地位。

三、民俗文化的保护、开发和利用

民俗文化信息是一种资源,这种资源保存在于民众的日常生活之中。当民俗学者将这 种资源通过田野作业的方式考察纪录之后,成为研究资料,也就在客观上保护了这种资 源。如果通过大众媒介将这一资源传播出去,便成为可以利用的信息。因此对民俗文化 的保护,是开发利用的必不可少的环节。

中国有着悠久的文明史,几千年积淀下来的不仅仅有眩目辉煌的雅文化(文人文化), 而且有先辈为我们传承下来的珍贵的民俗文化。正是这些来自民间的文化,为雅文化的 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造就了独特的民族性格和民族心理。然而,由于过去对民俗文 化的无知和偏见,如此灿烂的传统民俗文化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保护。而且随着生活 的日益现代化、多元化和外来文化(异文化)交流的日益便捷和频繁,使中国优秀的传统 民俗文化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摧残,许多民俗文化在现代信息社会正以惊人的速度消失。 它的传承更是受到空前的威胁。比如,当故事讲述家去世时,丰富多彩的民间故事便也 随之被埋葬;当一位著名的歌手去世时,人亡歌息,留下一片空白;当孩子们唱起流行 歌曲时,那些妙趣横生的童谣便不知所向;当万丈高楼拔地而起时,那些古朴的民居便 化为瓦砾;当民俗被当作旅游资源开发时,那些纯朴优美的民间歌舞便不知何时才能洗 尽铅华。

生活不是一成不变的,民众的思想和生活总是随着时代前进。我们不能要求人们为保 存传统的民俗文化而永远生活在艰苦的条件之下。但是,当我们在追求更舒适的物质生 活的时候,是否应该眼看着传统民俗文化消失得无影无踪?是否要在物质生活趋同的情 况下,主动丢掉这张标志民族个性的文化的身份证?应该认识到,保护优秀的民俗文化 就是保存历史。民俗学研究应该在现代化与传统之间搭起一座可以沟通的桥梁。

至于如何保护民俗文化,取决于一个民族或国家对传统民俗文化认识的自觉程度。民 俗文化是靠口头和行为传承的,是承自上辈的文化,这种文化养成了民族的国民性,形 成了民族的凝聚力。但是民俗文化又有一定的脆弱性,它虽是民众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 ,当社会向前发展时,它极容易消失。所以应该倍加重视,自觉地加以扶持和保护。对 于民俗文化的保护,我们应该在自觉与不自觉之间做出一种选择。

除观念上自觉重视外,关于民俗文化的保护,还应提出一整套可操作的保护方案。最 有效的保护当然是通过国家立法的形式,将民俗文化的保护变成政府行为。中国应该建 立属于自己的民俗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口头和非 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有力地保护了世界文化遗产。为什么在民俗文化遗产的保护方 面,不可以做出中国自己的努力?

中国民俗文化遗产名录的建立,同样具有深远的意义。传统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民间 文化的宝库,在信息社会到来之际,随着民众生活方式的变迁,一些传统的民俗文化必 然要退出历史舞台,或者以另一种形态存在于生活文化中。现代生活对传统文化的冲击 是残酷和无可避免的。建立文化遗产名录的目的,是有目的地自觉地保护历史,是要引 起政府和民众对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视,发现并尽力抢救已经被破坏的传统民俗文化,保 护未被保护或者保护不力的传统的民俗文化,为传统民俗文化建立起一套比较完善的保 护机制对民俗文化提供法律上的保护,是历史赋予当代民俗学者的责任。

民族文化造就了民族性格。民俗是一种生活文化,其中蕴含了民族独特的精神,建立 民俗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本民族的文化,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 力和归属感。这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四、如何保护民俗文化

保护优秀的民俗文化就是保护历史,这已不是新鲜话题。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已经做 出了有益的实践,取得了很好的经验。在亚洲地区,日本和韩国在民俗文化保护方面同 样做出了典范。在那里把值得保护的民俗文化称为“文化财”或“民间文化财”,即将 文化视为文化财富。

日本和韩国早在20世纪50-60年代就已经通过政府立法的方式对民俗文化加以自觉地保 护。按照韩国的《文化财保护法》(注:关于韩国民俗文化财的保护,请参阅张正龙《 文化财的保护与环境》一文,载《亚细亚民俗研究》第四辑,学苑出版社,2003年。) ,文化财被区分为有形文化财、无形文化财、纪念物、名胜古迹、民俗资料四个项目。

有形文化财是指建筑物、典籍、书迹、古文书、绘画,雕刻工艺品等有形的可作为文 化遗产的具有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较高的考古资料。

无形文化财指的是演剧、音乐、舞蹈、工艺技术等无形的,具有较高历史价值和艺术 价值的文化产物。

纪念物指的是贝冢、古坟、城址、宫址、窑址、遗物包含层等具有较高历史、学术价 值的历史遗迹。名胜古迹指的是具有较高艺术和观赏价值的地方,此外动植物、矿物、 洞窟等在学术上具有较高价值的地方也属于这个范畴。

这里对文化财做了科学的界定。不是所有的民俗文化都可以作为文化财,只有那些具 有较高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民俗文化才可以被列入文化财保护的范围。另外被保护的 文化财还被分为国家指定文化财,市、道指定文化财及市、道知事指定文化财,分别加 以保护、管理和继承。保护文化财的目的是为了通过对保存并利用的文化财来提高人们 的文化生活,希望人类文化得到更好的继承和发展。

民俗学研究是以民间传承为对象的。在掌握民族生活变化的同时,确认和探索民族同 一性。因此,属于生活、艺术、信仰、口碑传承的无形文化财,成了民俗学研究对象的 中心。对民俗文化的保护,实际上是保护民众生活的历史,是通过保护和传承使后辈知 道我们的前人是怎样生活和思考的,知道民族文化创造和发展的历史。同时民俗文化的 保护也为民俗学研究提供活的标本,帮助学者们更好的把握民俗文化的精神实质。

其次,民俗文化是靠口头和行为传承的文化,这种文化生存的环境经常处于变化之中 ,显得十分脆弱,很容易受到破坏和损伤。使民俗文化受到破坏与损伤的原因主要有两 个方面。一是人为原因,二是自然原因。人为的原因是指由民俗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承人 造成的破坏。比如因为无知或追求金钱利益,随意改变民俗文化传承的内容和形式。如 将本属于手工生产的民俗工艺品,做产业化开发,工厂化生产,而使原来的民俗文化的 历史和艺术价值消失。人为原因是由政府的错误决策行为造成的损失。如中国“无产阶 级文化大革命”中的破四旧运动,造成的民俗文化的损失便是政府的决策行为造成的, 中国大量的民俗活动和民俗文物是在这一时期消失的;改革开放带来中国社会的全面转 型,民俗文化一方面被开发利用,另一方面也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坏,其中因城市规划中 缺乏民俗文化保护的内容,许多有历史和艺术价值的建筑物被强行拆除,古城风貌遭到 破坏。

民俗文化中的无形文化财和有形文化财不同,它不是一种固定了的形态,因此很难寻 找到它的原型。比如一些古老的信仰仪式,流传至今已经很难寻找它原来的踪迹。加上 人们认识的不足,保护不当也容易遭到损失。

至于民俗工艺产品,在现代化的社会里生存的空间变得越来越狭窄。从工艺技术来看 ,由于民众文化水平的提高,现代制作工艺的不断渗入,原有的工艺显得比较粗糙,影 响民众对于传统工艺的关心日渐低下。加上传统工艺品的流通渠道没有保证,产品滞销 ,使得这种技能的传承更为艰难。

自然因素对民俗文化所造成的损失,主要集中在那些有形文化财上,如民居建筑、传 统服饰、生产、生活用具等,这些物质文化由于湿度、温度的变化,自然灾害的影响, 经历一定的时间后会自然损坏。因而为了保存,除必要的修复外,还可以采用影像手段 进行纪录和科学化的保护。

要改变造成文化财破坏诸种因素,为民俗文化的保护建立良好的环境,是至关重要的 。除政府部门的努力外,唤醒民众的保护意识也是非常重要的。民俗文化是民众生活的 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历史延续和发展主要靠民众自发的参与。今天的保护也应以民众为 核心,政府主管部门要悉心听取传承者的意见,确定保护的对象。同时应该将要保护的 项目确定传承人,使政府与传承者共同担负起保护的责任。

今天,观光产业的急速发展,直接影响到人类重要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因此在保持民 俗文化的多样性和传统性的同时,还要整合旅游文化和环境,使之相互制约和发展。因 为产业化与旅游带给文化财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有许多是负面的。如民间工艺品的 商品化和产业化导致文化遭受破坏,使文化形态失去平衡。我们在旅游点经常可以看到 许多仿制品或假冒伪劣产品,这种现象使民俗文化的保护受到威胁,使民俗文化变成虚 伪的东西。所以不是说单纯地保护就可以了。要知道民俗文化是处在变异之中的,只有 在保护的同时不断吸收先进的技术,使传统得到发扬,民俗文化才可能得到传承和发展 。单纯的保护是消极行为,在保护的同时促进民俗文化的发展才是积极的命题。

因此,最大限度地保护民俗文化的原型,是至关重要的。如民间工艺品的制作,要体 现这一文化传承的由来、历史状况。制作工艺虽然不断发展,但它的文化含义是不能改 变的,如果将民俗工艺品原来的文化含义都改变了,那这件工艺品也就失去保护的价值 。

如何保护民俗文化?

首先,要对被保护的民俗文化财进行系统科学的管理。对具体的文化财要确定它的可 靠的传承人,要保持文化财原型和技能的传承,达到资源管理和政策保护具体可行。在 被保护的地域之内,争取所在地民众的积极参与,使他们自发地参加文化遗产的保护运 动,而不应该将保护的文化财与民众隔绝开来,使他们变成局外人。那样就失去了民俗 文化财保护的意义。

其次,民俗文化财的保护要有专业人才的参与。这些专业人士能把文化财的价值和意 义用浅显的方式讲给民众,使他们懂得被保护的民俗文化财究竟有什么价值和意义,同 时可以帮助制定一系列的保护办法和措施。民俗文化的保护少不了后来的继承者,要形 成一种制度,有意识地培养年轻的民俗文化保护者。每一项活动都应该吸收青少年参与 ,培养他们传承民俗文化的兴趣。

其三、民俗文化与自然遗产的保护,需要政策的连续性支持,保护不是一时的权宜之 计,它是民族意识觉醒的表现。一种民俗文化一旦得到保护,它就成为永久的遗产,要 建立相关的档案,纪录每一次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民俗文化财的保护概念,并不是说对被保护的民俗文化财不做人为的加工整理。原始 状态是应该保存,但由于民俗文化的传承往往带有随意性,在结构和内容上往往有不完 整的地方,在不破坏民俗文化本质传承内容的前提下,适当地调整结构和充实内容是允 许的。

总之,民俗文化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所涉及的知识和理论应该受到足够的重视。

标签:;  ;  ;  

信息时代的中国民俗学与民俗学_民俗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