胺碘酮在急诊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复律中的临床应用疗效评价论文_李少杰 陈喜彬 石秀茹 姚蓝

胺碘酮在急诊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复律中的临床应用疗效评价论文_李少杰 陈喜彬 石秀茹 姚蓝

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急诊医学科 李少杰 陈喜彬 石秀茹 姚蓝摘要:目的:就胺碘酮在急诊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复律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以我院收治的快速型心律失常复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胺碘酮进行治疗。结果:采用胺碘酮对快速型心律失常复律患者进行治疗后,患者的各项临床情况指标均有明显改善,有效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结论:在急诊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复律的过程中,采用胺碘酮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胺碘酮;快速型心律失常复律;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50例快速型心律失常复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依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的男性患者有13例,女性患者有12例,年龄最大的患者为79岁,年龄最小的患者为38岁,中位年龄为58.5岁,观察组的男性患者有15例,女性患者有10例,年龄最大的患者为80岁,年龄最小的患者为38岁,中位年龄为59岁。已排除重大脏器功能不全、就诊近期有抗心律失常用药史及对碘过敏的患者。本研究已提前告知了患者及其家属,征得了他们的同意,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没有发现两组数据存在较大的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

1.2 方法

在患者入院后,及时给予患者心电图监测,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的变化,建立静脉通道,给予患者吸氧支持。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其实施相应的药物治疗,如强心、镇静、利尿、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扩张血管等;观察组采用则是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胺碘酮进行治疗,具体操作内容:首次给药的剂量为150mg,同时将浓度为5%的葡萄糖(20mL)添加到注射液中,有效混合后,以静脉推注的方式将药物输入到患者的体内,将给药速度合理的控制在每分钟1.0~1.5mg,在此过程中要确保在10分钟之内完成给药,之后对患者进行持续的静脉滴注,将速率控制在每分钟1mg,6小时后将速率调至每分钟0.3mg。给药后,如若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改善,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适当的减少给药剂量;反之,如若患者在首次给药后其临床症状没有任何改善,则采用相同的给药方式间隔20分钟后对患者再次进行用药,在此过程中药确保患者的每日给药剂量不能超过800mg,根据患者疾病的改善情况少量的加减胺碘酮给药剂量,直至完全口服维持给药。两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相关医务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率变化,如若发现患者的血压值低至90/60mmHg,亦或是心率小于每分钟60次,则需及时进行有效的处理,如若患者出现心跳骤停,医务人员要及时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强求,以确保患者的治疗效果,规避或降低死亡的出现。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

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变化情况,观察患者的心率、血压变化情况及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并认真做好统计工作。

1.4 统计学处理

文章所涉数据的处理,使用SPSS20.0软件来进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通过检验如若数据P值在0.05以内,则表明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组间的心率及血压变化情况

观察组采用胺碘酮对快速型心律失常复律患者进行治疗后,患者的心率、舒张压和收缩压情况有明显改善,相较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存在的差异性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表1两组患者的心率、舒张压和收缩压变化情况比较( )

组别 n 心率(次/min) 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观察组 25 172.90 ±13.89 75.52 ±6.13 112.36±24.67 123.85±17.96 68.91±9.82 83.36±10.39 对照组 25 171.84±12.07 94.55±8.91 112.62±22.01 117.53±15.34 70.17±8.94 76.31±11.28 2.2 对比组间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

观察组采用胺碘酮对快速型心律失常复律患者进行治疗后,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有明显降低,较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存在的差异性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几率(%)

组别 n 低血压 静脉炎 过敏 甲状腺功能异常 发生率 观察组 25 2(8.0) 1(4.0) 1(4.0) 0(0.0) 4(16.0) 对照组 25 2(8.0) 2(8.0) 3(12.0) 1(4.0) 8(32.0) 3 讨论

在临床急诊科中,其最为常见的病症之一就是快速型心律失常,主要是指患者出现心源性猝死,通常情况下患者的心电图显示为室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以及室上心动过速等,会直接促使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发生变化,从而导致患者的心功能出现障碍,患者极易并发心力衰竭、血压过低等并发症,从而加重病情,增加了患者发生猝死的几率。胺碘酮是治疗心律失常的一种常见药物,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心肌细胞膜钾通道产生阻滞,通过对负极过程进行抑制,在抗肾上腺能、抗缺血性心律失常等方面有显著的疗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因胺碘酮而出现的心律失常反应,改善患者的临床情况,进一步促进患者康复。

本研究表明:观察组采用胺碘酮对快速型心律失常复律患者进行治疗后,患者的心率、舒张压和收缩压情况有明显改善,相较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存在的差异性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有显著降低,相较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存在的差异性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急诊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复律的过程中,采用胺碘酮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庄鸿标.急诊观察应用胺碘酮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疗效[J].中国医疗前沿,2017,06(13):17一18.

[2]郛晋,吴晓飞,许超.胺碘酮在急诊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中的应用[J].中华全科医学,2016,10(06):845+924.

[3]扬斌.胺碘酮在急诊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6.19(31):31.32.

[4]王小伟.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的疗效评价[J].中国医药导报.2017.07(10):107.108.

论文作者:李少杰 陈喜彬 石秀茹 姚蓝

论文发表刊物:《药物与人》2019年5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9

标签:;  ;  ;  ;  ;  ;  ;  ;  

胺碘酮在急诊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复律中的临床应用疗效评价论文_李少杰 陈喜彬 石秀茹 姚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