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瑞新 乌鲁木齐市第五中学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由于初中物理教学比较枯燥难懂,所以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在初中众多学科中,学生对于物理学有些畏难情绪,因此,如何提高学生对于物理学的兴趣和物理教学效率就成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笔者进行了以下的探索。本文从教学目的、生活化资源和具体方法三个方面对其进行阐述。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10-023-01
什么是物理学?在我们的印象中,物理学是一门非常枯燥难懂的学科,它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可以让我们更加直观、生动地了解这门深奥的学问,验证理论的正确性,在现实的物理教学中也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正确认识实验的教学目的
在物理试验中更应该先从激发学生兴趣开始,而不是以复杂的公式和乏味的理论来替代,并且最好可以与现实生活相关联,也许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牛顿、爱因斯坦这些伟大的物理学家,但现实生活中我们也能够理解简单的物理现象,把物理实验与现实生活相关联并且起到教学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在我们教学开始,教师要充分把握中学生的心理,如何让一群活泼好动、调皮捣蛋的中学生学习枯燥的物理呢?我们可能注意到中学生的好奇心特别强,我们可以把这一点运用在实验教学中,有趣的实验可以充分调动他们的好奇心,并且让他们注意能够集中,比如有一次我利用矿泉水瓶做了个趣味实验,在瓶底凿了个洞,然后往里面倒水,可以看见水不断从瓶底的小孔流出,在此笔者提出问题“如果我拧上瓶盖,会出现什么现象呢”“可能只留一点”“有可能不流”“不知道啊”各种答案都出来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好奇心被充分调动起来,迫切地催促笔者赶紧拧上盖子,看看到底会发生什么,拧上盖子,结果水不流了,课堂上都沸腾了,明明瓶底有个小孔,水怎么不流了呢,难道是魔术吗?笔者笑着卖关子看他们讨论,“想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那就好好学习大气压强。”
接下来,课堂气氛就会变好,很少存在学生不听讲、呼呼睡大觉的情况。由此可见,生动有趣的实验能够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到物理现象,在寓教于乐的环境下掌握好物理知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有效利用生活化资源
将抽象的物理学知识变得有趣味性,比如出去春游,需要生活做飯,老师假装故意不带打火机,这时学生可以利用放大镜去生火,当然也要阳光非常好,如果是阴雨天肯定不行了,这是运用放大镜特殊构造的聚光原理,根据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将而光能可以转化为热能,投射到燃点低的废纸或枯叶上,便可以生火做饭了,这个实验充分把物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也是非常重要的野外生存经验。学习需要举一反三,不能过于教条主义,要理解原理而不是只看到“生火”这个结果,比如:为什么在森林里禁止乱扔透明的矿泉水瓶,很多学生觉得这样做不环保、污染环境、不文明,但是事实是这样做不仅仅是污染环境这么简单,更会引起火灾。与此同时,我们可以拿一个透明的瓶子仔细观察再结合我们刚刚的实验自己去推断,这时候他们自己就会发现原来矿泉水瓶的底部构造和放大镜是极其相似的,如果乱扔空水瓶会引起火灾,这就是发散思维,也是他们自己思考得出的结果,这样他们就会获得极大的兴趣和成就感,会自主自发地学习和传播知识。又如,乒乓球和纸都是我们生活中随手可见的材料,这么简单的材料也可以体现出物理学知识,让学生将纸做成漏斗状,将乒乓球放在里面,对着漏斗小口用力吹球,学生会发现球怎么也吹不走,原来当乒乓球被吹动时,球和纸壁之间便有了空隙,而气流加速向四周扩散,减弱了气压,乒乓球背着气流的那一面,气流相对增大,因此乒乓球不会被吹走。只要善于利用,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多思考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多查询相关的资料,经常参观展览,丰富学生的知识,提升学生的兴趣。
三、传授物理现象观察的具体方法
当激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之后,教师一定要给予正确的指导和观察方法,了解学习的目的,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在这里提出常用的三种观察方法。第一种是阶段观察法,纵观整个物理实验,从试验开始到实验中实验结束,分别观察各个阶段的物理现象,并做好记录,例如探究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在整个试验过程中仔细观察试验前后照物体蒸发的变化。第二种是对比观察法,在这里我们还是来举物体蒸发快慢的例子。试验对象为六块刚刚洗完的厚薄、材质等完全相同的毛巾,在试验过程中,让学生进行对比性的试验,通过温度变化、空气流动速度快慢和表面积大小这几个因素来对比毛巾的蒸发速度,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清楚直观地感受不同因素对于蒸发的影响。第三种是归纳观察法。在蒸发实验中通过前面两个阶段观察进行科学的总结和归纳,中学生由于知识水平不高,书面表达能力欠缺,所以要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学会用物理语言描述所观察到的现象,尽量避免口语化,最好进行分组进行讨论总结,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挑选物理试验的时候,对于刚刚接触物理实验的初中生来说,应该尽量避免过于复杂,以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降低学习兴趣。
教育的初衷不是为了考试,我们应该从专业技能、创新精神、人格培养的等多方面进行。积极鼓励学生主动学习,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体,而不是被动的接受,通过强化物理知识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中,让学生掌握科学的观察、总结、学习方法,锻炼了学生自主创新、积极探索的能力,保持旺盛的好奇心和充足的学习动力,为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程彦武.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甘肃教育,2018(07):82.
[2]尹瑞娥.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探究[J].甘肃教育,2018(06):119.
论文作者:管瑞新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10月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6
标签:物理论文; 学生论文; 物理学论文; 知识论文; 现象论文; 乒乓球论文; 观察法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10月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