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层收购与上市公司治理绩效研究

管理层收购与上市公司治理绩效研究

李林初[1]2003年在《管理层收购与上市公司治理绩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主要研究管理层收购对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绩效的影响。其主要思路是:首先从理论上论证管理层收购与公司治理绩效的相互关系,并考察国外管理层收购对公司治理绩效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数学模型并对我国管理层收购与上市公司治理绩效的相关性进行实证研究;最后得出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当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持股比例在0%—4.41%的范围内,管理层与外部股东之间的利益趋同占主导地位,这时管理层持股比例与公司治理绩效呈正相关关系;在管理层持股比率处于4.41%与32.88%之间时,公司治理绩效与管理层持股比例的关联程度还有所加强。只要增加管理层持股比率,就会减少管理层的在职消费,降低代理成本,大大地提高公司治理绩效。而如果管理层持股比率大于32.88%,这时增加管理层持股比率会增加公司的代理成本,导致管理层对外部股东的利益侵占。 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内地上市公司管理层持股的比例仅为0.017%,并且我国已完成MBO的上市公司中管理层持股比例的均值也仅达8.30%,这两个数字都远远低于32.88%,这说明即便已完成了MBO的上市公司还有再次进行MBO的空间,何况更多的上市公司中管理层基本上不持有公司股票,这种情况下实施MBO,增加管理层持股比例会改善公司业绩。而管理层持股水平高于32.88%的企业,建议不必实行MBO了,因为这会导致管理层大股东对外部股东的利益侵占,损害中小股东利益,导致公司价值减少。 本文正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主要对管理层收购与公司治理绩效的相互关系进行理论研究。第二章着重考察国外管理层收购对公司治理绩效的影响。第叁章建立数学模型,并选取我国所有已完成管理层收购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进行回归分析,实证研究管理层收购对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绩效的影响。 本文的创新之处是从理论上研究了管理层收购与上市公司治理绩效的相互关系;借鉴西方国家的研究经验,从我国上市公司中选取样本对管理层收购与上市公司治理绩效的相关性进行实证研究,并指出在我国实施管理层收购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其应注意的问题。

杨京波[2]2012年在《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及其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收集整理了自1997年以来发生的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样本,对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特征、实施倾向、管理层收购对公司绩效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和分析,是对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行为及影响的深入研究,丰富了以中国转型经济制度特征为背景的管理层收购理论及实证研究。总体上看,我国上市公司MBO的发展分为初步探索阶段、曲折发展阶段和规范发展阶段。实施管理层收购的上市公司大部分集中于传统成熟产业中的中小型企业,开始出现针对高科技行业和服务行业上市公司进行的MBO。对公司管理层收购前两年和前一年的特征进行分析后发现,实施管理层收购前上市公司特征发生了变化。实施管理层收购前两年管理层收购样本公司与配对样本公司之间不存在特征上的显着性差异;但是在实施管理层收购前一年,较之配对样本公司,实施管理层收购上市公司在市盈率和流动比率上存在显着性差异,实施管理层收购上市公司在管理层收购实施前存在价值低估现象,未来具有较好的市场盈利能力和较高的资产变现能力。对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实施倾向的分析发现,不同终极控制人性质对管理层收购实施倾向具有不同影响,较之社会法人终极控制人,国家终极控制人更倾向于实施管理层收购;针对国有上市公司的研究发现,较之中央政府控制人,地方政府终极控制人更倾向于实施管理层收购:管理层收购前核心管理层在公司的任职时间越长越倾向于实施管理层收购;董事长或总经理为公司创始人时实施管理层收购的可能性就越大;公司的流动比率越高越可能实施管理层收购。对管理层收购绩效的研究发现,MBO公司绩效显着高于配对样本公司,同时对MBO前后公司绩效的对比发现管理层收购带来了上市公司绩效的提高。从终极控制视角对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后的特征进行分析后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实施管理层收购后终极控制权转移程度表现为叁种类型:终极控制权转移、终极控制权未转移、分散持股。管理层收购后公司控制权转移即以管理层或由其控制的公司作为终极控制人占了较大比例。管理层收购后终极控制人采用实体控股公司和壳控股公司两种控制形式构建金字塔结构实现对上市公司的控制,采用实体控股公司控制形式占总样本的比例高于壳控股公司;实施管理层收购后上市公司存在终极控制人现金流权与控制权的分离现象,终极控制人往往通过金字塔结构控制上市公司。国家作为终极控制人的两权分离度大于管理层或管理层控制的公司为终极控制人的公司。管理层或管理层控制的公司作为终极控制人比国家作为终极控制人时倾向于通过更长的控制链(即更多的控制层级)控制上市公司;在控制链条数量上,终极控制人通过单一控制链条对上市公司形成控制的情况比较常见;在多条控制链情况下,较之终极控制人为管理层和管理层控制的公司,大多数的国家终极控制人往往通过较短的控制链条和较少的控制链数量实现对实施管理层收购后上市公司的控制。在中国目前转轨经济时期通过管理层收购这种方式将终极控制权全部转移到管理层或管理层控制的公司时能够实现公司绩效的有效提升;终极控制人控制权与公司绩效之间存在倒U型非线性关系;管理层收购后终极控制股东的控制存在堑壕防御效应和利益趋同效应,公司终极控制人的两权分离度与公司绩效之间显着负相关,MBO后两权分离度越高公司绩效越差,实施MBO后终极控制股东控制存在“堑壕防御效应”;而终极控制人现金流权与公司财务绩效显着正相关,表明MBO后终极控制人现金流权的提高有助于公司绩效的提升,现金流权的提高具有“利益趋同效应”;金字塔结构控制链宽度对实施管理层收购后上市公司绩效产生显着负向影响,同时控制链宽度对控制链层级与公司绩效ROE之间的负向关系产生了显着加强的调节作用,因此,管理层收购后公司金字塔结构的构建对公司MBO后绩效产生了负向影响;管理层持股比例与公司财务绩效ROE之间存在显着正向线性相关关系。实施MBO后上市公司董事会规模呈下降态势;各年度两职分任所占比例大于75%,两职分任公司中董事长和总经理职务大部分由当时属于实施管理层收购团队中的核心成员担任;公司存在内部人控制现象,且呈现逐步上升趋势;实施管理层收购后大部分样本公司拥有连锁董事,但是这一比例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对管理层收购后公司董事会特征与公司绩效关系的研究发现,实施管理层收购后,上市公司两职兼任与公司财务绩效ROE和公司市场绩效Tobin's Q之间具有显着的负相关关系,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兼任时公司绩效低于两职分任时的公司绩效;董事会规模与公司市场绩效Tobin's Q之间存在U型的非线性相关关系,需要确定一个合理的董事会规模;内部人控制度与ROA、ROE和Tobin's Q之间具有显着的负相关关系,内部人控制度越强,公司绩效越差;董事会持股比例与Tobin's Q之间具有显着的正相关关系,管理层收购后公司董事会持股比例的提高有助于公司绩效提升。董事会会议频率与公司绩效ROE显着正相关,管理层收购后为了降低内部控制对公司绩效产生的负面影响,增强董事会行为强度不失为一个可行的选择。连锁董事与ROE显着正相关,支持了资源依赖理论,管理层收购后,公司凭借连锁董事网络建立起与外界的联系最终能够带来公司绩效的提升。

刘晖[3]2012年在《基于盈余管理视角的中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绩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1997年我国第一例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大众公用出现至今,管理层收购在我国已经经历了过渡和发展的阶段。我国经济学家对于是否适宜在中国,尤其是国有企业改革中大规模实施管理层收购形成泾渭分明的两派。支持者(王巍、钟伟,2003)认为现阶段我国实施管理层收购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一是可以改善国有股一股独大、所有者虚置所带来的问题,拓宽国有资本从竞争性领域退出的渠道;二是通过明晰产权,对企业的经营者进行激励,可以充分激发企业家的才能与热情,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叁是有利于建立现代公司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反对者(刘纪鹏、朗咸平,2004)则认为:一是我国国有企业在实施管理层收购时资产转让价格偏低,容易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二是管理层实施收购的资金来源不明,存在违规、违法的现象;叁是管理层收购后,上市公司的管理层可能会利用对上市公司的控制权损害相关利益主体,尤其是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虽然现阶段在我国企业管理层收购的运作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公平、不规范的现象,但这并不意味着管理层收购和国有资产流失存在必然的联系,更不能就此全盘否定管理层收购这种方式。作为一种企业并购制度创新,管理层收购在国外发达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如英国),尤其是在有效解决企业代理成本、完善管理层的激励机制等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的制度体系和有效的监管措施将使管理层收购这种方式在促进我国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改革、推动民营经济进一步发展以及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本文在国内外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运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的方法研究管理层收购事件对我国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通过案例分析和比较分析对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现状以及中外企业管理层收购的差异进行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在实施MBO的过程中存在定价不合理、融资不规范、信息披露不全面等诸多问题,极有可能产生盈余管理行为。因此,本文采用修正的琼斯模型对实施MBO的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进行实证研究,并运用因子分析方法综合评价管理层收购事件对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最后本文从股利政策和关联交易两方面对上市公司MBO前后过度的盈余管理行为对经营绩效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经过研究,本文得出以下五个结论:第一、实施管理层收购的上市公司当年及前一年均存在人为调减盈余的行为,在完成收购后的第二年存在人为调增盈余的行为。在管理层收购前后存在盈余管理的行为说明在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中存在明显的财富转移效应。上市公司的管理层在收购前一年实施盈余管理就是为了降低收购上市公司股权的成本。而我国现有的制度缺陷,机构投资者的缺失,以及中小投资者的自我保护意识淡薄均为管理层在实施收购过程中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便利条件。第二、实施MBO后,上市公司的规模显着扩大,盈利能力显着降低,但总体绩效没有发生显着变化。上市公司的规模扩大并不是由于公司盈利能力增强使得公司的留存收益增加所致,而是由于上市公司增加了向银行借款以及规模扩大引起的经营负债的增长导致的。但上市公司规模扩张的同时,并没有取得预期的规模效益,反而使得收购后的营业成本率和管理费用率大幅上涨,公司的主营业务盈利能力显着下降。第叁、上市公司在实施MBO前后均存在过度派现的行为,这种行为在管理层实施收购的前一年至后一年尤为突出。上市公司在实施MBO前后的过度派现行为是上市公司的管理层利用控制权实施过度盈余管理的重要表现形式。上市公司在实施MBO前过度派现可以降低上市公司的每股净资产,在收购当年及随后一年过度派现,可以为管理层筹集资金偿还实施MBO的借款。上市公司MBO前后的过度派现行为不仅增加了上市公司的经营风险和成本同时也降低了上市公司的发展潜力。第四、实施MBO后,上市公司平均的关联交易金额均高于管理层收购前,并且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行为与盈余管理程度的相关性显着。实施MBO的上市公司平均的关联方销售与采购金额、关联方出售与收购资产金额以及关联方担保金额在收购后均高于收购前的金额,并且在关联交易中普遍存在协议定价而不是市场定价的现象。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实施MBO的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额度与实施盈余管理的程度的相关性显着。实施MBO的上市公司关联方的销售与采购、产权交易以及租赁行为均显着提高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程度。第五、制度与监管的双重缺失导致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动机发生变异,收购后,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更倾向于追求公司的控制权收益。我国现有的MBO制度体系不够完善、监管不到位,导致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实施MBO的动机主要是为了以较低的价格收购上市公司的股权,但是巨额的收购资金以及有限的融资渠道使得管理层不得不违规运作或者通过民间借贷融资。实施收购后,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没有足够的压力和动力去改善公司的经营绩效,反而迫于偿债压力,更倾向于以牺牲上市公司的整体利益和其它股东的利益为代价追求控制权收益。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叁个方面:第一、本文对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行为特征进行了归纳总结,发现导致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动机发生变异的原因。本文从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现状分析入手,通过案例分析和比较分析对国内外企业实施管理层收购的收购动因、定价方式、融资模式、退出渠道等关键环节进行比较分析,归纳总结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行为特征,构建我国现有的制度体系与管理层收购过程中存在盈余管理行为之间的逻辑关系,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实施收购的动机并不是企业存在潜在的效率提升的空间,而是可以低价购买上市公司的股权。第二、本文从盈余管理的角度出发,对管理层收购事件对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现有的关于管理层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中,并没有考虑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中可能存在的盈余管理行为及其对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并且现有研究对上市公司MBO过程中是否实施盈余管理行为的意见分歧较大。鉴于管理层收购过程中的盈余管理行为会对上市公司的会计利润和相关财务数据产生重大影响,进而影响上市公司MBO的绩效研究。为更加客观真实地对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绩效进行分析,本文对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中是否存在盈余管理行为进行实证研究后,将基于权责发生制的传统财务指标与基于收付实现制的现金流量指标相结合,构建上市公司财务指标综合评价体系,从规模、盈余质量、盈利能力、运营能力、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六方面选取19个指标,其中包括6个与现金流量相关的财务指标用以反映上市公司的盈余质量和偿债能力,以便更加真实的反映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事件对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第叁、本文深度剖析了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后绩效变化不显着的原因,并从实施MBO前后存在过度盈余管理行为的角度对此进行了进一步解释。本文通过因子分析发现实施MBO的上市公司的整体经营绩效没有发生根本改变,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分析了实施MBO后上市公司的规模、盈余质量、盈利能力和运营能力的变化,发现实施MBO后,上市公司规模扩张的同时,主营业务盈利能力显着降低。为了探寻实施MBO的上市公司总体经营绩效没有发生变化的原因,本文对上市公司MBO前后的过度盈余管理行为进行了研究,发现实施MBO后,上市公司存在过度分红及频繁的关联交易的行为,这些行为增加了上市公司的经营成本和风险,降低了上市公司的发展潜力,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实施MBO后上市公司经营绩效变化不显着的原因,并进一步验证了本文的结论,即我国上市公司的管理层实施收购是为了低价购买上市公司的股权,收购后,迫于偿债压力,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更倾向于追求控制权收益。由于企业绩效评价的复杂性以及本人的能力有限,在未来的研究中仍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一是由于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时间短、样本少,本文没有考虑行业差异对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二是在本文的研究区间,虽然中国上市公司实施了股权分置改革,但管理层所持上市公司股份并未解除限售,因此,本文未考虑股权分置改革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叁是在本文研究区间内,中国会计制度发生多次调整,尤其是2006年2月15日中国新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发布实施,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产生一定影响,本文没有全面系统的分析会计政策变化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只是根据会计政策的变化对本文实证研究模型中采用的财务指标进行了修正;四是在实证研究中,考虑到我国的实际情况,非财务指标的选取标准、量化以及数据的收集存在诸多困难,企业之间非财务指标绩效评价可比性较差,因此,在构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时,本文全部采用上市公司财务指标,未采用非财务指标,这可能在一定程度影响本文对上市公司绩效评价的客观性。

黄小花, 李林初[4]2004年在《管理层收购与上市公司治理绩效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从理论上论证管理层收购与公司治理绩效的关系 ,并在考察与借鉴国外管理层收购对公司治理绩效影响的基础上 ,建立数学模型 ,选取国内诸多上市公司作为样本 ,对我国管理层收购与上市公司治理绩效的相关性进行实证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 ,管理层持股比例在 0 % - 4 .4 1%的范围内与公司治理绩效正相关 ,在 4 .4 1%与 32 .88%之间时 ,关联程度还有所加强。而如果管理层持股比率大于 32 .88%则与公司治理绩效负相关。中国内地上市公司管理层持股的比例仅为 0 .0 17% ,已完成MBO的上市公司中管理层持股比例的均值也仅达 8.30 % ,更多的上市公司中管理层基本上不持有公司股票 ,在建立与完善企业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及有效监管体系基础上 ,管理层收购在我国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田谧[5]2008年在《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绩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管理层收购(MBO)这种新型的杠杆融资方式,在国外被普遍使用并且得到广泛认可。而在我国,管理层收购作为一种产权制度改革的方式,却遇到了法律法规、操作方式等方面的种种问题。我国的管理层收购能否真正提升企业的绩效,能否起到长期激励的效应,管理层收购中存在哪些问题以及如何在实践中解决所遇到的问题,这些都成为了目前理论界和实际部门关注的焦点。本文参考了大量理论基础和研究现状之后,将MBO的动因归结为:对其持肯定态度的财富创造论和对其持否定态度的财富转移论。通过对国内外实施MBO的公司的特点对比,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提出了我国管理层收购中存在的问题。在实证方面,本文选取了2000——2005年间实施MBO的49家上市公司作为样本,从盈利能力、成长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现金能力、费用比率六个方面选取20个财务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财务指标分析法、相关的统计方法对企业实施MBO的效率在[-1,+2]时间窗内进行实证分析,建立企业实施管理层收购前后的绩效综合评价模型。通过一个较长时期的分析及趋势比较,研究了管理层收购对目标公司绩效的影响。实证研究得到的结论是:我国MBO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程度较低,企业绩效在MBO期间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MBO并没有为企业创造财富,反而使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财务状况恶化。本文从理论与实证两方面出发,对我国管理层收购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建议:强化市场约束,完善现有的法规监管体系;严格审查收购主体资格;合理选择实施MBO的目标企业;建立合理的定价机制;规范融资行为与拓宽融资渠道;加强上市公司MBO活动中信息披露的透明度等,并且指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郭玲[6]2005年在《管理层收购(MBO)规范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管理层收购是指公司管理层利用自有资金或靠外部融资来购买其所经营公司的股份,进而改变公司所有权结构、控制权结构和资产结构,管理层由单纯的管理者转变为公司的股东,最终达到重组该公司并获得预期收益的行为。管理层收购作为杠杆收购的一种方式引入中国,一方面实践发展如火如荼,一方面政策出台暂停审批,也有人对其可行性存在质疑之声。到底管理层收购在我国可不可行?如果可行,需要具备哪些条件?使其规范发展并取得更好绩效的对策又有哪些?本文首先对国外管理层收购理论和实践进行研究,在得出国外管理层收购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成功的结论后,从七个方面详细对比了我国管理层收购和国外成熟市场管理层收购的不同条件,找出我们的差距所在,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条件不完善下的管理层收购的实践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从财务角度选取了9个全面反映相关者利益的评价收购公司绩效的指标,抽样分析了16个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后的绩效,得出了有一定绩效但不明显的结论。最后在此基础上探讨借鉴国外经验使得管理层收购规范发展并取得更好绩效的对策和条件。从进一步认识管理层收购本质“管理层收购不仅是一种并购方式、一种产权改革途径,更是一种资本市场融资工具,一种公司组织和治理模式”的角度提出了相对应的规范发展对策:完善资本市场和完善管理层收购后的公司治理结构。

孙喜平, 张庆[7]2006年在《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财务绩效的实证研究》文中认为管理层收购(MBO)是优化公司治理结构、降低代理成本、充分发挥企业家才能,从而提高公司财务绩效的有效途径。本文以我国深、沪两市中具有代表性的24家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合成数据(Panel Date)截面回归的计量模型,对我国上市公司MBO的财务绩效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在比较低的管理层持股比例下,MBO并未提高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绩效,且管理层持股比例与公司财务绩效成反向关系;(2)管理层收购前后,公司每股净资产均呈向上的凸性;每股收益随着管理层持股比例的扩大而呈递减趋势。

钱瑜兰[8]2014年在《管理层收购、整体上市与公司治理—双汇模式案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过去十几年,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所有者缺位、产权不清、产权结构不合理、上市公司和母公司之间利益输送等历史问题,阻碍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党的十八届叁中全会提出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的特征是所有权和经营权两权分离,而这导致了委托-代理问题,代理成本的存在降低了公司的绩效。管理层收购作为一种制度创新,能够明晰产权、将企业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的都赋予管理层,从而强化激励机制,对于企业的有效整合、降低代理成本和提高经营管理效率都有着重大的意义。然而由于中国法律制度的缺失,管理层收购在应用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其中又以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的利益冲突最为突出,控股股东即管理层容易通过关联交易等手段侵害中小股东利益。通过整体上市,把主业资产都注入到上市公司,可以减少关联交易,改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公司绩效。本文以双汇公司为例,介绍了双汇管理层收购和整体上市的过程,通过对财务指标的分析研究双汇模式对公司治理的影响,总结了适用双汇模式的企业特征,最后针对双汇模式可能产生的新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吴颖超[9]2014年在《管理层收购(MBO)的市场反应与财务绩效研究》文中指出管理层收购(MBO)在英美等资本市场发展相对比较完善国家已有近四十年的发展历史,在俄罗斯等东欧各经济转型国家也有十几年的发展历史,从国外的理论、实证研究及实践检验可以看出,不管是在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还是在处于经济转型阶段的发展中国家,管理层收购都确实能够激励管理层在MBO之后充分挖掘公司潜力,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提升公司市场价值,增加公司股东财富,进而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在中国,管理层收购作为一种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手段,自20世纪90年代在我国企业中应用和推广以来,逐渐暴露出信息披露不规范、内部人交易等诸多问题,关于管理层收购给公司是否带来财富效应以及公司的财务绩效是否发生变化,引发了各方的争论。支持实施管理层收购的一方认为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逐渐发展与完善,上市公司实施管理层收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公司产权、激励约束机制等问题,从而有利于明晰企业产权,促使企业进行结构重组与经营创新,提高公司经营效率,为公司股东创造财富;而反对者则认为我国实施管理层收购的大环境还不适宜,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公司的代理成本,起到激励管理层的目的,但管理层收购后内部人控制的现象仍得不到有效解决,管理层收购在我国不具有财富效应,而且管理层收购后公司财务绩效得不到有效提升,甚至会出现显着地下降。本文从管理层收购的市场反应和财务绩效两个方面对我国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收购进行综合研究和分析,最后提出相关政策性建议。在理论研究部分,本文首先对管理层收购在国内外的发展情况和相关的文献研究进行了回顾,然后对管理层收购的概念、特征和理论基础进行了详细地阐述;在实证研究部分,本文收集了1997年至2010年间我国实施管理层收购的上市公司,作为本文的研究样本,并搜集了样本公司的相关数据,应用事件研究法、因子分析法、数据包络分析的实证研究方法,最后进行参数检验的方法对样本公司数据进行分析,来研究管理层收购带来的市场反应以及其对公司财务绩效的影响。通过理论和实证研究分析,结果显示我国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收购没有给公司股东带来显着的财富效应,企业的财务绩效也没有显着提高,甚至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为了促进管理层收购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促使其成为我国上市公司改革产权制度并提升公司绩效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必须加快我国资本市场建设、完善相关法制建设、建立市场化的MBO定价机制以及优化MBO融资体制,充分发挥管理层收购的积极作用,使其成为改进我国企业治理机制和提升企业价值的一种有效方式。

韩磊[10]2009年在《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与公司经营绩效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如何降低现代企业制度下因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而产生的代理成本问题,自19世纪出现“经理人革命”以来,一直是西方学者研究的重要领域。对我国而言,在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降低因两权分离和所有者缺位所产生的内部人控制和委托——代理问题同样是理论界和实业界关注的焦点。理论上来讲,管理层收购(Management Buy-out,简称MBO)通过所有权和经营权统一的实现,可以降低甚至消除代理成本。20世纪90年代末期,管理层收购(MBO)开始进入我国,并且逐渐成为我国理论界和实业界积极探索的焦点问题。但随着管理层收购在我国逐步实施,其操作过程中诸多问题也逐渐显露,人们对MBO在提高企业绩效方面的作用也产生了许多质疑。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中38家管理层收购企业为样本,就我国管理层收购与上市公司绩效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这38家管理层收购企业中公司绩效与管理层持股比例呈非线性的叁次方程关系。这一结果证明我国上市公司中实施MBO的企业管理层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呈非单一性关系,对于我国有效地开展上市公司治理、合理地实施管理层收购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文章还对导致该结果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我国实施MBO的相关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1]. 管理层收购与上市公司治理绩效研究[D]. 李林初. 湖南大学. 2003

[2]. 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及其对公司绩效的影响[D]. 杨京波. 山东大学. 2012

[3]. 基于盈余管理视角的中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绩效研究[D]. 刘晖. 东北财经大学. 2012

[4]. 管理层收购与上市公司治理绩效研究[J]. 黄小花, 李林初.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04

[5]. 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绩效研究[D]. 田谧. 西北大学. 2008

[6]. 管理层收购(MBO)规范发展研究[D]. 郭玲. 华南师范大学. 2005

[7]. 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财务绩效的实证研究[J]. 孙喜平, 张庆.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6

[8]. 管理层收购、整体上市与公司治理—双汇模式案例研究[D]. 钱瑜兰. 苏州大学. 2014

[9]. 管理层收购(MBO)的市场反应与财务绩效研究[D]. 吴颖超. 浙江财经大学. 2014

[10]. 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与公司经营绩效的实证研究[D]. 韩磊. 贵州大学. 2009

标签:;  ;  ;  ;  ;  ;  ;  ;  ;  ;  ;  ;  ;  ;  

管理层收购与上市公司治理绩效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