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解读文学文本的钥匙,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文学理论论文,钥匙论文,文本论文,文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有位哲学家曾说:“你即使是在田野里捡石头也需要理论。”的确,人类任何行为都离不开理论。作为一种有目的的、高级的理性行为,文本解读需要一定的理论作为前提。与解读文本最直接相关的一门学问就是文学理论。
文学理论是一个庞大的体系,不能一望即知,许多教师望而却步。其实理论并不是不可控的。根据理论视野的大小,文学理论可分为“宏大的理论”和“微观的理论”。“宏大的理论”主要是对文学原理、文学范畴、文学性质等宏大命题的研究;“微观的理论”主要是对具体作品及解读方法的研究。根据理论的性质,文学理论又可分为“认识论的理论”和“方法论的理论”。“认识论的理论”是对抽象命题的猜测性研究,“方法论的理论”是对解读具体作品的操作性研究。根据理论处理的对象,文学理论又可分为“外部研究的理论”和“内部研究的理论”。“外部研究的理论”主要研究文学与其背景(社会历史、哲学等)的互动关系;“内部研究的理论”主要是研究作品内部因素的关系。
鉴于语文阅读教学面对的是一篇篇具体的作品,最实际的问题是如何分析一篇具体的作品,围绕这个主题,本文中介绍的理论属于“微观的理论”、“方法论的理论”、“内部研究的理论”。
即使是“微观的理论”,也是按照一种特殊的概念框架作为分析的基础和切口。下文中介绍的“文学的要素”、“文学的层次”、“文学的类型”、“文体”、“文学话语”这些概念框架是分析文本的原点和根基,也是不同理论流派用以交流的单位,是构成文学整体的一些最基本的因素,框架本身蕴含了解读的方法和技巧。
文学理论是错综复杂的,限于篇幅,着重选了对细读文本有益的部分。但真正的理论却是综合起来再加以消化以后的独门绝活,每个人领会不同,用法也因文本而异。因此在具体解读实践中,需要教师结合作品细细揣摩,不能理论挂帅,不能独尊,更不能生套。
一、文学的基本要素
文学的基本要素指:作品、艺术家(作家)、世界(宇宙)、欣赏者(读者)。四要素的关系如下:①
从上图可以看出,作品占据中心,与其他三个要素呈放射状关系。为了兼顾四个要素,展现它们之间互相影响的关系,中国学者刘象愚将此图改为如下模样:②
我们可以把外围的圆圈,看成是一个从宇宙起点的流动过程。这个过程主要说明创作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
①宇宙影响作家,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生活影响作家;
②作家反映生活,创造作品;
③作品触及读者,影响读者的内在体验;
④因受作品反映的经验影响,读者改变了对宇宙的认识。
内围的圆圈,主要说明的是阅读过程,也可以看成是以宇宙为起点,不过其作用力相反。这个流动过程也分成四个阶段:
①宇宙影响读者的人生体验,没有读者能脱离生活的影响;
②读者阅读作品;
③读者通过阅读,理解作品折射出的作家的体验;
④读者透过作品反映的作家的体验,发现作家对于宇宙的认识。
每一个作品的创作和阅读都要涉及上述四个要素,几乎所有力求周密的理论流派总会在大体上对这四个要素加以区分,使人一目了然。尽管各种理论多少都考虑了这四个要素,但每种理论都只明显地倾向于一个要素。也就是说,批评家往往只是根据其中的一个要素,生发出他用来界定、划分和剖析作品的主要范畴,生发出用以评判作品价值的主要标准。
文学的四要素说为掌握各种纷繁的解读理论找到了方便之门。运用上面的图式,可以把文本解读的方法分为四类,其中三类主要是阐释作品与另一要素(宇宙、读者和作者)的互动关系,可以看成是“文学的外部研究”;第四类则是把作品视为一个自足体加以研究,可以看成是“文学的内部研究”。应该说这四类解读方法都有其价值和合理性。但就语文阅读教学的实际来看,当务之急是集中精力去分析研究具体的作品,因而不宜把大量的精力消耗在“文学的外部研究”上,而应把解释和分析作品本身的“内部研究”作为重点。
从图2可以看出,“宇宙”和“作品”之间没有画箭头,因为“作品”不是对“宇宙”的机械反映,必须通过作者的心灵。同样地,“作者”和“读者”之间也没有画箭头,因为两者是通过作品进行沟通交流的。由此可以看出,即使是“文学的外部研究”,也非常重视文本的地位。
二、文学文本的层次
理论家认为,在对一件作品作仔细的分析之前,最好把它看成是一个由几个层面构成的体系,每一个层面隐含了它自己所属的组合。这就是文本的层次说。文本的层次说主要有中国古代的“言象意”三层次说和英伽登的四层次说。③
(一)中国古代的“言象意”三层次说
言象意是由王弼在《周易略例·明象》中提出的:“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
王弼的“言象意”说产生的语境是对《周易》的解释,“言”最早指《周易》的卦辞、爻辞,后来引申为语言文字;“象”指卦象,后来引申为通过隐喻或象征而取类的物象或符号;“意”最初指圣人之道,后来引申为思想、意旨。
王弼认为文本最外在层次是“言”,它的功能是表达“象”。读者可以“得象而忘言”,领悟“象”就可以忘言了。“象”是文本的中间层次,功能是沟通“言”与“意”。“象”也不是文本的目的,读者可以“得意而忘象”。“意”是文本的最内在层次,是文本的核心。④以王维的诗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为例说明。这句诗的“言”层指组成诗句的十个字;“象”层则是一静一动的两幅画面;“意”层是透过一静一动的两幅山水画面象征的一种澄澈空灵的心境。
王弼的“言象意”三层次说,从总体上考察了文本的结构,首次提出了较为完整的文本的层次说,有它的价值。但这种层次观受老庄“言不尽意”说的影响,轻视语言的达意作用,是其局限。其实“言”、“象”对于“意”具有同一性,二者均可视为达“意”的工具。另外“象”和“意”往往是水乳交融,越是优秀之作越是难区分,正因为这样,后人索性将“象”、“意”合二为一,称为“意象”。
(二)英伽登的四层次说
20世纪波兰现象学家罗曼·英伽登在《文学的艺术作品》中提出,文学文本由四层次构成,这四个层次分别是语音层、意义层、再现客体层及图式观相层。
1.语音层
语音层是文本的第一个层次,指字音及其高一级语音组合,是由语音素材来传达的携带可能的意义的语音组织,包括声调、谐音、格律、节奏、押韵等。⑤语音层具有两个功能:
(1)传达语意
语音是语意的物质载体,“每一个作品首先是一个声音的系列,从这个声音的系列再生出意义……在许多艺术作品中,当然也包括散文在内,声音的层面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构成了作品审美效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⑥
语音层的提出强调了语音传达语意的突出地位。有经验的教师都知道,在诵读一首诗时,发音方面独特的气质、音高、速度、停顿及轻重音的安排,往往传达了诵读者对这首诗解释的方式。
不同的文学类型,在语音方面有不同的要求。诗歌的语音要求比较高,而散文、小说、戏剧等,语音的要求则不像诗歌那么突出。需要指出的是,像汉字这种表意文字,字形也起着直接表达意义的作用。
(2)帮助理解语意
语音是理解意义的必经通道。通常情况下的阅读,虽然不一定有发声动作,但语词声音会飞快地闪过读者的知觉。语词声音的这种知觉,是理解文本意义的途径。“读者必须对作品的语音学层次(它的‘音乐性’)保持一种‘听觉’”,因为“语词的语音形式和视觉形式似乎只是同一个‘语词躯体’的两个方面”。⑦
2.意义层
第二个层次是意义层,是由字音及其高一级语音组合所传达的意义组织,包括词、句、段和篇章等各级语言单位的意义。意义层是文本的核心层面。
(1)意义层是由各个语言单位的语境义构成的。以语词为例,任何一个语词都有词典义,这个意义是固定的。在使用中,它具有了语境义,是变化的。语词处于不同的语境中,尽管它本身固有的含义仍然存在,但由于上下文已经改变,使得该语词与其他不同的语词发生关联,这样它在整个句子的功能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
(2)意义层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是各个语言单位的意义的机械相加。“在适当地完成的阅读中,作品内容半自动地组织成一个在意向上连贯的、更高级的意义整体,而不仅仅是互相完全独立的句子组成一个任意的集合体。”⑧
(3)意义不是对象。“如果我们积极地思考一个句子,我们所注意的就不是意义,而是通过它或在它之中所确定所思考的东西。”⑨意义创造出一条接近作品创造的对象(世界)的通路。
3.再现客体层
第三个层次是再现客体层次,是文本通过意义层展现的客体,即文本所描绘的虚拟世界。它可以是个别对象,如人物、事物、过程、事件等,也可以是复杂多变的事态群。
再现客体层具有两个特点:①它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具有“拟实在性”。②再现客体存在“未确定性”。
客体层是通过言语形式表现的,而有限的言语形式,不可能建立无限多的确定点,言语形式只能表现客体的不变的和必要的属性,客体的细节则留有很多未确定点,英伽登称之为文本的“未确定性”。
文本的“未确定性”具有以下特点:
(1)通过文本的语言暗示,读者会不自觉地将许多“未确定性”变为确定性。
(2)文本客体是一种拟实在,不可能像现实客体那样确定明晰,某种“未确定性”恰是其审美价值所在。
(3)文本的“未确定性”一方面依赖于文本的言语形式,另一方面依赖于读者的经验和想象。读者的阅读和想象补充了不确定的位置,使“未确定性”不复存在。文学作品实质上是一个“在场—缺席”结构,读者意识不到作品的“缺席”(“未确定性”),是因为在阅读过程中读者已经以自己的经验和想象“自动”补足了“未确定”部分。⑩
(4)填补作品的“未确定”部分有许多不同的方式,要作有价值的填补。填补的方式受制于读者,有多少个读者就可能有多少种填补,但有的填补会使作品失去光彩,使它变得平庸,而有的却可以增加文本的深度,使它变得更有独创性。不管哪类填补,都要和文本的意义层保持一致;若没有依据文本的意义,甚至与文本意义发生冲突,这种填补无疑是失败的。
4.图式观相层
文本的第四层次是图式观相层,指被感知的客体的生动呈现方式。
从理论上讲,“图式观相层”也是“再现客体层”,但是它所针对的问题与“再现客体层”并不一样。“再现客体层”的重点是作者与现实的关系问题。作品中的客体是再现客体,具有“拟实在性”;现实是一种真实客体,具有纯粹的实在性。“图式观相层”的重点是作品与读者的关系问题。(11)
读者视角形成“图式观相层”。比如一部小说,可以从精神分析、马克思主义、符号学、解释学等各个角度去阅读和批评,视角不同,图式观相自然不同。(12)
文本是一个有机体,上述文本四层次,不是孤立割裂的,它们不会“因为它们的异质性而互相排斥,而是作为同一个整体的构成部分而互相适应和调节”(13)。
义本的层次说最大的价值还不在于对解读单篇作品的益处,更在于它可以为从对单篇作品的分析过渡到对某一类型的作品的分析打开通道,例如通过对杜甫《秋兴八首(其一)》一首诗的声音层的分析,过渡到格律诗,再到其他近体诗,最后到包含了共同格律特质的所有近体诗。
三、文类
文类指文学作品的类型或种类。许多时候,人们将文学的不同类别称为“体裁”。文类的问题——即文本的分类问题——通常是解读文本的首要问题。
从中外文学实践看,文类的划分通常有二分法、三分法、四分法。
二分法,指中国古代和希腊分别出现的一种以有无韵律为标准的文类划分法。中国古代,无韵之作称为笔,有韵之作称为文。
三分法发源于古希腊,按言说方式加以分类:叙事类、抒情类和戏剧类。这种分类后来发展为西方通行的小说、诗歌和戏剧三大文类。(14)每类又根据不同的标准划分出许多具体的亚类。以小说为例,根据篇幅的长短可分为微型小说、短篇小说、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根据内容又可分为骑士小说、侦探小说、科幻小说等。
四分法,如弗莱提出的喜剧、传奇、悲剧和讽刺作品四分法(15)。自晚清以来,参照西方的三分法,结合自身的传统,我国形成了独特的四分法:诗歌、小说、戏剧和散文。将散文视作文学的主要文类,这具有中国特色。
每一种文类都有其独特的审美标准,具有相对独立的特质。诗歌、小说和戏剧均有比较清晰的公认的审美内涵,唯独散文的审美内涵还有很大的不稳定性,这也为散文的解读增加了难度。
文类意味着某种制度、秩序。对于读者来说,文类是阅读期待视野的规范。读者总是按文类系统进入特定的文学阅读氛围,根据文本所属的文类调整自己的认识机制,力求使自己的解读符合文类的暗示和要求,在这个意义上讲,文类是阅读的调节器。阅读一部具体的作品,读者常常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将文本纳入一个共同的文类系统,将它与其他同类的作品进行类比,文本的独特性在与既有文类规范的对照之中显现出来,在这个意义上讲,文类意味着某种阅读惯例和成规。
文类是通过对大量既存文本的分析归纳出来的,具有一定的历史性、抽象性。在具体解读实践中,一个具体的作品很难绝对地吻合特定的文类规则。具体的文本总是混合了多种文类的成分,具有多种文类美学成分,越是优秀的作品越是如此。另外优秀的作家总是喜欢对既定的文类传统发出挑战,以自己独特的个性冲击既有文类规范。当旧有文类规范受到挑战的时候,作家的个人风格更大程度地成为文本判断的依据,个人风格上升到权威。所以在解读具有独特个性的作品时,作家对既有文类的突破和创新要放在首要位置。
四、文体
文体有广狭之分。广义的文体指各种语言变体,相当于语体。狭义的文体,专指文学文体。(16)
文学文体学是语言学和文学批评相结合的产物。语言分析是文体学的基础和推动力,“我们对语言系统的运作知道得越多、越详细,对于文学文本所产生的效果就能达到更好、更深入的了解”(17)。文体学注重研究文本的语言因素及语言手段,主张对文本进行细致的语言分析,希望通过语言理论把文本的审美效果分析清楚。
文学文体学虽建立在语言学的基础之上,但语言学理论和方法只是分析的工具,其主要目的是为“更好理解、欣赏和阐释”文本的美学效果提供依据。
文体学的分类主要有形式文体学、功能文体学、认知文体学等。
功能文体学认为不同的文学类型是对不同语言形式的选择。语言系统在语音、词汇、句法、段落、篇章等各个层面上都提供了选择的可能。不同的选择铸就了不同的文体模式。
文体的选择不只是语言形式的选择,同时也是对意义的选择。因为形式发生变化,意义也就发生变化。
不管是哪个流派的文体学批评,始终以语言分析为本位,通过对语音、词汇、句法、篇章及书写层的考察,力图把混沌的审美解释清楚。文体学是文本细读的一种操作性强、效果独特的方法。
对文体的把握,要注意其层次性、独特性和功能性等特点:(18)
(1)层次性,是指在广义(比如北京话的特点)、狭义(比如诗歌语言的特点)或具体层次(比如十四行诗的特点)上讨论和分析文体;或是在篇章、语段乃至句子层次上讨论文体。
(2)独特性,是指相对于其他文体而言,某一文体所具有的个性化特征,比如从“从前,这里有一个……”这个语篇开头可知,它是一篇传说或童话故事,这种开头方式是传说或童话故事这类文体的独有特征。
(3)功能性,文体特征总是与特定语境、特定功能密切相关的。
注释:
①M.H.艾布拉姆斯《镜与灯》,郦稚牛、张照进、童庆生、王宁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5页。
②刘象愚《中国文学理论》,杜国清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13-14页。
③在以上两个层次说之外,还有童庆炳的三层次说。见童庆炳著《文学理论教程》。
④王一川《文学理论经》,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96页。
⑤⑦⑧⑨(13)罗曼·英伽登《对文学的艺术作品的认识》,陈燕谷、晓朱译,中国文联出版社,1988年,第16-18页,第21页,第34页,第39页,第74页。
⑥雷·韦勒克、奥·沃伦《文学理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166页。
⑩(11)(12)郭勇健《文学现象学——英伽登〈论文学作品〉研究》,学林出版社,2011年,第299-300页,第251-252页,第255页。
(14)(15)M.H.艾布拉姆斯《文学术语词典》第7版,吴松江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19页。
(16)(17)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77页,第190页。
(18)张德禄《功能文体学》,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38-5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