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企业亏损分析_粮食银行论文

粮食企业亏损分析_粮食银行论文

粮食企业亏损问题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粮食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粮食企业亏损严重、挂帐剧增是长期困扰吉林省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据快报反映,1997年全省国有粮食企业亏损58.9亿元,比上年的32.2亿元增亏26.7亿元,增长82.9%,其中,粮食企业亏损56.2亿元,粮油工业、饲料、运输和其他企业亏损2.7亿元。由于种种原因,1992粮食年度以来国有粮食企业亏损挂帐持续增加,到1997年年末累计亏损挂帐134.5亿元,约相当于1996年的全省财政收入之和,相当于130多亿斤粮食没有了。目前全国国有粮食企业新增挂帐增多,到1997年年末新老挂帐累计已达1400多亿元,全国36个省区市(含计划单列市)除深圳市盈利外,其余均为亏损,吉林省亏损数额居全国之首。如何认识和解决粮食企业亏损问题,已成为经济工作的当务之急。

一、粮食企业亏损的正负效应

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粮食企业亏损也不能例外。粮食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其经营亏损也有正负两方面的效应。从正面效应看:(1)“农业形势好,丰收添烦恼,企业增亏损,财政受不了”,形象生动地反映了粮食企业亏损是在粮食生产基础上实现的,是保护粮食生产者所付出的一种代价,特别是在粮食丰收,市场变化,购销不畅的情况下,从一定意义上讲,亏损保护了农民利益,补偿了农民种粮成本,调动了农业生产积极性。(2)为实现国民经济的“高增长、低通胀”做出了贡献。1996年全国GDP增长9.7%,1997年增长8.8%,通胀率由1996年的6.1%降至1997年的0.8%,上海等一些省市还呈现负增长。这其中重要的原因是粮食充足,市场稳定,价格稳中有降,为抑制通胀奠定了基础,为国民经济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和社会稳定提供了重要保证。(3)粮食储备增强了综合国力。1996年全国粮食总产量9600亿斤,1997年达到9800亿斤,按12亿人口计算,人均占有粮食400公斤,达到温饱有余的基本标准。目前,中央、地方粮食储备1500亿斤,按储备一年计算,仅利息费用补贴就达150亿元。粮食储备、外汇储备成为稳定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撑。

从粮食企业亏损的负面效应看:财政、银行负担日益加重,粮食企业运作日趋困难,制约了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主要表现在:(1)财政压力大,不堪重负。一是风险基金筹措难。粮食风险基金是国务院、省级人民政府实现粮食调控的专项资金,由省人民政府在规定范围内使用。《国务院关于按保护价敞开收购议价粮通知》中明确,超周转库存的粮食费用、利息补贴的资金来源由中央、地方共同建立的粮食风险基金支付。从1997年开始,中央、地方配备比例由1:1.05改为1:1.5,提高的0.45个百分点,吉林省省级财政将在每年1.53亿元基数上增加6750万元,达2.2亿元。此外,1997年中央财政对吉林省两次增加粮食风险基金补助0.87亿元和1.7亿元,按1:1.5比例地方需增加配套3.75亿元,按本省目前财政状况确实无力匹配。二是新老挂帐消化难。1992年3月以前的政策性财务挂帐33.8亿元,到1997年末已消化21.8亿元,还有12亿元,到2000年平均每年还需消化4亿元,除预算安排1亿元外,其他资金来源尚无着落。1992-1997粮食年度新发生的财务挂帐118.8亿元,按10年消化平均每年11.9亿元,相当于一年全省正常财政收入增量,占省级收入27亿元的44%,而且难以避免“前清后挂”,大大加剧了预算安排压力和难度。(2)企业包袱多,亏损负担重。由于粮食购销不畅,库存大量增加,1997年全省定购粮和保护价粮的平均库存高达263亿斤,按保护价收购的每公斤玉米安全水份成本0.65元,国内粮食市场价格为0.61元,而且有价无市,调销相当困难,加大了企业费用和利息负担。亏损占用大量资金,1997年年末粮食企业银行贷款余额已达527.3亿元,财务费用46.2亿元,企业资产负债率超过100%。除此以外,企业应收帐中的呆坏帐、递延资产、待摊费用和存货中不良资产损失,以及企业对外投资中的损失,还会增加企业潜亏数额。(3)流通设施欠帐多。按现行储备体制,产地不仅要生产粮食,还要收购、储备粮食;不仅承担大量长期储存发生的费用、利息,还要投资建设和改造仓储和烘晒设施。在粮食连续丰收的形势下,“库容不足收粮难,仓容不足储粮难,烘晒不足降水难”的矛盾就愈加突出,省级财政累计已为国家下达的地方粮库维修改造贷款贴息3000多万元。

二、粮食企业亏损原因的透视

国有粮食企业亏损挂帐急剧增加,是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企业管理滞后等矛盾的集中反映,其原因是复杂和多方面的。

1.从客观上分析。

(1)体制不顺,政企责任不分导致粮食企业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企业法人实体。按市场经济要求,粮食企业应遵循“依质论价,购得进,销得出,有利润”的原则自主经营粮食。但由于粮食企业承担政府职能,担负议价粮保护性收购任务,还要不拒收、不限收,敞开收购,销售要顺加作价,不赔本销售,在价格下滑、市场滞销的情况下,企业库存增加造成的亏损,政府责怪企业,企业说是政府行为,责任很难分清,还掩盖了经营性亏损问题。在这样一种政企不分的体制下,一些地方认为不挂白不挂,怕少挂帐吃亏,寄希望于国家帮助消化,在某种程度上助长了亏损数额扩大。

(2)价格不顺,导致粮食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处于被动地位。正常情况下,粮食价格主要由市场供求决定,粮食企业按市场原则合法经营粮食。问题是现行粮食购销实行价格双轨制,即定购价与市场价并存,定购价由政府定,议购价也为保护价取代,市场价格扭曲。粮食欠收时,市场价高于定购价,农民惜售,企业收不到粮食;粮食丰收时,市场价低于定购价或保护价,农民卖跌不卖涨,企业多收一斤粮多一份亏损,不愿收购。同时,由于购、销价格均由政府制定,限制了企业经营自主权,使其对扭转亏损无能为力。同时,也给粮食财务管理带来困难,使粮食政策性业务与商业经营性业务混淆。

(3)政策不顺,中央、地方责任不清,导致应补库存费用利息补贴的资金来源不足。粮食购销政策是国家制定的国发[96]44号、[97]27号文件,都规定各地要从全国大局出发,按保护价敞开收购议价粮。按理由于执行保护价出现的差价亏损应是“谁出主意,谁负担;谁定政策,谁拿钱”。但国家规定由中央和地方共同负担,这就使得产粮省多打粮,多收粮,还要多拿钱补亏空。按国家规定的超周转库存粮食费用和利息补贴办法,受地方财力制约很难落到实处,风险基金保障能力不足,根本无法弥补巨额亏损,只能“画饼充饥”,即使按补贴办法足额到位,也仍有欠补缺口:首先费用标准低,吉林是玉米主产省,粮食水份高,烘晒费用大,国家每斤仅核定费用3分,实际需要7分,仅此一项1997年少得补贴8亿元。其次,国家核定60亿斤正常周转库存,事实上卖不出去也要补贴,按国家规定费用标准每年少得5.4亿元,如按实际少得7.2亿元补贴。此外,国家制定政策搞“一刀切”,对产粮省没有体现倾斜照顾,造成多产、多储、多亏损的不合理局面,挫伤了产粮省的积极性。吉林省粮食企业亏损连续两年居全国第一,除因吉林是粮食主产省和商品粮大省外,相当一些地方不执行或变通执行保护价政策,也是重要原因。

2.从主观上分析。

(1)食之者众,生之者寡。到1997年年末,全国粮食系统350万人,吉林省粮食系统在职职工20.8万人,如果把离退人员和计划外雇用临时工都计算在内约30万人,相当于全国粮食系统职工人数的10%左右,如按人均工资和其他费用5000元计算,一年仅工资性支出就达15亿元。相当一部分粮食仓储企业“临时工干,固定工看,干部闲得团团转”,例如松原伯都粮库,经营量9000吨,按人均劳效300吨计算,30人就够,却配备193人,冗员163人,还雇用临时工30人,超编都是“关系人”。由于企业人员膨胀,导致流通费用膨胀,经济效益下降。

(2)一些企业管理混乱,花钱大手大脚,铺张浪费严重。1997年,通过开展粮食企业整顿工作,清理非生产用车983辆,手提电话476部,收回不合理资金3.77亿元。

(3)一些市县政府对粮食企业管理重视不够。1994年粮食财务体制下放后,有的市县政府没有把加强粮食企业管理当作份内之事,认为亏多少都与己无关,不影响地方财政,使粮食企业管理放任自流,甚至把企业当作“第二财政”,开会从粮库拿钱,欠发工资挤占亏损退库,购买汽车、兴建楼堂馆所让粮食企业支付,“关系人”让粮食企业安排。

三、改变粮食企业严重亏损现状的建议

1.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促进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粮食企业是计划经济最后的“堡垒”之一,治愈粮企“收粮靠政策,花钱靠贷款,调粮靠计划,补贴靠国家”的体制病,是扭转亏损状况的根本性措施。

(1)加大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力度,实现粮食企业制度创新。以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以实行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为主要形式,实行规范化的公司制改造,逐步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实现政企分开,做到政府管理职能与企业经营分开,企业不承担政府职能,政府不干预属于企业自主的经营活动。企业接受政府委托的政策性业务,由企业与政府单独结算。

(2)强化资本运营,对国有粮食企业实施战略性重组。粮食企业面广量多,摊子大,应采取因地制宜、区别对待、各种形式推进的办法。一方面要抓大,通过资产存量调整,实施集团化战略。以大型粮食企业为依托,联合并购组建一批跨地区、跨行业的集产加销、贸工农、粮牧企于一身的企业集团;另一方面要放小,从实际出发,对业务量少、规模小的企业,通过改组、联合、兼并、出售、租赁、拍卖、破产等方式放开经营。建立多元持股的新型粮食企业组织形式,根据企业不同情况和职工意愿,鼓励企业职工持股。

(3)转变经营方式,开展综合经营。一方面企业经营方式要由单一经营向多种经营转变,形成“农村搞种养、城市设门点,集中办企业,分散搞经营”的多种经营格局;另一方面,要由分散经营向连锁经营转变。把连销经营作为粮食企业转变经营方式重点,将居民粮店改为便民连销店,实行规模经营,建立配送中心,粮食仓储企业实行代理、租赁制。通过实行“两个转变”,推进粮食系统“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工作,争取到2000年全省减员10万人。

2.放开粮价,形成完善的价格机制。深化粮食改革的核心问题是价格。价格不放开,企业要根本扭亏就无从谈起。粮价应在政府调控下,更多地由市场机制调节,实行粮价并轨,使粮食成为商品进入市场,采取宏观调控下市场取向形成价格的机制。放开粮价,粮食需求不会有大波动。粮食是一种需求弹性很小的特殊商品,供给增加,价格下降,不会增加消费;供给不足,价格上升,推动生产,也不会减少消费。企业可以随行就市,参与竞争,适者生存,优胜劣汰。这样做的好处,一是有利于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二是有利于活跃粮食流通,满足多层次需求,形成多渠道经营的格局;三是有利于促进调整种植结构,引导农民自发调整种植品种。问题是,在供大于求,市场价格下跌时如何保护农民利益。这就需要建立和完善政府的粮食储备体系和风险基金制度,在价格下跌时,政府以种粮成本加上适当利润作为保护价收购,使农民不发生“卖粮难”和经营损失。

3.地方政府要成为扭亏主体,在思想认识、组织领导和工作责任上做到“三个到位”:(1)思想认识到位。像抓农业生产那样抓粮食经营。(2)组织领导到位,把加强粮食企业管理摆上日程。定期研究制定有关加强粮食企业经营管理的政策和措施,解决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3)工作责任落实到位,建立包保责任制。一方面,要按照全省粮食企业减亏增盈工作整体部署,建立分级管理、层层负责的减亏领导责任制,将省下达的减亏指标分解落实到部门和人头,做到目标明确、责任明确、时限明确、奖罚明确;另一方面,全省粮食企业亏损超亿元的10个县市(占全省亏损的50%)的主要领导及粮食、财政部门应组织工作组对粮食企业亏损大户实行包保,做到有专人负责,有具体减亏措施,有明确减亏目标,不扭不撒手,以大户的减亏推动全省粮食企业减亏工作开展。

4.粮食生产在增加总量的同时,种植结构要不断适应需求结构,加快转化增值步伐。被称为“铁杆庄稼”的玉米是吉林省粮食的当家品种,主要用于粮食工业和饲料,需求有限,库存加大。由于玉米质量问题突出,水份越来越高,给粮食收购、储存、运输和使用带来严重困难,增加了大量费用。解决这一问题,一是应调整粮食生产政策,贯彻数量、质量并重方针,“引导农民增产市场需求的粮食品种;二是应适当调整粮食收购政策,对滞销、积压、需求量趋减的品种,不给予保护价政策;三是加快以玉米为原料的粮食深加工项目建设,据有关专家测算,玉米一次加工可增值1-2倍,二次加工可增值5-10倍,三次加工可增值几十倍。应在玉米深加工上搞几个大项目,加快玉米转化增值力度,减轻粮食企业亏损压力。

标签:;  ;  ;  ;  ;  ;  

粮食企业亏损分析_粮食银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