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用药护理安全管理的具体做法及效果观察论文_涂鸿燕

涂鸿燕

(四川省攀枝花市妇幼保健院 四川 攀枝花 617000)

【摘 要】目的:总结临床用药护理安全管理的具体做法,探讨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于2014年1月-12月期间在我院内科400例临床用药患者中开展用药护理安全管理,观察安全管理实施前后用药差错、用药缺陷、药物过期情况。结果:实施临床用药护理安全管理后注射、口服药品差错率、缺陷率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施后的药品过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2.8%vs27.1%),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用药护理安全管理对于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合理性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临床用药;护理安全管理;实施方法;效果

【中图分类号】R197.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5028(2015)8-0567-01

The concrete methods and the effect of clinical medication nursing safety management

TuHongYan

Sichuan panzhihua. 617000 maternity and children's health care centers

【Abstract】objective: to summarize the clinical medication safety management of nursing practic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effect. Methods: in January - December 2014 in our hospital during the period of internal medicine, 400 cases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in patients with drug in nursing safety management, observed before and after the safety management of medication errors, defects, drug expired. Results: the clinical medication nursing safety management after injection, oral drug error rate, defect rate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before, p < 0.05, there i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After implementation of the drug expired rate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before carrying out vs27.1 % (2.8%), p < 0.05,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medication nursing safety management for improving the safety of clinical medication and rationalit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s worth clinical promotion.

【Key words】clinical medicine; Nursing safety management; Implementation method; The effect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用药护理是重要的组成部分,用药合理性直接关系到用药安全性和医疗质量。一项有关的临床研究发现,在全部临床护理缺陷中,与药物相关的护理缺陷约占34.0%,因此,提高临床用药护理的合理性不仅是临床护理人员的职责所在,更是护理监督管理的重要内容[1-2]。为进一步总结临床用药护理安全管理的具体做法,探讨其临床应用效果,本文选取2014年1月-12月我院内科400例临床用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2014年1月-12月我院内科400例临床用药患者的临床资料,入选病例均知晓本次研究目的,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其中,男性患者236例,女性患者164例,年龄在16-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4.93±4.49)岁。

1.2方法 在本组400例患者中开展用药护理安全管理,具体措施如下:

1.2.1成立临床用药护理安全管理小组 挑选本科室临床护理经验丰富的人员组成临床用药护理安全管理小组,由护士长担任小组组长,由组员共同制定临床用药护理安全管理的实施方案、具体流程和工作内容,将对护理人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作为监督和培训重点。

1.2.2设计、规范药品标记卡 根据相关药品管理规定,需由药剂科、医务科及安全管理小组共同制定高危药品管理目录,并对高危药品设置特殊标记,通过科室讨论确定每种标识的具体颜色,如选用白底黄字标记卡标识近效期(3个月)药品,选用白底蓝字标记卡标识近效期(6个月)药品,标记卡规格设置为3cm×5cm,并在标记卡上标记药品生产厂家、剂型等基本信息。药品标记卡设计完成后需要加强标记卡的使用规范,单独放置高危药品,并在合理的位置牢固粘贴标记卡,防止标记卡缺失,如果药品存放非原盒存放,则必须使用标记卡。过期注射针剂和口服药物要定期回收,并按日期排放,护理人员之间要互相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1.2.3查找用药护理安全隐患 分析实施安全用药管理之前2年内出现的安全问题,邀请药剂科的工作人员共同讨论查找其原因,分析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1.2.4完善护理工作制度和继续培训制度 小组成员需要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护理工作的核心制度,了解科级工作管理制度,实行严格的交接班查对制度,至少安排两人进行临床用药核对,避免单人进行用药护理,药物给出前需仔细核对患者身份,综合采取多种方式确保患者身份无误后再发放药物,保证临床用药的正确性和合理性。临床用药处于不断发展过程中,因此,护理人员也要不断掌握新的药学知识,不断更新知识储备,安全管理小组也要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学习新型药剂的用药方法,制定临床用药护理管理手册,确保全体护理人员能够加强自我约束,降低临床用药的盲目性。

1.3观察指标 观察实施临床用药护理安全管理前后用药差错、用药缺陷、药物过期情况[3-4]。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实施临床用药护理安全管理前后用药差错情况对比 实施临床用药护理安全管理后的注射、口服药物用药差错率均显著小于实施前,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1。

3 讨论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在临床用药护理中开展安全管理,能够有效降低药品差错率、缺陷率和过期率, 实施前后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这也提示采用分类标识方法管理药品能够起到很好的警示效果,尤其对实习护士具有更加重要的指导意义。开展安全管理的关键在于成立安全管理小组,小组成员需要由经验丰富的护士长、责任护士等组成,由安全管理小组对临床护理人员进行继续培训,可以不断更新护理人员的用药知识,降低用药差错和缺陷发生几率,科学的管理制度能够强化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提高用药护理工作质量[5-6]。对于临床用药应当做到合理分类放置,及时更新标记卡,保证临床用药的合理性。综上,开展临床用药护理安全管理的有效方法是成立安全管理小组、完善管理制度和工作制度、加强人员培训、注重药品分类管理和标记,上述措施能够有效规避临床用药风险,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合理性。

参考文献:

[1]雷泽秋,何方,周宁,等.临床用药护理安全管理的做法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12,12(3):207-208.

[2]刘晓野,傅罗秀,莫艳玲,等.临床用药护理安全管理的做法与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14,17(22):84-85.

[3]潘凌燕,宫莉,吴红梅,等.烧伤科病区临床用药护理安全管理的体会[J].医学信息,2014,21(1):311-312.

[4]胡东芳,刘丽滨.心内科临床用药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护理对策[J].护理研究,2013,27(35):4081-4082.

[5]何筱筠.破窗理论在临床用药护理安全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4,07(24): 477-479.

[6]李冬英,蕫宪菊.护理临床用药安全管理措施及效果[J].中外女性健康(下半月),2014,43(2):89-90.

论文作者:涂鸿燕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中医》2015年8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

标签:;  ;  ;  ;  ;  ;  ;  ;  

临床用药护理安全管理的具体做法及效果观察论文_涂鸿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