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刺针引导技术在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龚雪琴,张亮

龚雪琴 张亮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澳洋医院超声科 江苏苏州 215600)

【摘要】目的:对穿刺针引导技术在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中的应用状况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1月~2014年11月间48例上肢手术患者,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式进行麻醉,实验组患者采用超声引导穿刺针麻醉,对两组患者的麻醉状况进行调查。结果:实验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显著的19例,有效的5例,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患者麻醉效果显著的9例,有效的11例,总有效率为83.3%,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的麻醉满意率为95.8%;对照组患者的麻醉满意率为70.8%,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使用穿刺针引导麻醉效果更好。

【关键词】穿刺针引导;超声引导;臂丛神经阻滞

【中图分类号】R4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21-0074-02

臂丛麻醉是上肢手术最常用的麻醉方式,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神经阻滞也是最常用的麻醉手段。超声引导能够直视穿刺针的进针状况以及针尖位置,保证麻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因此,在临床中使用非常广泛。虽然超声引导效果理想,但若在穿刺中针尖偏移超声引导的平面则会增加穿刺次数和穿刺时间,给予上述状况,我院采用了穿刺针引导器来固定穿刺针的位置,并对穿刺针引导技术在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中的应用状况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1年11月~2014年11月间48例上肢手术患者,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每组2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式进行麻醉,实验组患者采用超声引导穿刺针麻醉。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为(35±16.2)岁,男性11例,女性13例,患者平均病程为(9.5±7.1)h;实验组组患者平均年龄为(34.7±16.5)岁,男性10例,女性14例,患者平均病程为(9.6±7.3)h,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1.2 一般方法

1.2.1对照组:患者麻醉前常规吸氧、开放静脉通道。常规消毒铺巾,在探头上涂抹耦合剂,确定超声声像后进行穿刺,采用1%的利多卡因进行局部浸润麻醉,而后采用0.5%布比卡因20ml进行神经阻滞,所有操作均在有经验的麻醉师监督下完成。

1.2.2实验组:患者常规操作如前,在穿刺前将穿刺针引导器放置在超声探头上,将穿刺针插入引导器中,在引导器的固定下进行穿刺注射,药物同前,所有操作均在有经验的麻醉师监督下完成。

麻醉中所有器械均为无菌器械。

1.3 效果观察

对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进行调查,同时对患者的麻醉满意率进行调查。

1.4 评价指标

显著:患者麻醉起效时间低于200s,术中未出现体动、恶心等表现;有效:患者麻醉后起效时间超过200s,术后或可出现体动,但无恶心等表现;差:患者麻醉后未达到上述标准。总有效率=显著率+有效率。麻醉满意度主要分为满意和不满意两种。

1.5 数据统计

文中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资料采用t值检验,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麻醉效果

实验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显著的19例,有效的5例,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患者麻醉效果显著的9例,有效的11例,总有效率为83.3%,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详见表1)。

3.讨论

臂丛麻醉是一种常见的麻醉方式,目前临床中多采用超声引导穿刺针进行麻醉操作,在超声引导的过程中为了保证穿刺针在视野范围内也为了保证穿刺的准确性,就要保持穿刺针一直在超声引导的平面中。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穿刺针可活动范围较大,因此很容易脱离原有平面,严重影响穿刺结果。因此在临床中医师常常采用粗的穿刺针进行穿刺,主要是由于粗的穿刺针可操作性强,易于控制,因此不会脱出平面外。但粗的穿刺针会增加机体的损伤程度,且超声影像质量也远不及细穿刺针的成像质量,另外,使用粗的穿刺针还会让患者感受到更大的痛苦,因此临床实用性也较低[1]。

穿刺针引导器是一种能够限制穿刺针运行轨道的器械,能够保持穿刺针的稳定性,且能够保持穿刺针与探头的相对恒定。此种穿刺方式在操作的过程中即便出现探头轻微移位也能够保证穿刺针与探头在同一水平面内,同时也能够防止穿刺针在穿刺的过程中出现歪斜状况[2]。在我院的研究调查中发现,实验组患者在采用穿刺针引导器后麻醉效果要明显好于常规穿刺的患者,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显著的19例,有效的5例,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患者麻醉效果显著的9例,有效的11例,总有效率为83.3%,且实验组患者的麻醉满意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可以认为我院的操作有效。

在操作中发现,即使采用细的穿刺针进行穿刺也能够清楚的看见穿刺针的针尖和穿刺路径。操作的可视性提升就会缩短操作时间,提升操作效果,进而提高患者满意率[3-6]。在操作的过程中要注意调试穿刺针与引导器之间的距离,并要适当调整引导器的参数,使其更有利于穿刺[7-8]。在超声引导的过程中可根据穿刺针和探头的位置将其分为两种技术,一种为平面内技术,另一种平面外技术。我院的操作为平面内技术,平面内技术能够完全显示进针的路径,因此更受到广大医师的欢迎。

总的来说,超声引导下穿刺针引导臂丛阻滞在上肢麻醉患者中的应用效果非常好,其能够有效缩短麻醉穿刺所用时间,提升药物起效时间,同时能够改善患者满意度,是一种有效的麻醉方式。

【参考文献】

[1]伏钢,汪明灯,吴曙军,陈迎祯.超声引导锁骨下静脉置管术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19):3501-3502.

[2]卫军,张鹰.超声引导下右颈内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临床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16):2490-2491.

[3]王爱忠,赵惠君,马庆侠等.超声引导锁骨静脉穿刺置管[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0,26(10):911-912.

[4]王菁,蒋天安,厉竟等.超声引导下甲状腺钙化结节细针穿刺细胞学无法诊断率的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14,(37): 2948-2950.

[5]夏娟,刘建平,刘智等.乳腺肿块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组织64例临床病理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26):35-36.

[6]覃山羽,姜海行,李萍等.细胞块结合免疫组化在内镜超声引导下穿刺诊断胰腺实性占位中的应用价值[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4,31(6):312-316.

[7]夏永红,周新飞.超声引导下颈内静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在基层医院的应用[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32):35-36.

[8]张晓光,朱丰,廖俊等.逆行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0,6(2):138-140.

论文作者:龚雪琴,张亮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2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4

标签:;  ;  ;  ;  ;  ;  ;  ;  

穿刺针引导技术在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龚雪琴,张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