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供求波动的轨迹、走势及其平抑措施,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轨迹论文,走势论文,粮食论文,措施论文,供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解放后55年来,中国粮食供求整体上是平衡的,靠自己解决了吃饭问题。但由于粮食的需求呈平稳增长,而粮食产量总是波动的,使得中国粮食市场总是在供大于求与供小于求相互交替中前进。由于我国没有粮食需求的统计资料,因此,作者从分析粮食零售价格的波动入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粮食供求波动),对未来10年粮食供求进行预测,并提出平抑供求波动的市场手段。
一 粮食供求波动轨迹及评析
在改革开放前,由于实行计划经济,对粮食实行统购统销政策,起到了平抑市场的波动的作用,使得粮食供求不平衡的现象不太明显和不太经常出现。但在1949~1978年间,也曾出现了3次粮食价格上涨和1次粮食价格下跌。在改革开放的过渡时期即1977~1982年也曾出现了一次波动。改革开放之后,出现了4次粮食供求和价格的波动。所以,解放后的55年中总计出现了7次粮食产量和价格的波动(注:本文数据均来自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和《新中国50年农业统计资料》。)(如图1所示)。
图1 1949-2003年我国零售物价总指数和粮食零售物价总指数曲线图(以上年为100)
1.第一次波动(1951~1954年)。这次波动有如下特点:(1)持续时间不长,仅有两年物价上涨,很快就恢复到了正常物价水平,波峰不大,粮食价格上涨幅度不到10%。(2)粮食价格上涨不但没有带动零售物价上涨,相反,1952的的零售物价还是下降的,直到1953年零售物价才有所上升,这是因为:第一,那个时期的政府工作人员都实行供给制,直到1955年才实行薪水制,这实质上起到了平抑市场物价的作用;第二,粮食产量上升,而不是下降。(3)这次波动只有波峰没有波谷,没有形成粮食短缺,粮价上涨之后,马上刺激了生产,从而出现了粮食供过于求,粮价又下跌的局面。(4)粮食总产量增加,但市场供给不足。为什么这些年粮食总产量是逐年大幅度增加的,却出现了粮食供给紧张的局面,主要原因是1950~1952年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了土地改革,广大农民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生产积极性大幅度提高,所以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但大量分散的农户丰收后,一方面,农民希望存粮防灾,另一方面,市场交易又十分困难,所以大量余粮沉积在农民手中,进入城市的政府无法直接与高度分散的4亿农民交易。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实施了统购统销政策,建立了国家垄断的流通部门,使得从1954年开始直到1959年,粮食零售价格及零售物价都非常平稳。
2.第二次波动(1958~1963年)。这次波动是一个完整的波,有波峰也有波谷,而且波幅很大,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群众的生命造成了极大的损害,这是一次至今人们说起来还不寒而栗的粮食危机。造成这次危机的原因是天灾加人祸:第一是自然灾害,1958~1963年,连续6年的受灾面积分别为30963、44629、65455、61769、37175、32651千公顷,成灾面积分别为7821、13728、24977、28834、17286、20023千公顷。成灾面积最大的是1960~1962年,所以历史上称为“三年自然灾害”;第二是高度集体化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1955年开展合作化,到后来的高级社、人民公社,这种体制超越了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导致了刚刚拥有耕地的农民又要交给集体,农民出工不出力,消极怠工,使单位面积产量连续3年下降,如1955~1959年平均产量分别为1417、1414、1460、1549、1462公斤每公顷,而1960~1963年粮食平均产量分别为1175、1124、1270、1408公斤每公顷[1];第三是大跃进造成了盲目跃进,大量农村劳动力从事钢铁等非农生产,大量森林被破坏,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等等。这次粮食波动是上述三个原因共同造成的,但主要的是第二个原因,如果没有自然灾害,可能要减轻危机的程度,但粮食短缺是必然的,最好的例证是1963年,这一年的受灾面积是32651千公顷,成灾面积为20023千公顷,高于1962年的成灾面积,但因为这一年实行了“三自一包”,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使得这一年的平均产量达到1408公斤/公顷,远高于前3年的平均产量。
3.第三次波动(1965~1967年)。这次波动虽然有粮食零售价格连续3年的上涨,市场上粮食供应相对紧张,但既没有带动零售总物价的上涨,没有引起市场上粮食的严重短缺,也没有对国民经济产生大的影响。从1967年一直到1976年,粮食产量比较平稳增长(仅有1971年粮食相对减少),粮食的零售物价及零售总物价都是平稳的。
4.第四次波动(1977~1984年)。这次波动持续时间长,既有波峰也有波谷,反映在市场上,既有1977、1979、1980、1981年的4年粮食零售物价上涨(这几年政府也相对提高了粮食收购价格),也有1982、1983、1984年3年的粮食零售价下降或平稳,而且还出现了1984年左右的农民“卖粮难”现象。主要原因有三:第一,1982年开始,全面推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第二,政府提高了收购价格,刺激了农民种粮积极性;第三,这几年自然灾害少,风调雨顺。“三管齐下”使得粮食产量连续4年大幅度上升,4年跨了两个大的台阶,粮食产量由1978年的30000万吨到1981年跨越35000万吨,到1984年跨越40000万吨大台阶。
5.第五次波动(1985~1990年)。这次波动始于1985年,直到1990年粮价和物价才回落。在这6年中,粮食产量曲线历经了一个6年的长周期和两个3年的短周期。从物价曲线图上(如图1)不难看出,零售物价和粮食零售物价曲线也经历了两次小的波动,且与粮食产量的波动相对应,物价曲线的波谷对应产量曲线的波峰。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粮食产量与价格波动的一次典型案例,这次波动尽管有1984年的卖粮难作粮食储备基础,但到了1988~1989年初仍然出现了粮食的抢购风潮,那时粮食的储备是比较充裕的,完全能平抑1988年的相对减产,出现抢购风的主要原因是当时居民还不适应市场经济的环境,是心理紧张所导致,当时许多居民抢购粮食等物品储存,加速了物价上涨。这种抢购风由于有充足的物质基础,很快被平息,那些因心理紧张而储存物质的居民,受到了经济损失。由于这次粮价上涨,反过来刺激了农民种粮积极性,所以在1991年又出现了粮食等农产品“卖难”问题。
6.第六次波动(1994~2002年)。这次波动起于1994年的抢购风,到1996年的农产品“卖难”,是粮食价格的波峰阶段,从1996年到2002年,在长达7年的时间里是粮食价格的低迷阶段,这是进入市场经济体制之后持续最长的一次波动,不但粮价低迷,零售物价水平也在逐步回落。在这次波动中,有两个重要的问题需要回答:(1)从1990~1993年,粮食产量出现了两个小周期的波动。但总体趋势是上升的,为什么在1993年秋季出现抢购,随之出现物价上涨?为什么1990~1991年,刚出现农产品“卖难”之后,1992年粮食价格开始上涨,零售物价也随之而涨,到1994年达到最高峰?这是因为在宏观经济环境经过几年的调整、整顿、提高之后,以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为标志,中国经济出现过热,基本建设规模过快增长,在南方一些城市很快出现了泡沫经济迹象,各行各业大发展,致使原材料市场供应紧张,从而带动了整体物价水平的上涨,整体物价水平的上涨拉动了农产品物价的上涨,所以,这次与以往物价上涨不同,不是粮食等农产品短缺而导致农产品价格上涨,而是整体物价上涨带动了粮食及农产品价格上涨。导致1993~1994年粮食抢购风的另一个直接原因是1994年1月1日外汇改革造成人民币一次性贬值57%,促使外贸系统及南方一些省市突然从进口粮食转向国内市场抢购以逐利,因为在人民币一次性贬值57%的情况下,出口粮食就有可能得到30%的机会利润[2]。所以这次不是粮食本身供不应求所导致的。(2)1995年,物价开始回落,从此粮价不断下降,直到2002年才开始恢复性的回升,为什么会出现持续7年的物价低迷阶段?这是因为1994年政府对粮食收购提高了42%,1996年又再次提高了40%,这就大大刺激了粮食生产,致使1995、1996年两年大幅度增产,1995年跃上了45000万吨的台阶,1996年又跃上了50000万吨的大台阶,之后,政府继续加大粮食生产力度,1997年将保护价范围扩大到完成定购任务后的“余粮”并实行“四分开、一并轨”改革,1998年实行“三项政策、一项改革”,继续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实行顺价销售,进一步刺激了粮食生产,使得继1996年之后,1997、1998、1999年连续3年高产,致使库存严重积压,财政负担不断增加,这是导致连续7年粮价低迷的主要原因。同时,从1996年之后,中国宏观经济进入了通货紧缩阶段,也加速了物价低迷。
7.第七次波动(2003年~ )。这次波动还刚刚开始,它起于2003年的粮价上涨。粮食产量从1999年开始连续5年下降,到2003年下降到了1990年以前的水平,致使最近3年完全靠库存来弥补当年粮食供给与需求的矛盾,但库存下降到一定水平时,粮食供给才出现相对紧缺,粮价才开始回升。也正因为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大量库存,才使得粮食产量连续5年减产后也没有出现粮食严重短缺、粮价猛涨的局面。今年,中央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粮食直补政策、农村税费改革等,农民种粮积极性已有提高,今年粮食已获丰收,估计粮食产量可望增长12%左右。
二 未来十年粮食供求波动预测
(一)粮食需求预测
由于我国没有粮食需求统计资料,我们根据国际标准,结合中国实际,分别计算出口粮、饲料粮、种子粮、工业用粮的需求[3]。然后根据各曲线特征,进行拟合,得出预测方程分别为:
X[,口]=29287.434-131.320t(线性方程)
X[,饲]=27011.01×0.148229[0.92t](龚伯兹方程)
X[,种]=1140.237+3.629t+10.662cost(傅立叶级数展开方程)
X[,工]=1180.438+141.315t-240.143sint(傅立叶级数展开方程)
上述模型呈高度显著水平,根据上述方程预测未来10年粮食总需求如表1、图2所示。
表1 2004~2013年我国粮食供需预测统计表(单位:万吨)
年份 粮食供给预测1 粮食供给预测2粮食总需求预测
2004 45648.80 44374.36 50193.43
2005 46115.03 46198.62 50700.53
2006 44374.36 49497.25 51371.80
2007 46198.62 49976.87 52022.26
2008 49497.25 51436.84 52459.68
2009 49976.87 52153.27 52662.27
2010 51436.84 50187.89 52799.68
2011 52153.27 51526.40 53078.16
2012 50187.89 54478.82 53552.01
2013 51526.40 54990.40 54074.83
图2 2004~2013年我国粮食供求预测曲线图
(二)粮食供给预测
传统的预测方法多种多样,但最终所建立的预测方程都可归纳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线性方程或多元线性方程的叠加,另一种是指数方程或二次方程。但我们认真分析1978~2003年产量曲线的特点(如图2所示),就可发现它既不具备线性曲线特征,也不具备指数曲线特征,而是一条上升的直线上叠加了一条波动曲线,叠加的波动曲线近似于一个正弦波,但不同时期,波动的频率、周期与振幅不同,进入市场经济之后(特别是1984~1999年)是一条很有规律的理想波动曲线,长周期为6年,短周期为3年,短波是一个不对称波,下降为1年,上升为2年。根据这一特征,我们用傅立叶级数展开法进行拟合,其方程为:
X=32094.90+899.021t+1453.632cost-143.866cos(2t/3)+879.329cos(2πt2/3)-345.985sin(2πt/3)-132.866cos(2t/3)
图3 1978-2003年我国粮食总产量、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受灾面积曲线图
拟合模型呈高度显著水平,R=0.989,R[2]=0.979,AdjR[2]=0.972,通过与实际数据比较,两者误差仅为1.78%。这里需要说明两点:(1)在建立模型时,仅选择1984~1999年的产量曲线,这是因为,1984年以前为计划经济时代,而1999~2003年出现了连续5年的产量下降的断层现象,2003年的产量低于1990年的产量;(2)在预测时,选用了两个方案,方案1选择2004年的产量达到1993年的产量水平,方案2为方案1向前平移两年,是一个更为乐观的方案,寄希望政府更进一步加大力度,争取3~4年内能恢复到年产50000万吨的水平。
从表1和图2不难看出,未来10年粮食供求都有缺口,按方案1缺口最少的一年为2009年,缺口额为924.89万吨,缺口最大的一年为2006年,缺口额高达6997.44万吨。按方案2比较,缺口最少的一年为2012年,供大于求,缺口最大的一年为2004年,缺口额为5819.07万吨。上述预测是一种趋势预测,预测结果不一定十分准确,但由于缺乏粮食需求的准确统计,在预测粮食需求时,是根据口粮、饲料粮、工业用粮、种子粮等数据折算而来的,所以粮食需求及需求预测就可能不太准确。但有一点是值得注意的,粮食供不应求可能成为今后一段时间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今后能否达到粮食的总体均衡,尽量减少缺口,最关键的因素是政府能否采取紧急的、果断的、有效的措施扩大粮食产量,尽快恢复到历史最高产量水平,即争取2~3年内粮食产量达到50000~52000万吨,否则粮食严重短缺的现象不可避免。因此,我们一刻也不能放松粮食生产,必须采取更为有效的措施,扩大粮食产量,以保证中国粮食供求的大体平衡和粮食安全。
三 实现粮食供求平衡的基本途径
关于粮食的供求关系,一是从历史上看,大部分时间处于供不应求的紧张状态,直到1996年供应不足的局面才得以缓解,暂时出现了粮食供过于求的局面;二是从现实上看,近4年来仍处于供不应求之中,因为有前几年的库存老粮,缺口才得到弥补;三是从未来看,我国人口多,对粮食的需求必然增加,但是我国耕地少,生产成本高,劳动生产率又低,因而未来供求矛盾必然存在,在大多数情况下仍将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之中。因此,实现粮食供求基本平衡和粮食安全,将是我国的一项长期任务。
解决粮食供求平衡,必须解决两个问题,一是从整体趋势上,应保持粮食产量与需求的大体平衡,如果长期供小于求,依赖进口,必然影响粮食安全。二是减少产量的波动,影响粮食产量波动的主要原因是两个:市场因素和自然灾害,对于前者,需要政府干预市场,弥补市场缺陷,对于后者,需要加大投入,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1.增加粮食产量是保持供求平衡的物质基础。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绝对不能依赖进口。因此,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粮食生产,不要被一时的供过于求的暂时现象所迷惑,在大力调整品种结构的基础上,仍然要做到逐年增加粮食产量。在“入世”的条件下,粮食供不应求的少量缺口是容易弥补的,但如果缺口太大,就将威胁粮食安全;而粮食供过于求,即使数量较大,也可以通过扩大出口的办法来缓解矛盾。因此,必须不断增加产量,才能保持供求平衡。
2.政府市场干预是保持供求平衡的关键措施。政府对粮食市场的干预,第一是行政措施,层层负责抓好粮食生产;第二是通过价格干预,促进粮食生产。过去的保护价政策和现在实施粮食直补,都是政府通过经济手段来干预市场,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增加粮食生产,保障粮食供给,但目前直补的力度太小,对农民种粮积极性刺激作用还不大,今后一方面应加大直补力度,这是一项既能促进粮食生产,又能增加农民直接收入的一举两得的措施。另一方面,应继续保持保护价政策,粮食直补不能代替保护价措施[4];第三,必须实行配额生产。对农民实行粮食直补和对市场实行保护价之后,其必然结果是供大于求,最终导致市场价下跌,挫伤农民积极性。实行配额生产的目的,就是实现粮食供求的基本平衡。
3.提高抗灾能力是保持供求平衡的长远之计。自然灾害是导致粮食产量波动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从图2不难看出,粮食产量曲线与受灾面积曲线几乎是同步波动的,表明两者存在高度的相关关系。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的国家,而且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很低,这就需要政府加大投入,大力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提高抗水灾、旱灾的能力,同时,要加大科技投入,开发高效生物农药,提高抗虫灾的能力。
4.加强粮食储备是保持供求平衡的可靠后盾。粮食专项储备,主要是政府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上,运用经济手段,加强和改善对粮食市场的调控,以应对市场供求不平衡和平抑粮食价格的不正常波动。当市场粮食(或某一品种)供不应求、粮价过高时,政府就动用储备粮,按合理价格向市场上抛售粮食,以增加市场上粮食供给,促使粮食供求平衡、价格回落;当市场粮食供过于求,价格过低时,政府就按保护价收购粮食,并使其转入储备,以减少市场上粮食供给量,促使供求平衡、粮价回升。
实践证明,政府按市场经济规律实行粮食专项储备,确保供求平衡的宏观调节政策不但是可行的,而且也是必要的。
5.扩大进出口贸易是保持供求平衡的辅助手段。加入WTO后,增大粮食的进出口贸易不但是未来的必然趋势,而且也为粮食的国际贸易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因此,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最大限度地用透《农业协议》对发展中国家的特殊待遇,充分运用“绿箱”和“黄箱”政策,掌握国际贸易的主动权,使粮食的进出口贸易成为平抑我国粮食产量和价格的有效辅助手段。但是,必须特别注意的是,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国,也是第一粮食消费大国,不能受制于人,因此,我们不能依赖于国际市场,应保持中国粮食自给率水平在95%以上,以确保粮食安全[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