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台江县人民医院检验科 556300
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溶血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在我院做体检的健康体检者18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在体检者空腹的状态下采集其静脉血样并做检测。比较血样溶血前后各项临床生化检验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根据统计与分析得到的结果,血样溶血之后,血样中的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谷胺酰转肽酶、尿酸的含量与溶血前相比明显增加,比较结果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而溶血前后血样中的尿素氮、肌酐、血清葡萄糖含量没有明显的变化,前后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 溶血能够影响到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真实性与准确性,所以生化检验过程中应当尽量避免发生溶血。
关键词:溶血;临床生化检验;影响;血样
溶血是指红细胞破裂、血红蛋白从中逸出的现象,在临床生化检验中比较常见。一般而言,溶血现象的发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突然低温冷冻或者突然化冻、酒精、乙醚、胆碱盐等[1]。在临床生化检验中,发生溶血现象也就意味着血样失效,而如果溶血现象大量发生,那么医院血库就会蒙受极大的损失[2]。除此之外,溶血还会影响到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我院为明确溶血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具体影响,特选取了18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样作为临床研究对象进行分析探讨。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在我院做体检的健康体检者18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本次研究有男体检者92例,女体检者88例;年龄为18-60岁,平均年龄(31.7±5.5)岁。所有纳入研究的体检者的各项身体检查结果正常。
1.2方法
第一,选择仪器。血样生化检验采用东芝 TBA-120FR生化(微量)分析仪。检测项目包括:①肝功: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谷丙转氨酶(ALT/GPT)、谷草转氨酶(AST/GOT)、碱性磷酸酶(ALP)、总蛋白(TP)、白蛋白(ALB);②肾功:尿素氮(BUN)、肌酐(Cre)、尿酸(UA);③血糖:葡萄糖(GLU)。
第二,采集血样。体检者空腹,工作人员抽取其静脉血样约8毫升,将血样存放至干燥试管中,并保证所有血样没有发生溶血。
第三,检测血样。拿取存放着8毫升的血样的试管,将血样平均分成两份倒入另外两支干燥试管中,之后在试管外部做好标记;将其中一支直接拿去检测,而另一支则通过搅动的方式使之发生溶血现象,之后再将它拿去检测。最后,记录下两支血样的检测结果。
第四,对比两支血样的检测结果,并观察各项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
1.3临床观察
临床观察项目包括肝功能指标、肾功能指标、血糖等。
1.4统计学分析
患者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次研究中,溶血现象发生之后,血样中的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谷氨酰转肽酶、尿酸的含量与溶血前相比明显增加,比较结果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而溶血前后血样中的尿素氮、肌酐、血清葡萄糖的含量没有明显的变化,前后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具体的情况见表1。
3.讨论
临床生化检验结果是临床医生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之一,因此保证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和真实性非常重要。然而,临床生化检验结果比较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并最终演变为溶血。溶血即红细胞破裂、血红蛋白从中逸出[3]。关于溶血现象发生的原因,目前来看可以归为体外因素和体内因素,其中,体外因素比较多见,也是临床生化检验发生溶血的主要原因。体外因素包括血样采集过程中抽血速度过快、血液放置在高温或低温环境下、血样受到强烈的震荡、分离血清时离心速度过快、收集血样的试管不够干燥、清洁、密封性不好等。基于以上几个因素,在临床生化检验过程中,应当采取以下措施来避免溶血现象的发生:第一,使用大号针头进行血样采集,从而避免抽血速度过快的问题;第二,抽血工作人员要把握好抽血的速度,不宜过快;第三,不在血肿部位抽血;第四,使用抗凝剂;第五,血样运输工具尽量使用振动较小的类型[4]。
从本次研究的结果来看,发生溶血现象的血样,其检验结果中多项生化检验指标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比如谷草转氨酶、谷氨酰转肽酶、总胆红素等。笔者认为,溶血之所以能够影响到临床生化检验结果,是因为红细胞破裂之后血红蛋白、钾离子等进入到血清当中,一方面导致血清的各项生化指标的含量增加,另一方面导致血清的体积增加,血清中的物质被稀释;此外,血红蛋白、钾离子等还会与血清中的物质发生作用,改变血清中的物质的性质[5]。在以上几种因素的作用下,临床生化检验结果就发生了偏差。因为溶血现象影响到了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正确性,所以一旦在临床生化检验中发现血样发生了溶血,就要及时采取措施来加以补救:①校正轻度溶血的血样;②放弃重度溶血的血样而重新采集。
综上,溶血是一种比较容易发生的现象,为了保证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相关工作人员应当从各个环节减少溶血的触发因素,从而保证血样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蒋毅,汪忠彦.探讨溶血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8):135-136.
[2]谯娟,冯涛倩等.探讨溶血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3(11):325-326.
[3]应豪,陈怡.探讨溶血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15(11):44-45.
[4]李茉莉,闫红玲等.溶血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探讨[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20(09):123-124.
[5]邹均.分析溶血对临床生化检验的影响[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15(18):6-7.
论文作者:吴燕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2/24
标签:血样论文; 生化论文; 血清论文; 转氨酶论文; 发生论文; 现象论文; 因素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