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沥青混凝土市政道路工程在施工中对于工程质量、工期等要求非常高,必须要满足车辆行驶的安全性与舒适性,改善人们的交通出行方式。为了达到这一要求,在施工中需要充分分析其可能存在的问题,积极进行改进和提升,严格控制工程的质量,确保工程质量达标,充分保证人们交通出行的安全性,积极促进我国交通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市政工程;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U416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在进行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以及施工的时候,需要加强对施工质量的控制。现阶段,我们国家对于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研究还是处于初期阶段,如此就需要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理念,最主要的就是可以显著提高市政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质量。
1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优势
通过实施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主要具备以下优势:首先,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平整度加,具备良好的耐磨性能,能够提升车辆行驶的舒适度,并有效降低噪音;其次,天气及环境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影响小,能够避免产生粉尘及积水等问题,对比水泥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具有舒适度高、环境污染小等突出优势,在市政公路中得到广泛运用;再次,市政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具有施工周期短、施工效率高等突出优势,能够降低对周围环境及居民的影响。
2市政工程道路沥青路面施工现状
1)道路路面剥落。沥青路面施工质量受到了路面的稳定性与整体性所影响,沥青混合料配比尤其重要,沥青路面的剥落现象和沥青混合料配比有着紧密的联系。假设油石比低,那么就会造成沥青的粘性下降,再加上沥青道路施工过程中,需要加热处理沥青混合料,倘若温度太高,会致使沥青老化,产生路面剥落现象。除此以外,假设路面基层强度松软,同样会在很大程度上损坏路面的稳定性。2)缝隙。在市政工程道路建设过程中沥青运用甚广,沥青是高粘度有机液体,是由不同的分子量碳氢化合物与非金属衍生物混合成的,表面为黑色,一般是用于橡胶与涂料等。沥青的一大特征就是,弹性会被气候与温度所影响,进而产生热胀冷缩的情况,会对路面抗拉强度以及抗压强度带来很大的影响,与此同时也会影响到沥青路面承载能力,产生缝隙,造成道路不能承担车辆重复碾压,进而损坏路面的稳定性。假使出现了市政道路设计不科学与施工质量差的现象,则路面缝隙会变得越发严重。3)表面磨光。因为路面施工内容较多且施工形式复杂,必须要关注到市政工程道路后期维护与控制,如果沥青道路长期投入运行后,因为以往车辆的重复碾压,会导致路面抗滑系数降低,道路表面磨光等,直接影响到车辆运行与道路安全系数,应当在第一时间制定出有效的养护市政工程道路的对策。所以,在进行沥青道路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检查沥青材料质量与沥青混合料配比,确保路面运行是安全的。
3市政工程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
3.1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拌和技术
混凝土材料的拌和制作前,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拌制设备,加强原材料的控制,确保材料的温度符合要求。如果混凝土温度超出标准的要求,就会导致粘结力受到影响,也会导致混凝土材料的稳定性无法满足要求。混合料在拌制与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规定的配合比参数来确定,严格控制沥青材料的用量。拌制完成之后,需要检查沥青混合料的均匀性,保证不会存在花白、结块或者严重离析的情况,禁止不合格的材料进入施工现场中。
3.2摊铺工艺
在进行摊铺的时候,需要确保卸料车保持一个合理的节奏,其中需要配备专业人员来进行指挥。车辆在接触摊铺机之后,需要缓慢朝着摊铺机中的受料斗进行卸料,等待装卸完毕,才可以开展之后的施工。卸料完毕,需要及时地清理碎料,避免因为摊铺机存在不平衡的情况而影响到路面的平整度。施工人员需要正确测量摊铺的厚度,要是厚度不够均匀,就需要再次开展测量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施工人员需要把接缝部分的材料摊铺均匀之后,再开展碾压工作,借助直尺来检查路面的平整度,明确路面厚度产生变化的横断面,把这个横断面切割成垂直面,把接缝厚度不均匀的部分及时铲除,确保能够做到无缝连接。
3.3碾压技术
等到摊铺结束,需要借助压路机来开展初步碾压,压路机的行驶速度需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中。其中,需要从边缘朝着中心进行碾压,碾压的痕迹需要进行重叠,在多个出发点来开展多次碾压工作。等到碾压工作完毕,施工人员需要检查路面的各项参数,要是没有满足规范要求,就需要再次开展碾压工作,各个路段碾压工作需要在两次之上,使基础石料的稳定性可以得到保证。在进行路面碾压工作的时候,需要配备专业的人员来进行监督以及控制。最后,需要避免因为碾压次数不足而出现质量问题。
3.4接缝的处理技术
接缝位置的处理对于市政工程混凝土路面的平整性存在直接的影响,其通常可以分为纵向与横缝两种结构形式。施工中往往会因为摊铺不均匀或者碾压强度不足而导致出现裂缝。纵缝通常都需要进行热接缝的处理,保证接缝位置达到平整性的要求。横缝需要应用双钢轮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施工,保证其接缝位置的顺直、平滑。
4市政工程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
4.1路面维护
当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建设竣工正式投入使用之后,市政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仍需要组建专门的养护工作小组,定期对路面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对长时间使用中可能出现的松散脱皮问题、裂缝和塌陷等问题进行集中处理,提供可靠的养护方案。比如,国内某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单位,在完成了日常建设后,将工作重点转移到了道路养护环节,并坚持了“加强预防,防治结合”的工作原则,落实了建设和养护工作协调并进发展的市政工作管理模式。在政府部门与其他相关技术部门的配合下,逐步提高了市政道路路面的管理水平。该地区道路建设部门还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与路面使用情况,制定出旱季和雨季的不同养护模式。旱季进行路槽病害处理,并在雨季到来之前,进行了路面裂缝的修补。在冬季及时清理路面的积雪和冰块,同时加强了路面防滑处理。
4.2沥青混凝土集料质量控制
1)选购集料时要综合考虑施工技术和施工场地环境,科学合理地选购原材料。不同的施工环境与施工技术需要不同标准的沥青与混凝土材料,施工单位必须要按照要求科学地论证原材料类型,杜绝根据施工经验盲目地选择施工原材料类型。2)严格落实原材料质量检测制度,确保集料质量合格。施工单位必须要在集料进场之前,对集料的质量进行检测,坚决杜绝不合格集料入场。3)重视集料入场后的存放,避免集料因天气与环境因素出现质量问题。施工单位要仔细勘测施工场地,结合有关部门做好预防工作,防止集料进水等问题的发生。4)施工单位要科学合理地配置集料比例。施工过程中,沥青混凝土路面的集料配比也是影响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只有严格落实相关规章制度,切实保证集料质量,才能为高质量施工奠定基础。
结束语
市政公路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水泥混凝土路面开裂、破损、结构损坏等多种问题,使得交通出行受阻。针对我国市政公路使用年限偏低、运行维护成本高且难度大等突出问题,必须优化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确保沥青路面的稳固性及平整性,起到节约成本、降低污染的作用。为此,有关部门必须推进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创新,切实提升市政公路质量。
参考文献:
[1]孙浩.探讨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的控制技术[J].门窗,2017(10):177.
[2]陈云.市政道路工程中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技术[J].江西建材,2017(19):162-163.
[3]樊昊.浅淡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及质量控制浅析[J].山西建筑,2017,43(29):193-194.
[4]姚景秋.市政工程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探讨[J].江西建材,2017(17):170-171.
论文作者:张金良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5
标签:路面论文; 沥青论文; 混凝土论文; 市政工程论文; 道路论文; 市政论文; 工作论文; 《城镇建设》2019年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