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成龙”的父母对“减轻负担”有何看法?_应试教育论文

“期待成龙”的父母对“减轻负担”有何看法?_应试教育论文

“望子成龙”的家长如何看“减负”,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望子成龙论文,如何看论文,家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刘启女士,国家机关干部:

“减负”不能减得让人不放心。作业是减少了,孩子负担也减轻了,然而,竞争却依然存在。应试教育不改变,老实说——

我不敢让孩子“减负”

“减负”不会是仅仅减轻作业的数量吧!我的孩子如果没有了作业、不背书包、不再考试,还能留下什么“学生”的标志?国内的教育体制就是建立在应试教育基础上的。只要这种体制不变,我们就不敢让孩子“减负”。高中和大学都是要通过统考才能入学,我们目前只能跟着这个指挥棒转。

我认为,目前表现在孩子身上学习负担过重只是表现现象,表象后面是依然激烈、甚至残酷的高考竞争和就业竞争。其实,不仅孩子的负担重,家长的心理负担也很重。明摆着的事实是,上不了好小学就上不了好中学,上不了好中学就上不了好大学,上不了好大学基本上就找不到好工作。

我的孩子今年要考高中,我根本不敢太轻松,因为几分上下,学校档次就不一样。孩子自小就在重点小学、初中学习,班里的学习气氛一直很浓,同学之间的成绩竞争也很激烈。现在,许多学校的考试都瞄着中考、高考,甚至还有学校高中年级的考试题就以高考题为蓝本,孩子多看几本教材辅导材料,多听几节辅导课,中考就能多拿上几分、上重点高中,将来考上个好大学,毕业后找个好工作或有更宽的发展道路。学校的档次之分其实是社会认定的,是社会根据多年来它的升学率和培养成功学生或人才的数量来认定的。中考分数不够,你就只能接受教学水平差一些的学校,这直接影响孩子将来的前途。即使孩子智力水平一般,我们也希望通过足够的努力,让他争取达到自己的最佳水平。所谓“一分定乾坤”,其实是客观存在,你能让我们无视这个客观存在吗?从小学到中学直到大学,体制上就是以分数为尺度来设定竞争规则的,你能无视这个游戏规则吗?况且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曾有过一千多年科举传统的国家,在没有更公平的竞争规则出台之前,我们还是愿意接受这种竞争规则的。其实分数定乾坤比现在的“电脑排位”和过去的“工农兵推荐上大学”还是公平多了。

舆论多把造成中小学生沉重课业负担很大程度上归咎于各式各样的补习班、家教和五花八门的辅导教材,而这些“行当”仍然火爆。这种现象不足为奇,有需求就有市场,本来就是事物发展的规律。你也看出来了,家长越是没有条件给孩子提供书本知识上的帮助,越是寄希望于补习班、辅导教材。况且,使用教辅材料是一部分教师的教学特色。我们孩子的几任班主任就都希望学生多接触课外参考书。孩子上初中就开始给她买辅导书籍,上高中后买得更多了,其中有的是老师推荐的。甚至于老师在课堂上使用一套教辅材料,在课下布置作业时用另外一套,参考书就越买越多,课外作业也就越做越多。据孩子说,有时考试题就是直接从参考书上来的,班上同学为了拿高分就拼命做那些参考书上的习题。说心里话,教辅材料有利有弊,习题做多了,孩子的成绩居然提高了。再说,那么多人都在看辅导书,而你不看,考试时肯定要吃亏。在“题海战术”仍相当见效的情况下,辅导教材市场仍将存在下去。

孩子应该“减负”,但我觉得关键还是要从教育体制和师资素质上有所改变。我的孩子现在只能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中寻求最佳定位。

汪逸谦先生,某中学老师:

“减负”的关键是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首先要为教师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如今,教师的压力越来越大,负担也越来越重。所以,——

也应给教师“减负”

我从教近二十年,大大小小的教学改革也经历了几次,包括评分制度和学制变革。多少年来,教学管理基本上仍然在考试管理、分数排队层面上,管理部门逐级给学校下达升学指标,对办学好坏的评价,升学率和优秀率的高低是主要的衡量标准,学校对教师的评价标准和奖惩依据也只能看学生的考试成绩,导致不少教师不惜以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代价,不择手段追求高分数。优秀率、升学率高就开庆功会、发奖金;反之就挨批、坐冷板凳,甚至被视为“无能”。这种评价机制,能让教师的心理平衡吗?

在这种机制下,必然采取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手段与方式。譬如要求集体备课与教研,教学进度、质量、评价要求整齐划一,甚至硬性规定教案必须写多少页,统一内容、统一格式,怎样备课、怎样上课、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都有固定模式,而少问备课内容、讲课方法是否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检查评比仍然是主管部门教学管理的基本方式,其结果,不仅加重了学校和教师的负担,也捆住了教师的手脚,束缚住了教师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师把大量时间都用于写教案应付考查,而个性化、创造性教学却被置于次要地位。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和学习效果难以给予足够关注,更谈不上尊重学生对教学的意见。

我认为,教学的最终成交不应是以教师教了什么来衡量,而应以学生学了什么、对学生的素质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来衡量。都说以学生为主体,问题是怎样才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什么为主体?毋庸讳言,目前对教学的认识基本上还停留在教师如何教上,主要还是以教师为主体。虽然理论上教师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学生进步,可现行的对考试成绩的社会评价标准,所看重的往往是教师是否完成教学任务。教学管理偏重于“教”,而对“学”的管理尚缺乏系统的科学的考查指标,这是许多教师热衷于“应试教育”的最直接的原因。

管理部门考查学校开始只看考入大学的比例,后来又提出要看升入重点大学、一流大学的比例。指标越定越高,对学校、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学压力也随之越来越大,学校、教师只好把压力分散给学生。

近五六年来我一直教毕业班,还担任了几年班主任。从孩子入学开始,大部分家长就千方百计希望孩子进入最好的学校学习。为了争取“名列前茅”,将来好“出人头地”,不惜把孩子的休息时间都牺牲于各种各类的补习班、培训班,甚至于命令、惩罚孩子。同时,许多家长也用自己的孩子的学习成绩来衡量教师的教学水平。尽管目前减掉的主要是课外部分,课本内的内容基本上没动,许多家长还是担心孩子“减负”后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无法保证,从而影响学习成绩,最终降低上大学的可能性。我的亲朋好友中许多人就是对“减负”举双手,一只手投赞成票,一只手投反对票。他们赞成学校普遍“减负”,但暗地里却希望自己的孩子“加码”。结果,原先由学校布置的作业,现在由家长来布置了。

有些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家长还认为,不给学生布置作业,不给学生辅导,是学校、老师不负责任。一听说学校不办补习班了,这些家长就到处打听,在校外给孩子报补习班,把孩子的所有节假日安排得满满的。学校的补课少了,但社会上的补课、辅导班及家教不减反增,而且生意红火;一部分家长为子女的学习而奔波热情不减,生怕自己的孩子找不到好的补习班、好的家教而落于人后。一些家长给我打电话说,减负是小学的事,中学生尤其是毕业班绝对不能放松,要求给孩子补习功课。少数家长还明确反对“减负”,担心“减负”会影响孩子的基础学习,影响孩子的成长。甚至怀疑“减负”是学校把教育的“皮球”踢给了家长,家长不得不花费更多的精力去关心孩子的学习。

其实,也不宜过多地责怪家长。目前的升学竞争压力如此普遍、深刻地存在于普通家庭中,孩子能否考个好学校、能否考上大学,已构成对父母之爱、之责任的重要考验。说实话,对于“减负”我们心里也挺矛盾的。多少年来,许多老师已习惯于通过大量习题训练和频繁考试来推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巩固,学生也习惯于通过这种方式稳步向前,完成学习任务。现在一下子“减负”,是否会因不适应而出现一部分学生在掌握知识上落后?作为家长,我和我的同仁一样,平时很难顾得上自己的孩子。我能理解那些不敢也不放心让自己的孩子“减负”的家长。

邓菁女士,某外国广告公司经理:

“减负”只是一个切入口,中国教育正进行着一次全面的深刻的革命。教育改革所涉及到的,不仅是学校、老师,家庭、父母也应进行一次深刻的反思。而“减负”的重要目标应包括——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我在外企工作多年,早上六点多钟就得赶着上班去,晚上十一二点才能休息。孩子小学时上寄宿学校,对她的学习负担有多重并无明确概念。上中学后孩子住在家里,我很快就发现女儿比我更早起,更晚睡,更加“勤快”,因为她每天都得对付那么多作业,我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当时有一种冲动,想给学校写信,想通过报纸,呼吁减轻孩子的课业负担。

依我看,导致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主要原因,一是学校布置的作业中,相当一部分作业是重复性机械性的题目练习和抄写,有一些是完全没必要的,如大量的课文抄写、生词生字抄写;二是许多孩子之所以学习困难,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没有找到好的学习方法。多数学校目前还是应试教育的那一套学习方法。课堂只是教师的“一言堂”,学生只有“听”的份,少有学生敢于对课本知识问难置疑,敢于站起来说“不”,给老师纠正错误。而敢说“不!”正是国外教育成功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一种可贵的精神。有些课堂教学表面看是启发式,实际上仍是灌输式,学生的思维无法脱离教师的语言轨道运行,缺乏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教学是不容易培养起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学改革的重点应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教师最重要的责任应该放在帮助学生建立新的学习方法上,培养学生的独创性。所幸新学期开始,学校布置的作业已明显减少,学习方法上也有了较大的改进,我那上初中的女儿晚上九点多就可以休息,并有时间玩电脑、踢足球了,而且还成为学校乐队的队员,自个儿正编剧本呢……

多年在外企工作的实践,对国外的用人标准与学习特点有较多了解。国外的教育不仅考学生的基础知识,更重视学生创造性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而国内的教育往往考查学生死记硬背的知识多,灵活运用的知识少。从到本公司应聘的学生提供的档案看,绝大多数学习成绩都很好,但实际操作能力和交际能力等方面,却存在明显不足。实际上,多数著名的外国公司招聘人员,并不很看重学习成绩,看重的是实际工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及对一些重要问题的看法。

当然,学生学习负担过重,也不能过多地批评和指责学校。我就了解到有的教师为了减轻学生书包重量,甚至把装订好的练习题拆成一张张纸片,让学生带回家完成,其良苦用心令人感动。目前,“减负”环境还不是很宽松,还缺乏方方面面的配合,如教材内容多、难度大,校外教育、活动场所少等问题。尤其是家长的支持与否,是“减负”成败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每个人的条件不同,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成“龙”成“凤”的,只要孩子尽力就行了。

比学习更重要的是,孩子应有健全的身心。近来媒体所披露的有关家庭教育失误导致的家庭悲剧,真是触目惊心。家庭必须营造孩子健康成长的环境,父母应该与孩子平等地交流,这对于孩子的正常成长至关重要。孩子幼小时得到父母的抚爱和引导往往影响其一生。相反,一味为了孩子的学习成绩而责备、甚至惩罚孩子,所造成的“伤疤”是极难抹平的。有一件事让我至今记忆犹新:女儿四岁时,有一次因贪玩被我狠狠地打了一顿。她哭着,从始至终两眼泪汪汪地望着我。事后,我终于忍不住向她道歉。因了我的道歉,孩子感激不尽,相隔多少天后还满怀感激地褒奖我是“好妈妈”。孩子有自己的成长规律,好奇心强,有自立意识等等,都是很可贵的,都是培养创造性不可缺少的因素,应该给予保护。至于竞争观念及竞争能力,等她进入社会后自然而然就能培养起来。

张春明先生,出租车司机:

平日里,总是督促孩子完成学校带回家的作业,生怕孩子学得不够。“减负”后,孩子的作业少了,一时还很不习惯呢。“减负”是好事,但——

千万不能矫枉过正

我是出租车司机,平时根本没有时间照顾孩子。再说,现在孩子的课本比我们当初学的要深得多,要求牢记的知识多。孩子要对付考试,不得不增加复习、巩固知识的时间。我和他妈妈都没上过大学,无法对孩子书本知识提供任何帮助,只能从学习时间上对孩子进行监督。几年来,孩子平均每天都得有两个多小时的作业。我那孩子特贪玩,越是强迫他学习,他越心不在焉。结果,作业越多,学习时间越长,孩子心理的压力越大;你越逼他,他越厌恶学习,学习的效果就越不好,形成恶性循环,在班上连中等成绩都保不住。尤其是英语成绩,总也提高不上去。他妈妈每天都苦口婆心给他讲道理,陪着他熬。有时讲着讲着,母子就吵了起来,甚至把桌子掀翻。

实指望学校除课堂学习外,还能针对孩子的学习有课外辅导。现在,“一刀切”取消有组织的集体辅导,社会上的辅导也有点名不正、言不顺。有报道说外地某老师课外有偿补课而被开除公职,我觉得这太绝对化了,是从一个极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这就像高速朝前行驶的车辆,你让他突然急刹车或者立刻掉头,很可能要出问题。

我们并不太清楚补习班、辅导教材到底对孩子的学习有多大的帮助,但作为父母,总是希望有更多的途径能帮助孩子的学习,更快地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将来上一所较好的学校,找一份较好的职业。从寒假后,学校的补习班已经停办了,据说一些原来进行集体办班、辅导的少年宫、科技馆、少年之家等课外活动场所也都关门了。孩子确实轻松多了,除了有限的作业外,就是看电视、玩电脑游戏。孩子刚进中学,正是打基础的关键时刻。学校一刀切“减负”、一刀切砍去有组织的集体补习班,我们这些学习不稳定、又缺乏家庭学习环境的孩子,请家庭教师又没条件,怎么办?我正发愁,孩子能不能跟上班里的学习?

家长担心的是学校的教学方法和学习内容不能引起孩子的学习兴趣,导致孩子厌恶学习,担心自己的孩子压力小了,学习上更松懈了,成绩会更落后于别人。作为家长大都不反对给孩子“减负”,眼下我们内心里对自己的孩子还是不敢放松。“减负”后应有足够的有益的内容去填充,否则就不能算达到目的。

谁都知识整天沉迷于课堂、书本和考试,不仅不利于学生的整体素质发展,也不利于孩子的身体健康。但高考体制未改,面对“应试教育”的严酷现实,谁都不敢冒险“减负”。都说孩子的学习负担过重其中一部分压力来自家长,在我看来,适当的压力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学习动力和刻苦精神。

新学期开始,作业时间减半了,孩子的心情也舒畅多了,学习的积极性也随之提高,学习效果明显见好。特别是以往最不喜欢的英语,成绩显著提高。难道真是“减负”的成果?看来,孩子的学习同样也要讲效率,效率不高,学习时间再长也没有意义。但是,嘴上说起来容易:“减负”大家一起减,实际上,许多家长正在暗自使劲,为孩子报更多更好的补习班、请家教,结果必然是主动响应“减负”的孩子吃亏大了。

我还是希望有足够的学习内容上的保证, 学校还是要对学生有较高的学习要求。关键是教学方法和学习内容的改革和创新,使学生掌握更多更有价值的知识。

标签:;  ;  ;  

“期待成龙”的父母对“减轻负担”有何看法?_应试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