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杰1 郭爱红1 姜 曌2 王丙聚1
1.延安大学咸阳医院 陕西 延安 716000;2.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摘要】 目的 分析脑卒中后抑郁给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2013年1月至2015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不同病变部位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中,抽选124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额叶卒中30例、颞叶卒中27例、底节区卒中35例、丘脑卒中30例.均采用艾司西酞普兰进行药物保守治疗,观察患者的抑郁程度变化,比较临床疗效.结果 患者治疗后抑郁评分明显降低,发生不良反应9例(7.3%).不同病变部位患者的临床疗效有差异,其中底节区卒中患者治疗有效率最高,药物起效时间最短;颞叶卒中和额叶卒中患者差异不明显,但均好于丘脑卒中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卒中后抑郁采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效果确切,但各个病变部位疗效及起效时间有所不同. 【关键词】 脑卒中; 抑郁; 艾司西酞普兰; 治疗效果【中图分类号】R743【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5302(2015)09-0620-02
脑卒中后抑郁发病率较高,调查显示卒中后1年内发病率可达20%—50%[1].患者症状表现为烦躁、悲观、情感低落,不仅不利于神经功能的康复, 同时也降低了生活质量.提高患者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成为医师关注的重点.为此,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患者进行分析,探讨了艾司西酞普兰的应用价值,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就诊的不同病变部位脑卒中后抑郁患者124例,纳入时间段为2013年1月至2015年7月.其中男性患者71例(57.3%),女性患者53例(42.7%);年龄处于52—71岁阶段内,平均(61.2±1.8)岁;病变部位和类型:额叶卒中30例(其中脑出血12例,脑梗死18例),颞叶卒中27例(其中脑出血14 例,脑梗死13例),底节区卒中35例(其中脑出血20例,脑梗死15例),丘脑卒中32例 (其中脑出血14例,脑梗死18例). 1.2 临床诊断标准(1)依据?实用内科学?[2],患者经CT 或MRI检查后确诊为脑卒中,发病前意识清晰、没有抑郁病史.(2)排除痴呆失语患者,心肝肾功能病变患者,药物过敏或禁忌患者.(3)采用美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第五版(DSM-5);以及医院焦虑抑郁情绪测量表(HAD)、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
1.3 治疗方法1.3.1 一般处理 患者入院后均进行常规的神经内科治疗,同时实施认知疗法和康复疗法.用药方式为单一给药,可以适当加用苯二氮卓药物,促进患者保持良好的睡眠.1.3.2 用药方法 给予艾斯西酞普兰治疗,由山东京卫制药公司生产,批号: 国药准字H20103548,批次:2010-09-23.用药方法为顿服,用药剂量最初为每日5mg,逐步增加至10mg,最高不超过20mg,共计用药8周时间.
1.4 观察项目和指标(1)分析患者的抑郁治疗效果,分别于治疗前、用药2周、4周、8周时采用HAMD量表进行评估;同时观察用药毒副作用,记录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以及处理措施和效果.(2)观察不同病变部位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依据HAMD评分减分率进行评定[3]:显效:减分率在75% 以上;好转:减分率在25%—75%之间;无效:减分率在25%以内,或者抑郁程度加重;总有效率=显效率+好转率.(2)比较不同病变部位患者的药物起效时间.
1.5 统计学方法分析软件采用SPSS18.0版本,文中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作为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χ2 检验;抑郁评分、药物起效时间作为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临床疗效分析124例患者治疗前抑郁评分为(26.4±3.7)分,治疗2周后为(22.5±3.1) 分,治疗4周后为(11.8±2.3)分,治疗8周后为(8.5±1.0)分.对比差异明显, 具有统计学意义(t=8.996/37.317/52.006,P<0.01).在不良反应上,患者用药后发生口干3例、便秘4例、排尿障碍2例,共计发生率为7.3%,经调整药物剂量或对症处理后好转,患者正常出院. 2.2 治疗有效率比较由数据可知,底节区病变患者治疗有效率最高;额叶、颞叶病变患者次之, 组间比较差异不明显;但均高于丘脑病变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1.
表1 不同病变部位患者在临床治疗有效率上的比较(n,%)
注:和底节区组相比,#P<0.05;和丘脑组相比,?P<0.05. 3 讨论脑卒中后抑郁是脑卒中的并发症之一,一般发生时间是脑卒中后的2个月—1年.患者抑郁的征象表现为性格变化、睡眠质量下降、身体功能不适、存在悲观、绝望、厌世等负性情绪.考虑到患者多为中老年人,选择疗效好、毒副作用小的药物,能够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有利于改善预后[4].就目前研究而言,患者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但和单胺类递质及代谢产物的含量降低有关,常见的如去甲肾上腺素、5-HT等.司西酞普兰属于强效抗抑郁药物,作用机制是对5-HT 蛋白产生作用, 提高再摄取抑制能力,增加5-HT 浓度,实现改善抑郁症状的效果.由于抑制性强、选择性高,所以即使用药剂量低也能够获得更短的起效时间.另外, 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少,主要原因可能是药物成分对肾上腺素、组胺、胆碱能受体的亲和力低,且在药动力学上,能够经由多种肝药酶进行代谢,基本不会和其它药物产生相互作用[5].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124例患者治疗8周后的抑郁评分为(8.5±1.0)分,和治疗前的(26.4±3.7)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不良反应上,口干、便秘、排尿障碍共计出现9例,发生率为7.3%,和潘继英等人的研究数据相一致[6]. 另外,不同病变部位患者疗效具有差异,其中以底节区卒中患者治疗有效率最高,药物起效时间最短;颞叶卒中和额叶卒中患者明显不差异,但均好于丘脑卒中患者.综上,脑卒中后抑郁采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效果确切,但各个病变部位疗效及起效时间有所不同.
参考文献[1] 白树新,王德斌,李广玉,等.草酸艾司西酞普兰与盐酸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对照研究[J].河北医药,2013,35(2):230-231. [2] 陈 灏 珠.实 用 内 科 学 [M].13 版.北 京: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2009,13 (20):1234. [3] 王西凤.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药师,2012,15(1):81-82. [4] 唐开宏,闫妍,李鑫.艾司西酞普兰联合认知疗法对脑卒中后抑郁及神经功能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07(12):1775-1776,1777. [5] 冯连启.艾司西酞普兰与舍曲林治疗老年脑卒中后抑郁对照研究[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5,14(3):60-62. [6] 潘继英,全传升.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分析[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13,13(4):387-388.
论文作者:张晓杰1 郭爱红1 姜曌2 王丙聚1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综合临床》2015年9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2/26
标签:患者论文; 普兰论文; 抑郁论文; 脑卒中论文; 卒中论文; 药物论文; 部位论文; 《中国综合临床》2015年9月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