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伊春市金山屯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53026
摘要:目的:对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收治的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20例,采用口服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进行治疗,对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用药后临床效果、心绞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的发生率显著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获得治愈出院,没有因用药导致严重不良后果和死亡病例发生。结论:应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好,可显著降低心绞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安全性较高,可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关键词:缬沙坦;冠心病;高血压;
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valsartan on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omplicated with hypertension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valsartan combined with amlodipine in the treatment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omplicated with hypertension.Methods: 20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omplicated with hypertension were selected and treated with oral valsartan combined with amlodipin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icacy.Results: the clinical effect, angina pectoris, arrhythmia and heart failure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before treatment,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All the patients were cured and discharged, and there were no serious adverse consequences or deaths caused by the drug.Conclusion: valsartan combined with amlodipine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angina pectoris, arrhythmia, heart failure,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ith high safety, and can be widely used in clinical treatment.
Key words: valsartan;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High blood pressure.
冠心病属临床常见老年性心血管疾病,随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及生活环境改变,发病率逐年升高,且呈年轻化趋势[1]。冠心病临床表现突感心前区疼痛、呕吐等,随病情进展易并发心肌缺血、高血压等并发症,严重危及患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目前,临床多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该病,虽能有效缓解主动脉血管收缩,改善血压水平,但在预防并发症方面效果欠佳。缬沙坦是一种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可选择性抑制血管收缩及醛固酮释放。缬沙坦是一种血管紧 张素受体拮抗剂,可选择性抑制血管收缩及醛固酮释放。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近一年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20例,其中男11例,女9例,年龄45~75岁,平均(52.50±2.50)岁。依据临床症状、体征和相关检查结果明确诊断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排除患有严重肝肾功能障碍、精神类疾病、药物过敏和糖尿病者。纳入标准:符合冠心病合并高血压诊断标准;体征平稳,无成像检查禁忌证。排除标准:伴有严重肝、肾功能异常等;合并糖尿病、精神疾病等;有缬沙坦、氨氯地平等药物禁忌;病例资料不全。
1.2方法
采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口服进行治疗,治疗前均停止使用其他降压药物,缬沙坦片80mg,1次/d,联合氨氯地平5mg,1次/d,口服治疗,28d为一个治疗周期。临床效果评估标准:显效:舒张压下降>20mmHg(1mmHg=0.1333 kPa)或降至正常值且下降幅度为10mmHg;有效:舒张压下降<20mmHg或下降到正常值但未降10mmHg;无效:没有达到上述标准。统计学分析选用SPSS11.0软件,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①临床治疗效果:疗效评价标准如下。显效:DBP下降≥20mmHg或DBP下降<10mmHg,但已至正常水平(60~89mmHg),心前区疼痛、呕吐等临床症状显著缓解。有效:DBP下降<20mmHg,接近正常水平,心前区疼痛、呕吐等临床症状有缓解。无效:心前区疼痛、呕吐等临床症状及DBP无显著变化。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 /总例数×100%。②SBP、DBP水平。③并发症(心绞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发生率。
2.结果
治疗后显效9例(45.00%)、有效9例(45.00%),无效2例(10.00%);治疗前发生心绞痛5例(25.00%)、心律失常6例(30.00%)、心力衰竭4例(20.00%);治疗后发生心绞痛3例(15.00%)、心律失常2例(10.00%)、心力衰竭2例(10.00%),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获得治愈出院,没有因用药导致严重不良后果和死亡病例发生。
3.结论
冠心病是临床上常见的老年性心血管疾病,近些年发病逐年上升,且呈年轻化趋势发展。冠心病如不进行及时治疗和控制,常发生多种合并症,其中高血压是合并症中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体内钠水平、交感神经系统和肾素血管紧张系统等异常是冠心病合并高血压主要诱发因素。因此,积极改善心肌功能,控制血压水平是临床治疗该病的基本原则。既往临床多采用阿托伐他汀钙片、硝苯地平等药物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虽有助于延缓病情发展,但预后并发症控制率低,难以达到临床预期治疗效果。氨氯地平是一种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其抑制钙诱导主动脉收缩效果是硝苯地平的两倍,且具有一定的肾脏保护作用。张爱蓉等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血压、血脂的影响观察中指出,氨氯地平治疗有效率为80.0%。但单一机制药物治疗作用靶点单一,合理配伍联合用药具有协同作用,在降压的同时可保护靶器官。缬沙坦属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抑制剂,具有高度选择性,能竞争性抑制受体活性而不产生任何刺激作用。何荣华等将缬沙坦应用于冠心病治疗中,发现缬沙坦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减少颈动脉斑块数量,缩小斑块体积,预防冠心病事件发生[2]。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中,交感神经系统、肾素血管紧张系统和体内钠水平等因素相互交织。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治疗的关键在于治疗冠心病的同时应注意对高血压进行较好地控制,使其接近正常水平。机制单一的药物控制血压往往不充分,合理配伍的联合治疗可以实现降压作用的协同,减少不良反应,并可以起到除降压作用外的靶器官 护作用。缬沙坦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可较血管转换酶抑制剂更充分有效地阻断血管紧张素对血管收缩、水钠滞留,且不引发咳嗽反应。从安全性角度讲,缬沙坦可通过改变心输出量而抵消利尿剂体位性低血压的不良反应,并改善肾血流量而抵消利尿剂因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而引起的不良反应,如血尿酸、血钙增加;还可抵消利尿剂因醛固酮增加引起的不良反应,如低血钾,大大提高了患者的耐受性、依从性。本研究将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应用于冠心病合并高血压 治疗中,结果发现,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SBP、DBP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应用于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治疗中,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患者SBP、DBP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缬沙坦通过调节心输出量可消除利尿剂体位性低血压,能通过提高肾血流量消除肾小球通透性降低引起的血钙、血尿酸增加等不良反应,有利于促使血压恢复正常。缬沙坦还能消除醛固酮水平升高引发的低血钾症状,维持心律正常,能较大程度上提高患者耐受性及治疗依从性。缬沙坦和氨氯地平联合使用可结合两种药物优点,起到快速降低血压的目的,同时可减少并发症发生。部分临床报道中指出,因氨氯地平及缬沙坦具有扩张血管作用,存在急性低血压症状,本研究中未发现此类病例,可能与本研究例数较少有关。因此,患者伴有严重主动脉狭窄、严重缺钠或血容量不足时,治疗前需首先纠正其低血钠和低血容量症状[3]。
参考文献:
[1]梅光艳,李杰.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血压、血脂水平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3):131-132.
[2]何荣华,岳新荣.缬沙坦对冠心病患者血清hs-CRP和颈动脉斑块的影响[J].安徽医药,2015,19(2):382-384.
[3]汪顺银,张震洪,梁俊杰,等.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或氢氯噻嗪改善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及生活质量[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5,24(3):303-307.
论文作者:李康源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2019年第0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31
标签:冠心病论文; 地平论文; 高血压论文; 血管论文; 患者论文; 并发症论文; 水平论文; 《中国结合医学》2019年第0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