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江苏 苏州 215300)
【摘要】 椎间盘退变(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是一种比较明显的生理性退化病变,其发病几率在近些年来呈现出显著上升态势。在该病症发生早期如果能够得到准确而及时的诊断并辅之以良好的干预治疗,能够有效缓解其所给患者带来的痛苦。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是目前临床比较常用的诊断方式,能够准确揭示病变部位组织形态、结构、周围神经根及椎管的病变等信息,引起了临床的高度关注。关于其研究进展同样成为了临床新兴研究课题。
【关键词】 椎间盘退变;磁共振成像;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6-0010-02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testing of 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Zhu Shengchao.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Kunshan City, Jiangsu Province, Suzhou 215300, China
【Abstract】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 is an obvious physiological degeneration, the risk present a significant rise in recent years. Early in the disease, if can get accurate diagnosis and timely, and do good therapeutic intervention, can effectively alleviate the pain of the patients.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is a clinical diagnosis methods, which are frequently used to be able to accurately reveal the organization form of the lesion site, structure, peripheral nerve root, and the pathological changes of spinal canal and other information. Its research progress was reviewed in this paper.
【Key words】 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 The research progress
随着主磁场强度的日益提高以及梯度磁场技术的快速发展,MRI检测椎间盘退变所采用的序列不断涌现,有力地推动了临床诊断工作前行与发展。因此,针对MRI检测椎间盘退变的研究进展展开深入分析,一方面能够丰富现有研究体系内容,另一方面则可以更好的指导椎间盘退变临床诊疗工作开展,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应用均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与现实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化学交换饱和转移
化学交换饱和转移(chemical exchange saturation transfer,CEST)是由磁化传递技术发生而来的一种唯一能够无损检测细胞微环境的实用技术。因其在操作过程中具有较高的自主选择性,通过选择多种氨基酸(amino acid)、核苷酸(nucleotide)、杂环类化合物作为对比剂,具有较高的生物兼容性,不会对细胞内源性造成损伤,成为MRI序列的热点[1]。在椎间盘退变临床诊断检查工作中,尽管其对比剂的选择范围与种类相对较多,但是目前绝大多数学者认为人体内物质作为内源性对比剂显然要好于外源性对比剂,特别是椎间盘退变患者体内pH水平与化学交换饱和转移存在着较为明显的依赖性。其所形成的影像稳定,重复性好,充分利用pH水平与诊断检测信号、糖胺聚糖(glycosaminoglycan)浓度呈现出典型的线性关系,经仔细观察该曲线即可以明确患者自身糖胺聚糖浓度变化,继而得出椎间盘受损程度等资料信息。但是当前应用过程中存在着场强要求高、信噪比相对较低的弊端,所以如何提高化学交换饱和转移成像质量与扫描速率,促使其成为MRI检测椎间盘退变中最具潜力的功能成像序列仍将是长期困扰医学界的主要问题。
2.超短回波序列
超短回波序列(ultrashon echo time,UTE)是研究软骨终板所具有的特异性的一种检测方法,利用该序列能够辅助临床诊断人员如实掌握椎间盘退变患者肌腱以及韧带起止点的钙化情况以及非钙化的纤维软骨组织成分,继而将纤维软骨与纤维结缔组织、骨皮质进行区分[2]。同时,椎间盘退变患者自身病症越为严重,则软骨终板的缺损越为明显,二者之间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性。而此种相关性表现在下腰椎部位尤为明显。所以国外医学界有学者曾经表示,通过该系列对椎间盘退变部位实施扫描并成像,随后评估其软骨终板钙化或缺损程度能够为最终形态学分析提供更加精准的科学依据,值得在临床之中加以运用。然而,由于此种技术当前尚未引起医学界的足够重视,其成像质量仍然是困扰其推广使用的主要问题,同样有待于进一步展开深入分析和研究。但是,该种序列成像不失为检测椎间盘退变的有效方法,其所具有的应用价值值得肯定。
3.钠谱成像
钠谱成像是利用正常软骨组织中钠离子聚集的特征而生成影像资料来加以观察骨组织形态、结构的方法。该成像技术中钠离子的含量多少与蛋白多糖(proteoglycans)含量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性,并且对其含量变化的幅度存在着较高的敏感性。腰椎间盘组织结构正常者其钠谱成像中信号强度相较于椎间盘退变患者而言较高,其原因在于正常人中蛋白多糖浓度较高,发挥出了良好的缓和外界冲击的作用。而椎间盘退变患者由于病变部位的客观存在,抑制了酶促生成蛋白多糖的速率,使得其含量不断降低,病症越为严重,则蛋白多糖含量越低。这与椎间盘退变导致骨组织缓冲作用下降相吻合。因而通过观察钠谱成像资料即可以判明椎间盘退变患者病程严重程度。但是,改成像方法所存在的弊端在于成像质量相对较差,并且需要使用特殊的射频以及线圈系统对其形成的影像资料做进一步处理,检测成本高昂,因而当前仅仅在科研工作中得以使用,距离临床应用尚存在较大距离。
4.磁共振波谱成像
磁共振波谱(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是利用磁共振化学位移(chemical shift)对物质构成分子进行测定的一种检测方法,同样该检测技术也是现有医学条件下检测活体组织代谢物化学成分与含量的方法。在椎间盘退变检测中主要是骨胶原以及蛋白多糖进行定性以及定量分析[3]。然而,此种检测方法存在着较为明显的信噪比/分辨率低、画质模糊等弊端,因而有学者认为其更加适合应用在超高场磁共振仪实验研究工作中。
5.结论
综上所述,化学交换饱和转移、超短回波序列、钠谱成像、磁共振波谱成像尽管各自存在着弊端及不足之处,但是其所具有的应用价值正在日益凸显。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上述MRI序列成像技术必将在临床诊断工作中得到广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李永,陈建宇,蔡兆熙等.腰椎间盘早期退变定量MRI研究的新进展[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4,10(06):560-563.
[2]王伟,QueenieChan,梁文等.磁共振T1_ρ技术定量检测椎间盘早期退变的初步研究[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3,11(06):406-410.
[3]王文轩,杜勇,杨汉丰等.椎间盘退变的磁共振成像研究进展[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3,12(03):293-297.
论文作者:朱晟超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6月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2
标签:椎间盘论文; 磁共振论文; 序列论文; 软骨论文; 多糖论文; 患者论文; 较高论文; 《医药前沿》2016年6月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