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新时代美丽城镇建设把初心使命书写在城乡大地上论文

全面推进新时代美丽城镇建设把初心使命书写在城乡大地上论文

全面推进新时代美丽城镇建设把初心使命书写在城乡大地上

□ 中共浙江省委书记 车 俊

建设新时代美丽城镇,是省委、省政府推进“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作出的重大部署,也是践行初心使命、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实际行动。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实施三年来,全省1191个小城镇发生美丽蝶变,基本消除了环境“脏乱差”现象。美丽城市加美丽乡村,再加上美丽城镇,才是一个完整的美丽浙江。2018年8月,我对梅城镇保护建设作出批示,要求“建设新时代美丽城镇,再现千年古府新面貌”,目的就是通过示范建设,为全省面上积累经验。我们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论述精神,着力建设具有时代特征、现代品质、浙江特色的美丽城镇,加快形成城乡融合、全域美丽的新格局。

充分认识建设新时代美丽城镇的重大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为新时代城镇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就高度重视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把“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纳入“八八战略”,亲自部署实施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培育中心镇和小城镇、“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等重大工程,开启了我省城镇工作的新篇章。建设新时代美丽城镇,是深入实施“八八战略”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城乡融合发展、高质量发展的牵动性举措,事关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推进“两个高水平”建设的大局。

建设新时代美丽城镇,是牢记初心使命、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行动。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是实践的、生动的,体现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件件实事中。我省有5737万常住人口,其中大多数居住在小城镇。推进新时代美丽城镇建设,建成区直接受益人群将超过1430万人,占全省的四分之一;辖区覆盖人群3770万人,占全省的三分之二。在全省城镇体系中,小城镇整体发展比较滞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较为突出,新旧动能转换压力较大,建设管理水平较低,安全保障能力不足。建设新时代美丽城镇,出发点就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补齐各项事业短板,建成民心工程、德政工程、精品工程。

建设新时代美丽城镇,是拓展经济空间、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当前,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为承载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这就要求把小城镇置于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大格局中来谋划,统筹推进空间重构、功能重塑、形态重组。小城镇发展得好,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就越能避免 “城市病”的困扰,越有利于集聚高端要素、发展高端功能、实现高质量发展。特别是在高铁时代、数字化时代,逆城市化深入发展,一些条件比较好的小城镇将迎来新一轮创新创业创造的大好时机。建设新时代美丽城镇,既有利于扩大内需,为做好“六稳”工作提供新支撑;也有利于培育经济新增长极,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建设新时代美丽城镇,是带动乡村振兴、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城镇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乡村,具有独特的价值、独具的优势、独有的功能。城镇建设好了,承接中心城市和县城功能的作用就强了,愿意在城镇工作生活的群众就会多起来,而愿意留在乡村的群众也能方便地获得城市服务,这样,人才、资本、技术下乡的空间就打开了,城乡融合的通道就更加畅通了。建设新时代美丽城镇,根本任务就是抓住增强城镇功能这个牛鼻子,做好服务城市、带动乡村两篇文章,构建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走出一条以美丽城镇为突破口、带动乡村全面振兴的新路子。

总而言之,肌理作为一种新的绘画语言,就应该在绘画作品中体现的恰如其分,不多不少,不偏不倚,这样才能使肌理在工笔花鸟画中得以继续发展和创新。

建设新时代美丽城镇,是打造大花园、建设美丽浙江的关键一环。大花园最鲜明的特征、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全域美丽。我们过去经常讲,不少小城镇既不如村、更不如城,是突出短板。这些年,小城镇环境有了明显改观,但风貌特色、人文内涵、居住品质等方面都还有待提升。建设新时代美丽城镇,就是要全面提升小城镇环境质量,推进生态修复、有机更新,打造具有吸引力的人居环境高地,成为继美丽乡村之后又一张“金名片”,形成全域大花园格局。

2.仔猪白痢是10~30日龄仔猪发生的消化道传染病。以排灰白色粥样糊状粪便为特征。粪便有特异的腥臭味,发病率高而致死率低,肠道菌群失调、大肠杆菌过量繁殖是本病的重要原因。

建设新时代美丽城镇,是夯实基层基础、推进治理现代化的有效载体。乡镇(街道)处于国家政权的最基层,是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平台,也是面对矛盾、化解矛盾的焦点。群众看一个地方治理得怎么样,最切身的感受是乡镇(街道)治理得怎么样。梅城等地实践证明,一个地方的 “环境乱象”“功能欠账”总是交织着“治理欠账”。抓新时代美丽城镇建设也是抓基层治理现代化,有助于更好地服务群众、促进发展,夯实我们党长期执政的基层基础。

高水平推进新时代美丽城镇建设

建设新时代美丽城镇,是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提出推进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培育中心镇和小城镇等工作的集成深化,不只是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升级版,更是小城镇高质量发展的现代版,是新时代我省城镇工作的总抓手。各地各部门要按照相关政策意见和建设指南要求,结合实际创造性地抓好落实。

这“五美”,是新时代美丽城镇建设的努力方向。有条件的小城镇要高标准落实“五美”要求,打造美丽城镇样板。一般小城镇要优先补齐短板、增强功能,稳步朝着“五美”目标前进。各地既要采取资源配置倾斜、强镇扩权等方式,促进人口、产业、要素、项目等向样板镇集聚;也要加大力度消除薄弱城镇,抓两头带中间,一轮一轮分批次推进,确保到2022年所有小城镇达到美丽城镇基本要求,到2035年高质量全面建成美丽城镇。

环境美,关键是塑造既有清丽山水、又有净美人居的城镇风景。新时代小城镇靠什么吸引年轻人,吸引创业者和投资者?首要的还是打造大中城市提供不了的优美生态和宜居环境。我省许多城镇具有典型的江南山水、“富春山居”风貌,这是独特优势、稀缺资源。要倍加珍惜、精心呵护大自然赋予的这片秀美山水,系统修复与综合治理生态环境,把“一江清水”“座座青山”融入城镇。要将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和“三改一拆”行动进行到底,扎实抓好厕所、垃圾、污水“三大革命”,深入抓好治危拆违,坚决整治违建别墅,统筹抓好“大棚房”清理整治和乡村旅游提质发展,做到防控治理长效化。要按照镇景融合的理念打造小城镇,凸显自然山水格局、城镇肌理风格与历史人文特色,塑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栖居空间。美丽城镇建成区力争建成A级景区,样板镇建成3A级以上景区镇,鼓励创建旅游风情小镇。要把美丽城镇建设融入大花园总体布局,突出连接城乡的交通网和绿道网建设,打造现代版的“富春山居图”。沿新安江、富春江、兰江三江两岸打造国际化的全域美丽样板区,形成展现美丽中国形象的重要窗口。

生活美,关键是创造既有城市文明、又有田园诗意的城镇品质。小城镇处于城乡交汇点,最有条件打造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田园城市。关键要优化服务供给,创造更加舒适便利的小镇生活。要突出镇村联动打造生活圈,统筹建设15分钟建成区生活圈、30分钟辖区生活圈,保障公共服务城乡全域覆盖。有条件的小城镇要建设 “邻里中心”,提供“一站式”社区公共服务。要突出供需相适补短板,重点建设“十个一”标志性工程,不断增强综合承载力。“十个一”是小城镇功能的标配,所有小城镇都要建设好、实现好。要突出人口集聚抓安居,提升小城镇住房保障水平。增强土地管理灵活性,对产业基础好、人口集聚意愿强的小城镇,适当增加商住用地供给,提升住房供给品质,满足居民安居乐业需求。抓好老旧小区和镇中村、镇郊村改造,探索群众认可、多方共赢的改造模式,让家园更加美好。

2017年云南省地图院最新更新完成1∶50 000 DLG数据。该数据参照2015年国情普查标准时点成果、2017年交通数据和2016版行政区划简册更新,在数据时效性上已经达到最新,完全可以作为1∶250 000 DLG数据的参考资料[1]。

推进新时代美丽城镇建设,总的目标要求是:环境美、生活美、产业美、人文美、治理美。这“五美”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在美丽城镇建设中的体现,是相辅相成、耦合联动的,必须集成推进。

产业美,关键是培育既有特色集群、又有新兴业态的城镇经济。新时代美丽城镇,既要有魅力,更要有活力;既要宜居,更要宜业。小城镇作为块状经济孕育发展的主阵地,是传统产业集中集聚的地方。要深入抓好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对“低散乱”企业坚决整治,对特色产业集群全力扶持改造,统筹推进产业、园区有机更新,高质量建设小微企业园和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走小而精、特而强的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同时也要看到,新时代小城镇必须有新产业新业态。要高质量推进特色小镇建设,培育数字经济、先进制造、文化创意、健康养生等新业态,形成新的支柱产业。小城镇还是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枢纽。要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构建覆盖城乡的现代物流体系,推进农村电商发展和 “快递下乡”,延长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发挥带动乡村产业振兴的龙头作用。有条件的小城镇可建设“小镇客厅”,“小镇客厅”关键要带动镇村发展,要有特色,不要求大,不一定都新建,鼓励利用现有设施改造。

综上所述,自贸园区与自由贸易协定两者同时存在相互冲突与相互协调的矛盾关系,因而如何防止两者之间互相掣肘,而发挥两个贸易制度工具之间的协同效应,是构建两种法律制度应当思考的重要问题。

人文美,关键是讲好既有乡愁古韵、又有文明新风的城镇故事。坚定文化自信,传承文化基因,提升文化价值,塑造城镇辨识度。历史文化是城镇的灵魂,是生生不息的根脉。要保护和利用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挖掘文化内涵,打造有乡愁的小镇、有记忆的街区。坚决防止急功近利的破坏性开发,做历史文化的守护者、传承者。街巷建筑是凝固的艺术,是可以触摸的记忆。要整体保护城镇空间格局、景观风貌、街巷系统和空间尺度,推广“浙派民居”,注重风貌协调,让传统与现代交融共辉。文明新风是美丽城镇最好的标注,是最美的气质。要大力建设文明乡镇,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把文体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好、使用好,打造镇村居民精神家园。引导城镇居民养成良好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以“最美人物”塑造城镇“最美形象”。

治理美,关键是实现既有党建统领、又有“三治融合”的城镇善治。基层最考验治理能力,也最容易出经验。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快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以高水平治理推进高质量发展。坚持把加强党建作为贯穿基层治理的红线,完善“党建+”模式,把基层党组织建成领导基层治理的坚强战斗堡垒。深入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向镇村延伸,全面深化“基层治理四平台”建设,整合基层审批服务执法力量,实现群众化解矛盾、信访“最多跑一地”,确保基层事情基层办、基层权力给基层、基层事情有人办。构建基层治理长效机制,发挥法治保障、德治教化作用,引导企业、居民参与共治,变“要我做”为“一起做”,推进环境整治、秩序维护、乡风文明等城镇管理长效化。提升基层治理智能化水平,加强城镇管理数字化平台建设,实现“一端在手、全网通办”,积极推进平安乡村、智安小区建设和出租房“旅馆式”管理,促进城镇治理精细化。

推进新时代美丽城镇建设,必须牢牢把握小城镇高质量发展的工作导向。一要尊重规律,处理好城镇与城市、乡村的关系。深刻把握城乡发展大趋势、大格局、大变革,在全局中发现、提升小城镇的独特价值,发挥小城镇承接城市的疏解效应、连城接乡的枢纽效应、带动乡村的辐射效应,推动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二要以人为核心,处理好人、产、城、文、景的关系。把解决好人的问题作为城镇工作的价值指向,把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和吸引年轻人到小城镇创新创业创造作为首要任务,推进公共服务、产业支撑、人文环境、生态保障与人口布局相协调,走出一条“人产城文景”深度融合的新路子。三要统筹兼顾,处理好样板与整体的关系。像抓“千万工程”一样抓美丽城镇建设,实施“百镇样板、千镇美丽”工程,统筹抓好小城市培育试点,增强样板城镇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增强一般城镇在服务乡村、基层治理、保障民生、保护生态等方面的功能,加快从发展水平差异化走向功能分工差别化。四要因镇制宜,处理好共性与特色的关系。小城镇各不相同,不能用一个模子打造、一个尺度衡量。要全面达到美丽城镇基本要求,更要按照都市节点型、县域副中心型、特色型、一般型四大类分别引导、精准施策,突出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防止千镇一面、万楼一貌,形成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新形态。五要稳中求进,处理好积极作为与循序渐进的关系。理念上突出有机更新、建设上突出节约集约、动力上突出改革统领、进度上突出质量优先,不急于求成、不搞大干快上、更不搞大拆大建,使服务供给与群众需求相适应,建设规模、速度与财力相适应,形成开发建设可持续、群众获得感强的城镇发展新模式。

以践行初心使命的担当作为,抓实抓好新时代美丽城镇建设

上下联动、强化合力。省乡村振兴领导小组要加强对美丽城镇建设和乡村振兴工作的统筹领导,探索城乡融合新路径,推动乡村振兴走在前列。省城乡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及美丽城镇建设办公室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省直有关部门要协同加强政策支持,着眼“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要求,抓实抓好全省美丽城镇建设工作。各设区市要把美丽城镇建设纳入“四大建设”和中心城市发展布局中,充分发挥市级统筹作用。美丽城镇是“特富美安”新县域建设的主载体和突破口。各县(市、区)要扛起美丽城镇建设的主体责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政策供给和宣传发动。乡镇(街道)是责无旁贷的实施主体,要主动担当作为,狠抓工作落实,确保各项任务落细落准落地。

各地各部门要秉持为人民负责、为历史负责的态度,用打造传世精品的历史耐心和精雕细琢的工匠精神,把美丽城镇这幅画卷书写好。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学科建设与发展成为各高校科研管理机构的重中之重,学校的学科体系调整与建设都以争创一流学科为目标,图书馆作为学科发展基础体系的关键要素,文献资源体系建设要紧跟学科规划与发展的步伐,进一步提升对一流学科建设的支撑力度。因此,健全完善学科电子资源建设与服务体系势在必行。

规划引领、久久为功。加快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理清小城镇功能、地位与作用。推行美丽城镇建设首席设计师和驻镇规划师制度,充分发挥专家作用,引导他们用匠心打造城镇。强化规划设计实施刚性,充分发挥引领管控作用。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以钉钉子精神推进新时代美丽城镇建设。要像建立美丽乡村标准一样,探索新时代美丽城镇建设标准,为全国提供可借鉴的制度性成果。

NP问题有好多个,装箱问题是其中一个。设有体积分别为T1,T2,T3,……Tn的m种货品要装容量为c的箱子里。采用不同装箱方法所需的箱子数可能不同[1]。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使用最少的箱子数将这m种货品装进去。装箱问题是NP问题,这是不容易得到一个最佳的解决方案,为了比较快速得到满意解,近似算法经常被使用。常见的算法[2]:NF(Next Fit)近似算法,BF(Best Fit)算法,BFD(Best Fit Deceasing)算法,FF(First Fit)近似算法,FFD(First Fit Decreasing)近似算法等。

聚力改革、完善市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向改革要动力,依靠改革解难题。要实施鼓励性的落户政策,吸引有意愿、稳定就业能力强的居民在小城镇落户,全面落实与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的财政政策和用地政策。稳步把有条件的规模特大村培育成为小城镇。要认真贯彻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在全面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上下功夫,在深化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上下功夫,在盘活闲置资源、推进低效用地再开发上下功夫,优化城乡土地资源配置,形成以盘活存量、优化结构为主的用地保障机制。要在稳控债务前提下积极加大投入,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创新金融服务,用好专项债。各地要始终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绷紧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这根弦,既不错失机遇,也不能搞过度负债开发,学会花小钱办大事。要广开社会资本参与渠道,积极鼓励企业、产业基金等参与美丽城镇项目建设运营,构建多元可持续的投入保障机制。

激发基层、关爱基层。各地各部门要把美丽城镇建设作为发现识别干部、培养选拔干部的载体,让干事者有平台,让有为者有位,切实把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好、使用好、管理好。广大基层干部要把建设美丽城镇作为践行初心使命、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知重负重,实现事业成就感和群众获得感的统一。干部为事业担当,组织也要为干部担当。要健全容错纠错机制,旗帜鲜明地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工作落到基层,关爱也要传到基层。要确保中央、省委为基层减负的政策措施不折不扣落到实处,确保“三服务”送到家、做到位、抓到底。坚决向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开刀,让基层干部把更多精力用在为民办实事上,实现减负担与增实效的统一。广大基层干部任务重、压力大,要苦干实干,也要注意身体,处理好工作与生活、家庭的关系。各地各部门要全面落实有关政策,让基层干部对组织关心关爱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发动群众、共建共享。充分发挥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广泛宣传建设美丽城镇的重大意义、目标任务和成功范例,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把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贯穿城镇建设全过程,做到人人尽责、人人享有。要结合旅游推广活动,以市场化方式组织开展“诗画浙江·最美小镇”评选,让市场来检验和评价美丽城镇建设成效,打响美丽城镇品牌,持续扩大社会影响。

注:本文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车俊同志2019年9月6日在全省美丽城镇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标签:;  

全面推进新时代美丽城镇建设把初心使命书写在城乡大地上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