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微善教育”的实践探索论文_黄海明

新时代“微善教育”的实践探索论文_黄海明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红螺寺中学 北京 101400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红螺寺中学是北京市怀柔区的一所普通高中学校,至今已有68年的办学历史。学校在近几年的德育工作实践中,传承“红螺文化”,弘扬“万仁精神”,践行“微善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微善教育”产生的背景

1.“微善”与“微善教育”的内涵。“微善”是指发生在社会人身上常见的、细微的善思、善言、善行、善举。“微善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的、渗透于学生校园生活细微之处与点滴之中的“明善恶、萌善思、发善言、行善行、施善举”的教育,旨在教育与培养学生形成“善思不在大小,善言不在多少,善行不在巨微,善举不在众寡”的思维与行为习惯。“微善教育”的关键在于“养成”,在于日积月累,使每一名学生在校就树立起“做好自己是善之始,帮助他人是善之显,为社会服务是善之终”的人生观。我们在全校师生中大力开展的“微善教育”,就是通过各种活动使学生感受“善知”,激发其内心的“善情”,促进其萌生“善意”,组织他们践“善行”,最终实现学生学会“善待自我”“善待他人”“善待生活”“善待学校”“善待社会”“善待自然”的教育目标。

2.“微善教育”产生的背景。“善”是中华传统文化中重要的核心要素,“向善”和”行善”是传统文化倡导的核心理念之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素质的要求是德才兼备,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立德树人”。我校与共和国同龄,在校园文化中就具有深厚的“扬善”传承基础,学校已形成了以“扬善、和谐、执着、奉献”精神为核心价值理念的“红螺文化”精神。学校一贯坚持育德于活动中,“微善教育”就是一个重要载体。

二、“微善教育”的目标及应遵循的原则

1.“微善教育”的实施举措及效果。要充分发挥导师在“微善教育”中的示范、引领作用。我校的王万仁老师是本校退休教师,曾荣获“首都道德模范”光荣称号。王老师舍一生积蓄90余万元,创立了“红螺学子奖”和“红螺同丁奖”。他义务为留学生和新疆内高生补汉语,帮助生活上有困难的学生,并潜心学习各种修理技术,成为学校的义务修理工。要让学生向身边的榜样王老师学习,了解他的善言、善行、善举。王万仁老师去世后,我们把王老师的宿舍建成德育基地,撰写了《榜样的力量》校本教材并开设选修课程,定期举办弘扬“万仁精神”的事迹报告会,出版《王万仁日记》等。通过系列活动,教育学生像王老师那样“存善心、言善语、践善行、成善果、做善人”。“导师育人”制度,是学校在教职工自愿报名的基础上,选拔出师德水平高、有较丰富的教育经验、有爱心、讲奉献、在师生中有较高威信的优秀教师来担任学生的德育辅导教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些导师基本上以任课教师为主,同所任班级学生进行“一对一”分配,对在学习习惯、行为习惯方面表现“双困”的学生进行“帮扶”,一直负责到学生毕业。这一措施既实现了教师课堂德育的课下延伸,又增强了德育的针对性,很好地满足了差异化教育的需要。教师把学生都当成自己的孩子,用自身的人文修养和人格魅力影响滋润学生,真正发挥了“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作用。学生也深切感受到教师爱的伟大和教师“善行”的崇高,纷纷用实际行动回馈老师爱的付出和善的行为。学生中文明礼貌、团结互助、勤奋向上、爱护环境、拾金不昧等“向上”“向善”行为已成为一种习惯。爱成为加深师生之间关系的纽带,善成为师生间互动的共识。

2.建立“微善班”,成立“微善社”,丰富“微善教育”活动载体。在教师先行的同时,学校在学生中成立了“微善班”和“微善社”。学生以班级为单位,也可以是班内或不同班级的几名同学组成一个小组,提出班级或者小组的“日行一善”项目内容,写出申请报告,上报学校。微善的活动内容从家庭的“孝敬父母”到班内的“友爱同学”,从自身的“低碳节能,垃圾分类”的环保行为到参加社区的“环保服务实践”,从身边的“助人为乐”行为到与“学雷锋行动”的紧密结合,从“大病救助”“精神慰藉”到“向善”“行善”文化艺术的创造与传播等。学生的选择可以是多方面的,可以重点选择一项,也可以多项选择。对于有推介价值的项目,学校可以推荐到“广东省希贤教育基金会”申请项目资金支持。“微善班”与“微善社”成立后,按项目计划书制定方案,利用课余或者休息时间开展活动。他们走进教师办公室,走进校园的宿舍、食堂,走进社区、公司、光荣院,在奉献服务的同时实现了用善言、善行来涵养自身的自我教育效果。学生的集体“微善活动”不仅促进了班集体凝聚力的形成,而且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人格得以提升。

3.微善教育的五环节。教师在开展微善教育过程中,总结出了“集、行、记、评、展”的“五环节教育法”。

“集”,就是收集有行善行为的典型人物和他们的先进事迹,以他们为榜样,激励自我,不断前行。在收集过程中,采取走访、查阅资料、观看《感动中国》和“首都道德模范颁奖晚会”等途径进行收集整理,并利用广播、橱窗、电子屏、闭路电视等途径进行广泛学习宣传。

“行”,即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己在校内、班级、家庭、社会主动行善,以个体形式或“微善小组”“微善社”“微善班”的方式实施微善行为。

“记”,提倡学生通过“续写雷锋日记”形式,采用“日三省吾身”的做法,将自己每天在校内、班级、家庭、社会窗、广播、电子屏进行展示宣传。通过一系列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微善行为活动中不断矫正自身的不良习惯,逐步养成“日行一善,积善成德”的良好思维与行为品质。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地说就是养成习惯。”积跬步以至千里,聚小流以成江海。以微善而成就人性之善,以个体人性之善成就社会之大善,这正是我们这一代学校德育工作者应该不断追求的目标。

论文作者:黄海明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8年4月总第26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7

标签:;  ;  ;  ;  ;  ;  ;  ;  

新时代“微善教育”的实践探索论文_黄海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