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华胜工程建设科技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430000
摘 要:在实际应用施工中,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任何一个施工环节的成败往往事关工程全局,施工企业应高度重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整体水平,推动我国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发展,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本文作者结合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对进行了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应用
1 深基坑支护的工作特点及要求
1.1 逐步加深的基坑深度
在资源日益紧缺的年代,为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节约土地资源,房屋的建筑向着高层化,复杂化发展,随着建筑密度的不断增大,因此基坑的开挖深度需要越来越深,来满足地下空间需要的面积要求。
1.2 日益复杂的施工环境
高层建筑一般出现在发展较为先进的城市中心,其交通密集,建筑物众多,地上地下管线拥挤的特点,要求我们要考虑在这些因素影响的前提下,设计施工方案,确保不影响周围正常工作和施工人员安全,其难度可想而知。
1.3 受地域影响较大
全国各地地质条件大相径庭,所以难以有统一的施工方案。相同的建筑规模,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施工方案,其基坑的开挖深度也随之不同。
这就要求我们要根据各地条件调节施工方案,灵活变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设计出最适合该地的施工方案。
1.4 随机事件出现频繁,风险-奇高
深基坑工程施工的工期较长,受到四季循环的天气影响较大,如夏季的雨水,冬季的雨雪,水分结冰等。这类影响是不可抗拒的,需要我们在前期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受土质和地下水水位的影响,在工程中可能出现底部隆起,流沙等地质危害,这种事故出现时往往比较突然,后果也较为严重,需要我们严格重视。另外,由于是地下临时工程,施工的单位一般也不愿意投入过多的精力和资金,其重视程度不高,其不安全系数较高。
2 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
2.1 做好工程勘察工作
建筑施工在准备的环节中,既要依靠具体的地质条件实行初步的勘察工作,还要对急需支护的工程进行有针对性的勘察。然而各个场地的地质状况各不相同,因此工程勘察的对象要根据实际状况,比如可以依据地层结构,从具体施工的地下水位、变更条件等对土体做出合理的评价,并制定出一些有效的解决措施。重要的是,施工人员务必应调查好施工现场周边建筑物的状况,充分考虑对施工所产生的影响。
2.2 做好检测与监测工作
在深基坑支护系统的施工过程中,如果由于客观条件的影响,支护的主要结构或者是尺寸等不能与设计相符合,那么施工人员要与设计人员协商解决,必须相应的施工措施进行加强。地下水的监测工作要有固定的周期,在地下水控制装置安装好以后开始监测。基坑的形变监测是重点工作,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及规范要求进行。施工现场要有专门的负责人巡视施工状况,巡检周期要明确,必须落到实处,而且巡检要有完整的记录。
2.3 避免地下水的影响
地表下的水对深基坑支护的施工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很多地下水渗透的区域出现了地面下沉的现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采取必要的人工降水方法,通过这一方法,能够大大减少对深基坑支护结构产生的压力,从而改善土质条件,使施工合理有序地进行。如果周边环境不允许采取降水措施,则可以建立止水帷幕,起到挡水的作用,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的进度及质量。
2.4 避免极限状态发生
在建筑工程地基施工中,深基坑支护工程含有破坏性的极限大致有:综合性的土体失衡;挡土部分基本的承载能力失效、基底出现移动、结构失稳甚至被破坏;地下冲刷管涌以及锚杆抗拔失效等。其实,因为挡土部分的局部变形所导致的周围设施和建筑物的结构性损坏,也是含有破坏性的极限状态的一种形式。就当前我国很多城市的高层建筑而言,其地下室层数大多为 1~3 层,很少有能达到四层的。其基坑的深度大多为一层 5 m,二层 9 m,三层 12 m,而悬臂石挡墙结构大多适用于深度在 7 m之内的基坑,倘若基坑的深度很深,就要采用单只点或是多支点形式的深基坑支护结构。
3 深基坑支护常用施工技术
3.1 混凝土灌注桩
混凝土灌注桩采用的钻孔灌注桩进行施工,具体工艺流程如下:
(1)确定钻孔位置,并清理与平整施工场地,保证钻孔质量。
(2)选择合理的位置将钻孔机安装下,并进行泥浆的制备。
(3)采用钻孔机施工,严格控制好桩孔的深度及孔径,在施工完成后,应立即清理桩孔。
(4)进行钢筋笼的吊放,然后浇筑混凝土。
在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时,必须要合理、准确定位好桩孔的分布情况,以提高桩孔布局的准确性与合理性。在钻孔施工过程中,必须要保证钻机的钻进速度,以防导致桩孔孔壁损坏。另外,在吊放钢筋笼过程中,必须将定位环安装在钢筋笼上,以便更好地进行定位。若在工程施工中出现钢筋笼吊放难以下放的情况,就要调整钢筋笼,绝对不允许强行下放。在该工程中采用导管法进行混凝土的浇筑,且为连续性浇筑。另外,在混凝土灌注桩施工中,必须要保证桩体埋深≥1m,且要合理控制泥浆的比重,一般为1.2; 且要保证钢筋笼的编制必须要符合工程设计要求,且做好定位后再进行安装,将偏差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在钢筋笼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除了要连续浇筑,还要合理控制好浇筑速度,以防产生钢筋笼上浮或堵管等情况。在浇筑完成后,必须要对混凝土进行必要的养护,从而保证浇筑的质量。
3.2 锚杆支护施工
土层锚杆在未开挖的基坑立壁土层或已开挖的深基坑墙面进行钻孔,当满足施工要求后将孔端部进一步扩大,通常为柱状。锚杆支护能有效提高支撑体系的承受力,能使其结构更加稳固,避免产生变形,且能有效节省人力、材料等资源,有利于加快工程进度。在深基坑支护施工完成后,若无出现坑壁坍塌现象,应采用仪器监测建筑物的周围地质情况,观察是否出现明显的变形情况,若有必须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加固,从而能保证基坑支护周围建筑物的安全性。另外,还要对锚杆支护进行质检,以保证锚杆和土层质检结合的紧密度,从而充分发挥出锚杆的作用。
3.3 降排水处理
因该基坑工程的深度在地下水位以下,为了保证基坑工程施工免受地下水的影响而正常、安全施工,因此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做好基坑的防水与排水工作。若基坑工程中的地下水流量比较小,可直接在支护工程增设排水工程,以排除积水; 若基坑工程中的地下水流量比较大,就必须在工程施工前采取有效的降水措施,尽可能降低地下水位,从而保证深基坑支护工程的正常、安全施工。
结 语:
在现代的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建筑高度对基础提出的更高的要求,使得深基坑支护技术的重要性逐渐的凸显出来。因此,为确保建筑基础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就要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全面掌握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特点,了解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进而科学、合理的进行建筑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唐丽珊. 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探究[J].中华民居,2012(05).
[2]彭亮. 基于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8).
[3]张庆海. 浅析建筑工程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要点[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1)
[4]刘世赢. 浅析建筑工程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要点[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07)
论文作者:叶克磊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6
标签:基坑论文; 深基坑论文; 钢筋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混凝土论文; 工程论文; 建筑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