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时代的文化保护,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时代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文化是什么
1.1 文化的普通含义
文化一词,在普通的汉语词典中有三种解释:其一,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其二,指考古学用语,即同一历史时期、不依分布地为转移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如仰韶文化、印加文化等。其三,指语文科学等知识,如“上学”又称“学文化”。英文“culture”一词常被译为“文化”, 依据《美国传统字典》中该词的来源,是指需经过辛勤耕耘才会得到丰硕的结果,这一深意直接道出了文化的本质特征。由此可见,“文化”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与政治、经济、社会制度密不可分,不能孤立地看待它。当今的社会主流文化已明显地被烙上了网络的印记。透视全球主流文化的状况,这种情形可见一斑。
1.2 “文明古国”对文化的理解
中国文化,象一只精致的景泰蓝瓷瓶,经不起碰撞。它是陈年的古董,是历史的见证,是博大精深、沧海桑田的象征。
我们的国度有一种古老的理念沿袭至今:“文化”就是“教化”,“教化”就是“教育”,“教育”就是“育人”,“育人”就是百年大计。文化因此被抬升到了一个很崇高的地位,被赋予了一副郑重其事的面孔。因此,文化就应该是阳春白雪的、曲高和寡的。下里巴人的东西就是没文化的象征。在这种背景下,将文化进行产业化是非常不易的。
1.3 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资本主义国家对文化的理解
美国文化象塑料杯,不怕挤压、碰撞和冲击,可大批生产复制,给人以通俗、耐用的感觉。一想到美国文化,我们就会想到可口可乐、迪斯尼、时代华纳的大片、《花花公子》、迈克尔.杰克逊……
美国是个文化产业的超级大国,但美国没有文化部。美国的媒体也不提“文化产业”这个名词。截至2000年底,全球互联网上的内容有60%以上来自美国。美国的传媒、娱乐产品已超过了波音公司的飞机,成为国内的第一大出口行业。其实在一开始,美国人就关注文化的市场化、产业化,让文化坐进了市场的怀抱。市场逐步做大,文化产品的生产能力也随之增强。
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文化可以变为商品,可以买卖。文化的生产、传播、可以通过市场的运作方式得到表达。好莱坞、迪斯尼带给我们的不单是视听上的满足感,而是世界上多数国家中的大多数人对于二十世纪的基本记忆。二十世纪市场的高度决定了美国文化产品制造业居高临下、统览全球的高度,这不能单纯以资本主义国家文化侵略和文化殖民主义的动机来描述。
在很多人心中,技术、市场与文化似乎格格不入,老派的欧洲人这么认为,我们的专家学者也这么认为。深刻的人喜欢把美国文化谓之为“垃圾”。这无非是说它充满了铜臭味。但反过来说,正是这种市场的气息使得文化的消费有别于单纯的食物吞咽或单调的精神灌输!
比起那种把美德诠释得面目可憎的“黑猫警长”之流的东西,我们会觉得迪斯尼的“狮子王”更加符合人性的需要!他们也是在诠释人性中的善良与美德,但手法却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点。这种商业性的运作在得到大量利润回报的同时,也体现了对人性的关怀。
消费者的偏好是不受商家主观意愿控制的,所以“塑料杯”越来越多,“玻璃樽”“瓷瓶”之流的古董就越来越成为收藏品。
2 数字化时代飞速发展对文化的影响
2.1 文化载体的变革,带来所有权的丧失
从技术的角度来审视文化遗产数字化的现状,我们可以把它称之为一种“文化的跃升”。但站在市场和文化的观点来看,我们更加关注的是:经过别人的“数字化改造”以后,那些内容的所有权问题。它们是否还是属于我们的资源呢?
对于花大价钱购买用我们自己的资源生产的产品,我们从来都不乏体验。例如,满口时尚美语,背景美仑美焕的《花木兰》。以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为题材,日本人开发的大型游戏软件《三国演义》,不正在大把大把地赚中国人的钱?而且该游戏的版权是日本人的!
看着大量的文化事业单位(包括图书馆)热衷于通过引进外资建立数据库,我们担心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只能手捧着印有美国版权标志的文化信息产品来“弘扬民族文化”了。简言之,在文化遗产数字化和“介质转移”过程的背后,就是“产权转移”和“资源转移”。
我们在这个问题上必须具备战略眼光。在此问题上,我们的立场应该是“是民族的,但绝不是世界的”。
2.2 数字化的核心——内容为王
尼葛洛.庞蒂认为高速的信息通道是重要的, 但更重要的是“upload”(上载)、“load”(负载)“download”(下载)的内容[1]。
目前,发达国家正大规模地进行文化遗产的数字化。 “American Memory”[](美国的记忆)便是最好的例子。而在我国,轰轰烈烈的数字图书馆项目上马的背后,掩盖不了投入资金有限的窘迫,也抹杀不掉发展阶段、发展方式、合作意识等方面与国外的巨大差异[]。
恰在此时,我们与信息时代遭遇。一批批的网站此起彼落,“你方唱罢我登场”。而后大家一致发现,这个行业的特点是:上“手段”容易,上“内容”困难;挪用别人的文化产品容易,制造自己的文化产品困难;简言之,花钱容易,赚钱困难。
我们原本粗浅地认为,只要掌握了先进的IT,就可以拥抱I时代。 谁知说到底还是信息资源在作怪。与信息资源的开发、制作、传播、利用相比,铺光缆、设网站、更新数字化设备这些工作只能算是I 时代的“粗活”。
就举国内的例子,曾经轰轰烈烈的“瀛海威时空”和中公网,不是已经都销声匿迹了吗?在中国进入互联网时代之初,“您离信息高速公路还有多远”的豪言壮语至今仍让人记忆犹新!如果单纯把责任都归咎于公司上层严重利益分配失衡的话,那么请问,在这两大网站顺风顺水的时候,又有谁真正地关心过其网上信息资源的组织状况与内容的含金量[2]?
3 对策
3.1 启动民族文化保护工程
芬兰人为了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建立了SiSu[3 ]这道文化防线。放眼芬兰的网上世界,清一色全是美国人在灌水,或至少是经美国人包装了的文化产品。这足以让满世界打着“科技以人为本”招牌的骄傲的芬兰人无地自容了。因为傲慢的北欧人一贯认为“美国文化”就是没有文化。喜爱美国文化的人则被视为是粗鄙和没有品位的。美国的文化产品充斥市场则被一贯强悍进取的“北欧海盗”的后裔视为是民族精神家园的毁灭。
有鉴于上述背景,1997年SiSu(“内容创作启动计划”)被芬兰政府正式立项,旨在挽救岌岌可危的民族文化。
早在1992年法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就已制定了国家文化产业发展计划。但是看来芬兰人的紧迫感最强,而且最能唤起欧洲人的普遍共鸣。
现如今,SiSu已成为了欧盟成员国家的“框架性合作项目”。成为了美国之外的许多西方国家的“便贴”,它贴在网络中,贴在报刊上,贴在每个国家的年度发展报告中。这些文字中只活跃着一个主题:拯救文化,——通过发展本国的文化产业来拯救自己的民族文化。在欧洲,文化产业“首先是作为一种针对美国的对策而出现的”。
处于发展中国家地位的中国,在此问题上绝对不甘人后。我们已经吃了太多的亏,我们再也不敢躺在五千年文明古国历史的温床上,等着别人给我们“公平”了。建立自己的文化防线,对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立项,这也是一场不能输的硬仗。
依托着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的国家图书馆下属——中国数字图书馆有限责任公司,也早已明确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运作模式[4]。
总之,国家投入资金搞文化保护工程,最终要以市场为主导,实现以文养文。在这方面,清华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社是成功的。
3.2 让文化坐进市场的怀抱
传媒汇流就是把数字技术当做一切信息资源形态和媒体形态的基础,为与信息有关的一切产业——无论它曾经多么传统(如图书馆、档案馆)或原始,提供一个平台。
传媒汇流真正的后果是:许多以前各自为政的企业产生了“跨产业”、“跨平台”、乃至“跨部门”合作的动机。例如图书馆,已经从图书馆网络、图书馆联合体阶段,逐步向数字图书馆迈进了。这是绝不可能由一个图书馆来完成,也绝不可能只由图书馆界的人士来完成的事业。
由此一来,传统媒体便会,或已经在开展一场“解放”运动:破除不同传媒间的传统壁垒,进行真正的信息资源共享。这势必引发传媒业在全球范围内的重新整合与竞争。“范围经济效应”将不可避免。它的典型特征是:
(1 )各大传媒业与娱乐业巨头日益紧密成“团块式”超大型的实体。他们同时介入各行各业,往往是一种投入推动大量不同类型的产品产出。例如在迪斯尼,米老鼠唐老鸭与“米奇”儿童装并存。
(2)彼此相互参股。世界九大传媒巨头间,2/3 的业务是彼此参股的。这种即竞争又联盟的局面,使他们更容易将经营单一传媒的中小企业挤出局。
(3)国际化程度日益提高。上述发展趋势的结局是:由传媒、 电信、信息产业汇合,产生一个空前巨大的新兴产业部门,它毫无疑问将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最快、回报最丰厚、因而也是最活跃的部分。
在此产业领域中,将会以无法令人想像的速度与面貌,诞生出一批“前无古人”的“巨无霸”式的企业!正是他们推动着新一轮“全球化”的浪潮。
2000年初,“美国在线”与“时代华纳”实现强强合并[5], 这本身就是文化市场的大事。这种高科技与好莱坞的强劲组合,使人们将目光焦点落在了纳斯达克股市上。股市已不断地向美国文化制造业与信息产业界发出了强劲的脉冲信号[6]。
4 结束语
随着“文化产业化”话题的深入,我们会突然感到,眼前的世界是如此陌生!我们素称“文明古国”,而我们自己现在在这块大舞台上,还有多少立足之地呢?
在冰冷的技术世界里,在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中,我们宝贵的民族文化特别需要精心的扶持。印第安民族的衰落史,就是他的文化的衰落史,而民族文化的衰落,更加剧了民族走向没落。文化的衰落是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信息产业的发展必须依赖技术和制度的创新,其前提是更加不能丧失宝贵的民族文化的精髓。文化产业只有成为信息产业的内容,才能焕发新的生机,而信息产业只有成为文化产业的平台,才会体现真实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