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同时也给建筑工程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桩基础施工是建筑工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桩基础施工质量对建筑工程整体的质量具有直接的影响。本文首先对桩基础施工进行简单的介绍,然后分析桩基础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供有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桩基础施工技术;建筑工程;应用
桩基础施工技术是一种比较古老的施工技术,在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之后,逐渐形成了现代化条件下施工的基础性工程体系。现代形式下建筑工程在向着高层与超高层方向发展,基础的承载能力水平直接关系着建筑工程的安全和质量,也直接关系着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所以,为保证建筑工程的使用寿命和质量,就要对其中的桩基础施工技术进行认真分析研究,不断提高其在建筑工程中的作用。
1桩基础施工的具体概念
1.1桩基础施工技术的具体概念
桩基础施工技术具体是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连接地面与上层建筑物并且共同构建结构的一种施工技术。桩基础施工的质量它是主导整个建筑主体质量核心价值的体现,他将上层建筑产生的承重压力向下传递下去,大大提升了建筑物抵抗外部压力的能力,而且还提高了建筑物整体的抗震效果。桩基础还能提高基层岩石的承压力,避免建筑沉降方面都又很大的作用。桩基础施工技术根据施工方式还可以分为,单桩基础施工、低承台桩基础施工和高程承台桩基础施工。就目前实际情况来看,现代建筑施工最常见的是低承台桩基础施工技术。
1.2桩基础施工技术的技术特点
桩基础施工技术作为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技术,主要特点有:在施工过程中,桩基必须具备很强的承载能力,不管在坚硬的基岩、硬质黏土还是中密砾石地层,必须具备承载上部结构的承载力;每一个单桩的竖向承载力必须足够大,不会出现太大的沉降或者倾斜,必须保证上部建筑结构的稳定,并且具有一定的抵抗地震、台风等情况引起的水平荷载;施工过程中,桩基础必须嵌固在坚硬度基岩上,具有不受浅土层下陷偏移影响的能力,保证建筑结构不发生倾斜。
2.建筑工程桩基础的施工现状
对于建筑工程中的桩基础施工,其技术应用主要是在施工中对土层或岩石打桩,同时再对桩和桩顶合成承重台,形成建筑工程桩基础。另一种方法是运用桩以及桩的连接,使连接成一起的单桩建筑工作桩基础这种形式。目前对于科学运用这种形式的,主要是对一些高层的建筑工程桩基础的施工,并采用和实施这种工程桩基础施工要求和技术。对于我国采用桩基础的施工技术,具有丰富的经验和长时间的使用历史,以往主要运用三合土地基等施工技术和施工,而目前主要采用钻孔灌注桩等一些最为常见和普遍采用的技术。在桩基础的发展和使用,主要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提高而提高,其发展主要随着工程的工艺创新和发展而不断地完善和优化。对于桩基础的施工技术和施工手段和工艺方法都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有了新的发展和成就。对于建筑工程的施工和建设中,桩基础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其作为坚固建筑基础的作用非常重要,对于建筑物的稳定和安全,减少事故的发生方面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桩基础的作用在建筑工程中体现是,能够使松软土层的密度得到加强,达到建筑中桩基础的地基承受能力以及载重和抗压等各种要求,避免建筑桩基础可能出现的下沉或者坍塌等事故的发生。桩基础的作用能够有效地使重力传给强压力的土层,使建筑物有效增强其稳定性能。对于桩基础的技术和施工中,目前我国一般采用人工挖孔桩的技术,以及用钻孔灌注桩的技术和埋入式桩等方法,其设备的使用也大多是探矿厂提供的各种机型设备。在建筑工程中,桩基础需要很强的工程量,并且需要工程的成本也非常大。而一些建筑中,很多是不用桩基础施工技术的。而运用桩基础的情况,主要是对高低基有特殊要求和一些建筑物的地基要求中需要用到时才会运用桩基础技术。例如,对于一些工长和原材料的仓库,其建筑的本身就需要很强、很重的建筑基地,承担的负荷较重,对于一些重要的建筑物,特别是对于高层建筑和地基容易沉降等特殊要求的,还有一些是对于地基要求高的,地基面积很小的情况,如电视塔和建筑物烟囱等,需要运用科学的桩基础技术来使建筑物免于倾斜和摇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桩基础施工技术准备阶段
3.1施工准备
建筑工程应用桩基础施工技术首先要勘察工程施工现场情况,主要是对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环境、地质情况进行勘察,整理所得数据资料以便确定具体的施工方案;同时也为施工所采用的设备进行评估,保证现场施工的顺利进行;之后依据勘察所获得的相关资料确定合理的建筑工程桩基础施工方案,保证整体工程的施工质量,保证施工方案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合理性;最后调整、控制桩基的高度,主要通过施工人员一系列放线、定位作业确保各个水准点高程的准确性,最终确定建筑工程桩基的标高,从而满足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要求,提高建筑结构的质量。平整、夯实场所,丈量放线,以便钻机装置和就位;挖好泥浆池和沉淀池,泥浆池和沉淀池的布设除容积满意至少两根桩的排浆量外,一起思考尽量安排在远离修建用地的当地,并注意安全。设置泥浆池,泥浆池设置在桩位邻近,以便泥浆循环。泥浆池的设置以泥浆活动途径要长、泥浆池要大为准则。
3.2埋设护筒
为保证孔位的正确性,维护孔口和孔壁不崩塌,需埋设钢护筒。护筒选用4mm厚钢板加筋制作,钢护筒内径为1.2m,比设计桩径1.0m大0.2m;埋设时护筒埋置深度不小于1.0m,顶端高出地上0.3m以上并高出施工水位1.5~2.0m;护筒周边选用不透水的粘土填塞夯实,严防护筒歪斜、漏水和变形。
3.3钻机就位
钻机就位后,钻机底架应垫平,保持稳定,使不发生偏移和沉陷,钻机两头使用缆风绳对称拴牢、拉紧,严防钻机在钻进过程中发生位移或歪斜,形成桩位偏移或钻成斜桩。钻机固定、对中后,再对桩位进行复测,保证桩位准确无误。经过钻架上滑轮缘的铅垂线应对准桩位,偏差不得大于2cm。
3.4钻进成孔
为避免影响成桩的质量,钻孔应施行跳打。钻进进程接连工作,不得半途中止钻进,格外状况停钻的,及时提起钻头,避免塌孔埋钻头。钻进进程中,常常查看钻机的安定、位移和歪斜状况,以防成孔偏斜等不良现象的发作,并留意土层改变,派专人担任作好钻进施工记录。钻孔深度比规划深度超钻30cm,避免清孔进程中泥浆淤积造成桩深不够。采用膨润土或合格的粘土造浆。用钢筋或钢管焊接探孔器,直径与钻头直径相同,长度为桩直径的4~6倍,钻孔完成后及时用探孔器查看以确保成孔的笔直度、直径及深度。
4.预制桩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预制桩施工技术是在建筑工程基础建设前根据建筑工程对桩基的要求提前制作,之后将预制完成后的桩直接打入地层形成建筑结构基础的一种基础施工技术,采用预制桩施工技术主要有钢管预制桩和混凝土预制桩两种,其中钢管预制桩多以钢管桩和H型钢桩为主,一般用于特殊的建筑工程施工作业。混凝土预制桩采用混凝土预制,具有耐久、坚固、施工方便快捷的优点,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应用最广。预制桩基础施工必须根据打桩顺序、桩尖方向进行,预制桩灌注必须从桩顶开始灌注直至桩尖。预制桩沉桩方法一般有静力沉桩、锤击沉桩以及振动沉桩。由于沉桩过程中会出现挤压土层导致土层破坏的情况,因此,必须合理规划沉桩顺序,准确掌握建筑工程施工范围,合理确定桩基数量及间距,减少桩基挤压土层现象。在实际建筑工程中,必须结合实际情况,选择与工程相适应的沉桩技术,全面探查整个建筑工程施工区域情况,控制桩顶的高度和方向,避免出现偏差,如果发现偏差必须及时纠正,确保每一根预制桩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进而提高整个建筑结构的承载力。
灌注桩施工过程中,根据工程地质情况,选用干作业成孔、冲击成孔、泥浆护壁成孔等成孔方式,其中干作业成孔方式又可以分为机械钻孔以及人工钻孔两种,人工钻孔适用于粘性土质,而机械钻孔适用于粉土、砂土地质中;冲击成孔方式一般在碎石土、砂土、粘性土地质中应用具有较好的效果;泥浆护壁成孔方式主要应用于粉土、砂性土、淤泥质土中,成孔过程中需要保证泥浆的质量,避免孔壁坍塌等问题;沉管成孔方式主要是利用外力进行振动冲击,在成孔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施工噪音,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工作。
结论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建筑业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是最广泛应用的一种技术形式,特别是现代形式下建筑工程在向着高层与超高层方向发展,地基础承载的能力水平直接关系着建筑工程的安全和质量,也直接关系着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在施工前期,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保证建筑工程可以顺利的进行。对灌注桩和预制桩要具体分情况应用,促进建筑工程的质量。但是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还要对桩基础施工技术进行分析,应对发生的情况及时采取一定的策略,保证桩基础的施工质量,也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
参考文献
[1]赵华.浅析土建工程施工中桩基础技术及应用[J].研究与探讨.2009,58(14):74-78.
[2]唐冬雪.桩基础工程施工及质量控制[J].科技资讯.2009,78(26):135-138.
论文作者:曾木生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5
标签:桩基础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泥浆论文; 建筑论文; 土层论文; 钻孔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