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理教学中加强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_可持续发展论文

在地理教学中加强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_可持续发展论文

在地理教学中加强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可持续发展论文,地理论文,环境论文,教学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人类社会依靠科学技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与此同时,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如大气污染、酸雨、森林面积锐减、草原退化、土地沙化、灾害频繁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已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已成为世界最为关注的全球性问题。而学习环境知识,提高环境意识已成为人类跨入新世纪的入场券。环境意识也成为衡量公民素质的重要标志。笔者就多年来的实际教学经验,在地理教学中对中学生进行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有以下几点体会。

1.中学地理课堂是培养学生环境道德意识最好的场所之一

目前,人类实际具备的环境道德意识与人类希望达到的目标还存着相当大的距离。要缩小这种距离,就必须对受教育者实施环境道德教育,使学生依靠信念和自律在地球上持续生存与发展。从学科教育角度审视,环境道德教育的绝大部分任务就落在了地理课程上。因为,现代地理学是以人地关系为核心,以可持续发展为主线,构建了环境道德教育所必须的背景知识,同时,新的地理教学大纲也明确要求“运用地理科学观念、知识、技能,以人类与环境之间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评价,积极开展地理研究和实践活动,尝试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因此,在地理教学中系统地进行环境道德教育,应该成为学校教育中提高学生环境意识的主阵地,地理教学工作者应该承担这种时代赋予的重任。

中学地理教育的过程,也是传播和更新各种文化观念的过程,是传播、吸收和融合各个地区、各个民族的优秀文化的过程。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同时,被其丰富的文化所熏陶。地理学习活动在培养以下的情感、态度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1)热爱自己的国家,并意识到自己所负有的责任;2)对周围环境和地球上的不同的自然和人文特征的关心;3)欣赏自然的美,理解人类的不同生活状况;4)关心环境质量、关心人类的生活状况和生命支持系统——生物圈;5)关注对环境和生命的可持续发展有益和有害的情况;6)意识到态度和价值观在可持续发展问题中的重要性,并表明愿意发展个人对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价值观。

“地理学是研究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核心基础学科之一。地理知识有助于学生从小形成一种新的世界的观念,以及一种新的发展观念。”中学地理教学内容中涉及自然环境的各个要素、自然综合体的发展变化规律以及人与自然要素的相互作用。环境、资源、布局、发展等所有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和观念,都将在中学地理教育中得以传授。

2.在地理教学中,应深挖教材,渗透环境教育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现行的中学地理教材中蕴含了较丰富的环境教育内容,正在试用的新编高中地理教材的核心内容就是“人与环境、环境与发展的关系”。教师要吃透教材,深入挖掘教材中环境教育因素,针对学生的知识水平,选择好教学与环境教育的最佳结合点。

例如:在学习陆地资源时,可以不失时机地引入我国资源现状,以增强学生的忧患意识,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另外,还可以结合教材内容,把每年国家环保总局公布的“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引入课堂,运用“公报”中的统计数据引导学生分析我国当前大气环境、水环境、海洋环境以及城市环境问题之发展趋势,关心我国气候变化,水质污染、大气污染以及土地资源利用状况和自然灾害的增减程度,关注我国政府对应的各种环保措施及行动以及近几年来取得的成果,了解我国目前的环保工作重点。这种渗透式的教学不仅使学生学习到了地理知识和技能,而且接受了环境教育,提高了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程度和环境保护意识。

又如:在学习人类与环境这部分知识时,重点讲述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人为原因引起的。由于人类利用自然的不合理,人为原因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日趋严重。因此,环境问题已成为世界普遍关心的问题,也是人类社会为了生存和持续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讲课时及时的补充相关的数据,可以提高学生的关注程度,并且更深刻地体会到保护好环境,人类才能更好地发展。

3.优化地理教学过程,发挥学生主体性,促进环境教育

教师要优化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指导学生学习活动,强化学生的环境意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科学的环境观。要善于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例如:《高中地理》第二章中讲到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影响这一部分知识时,通过设计主页将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酸雨危害等问题进行在线讨论,在学校的局域网上组织教学。学生通过阅读大量的资料,分析以上问题产生的原因、危害以及解决措施等,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不仅使学生能够学到知识,而且会深刻意识一个人的责任,并以实际行动做出自己的贡献,即将观念和意识转化成实际行动,真正达到环境教育的目的。另外,还可以让学生针对身边的环境问题,自己去收集各种信息和材料,去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或模式,甚至可以去尝试着解决问题。

4.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强化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地理教师要重视“在环境中学习”,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以环境教育为主题的野外考察、社会调查、参观采访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在环境中真正感受到环境以及环境问题与他们自身是息息相关的,从而在感知中得到了理性的提高。除此之外,还可以组织环境兴趣小组,进行气象观测、水污染采样化验及环境质量检测等活动,另外还可以结合“地球日”、“植树节”、“节水日”、“世界环境日”、“世界粮食日”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专题纪念活动,如向群众宣传环保知识、举办环保文艺晚会、展览环保绘画作品以及开展环保知识竞赛,还可以开展环境专题讲座等。通过一系列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环境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环境知识,陶冶情操,养成“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的良好行为习惯,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5.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环境保护意识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教师为了更好地组织学生,必须熟悉环境教育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进展情况,提高自身的意识与思想。可以通过阅读有关环境方面的书籍、报纸和杂志,也可以通过继续学习,如上研究生课程班等方式提高教学能力。

环境教育是综合性的,涉及许多课程,因而在开展环境教育时要注重与其他学科的横向联系和学科渗透,使学生全面掌握环境知识,最大限度地提高环境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整体效益,并且在环境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教育经验,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提高环境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标签:;  ;  ;  ;  ;  ;  ;  

在地理教学中加强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_可持续发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