醴陵市中医院麻醉科 株洲醴陵 412200
【摘 要】目的 比较在高血压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与全身麻醉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5月~2015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胆囊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患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压疾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全身麻醉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实验组使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进行LC,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患者血液动力学指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和术后麻醉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患者的维库溴铵用量、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患者除SpO2外SBP、DBP、H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在高血压老年人患者LC中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且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稳定,手术完毕患者清醒快,恢复好,比常规的全身麻醉效果更佳。
【关键词】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高血压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老年人群体中胆囊良性疾病发病率较高,但老年人基础疾病较多,常常并发有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等方面合并症,其中高血压更是老年胆囊良性疾病人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在临床治疗中,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LC)[1]是胆囊良性疾病常见的治疗方式,具有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康复迅速等优点。进行LC手术时,需要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如果麻醉效果不完善,在手术过程患者会产生强烈的心血管反应,对病人术中及术后恢复极为不利。本文主要分析了LC手术中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和全身麻醉的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5月~2015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6例胆囊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的选取标准为:①高血压Ⅰ~Ⅱ期[2];②排除胰腺炎、严重心肺功能障碍、糖尿病、血液循环系统疾病患者;③患者均同意接受LC。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50例,年龄51~75岁,平均年龄(64.59±3.87)岁;男54例,女46例,病程1~19年,平均(5.1±2.0)年;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胆囊疾病类型与数量等一般资料上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良好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在进行手术前均控制好血压水平,患者禁食12h,进入手术室前30分钟均肌肉注射0.05mg/kg咪达唑仑与0.5mg阿托品。进手术室后开放静脉通道,使用乳酸林格液补充血容量。
对照组在LC中使用全身麻醉,具体操作为:向患者静脉注射0.05~0.10mg/kg咪达唑仑、3~4μg/kg芬太尼、1.5mg/kg丙泊酚与0.2mg/kg顺苯磺酸阿曲库铵,麻醉诱导完成后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后行机械控制通气[3],潮气量气量为8~10ml/kg,呼吸频率控制在12次/min。使用微泵持续静脉泵注80 ~120μg•kg-1 • min-1 丙泊酚和0.1~0.15μg•kg-1 • min-1的瑞芬太尼,按需间断静脉注射维库溴铵维持麻醉。
观察组在LC中使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的方式,具体操作为:患者先进行硬膜外麻醉,患者采取左侧卧位,对T8-9椎间隙进行穿隙,穿刺成功后放入膜外导管并固定好。回抽无血无液后向硬膜外导管中注入1.5%的利多卡因4ml。观察出现麻醉平面且无下肢麻木体征,再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全身麻醉诱导同对照组,全身麻醉维持泵注60~100μg•kg-1 ▪ min-1的丙泊酚与0.1~0.15μg▪kg-1 ▪ min-1的瑞芬太尼,硬膜外常规注入1.5%的利多卡因,间断静注维库溴铵。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患者血液动力学指标,麻醉效果具体记录术后拔管时间、患者清醒时间,维库溴铵使用情况;患者血液动力学指标主要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T0)、切皮(T1)、气腹(T2)、术毕拔管前(T3)阶段的血氧饱和度(SpO2)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与心率(HR)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使用SPSS17.0软件做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 ),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麻醉效果比较
观察组术后患者的拔管时间、清醒时间、维库溴铵含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近几年,在高血压老年患者胆囊良性疾病治疗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能够达到提高该病的治愈率,但是在手术过程中常常会因为老年人自身的特点使得手术风险加大。患有高血压的老年人,因为其心血管功能较差,在常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单纯全身麻醉的方式往往在气管插管、术中气腹、腹腔镜器械置入操作[4],手术后拔管可能对患者产生较大的刺激作用,易导致患者术后出现脑血管意外、心肌梗死等手术意外。
而最新的LC采取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的手术麻醉方式,可以实现二者优势的互补,主要是在手术过程中硬膜外麻醉能有效阻滞外周神经加强麻醉的镇痛效果,节段性的阻滞交感神经传出纤维[5],扩张阻力血管和容量血管,减轻心脏负荷,改善冠脉血流,减少静脉全麻药和肌松药的用量,减轻全身麻醉对机体的影响,且术后硬膜外导管还可以用于术后镇痛[6]。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具有用药可控性高、麻醉效果明显、术后并发症小等优点,能够大大提高手术的安全性,降低手术风险。
在本实验中,研究对比了全身麻醉与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的麻醉效果,结果显示,使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的观察组在完成LC后,拔管时间与患者清醒时间明显比只使用全身麻醉的对照组短,硬膜外麻醉可以减少静脉全麻药和肌松药的用量,使患者在手术结束后能较快的从麻醉状态中清醒过来,减少麻醉对患者全身状况的影响,对患者的康复有积极的意义。而在血液动力指标上,观察组除SpO2外SBP、DBP、H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说明观察组在实验中血流动力学,这能降低手术中因心率与血压过高导致脑血管与心肌梗死等意外的发生几率。
总之,在高血压患者LC中,使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的方式对具有优异的麻醉效果,且能够保持手术中患者血流动力的稳定,降低手术风险,患者术后恢复快,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日长,刘湘杰,梁秀兰.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在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体会[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2(05),2029-2030.
[2]姚红云.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应用于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观察[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8(01),153-154.
[3]孙光梅,王树辉.老年高血压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方式选择研究[J].重庆医学,2014,43(29),3955-3957.
[4]钟宝军.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J].吉林医学,2012,33(20),4297-4298.
[5]刘卓.老年高血压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方式选择探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02),61-62.
[6]郭曲练,姚尚龙.临床麻醉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354.
论文作者:聂仙桃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1
标签:患者论文; 全身论文; 胆囊论文; 硬膜外论文; 手术论文; 效果论文; 高血压论文; 《航空军医》2016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