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宏观经济形势_经济论文

2002年宏观经济形势_经济论文

2002年宏观经济形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形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国际经济环境

从世界经济运行的趋势看,2002年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国际经济环境存在诸多不利因素,但从美国最新披露的有关经济数据看,世界经济最为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世界经济有可能在今年下半年复苏,但日本经济的发展情况令人担忧。

首先,美国最近公布的一系列数据表明,美国经济已出现了一些回暖的迹象:1)消费者信心指数在2001年12月当月上升至93.7,这是6个月以来第一次出现上升;2)除航空业以外的商品需求仍较为强劲,而且由于美联储在2001年11次降息,抵押贷款利率较低,住房销售形势良好,11月的新住房销售上升6.4%;3)2001年12月当月失业人数比预期的要低;4)9月下旬以来,股票指数大幅反弹,纳斯达克指数已上升40%,许多股票的涨幅达30-50%,标准蒲尔指数全年下跌12.1%,道琼斯指数全年仅下跌6%。

而且,从美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基调看,美联储数次降低利率对刺激经济的作用将逐步显现出来,美国政府和国会将进行数额庞大的减税计划,这将有利于美国经济的复苏。有关国际金融机构和投资咨询机构最为乐观的估计,美国经济在今年一季度或上半年就有可能步入复苏的轨道。

其次,日本的经济正在继续全面恶化,私人消费疲弱,消费信心下降,净出口和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下降,日本政府为了使经济走出衰退而力主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短期内也将进一步延阻经济的发展。从日本经济国内发展情况和其所面临的国际经济环境看,日本经济将继续恶化,预计2001年全年经济将为负增长。

再次,欧元区经济增长不容乐观,世界经济的减缓对欧元区经济的不良影响已逐步显现出来,欧元区的主要国家德国、法国经济增长进一步放缓,而且由于欧洲地区劳动力市场较为僵化,欧元疲弱等不利因素的影响,欧元区将继续保持低速增长。

还有,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长前景也令人担忧,全球经济增长减缓导致东南亚和东亚国家的经济增长趋于两极化,高科技产业相对集中的一些国家或地区如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和中国香港2001年的经济增长为负增长或略有增长,而诸如中国、印度由于经济开放度较低,受到世界经济减缓的影响相对小一些。

鉴于我国对美国、日本、欧盟这几个主要贸易伙伴的出口占全部出口总额的比例超过50%,同时,这些地区又是我国吸收外资的主要来源地,因此,这些地区经济增速减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较为直接,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经济仍应着眼于开拓国内需求。

(二)2002年经济运行的基本走势

1、投资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2002年投资继续保持增长有许多有利因素,如财政资金的陆续到位,国家加大西部开发的力度,房地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对民间资本更多地开放投资领域等。

2、消费继续保持平稳的增长势头。2002年,国家将继续提高公务员工资,同时,对低收入居民的社会保障支出会不断增加,居民对未来收入预期也不断向好,所以,消费需求将保持较高增幅,预计2002年消费需求增长10%左右。

3、进出口贸易将保持低速增长,贸易顺差的规模将逐步下降。2002年,出口规模可能与上年持平,进口则会因加入WTO而保持较高的增速,预计2002年全年出口增长3%左右,进口增长10%左右,贸易顺差比2001年进一步下降。

4、物价总水平将保持2001年的较低增幅。粮食减产可能会带动食品类价格小幅上涨,服务项目价格仍将继续保持较高的增幅,全年消费价格指数上涨1%左右。

5、货币供应量和银行贷款将保持稳定增长。

综合以上,2002年经济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全年经济增长7%左右。

标签:;  ;  ;  

2002年宏观经济形势_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